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教师流动;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5-0012-08
“一年的支教时光很快就结束了,多么短暂,却又多么充实!无论是为了准备公开课和老师们一起讨论,还是为喜欢音乐的老师做辅导;无论是排练乡镇的节目,还是市级的比赛,我都如一只小蜜蜂一般穿梭,然而又如一只小蜜蜂一样收获着。在西来小学的支教经历是弥足珍贵的,它为我积累起一笔难得的精神和智慧的财富。”2014年暑假,江苏省靖江市外国语学校音乐教师顾娟“顶岗支教”一年后如是感慨。独特的人生阅历,快速的专业成长,深厚的乡土情怀,让她决定申请再支教一年。
其实,在去往农村支教的大道上,并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她的朋友陈楠,原本是靖江市城西小学的美术教师。2007年8月,当靖江市教育局发出城乡学校结为共同体号召,提出城市教师下乡支教的倡议时,陈楠果断地报名去了西来镇土桥小学。一年之后,因为放心不下画画刚刚入门的孩子,她申请再支教一年。已经支教两年的陈楠,深深眷恋着孩子们淳朴的笑脸,她坚决地要求调到村小,从此扎根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中。
而与靖江毗邻的如皋市,2008年也开始选派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支教,并同步实施“城区市直义务教育学校组织2%~3%的没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优秀教师,到农村边远薄弱学校支教”的办法,拉开了师资均衡配置的序幕。2009年,该市选派199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2010年,该市交流教师达391人,中小学管理干部达46人,并选派优秀校长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2011年,该市交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共计1049人,达专任教师总数的19%,校级干部交流比例达40%以上。2012年,该市参加城乡支教、城乡互派交流、镇内镇际交流教师1112名,均衡调配教育干部213名,达专任教师总数的23.66%。
与此同时,泰州、淮安、南京、苏州、徐州等苏中、苏南、苏北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也纷纷以“教师校长定期交流”为战略决策,将之视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破解高位均衡难题的“最后一公里”。“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已然成为江苏义务教育的一种生态,“一的力量(As One)”。
优质均衡的“最后一公里”
泰州市济川小学数学教师李淑静,2013年8月作为交流教师来到对口支教单位刘陈小学。在这里,她实现了对自己的挑战。因为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严重缺编,而且大多数老师年龄偏大,很少有老师愿意教一年级,于是学校安排她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当时接到任课表时,我着实心里一惊。从教18年来,有15年教的是高年级,唯独一年级没有教过。但我欣然接受了学校的安排,像一个刚分配工作的新教师一样,从零开始,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挑战,也让自己的教学来一个大循环。”教了不到一个星期,她终于感受到了一年级的老师,特别是农村一年级老师的艰辛:这些“小不点儿”可真不是好对付的。孩子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根本不适应小学生活,尤其受不了课堂40分钟坐在座位上的约束,一开始上课时,学生有站在座位上的,有随意下位的,有钻到桌子底下的,打小报告的,摸橡皮的,形形色色。而且因为是农村,有的孩子竟然连10以内的数都数不利索,数不周全。
曾几何时,我们为了“树标杆”“创品牌”“出名校”,举区域之力办一两所“窗口学校”,集中优质资源,包括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招生政策、进修培训、教研指导、比赛荣誉等,形成利益“特区”,整个区域教育呈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环抱态势。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这些“名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秀的办学传统,培养了专业的师资队伍,给区域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由于缺乏“同质”学校的竞争,这些“名校”的学习力开始蜕化,“力争上游”的内生力逐渐式微,整个学校的发展走向“软平化”。与此同时,一些“负面效应”衍生出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教师纷纷“逃离”乡村,“挤进”城里,无视教育信仰与职业尊严;学生择校现象无法遏制,有“路子”的“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入场券”,完全漠视由此带来的住房、交通、学习生活的诸多不便,而那些“实力不强”或者“没有背景”的寻常百姓,只能将孩子送往郊区或者留守在乡村,由此背负“愧对孩子”的心理重负;官员权力寻租,将压力转移给校长,导致班额恶性膨胀。一时之间,教育成了众人关注与争抢资源的“蛋糕”,民怨载道。
1.择校,其实就是选择老师。
事实证明,“有高峰,无高原”的教育生态,不仅造成社会的严重不公平,也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滑坡。特别是农村教育,遭遇着非常“尴尬”的局面:由于地处偏僻,青年教师根本不愿意去,去了也留不住,这样就造成教师老龄化严重、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整个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老化,课堂效率比较低。素质偏低的教师,必将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从而导致家长的不信任、不放心、不尊重,生源恶性流失。比如,在泰州市海陵区,我们可以看到,二附中、大浦小学、城东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闻名区内外,曾是当地百姓心中热点选择的学校。前些年招生时,这些名校常常是人数爆满,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而其他学校则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如地处海陵区北郊的渔行小学,有一年招生只有11人报名,罡杨等农村初中有时只能招一个班,人数只有20多人。调查了解发现,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学校教师不满意。其实,所谓择校,其本质就是选择老师。
