杭州地区大学生毒品认知和防范意识现状调查

来源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杭州地区大学生毒品认知和防范意识现状,为大学生禁毒教育提供建议。方法:于2020年9月—12月,采用自编大学生毒品认知和防范意识调查表,随机选取杭州地区58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毒品认知、防范意识情况和高校禁毒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杭州地区大学生平均知晓毒品(9.25±2.89)种,毒品伪装形态(3.46±1.99)种。年级、专业、生源地、吸烟经历、饮酒经历是大学生识毒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大学生对毒品的成瘾性和涉毒行为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分别有41.2%和22.3%的大学生在风险环境和面对友人劝诱时毒品防范意识弱。结论:杭州地区大学生毒品认知和防范意识有待加强,高校可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完善禁毒教育内容,借助新媒体打造学生喜爱的禁毒教育平台,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禁毒教育,提升大学生禁毒教育成效。
其他文献
期刊
“双减”政策要求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同时也主张创新作业形式,以灵活、多元化的作业任务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应积极地设计非书面作业任务,通过实践加感想,使学生能够在作业任务的督促下多交际、多阅读、多体验。结合“双减”政策以及课程标准,阐述四类有利于培养初中生英语学科素养的非书面作业任务,即口语交际类作业、阅读拓展类作业、实践体验类作业、综合实践类作业。
<正>教学目标是对学科具体内容预期达标状态的描述,决定着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称“新课标”)中,阐明了高中地理课程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为基础前提[1]。在标准化纸笔测试的长期影响下,教师往往“局限”于对“分数”的关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始终难以落地。在地理教学的实践需求和地理课程改革的政策
期刊
目的:为有效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新冠抗体),利用化学发光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已完成中和试验的92份血清,对两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等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为大规模人群免疫后血清SARS-CoV-2抗体水平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毒中和试验、胶体金试剂盒和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分别对样本开展SARS-CoV-2特异性抗体检测,计算诊断特异度、敏感度、阴阳性预测值和符合率。结果:化学发光法的灵敏
以电动力学课程为例,根据决策导向原则构建了物理学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包含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几个方面.整个评价体系既包含直接评价,又包含间接评价,为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供了工具.同时,本文还详细介绍了确定达成参照值的分位数法和加权平均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开展课程目标达成分析,可获得学生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为课程持续改进机制提供依据和保障.
为了了解大课间不同类型体育项目对初中生心境状态的影响,以天津市东丽区三所初中体育特色学校为例,探讨不同类型体育项目及性别对初中生心境状态的影响,为提高初中生心境状态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为运动干预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研究以天津市东丽区三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共计三个班,每个班有男生20人,女生20人,分别进行跑步类项目、操舞类项目和游戏类项目的体育活动。
<正>~~
会议
全球气候面临严峻挑战,限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为了破解气候治理之困,学者们试图把宏观尺度的减碳研究延伸到个体尺度。目前对个人减碳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可穿戴技术和低碳行为上,存在着难以支撑多场景用能需求和兼顾个人优先需求与减碳行为的限制。因此,本文提出了“人体电网”这一概念,并从个人减碳技术路径发展的角度诠释其存在的必要性。人体电网通过协同人身上的源、网、荷、储和通信,达到兼顾人体需求和减碳的目标。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