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优质教育资源不应成为困难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奢侈品。站在历史“拐点”的江苏教育,如何主动应答时代的呼唤,如何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从人口大省转型为人才大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责任与担当,也需要智慧和勇气。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要面向所有学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创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省长李学勇也指出:“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2.优质均衡,重在师资。
推进“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努力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是江苏义务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命题与工作重心。作为“破冰”之旅,2010年,江苏启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提出“从初步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的奋斗目标,计划到2012年底全省105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到2015年底76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实现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什么是“优质均衡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用“八个一样”来描述它的外延,就是要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校园周边一样安全、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发展一样全面、人民群众一样满意”。为此,江苏以区域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确保办学条件校校达标。在打破城乡壁垒,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均衡的过程中,江苏更多地考虑了内涵发展以及软件的均衡。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即学生和教师。生源,我们可以在“源头”上加以控制:通过“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来达成“零择校”。而作为教育“第一力量”的教师,则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实现优质均衡的关键要素。我们该如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内“均点分布”,以发挥教师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整体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成为优质均衡的“最后一公里”。
3.撬动师资均衡的支点在哪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多种路径,但最迫切、最管用的是教师交流,学生择校很大程度上择的是老师,所以一定要以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教师制度化交流。”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如是说。2012年11月,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在同一学校任教满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校长,须在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间进行交流。其实,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要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将实行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对交流轮岗人员范围、方式方法、责任主体、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让他们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不同的地区,实现多地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交流轮岗的“两个15%”
黄艳梅,于2002年任淮安市人民小学校长,2012年兼任淮安市清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人民小学是当地一所很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黄艳梅的交流去向,颇受关注。她主动提出转岗到城南乡中心小学,这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中带了个好头。在此之前,她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乡镇学校的校长。接替她的新校长曹莹,对人民小学并不陌生,曾经在该校担任过副校长的她,此次到任仍然感到压力空前。在这次改革中,人民小学是骨干教师“流失”最多的学校。交流前,人民小学共有2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经过交流,13名市、区级骨干教师和11名优秀教师奔赴其他学校。“现在清浦区每一个学校,都有人民小学教师的身影,他们像种子一样,撒在清浦区的每一寸土地上。”曹莹不无自豪,但大换血之后,如何保证人民小学的教学水平,是摆在她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曹莹坦言,新教师交流过来以后,确实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制定了“传帮带”“青蓝工程”等培养计划,发挥现有教师的辐射作用,力争用最短时间让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这是全省县(区)域内校长教师流动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除非特殊情况,任何人没有“特区”,都必须参加流动;首先“吃螃蟹”的,不是“老弱病残”,而是“精兵强将”,校长、骨干先行;流往乡村学校的,有“鲶鱼”激活“一池春水”,更多的是一粒粒“种子”,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播撒在乡村教育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流动的方向,既有随风播种的“种子”,也有逆流而上的“小鱼”,这些“小鱼”尾随着“大鱼”从游在优质学校里,“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优质学校在“输出”优秀教师资源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力求“瘦身不减力”“献血不贫血”。大视野决定大格局,这样的顶层设计,让江苏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在起点上就“不同凡响”,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的教师资源配置。也正因为它规划有序、刚柔相济、促人发展的个性,制度甫一出台,就接地气、顺民意、得民心、促发展。作为一项制度,江苏力求做到“有规则的自由”,只明方向、亮底线、定标准。正如副省长曹卫星所言:“区域范围里的校长教师合理的、适度的、科学的交流轮岗是必然趋势,我们一定要往前走。只是说到底是多大的比例,多少年轮一次,我们要实事求是,也不一定完全一刀切。”江苏给出的建议标准为:各县(市、区)每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城镇学校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
4.两个15%的教师在怎样的池子里流动? 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一是成立教育集团,通过名校、强校与弱校、新校及农村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实行“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作方式,综合协调几个校区“供”与“求”的平衡,把交流教师与集团连结成“认识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齐头共进,实现“师资队伍一样优,教学质量一样高”的目标。比如,苏州市立达中学、胥江实验中学两校进行集团化办学,正式成立立达总校。集团内两校教师也实实在在地“流动”起来,“我算了一下,目前两校流动的教师超过30人,涵盖了除了体育之外的所有学科,集团化办学后师资更便于统筹安排了。”立达集团总校长费建华介绍说。事实上,每周二下午,费校长都会到胥江实验中学去上课,“我自己先‘交流’起来,把一门阅读课、一门绿叶课程都放到胥江校区来上了。”他介绍说,两个校区间的教师流动,是从发展教师、调剂盈缺、学科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考虑的。因而,与其说是流动轮岗,更多的还是一种师资融合。二是名校办分校、新校,依托名校的辐射、引领、帮扶,做大做强优质资源蛋糕。这不是简单的挂牌子,而是以共享、共生、共荣为价值归宿,在管理、教科研、学生、文化等方面进行紧密、深入、全方位的融合。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所辖的学校都位于泰州市南部新城的城郊乡镇,过去这里是偏远农村,是全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洼地”。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高新区的家长们纷纷舍近求远,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里就读。针对这一现状,2013年7月,泰州市教育局决定在全省率先打破现有人、财、物管理体制区域界限,将医药高新区新建成的泰墅园学校,作为主城区省泰中附中、泰州实验学校两所市直学校的分校区,把原服务于鲍徐百姓的明珠实验学校、鲍徐中心小学并入其中,“捆绑”融合发展。学校总校长分别由两所市直学校校长担任,明珠校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从本部派出,高新区科教局任命;市教育局分别聘任高新区两所学校校长为两所市直学校副校长。两所市直学校派骨干教师到明珠校区任教,起始年级本部教师占任课教师的50%左右,其他年级段均有本部骨干教师;明珠校区也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赴本部交流。本部和分校区联合招生,实行“教学、教研、培训、考核、评价”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教学进度同步、教研活动互动、教师培训统一、考核标准一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优质均衡。家长兴奋地说:“以前每到小升初时,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很远的民营初中去,三年花费起码大几万;孩子远离父母后,既不安全也与父母沟通少了。现在,省泰中附中的分校就在家门口,上不到好初中的顾虑全打消了,省钱又省力。”三是组建“发展联盟”“发展共同体”,或是强弱联盟,或是主题联盟,或是片(乡镇)内联盟等。联盟校之间从缺编状况、学科结构、骨干教师比例等方面进行调剂性交流,开展全方位、可持续、共提高的“捆绑式”互助活动。如苏州工业园区、靖江市等地区将义务教育学校结成10个区域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牵手结成团队伙伴,共谋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新发展;教师牵手结成工作伙伴,共同研究促成长,实现水平大提升;学生牵手结成学习伙伴,搭建学习新平台,交流互动同成长。通过相互借力、借智、借道,推进对话与交流,推动资源整合与差异合作,实现区域教育的共生、共荣、共赢。四是“1 X”式委托管理,由优质名校托管几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如太仓市实验小学,托管了太仓九曲小学和直塘小学。太仓实小输出骨干教师团队,在两所小学担任执行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而农村学校也派出数量对等的骨干教师到太仓实小进行带班浸润式培训。通过建立各种任务型、研究型等教师共同体,进行共同培训、共同研修、共同开发学生跨校一日体验课程,来缩小差距,共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此外,还有组团式支教、“置换式”轮岗交流、区域内走教制等形式。教师流动的“池子”,无论是“方”是“圆”,着眼点在“公平”,关键点在“发展”。通过公平的教师交流,获得公平的教师资源配置;在促进区域教育“造峰托谷”式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赢得“水涨船高”式的发展。
5.谁先成为这15%?
想均衡,抓灵魂。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2013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成剑转岗到双塘小学任校长。在他看来,作为轮岗校长,到了一所新学校,带去的应该是团队精神、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但是轮岗的目的不是把双小变成第二个游小,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坚信,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一年来,成剑立足双小自身的办学传统,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同时,他又接力游小,坚持“资源共享、制度共建、教研共进、和谐共生”的思路,开展有效的实践和互动,孵化出双小的特色文化。2014年5月,在一年级招生过程中,共有625名新生填写申请单到该校就读。因学校规模所限,仅满足了185位学生需求(本学区生157人,占实际户口学区生的92.35%),而之前最少的一个年级仅招收了83名学生(本学区生63人,占实际户口学区生的39.37%)。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让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校长先行流动起来,带动的不只是一种改革发展的“风向”,更是一种文化“输出”与“重构”的积极探索,也是一种人事制度“深水区”变革的勇敢尝试。在靖江市,农村学校校长、园长、副校长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城区学校副校长、园长和年轻中层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全程参与学校的管理。2014年暑假,组织城区学校中层干部开展“322”志愿支教活动,30名城区学校后备干部,分2批奔赴全市各镇农村支教2年。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地区校长交流流于形式,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校长行政级别不同、老师所属学校各异,成为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性障碍。淮安市清浦区勇于突破“关卡”,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完成校长从“官员”变成“管理员”的身份转变。2014年5月16日,16位脱掉“级别”帽子的校长,同时到各自的新岗位就职,一步到位地完成了辖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这种校长交流制度,核心就是去除学校行政化,实行校长聘期管理。校长由区教育局聘任,打破校长交流级别壁垒,以“城乡互动、校际互补”为抓手,均衡城乡、校际之间的差别,配强了相对薄弱学校校长,壮大了优质学校领导班子。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校长办学自主权,激发管理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校长聘用副校长,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聘用中层干部。该区还规定,新任校长必须有在农村学校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或者直接提拔到农村学校任职。“被解放”的校长,显得更“职业”,也更“专业”。他们为了自由呼吸的管理,必将扎根学校实际,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从而推动区域“优质学校群”的涌现。 6.15%的教师从哪里来?
政策引导,组织安排,个人自愿。在淮安市清浦区最南端的和平中心学校,过去教师只出不进,严重缺编,只好返聘和请代课教师。2014年暑假,交流来的33名中小学教师,一次性解决了这所偏僻农村学校多年的缺编难题。“农村学校想要引进年轻教师很不容易,小学部一次性聘用17名教师,中学部也一次性聘用16名教师,而且是紧缺学科教师,这可是学校发展中的大喜事。”和平中心学校校长王汝高难掩激动之情。正如淮安市清浦区教育局局长夏平所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底是谁的责任?我觉得是大家的责任。为谁服务?是为了我们一方水土的孩子和居民服务。义务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它的整个实施和管理是为了我们这一方水土的公民。我们今天所做出的努力,为10年、20年后清浦的合格公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次交流来的优秀师资体现了一种价值导向——农村也应当与城市一样,拥有自己的名师。名师不一定继续向‘上’,也应当向‘下’,即走向农村。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以说,通过农村教育的磨砺,教师才能进入‘道’的门槛,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当我们站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形成人力资源强区的高度来引导“教师交流”时,教师就多了一份理解、责任与担当。
在江苏,各地区开启教师交流制度有早晚,启动的契机和模式也迥然不同。早些年时,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采取古老而公平的“抓阄”方式,教师谁走谁留,流动到哪所学校,现场抓阄确定,直观、透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证员现场监督。随着人们对教师交流制度的了解和认同,各地开始尝试更加灵活、更加多元、更为有效的方式,或是学科需求型流动,或是帮扶型流动,或是团队型流动,或是培养型,或是发展型流动,或是志愿者型流动,或是编制的人员控制数动态管理型流动,等等。这些流动方式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发展性,更多的倡导名校示范、干部带头、骨干先行,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注重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和持续和谐发展,注重多岗位锻炼对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流动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让它有机会采很多花,酿出来才是好的蜜。”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看到了教师交流的内蕴价值。
随着教师交流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后,各地开始强调“刚性交流”与“柔性交流”、“组织安排”与“个人意愿”的有机结合。2014年暑假,苏州市组织直属学校首届教育人才交流网络双选会,实行岗位竞聘,进行市场化运作尝试,尊重教师主体意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教师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费建华看来,参与交流的老师目的性很强,就是学习,研究,助推自己的成长。立达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主动提出要去相对薄弱的田家炳初中,理由是“我想研究学生,研究像田家炳初中这样的生源要怎么教,我要去向他们的老师请教。”这名老师原本在立达研究的就是差异教学。费建华欣然应允,田家炳初中的老师也都很高兴,觉得费校长派了这么优秀的老师来,推动了学校化学教改的进程。
当然,教师流动,不仅要解决“人”走,还要解决“心”定,实现稳定与长效。而这,唯有靠管理、靠制度的力量才能实现。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在出台教师交流制度时,强化过程管理,列出考核指标,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交流与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提干晋升、培训深造等挂钩,与绩效考核、交通补贴、生活补助等相联。为了在全区范围内盘活教师资源,突破教师管理体制,兴化市建立“片管校用”政策,淮安市清浦区、南京市秦淮区和江宁区建立“区管校用”政策,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编随人转、岗随人动”的机制,变“学校人”为“系统人”,实现学科、骨干、结构全面均衡。泰州市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列入对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考核内容,作为检验各市(区)促进教育公平责任是否到位的重要考量。
教育公平的“一的力量”
2011年暑假,庄小丽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了如皋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通过抽签,她告别了百年老校——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走进了新建的如皋实验小学。在这里,她迎来了教育生涯的“第二个春天”。她向记者介绍,早就听说要均衡,但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均衡队伍中的一员,告别了相处15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告别了从教15年的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心中有很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担心,到了新学校之后,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岗位?第一次走进实验小学,她就看到校园里“和而不同,合而不独”的大幅标语,感觉这是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又感觉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起初的一些忧虑、担心和不安也就消除了。在实验小学工作的这几年里,她真正感觉到了均衡教育带给校园的变化,课堂更加精彩纷呈了,老师在教学问题上的切磋已经不再局限在校内,校与校之间的智慧共享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孩子们的活动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了。怎么让进来的老师和原来的老师合心、合力开展工作,真正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教师均衡调配成为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如皋实验小学校长沙建华认为:“学校重点做了两项工作:第一是人文关怀,让所有的老师对新的集体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想产生共同的愿景;第二是扬长避短,让每一位老师不再是零起点,而是把教师均衡配置当成‘加油站’。”
“和而不同,合而不独”是如皋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也可以作为江苏“教师交流”的注脚。推进教师交流制度,旨在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交流而交流”时,就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窘迫与乱象。而江苏,将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置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框架下,系统地思考、谋划,有序地推进、创新,及时地反思、调整,才形成了当下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蓬勃发展态势。通过一揽子的制度规范、政策激励、情感关照、名师孵化,教师能自觉地从文化交流融合的视角来观照,以团队浸润协作的方式来研究,视区域个人协同发展为鹄的。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中犹豫的变得果断了,畏难的变得洒脱了,逃避的变得主动了,观望的变得争先了。正如费建华所言:“我们鼓励老师换一换环境,有了足够经历才能增长阅历,增长了阅历才能提升能力。学校不是强在一个教师,而是强在一个教师团队。学生享受的也不是一个好老师,而是这个老师背后的团队。新教师加入到这个团队,一带就带起来了。”江苏的教师交流,正是走文化融合之路、柔性交流之路、团队发展之路、研究提升之路、个性发展之路、生态建设之路,才有效地盘活了优质教育资源,让学校变得更强;也让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找到新的发展点,让更多教师有了更好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区域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教育公平的“一的力量”。 7.“一的力量”来自学校的文化交流。
有些优质学校之前集聚了当地最好的师资资源,经过交流轮岗,取而代之的是很多陌生的“新面孔”。这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重新洗牌之后,教育教学质量还能延续辉煌吗?事实证明,即便一些优秀骨干教师走了,但他们成长的那块土壤依然存在,这块土壤上依旧能够“生长”出一批批优秀的教师。这“土壤”就是文化,教育的、教学的、管理的文化。它具有“再生”性,一旦参加学校的常规管理、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主题社团等活动的时候,学校优秀的文化基因就会不断地在“新人”身上复制与重组。“我们确立融合、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新来教师的心和留下来的教师的心拢起来,变成一家人,通过多种途径,让新来的教师尽快跟上。”如皋市实验初中校长郭富慧告诉记者,教师之间的专业素养差距其实并不大,关键是学校教学理念、方法和机制所产生的影响。新来的教师迅速融入,进一步释放潜能,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并不会下降。同样,优质学校在和薄弱、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时,也能将优秀的文化输入进来,带动学校的高位发展。他们往往能帮助这些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夯实常规管理细节。因此,只有校长有了“引进来”的包容心态,“拿出去”的气魄,才会让“交流轮岗”变得更加有意义。当然,农村、薄弱学校在借力优质资源,将“盛开的玫瑰移植到自己的园林里”的同时,也要立足实际,积极培植自己园林里的“优质玫瑰”。而优质学校同样也要做到“献血不贫血”,通过成立“领雁”工作室等方式,以优秀骨干教师示范带动“给营养”,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实施名师“孵化”工程,为优质再生注入不竭动力。当然,在学校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也常常会碰到城乡教师之间的文化冲突、城乡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差距、城乡不同家长的利益诉求等困境。太仓市实验小学就以教育部“十一五”立项课题《文化融合视野中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为抓手,通过文化融合的方式建立了多元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得以破解教师流动中的难点,把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开发教育产品(课程资源与特色课程)和学校现代制度文化重构、家校新型的伙伴关系的建立等作为破解教师流动后可能带来的问题与困境的主要策略与办法。正是基于文化的对话与融通,教师交流才挣脱了简单的“形而下”的“走过场”,从而获得教育智慧的碰撞与教学专业的蜕变。
8.“一的力量”来自教师的团队协作。
教师交流轮岗能否“顺民意、得民心”,其实并不在经济杠杆或行政推动,而在于是否能提供交流教师施展才华与专业成长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团队的生活”中“自我实现”,享受专业的尊严与荣耀。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王素华交流到景范中学,校长顾苏云在开学第一天为交流教师赠书,并让王素华等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希望交流教师的加入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细化。为了让王素华由以前的“慕名”到现在的“深味”其中,学校还将她纳入景范“名师共同体”的发展之列,和景范的名师共同成长。在南京市秦淮区,进行了“1 X”实验项目,其中“1”指学科导师,“X”指学科研修团队中的多名教师,“1 X”就是指在导师引领下的学科研修团队。首批实验项目从游府西街小学、夫子庙小学、五老村小学、小西湖小学、中山小学选派25名市、区骨干教师作为学科导师,分别前往双塘小学、长乐路小学、马府街小学、马道街小学、银龙花园学校,对学科组开展指导、引领、服务等工作,每周花半天时间。泰州市海陵区有11个名师工作室,其成员大部分是名校教师,这些教师交流以后,往往是一带一,或者一带几,他们把结对教师吸收进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平时教学工作中,帮助结对教师研究教材、设计教案,这些教师进步迅速。兴化市要求交流教师在市教育博客网实名注册开通交流博客,按时序进度及时上传交流过程性资料,及时展示工作亮点及经验感悟,让交流教师既找到一种归属感,也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地区的结对学校,还开展异地同步教研,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实时课堂观察,促进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上的转变、跟进、提升。事实证明,只有让交流的教师带着目标上路,有容量、有姿态、善反思、愿改变,才能让“交流轮岗”变得更有内涵。太仓市实验小学利用差异资源理论、惯习原理等建立各种任务型共同体、研究型共同体进行共同培训、共同研修,共同开发学生跨校一日体验课程,来缩小差距,共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而不少交流教师在适应不同学校文化、不同生源之后,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泰州市滨江实验学校交流到襟江小学的张梅老师感慨良深地说:“我深深知道,这不仅是单纯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育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去学习襟江小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襟江一年多,她听课达68节。学校组织的随堂抽签课、个人展示课、大舞台展示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她基本做到逢课必听,并积极与襟江小学教师交流听课心得,从这些课中她学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进一步充实了自己。“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流动之路上,教师在团队研修中,在素养落差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句子”和“远方的地平线”。而这种专业发展的自觉,不仅形成了自我发展的力量,也推动了区域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
9.“一的力量”来自学生的世界生活。
费孝通认为,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而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正是让学生拥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城乡一体化建设,“八个一样”的追求,教师校长定期交流,不仅优化了区域教育的整体生态,也让学生过上了“世界生活”。2014年暑假,淮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朱凤春从人民小学交流到全区最偏远的教学点——和平镇中心学校电站村教学点。前几年,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电站村教学点只办到四年级,村里孩子升学必须到8公里外的镇中心校。9月1日,电站村的孙殿奎老人带着双胞胎孙子来教学点报名。听说新来了两位市级骨干,老人直竖大拇指。“农村的教育质量上去了,农村的家长也会更重视教育,对孩子有更大的期盼。”盐河镇中心学校邵校长说。一年级学生陆阳健的父亲陆浩佐最近时常会看到一些生面孔,知道学校来了很多新老师,“市区交流的老师会带很多新鲜的东西过来,带一些新的风气过来。”以前看到家门口的孩子经常迟到,现在7:30前要准时送孩子到校,不到点不能接孩子放学。年轻的父亲对学校的学风很满意,表示“小孩将来肯定比我强”。通过教师交流,不仅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让城乡孩子能相互交流,获得不同的“生活体验”。城里的孩子“走进乡村、享受自然”,农村的孩子“走出乡村、体验城市”,这不仅是视界的打开,更是文化的开放。通过组织学生到对方学校、家庭体验学习、生活环境,同吃同住同学习,让城里孩子感受农村的淳朴,让乡下孩子增长见识。不少农村学校还专门开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让城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农作物栽培、家畜养殖、果树管护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等价值观。在采访中,记者不仅屡屡为坚守农村教育、支援农村教育的教师感动,也为能在农村享受优质教育的孩子感到欣慰。靖江市专业美术教师陈楠支教后主动扎根西来土桥小学,辅导学生作品在国内获奖百余次,让农村学校的孩子接受了系统专业的艺术熏陶。靖江市外国语学校音乐教师顾娟在西来中心校支教一年中,组建了学生合唱团,在全市“春之声”合唱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可她依然不满足,主动申请继续支教,一定要带领西来中心校合唱团拿到一等奖。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卞传娟,2013年交流到薄弱学校马道街小学,一年多的交流生活在她看来,是辛苦的,也是甜蜜的。当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时,当听到家长们由衷的感谢时,当感受到同行们信任的目光时,卞传娟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孔子曾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核心内涵的师资流动政策,将优质教育的阳光铺洒在每一个儿童身上,因为“每一条小鱼儿都在乎”,每一位公民都是民族向前、向上的一种力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江苏通过教师资源均衡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学生就近入学的比例,有效地破解了择校难题,也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走向了教育公平新常态。教育的改革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探索。江苏教育人正通过全省设定标准、区域自主实施、及时督导评估来提取教师流动的基因,破解教师流动的密码,构建教师流动的模型。当然,流动不是目的,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让老百姓的子女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享受优质而卓越的教育才是流动的真正目的。江苏在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同时,也关注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启动课程基地建设、特色文化建设、游戏化课程建设等工程,进一步丰富“办人民满意教育”“每一所学校都美好”的内涵,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5-0012-08
“一年的支教时光很快就结束了,多么短暂,却又多么充实!无论是为了准备公开课和老师们一起讨论,还是为喜欢音乐的老师做辅导;无论是排练乡镇的节目,还是市级的比赛,我都如一只小蜜蜂一般穿梭,然而又如一只小蜜蜂一样收获着。在西来小学的支教经历是弥足珍贵的,它为我积累起一笔难得的精神和智慧的财富。”2014年暑假,江苏省靖江市外国语学校音乐教师顾娟“顶岗支教”一年后如是感慨。独特的人生阅历,快速的专业成长,深厚的乡土情怀,让她决定申请再支教一年。
其实,在去往农村支教的大道上,并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她的朋友陈楠,原本是靖江市城西小学的美术教师。2007年8月,当靖江市教育局发出城乡学校结为共同体号召,提出城市教师下乡支教的倡议时,陈楠果断地报名去了西来镇土桥小学。一年之后,因为放心不下画画刚刚入门的孩子,她申请再支教一年。已经支教两年的陈楠,深深眷恋着孩子们淳朴的笑脸,她坚决地要求调到村小,从此扎根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中。
而与靖江毗邻的如皋市,2008年也开始选派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支教,并同步实施“城区市直义务教育学校组织2%~3%的没有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的优秀教师,到农村边远薄弱学校支教”的办法,拉开了师资均衡配置的序幕。2009年,该市选派199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2010年,该市交流教师达391人,中小学管理干部达46人,并选派优秀校长到农村薄弱学校任职。2011年,该市交流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共计1049人,达专任教师总数的19%,校级干部交流比例达40%以上。2012年,该市参加城乡支教、城乡互派交流、镇内镇际交流教师1112名,均衡调配教育干部213名,达专任教师总数的23.66%。
与此同时,泰州、淮安、南京、苏州、徐州等苏中、苏南、苏北各地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也纷纷以“教师校长定期交流”为战略决策,将之视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破解高位均衡难题的“最后一公里”。“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已然成为江苏义务教育的一种生态,“一的力量(As One)”。
优质均衡的“最后一公里”
泰州市济川小学数学教师李淑静,2013年8月作为交流教师来到对口支教单位刘陈小学。在这里,她实现了对自己的挑战。因为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严重缺编,而且大多数老师年龄偏大,很少有老师愿意教一年级,于是学校安排她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当时接到任课表时,我着实心里一惊。从教18年来,有15年教的是高年级,唯独一年级没有教过。但我欣然接受了学校的安排,像一个刚分配工作的新教师一样,从零开始,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挑战,也让自己的教学来一个大循环。”教了不到一个星期,她终于感受到了一年级的老师,特别是农村一年级老师的艰辛:这些“小不点儿”可真不是好对付的。孩子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根本不适应小学生活,尤其受不了课堂40分钟坐在座位上的约束,一开始上课时,学生有站在座位上的,有随意下位的,有钻到桌子底下的,打小报告的,摸橡皮的,形形色色。而且因为是农村,有的孩子竟然连10以内的数都数不利索,数不周全。
曾几何时,我们为了“树标杆”“创品牌”“出名校”,举区域之力办一两所“窗口学校”,集中优质资源,包括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招生政策、进修培训、教研指导、比赛荣誉等,形成利益“特区”,整个区域教育呈现“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环抱态势。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这些“名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秀的办学传统,培养了专业的师资队伍,给区域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由于缺乏“同质”学校的竞争,这些“名校”的学习力开始蜕化,“力争上游”的内生力逐渐式微,整个学校的发展走向“软平化”。与此同时,一些“负面效应”衍生出的矛盾也日益尖锐:教师纷纷“逃离”乡村,“挤进”城里,无视教育信仰与职业尊严;学生择校现象无法遏制,有“路子”的“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入场券”,完全漠视由此带来的住房、交通、学习生活的诸多不便,而那些“实力不强”或者“没有背景”的寻常百姓,只能将孩子送往郊区或者留守在乡村,由此背负“愧对孩子”的心理重负;官员权力寻租,将压力转移给校长,导致班额恶性膨胀。一时之间,教育成了众人关注与争抢资源的“蛋糕”,民怨载道。
1.择校,其实就是选择老师。
事实证明,“有高峰,无高原”的教育生态,不仅造成社会的严重不公平,也导致教育质量的整体滑坡。特别是农村教育,遭遇着非常“尴尬”的局面:由于地处偏僻,青年教师根本不愿意去,去了也留不住,这样就造成教师老龄化严重、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整个教师队伍结构严重不合理的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老化,课堂效率比较低。素质偏低的教师,必将严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从而导致家长的不信任、不放心、不尊重,生源恶性流失。比如,在泰州市海陵区,我们可以看到,二附中、大浦小学、城东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质量闻名区内外,曾是当地百姓心中热点选择的学校。前些年招生时,这些名校常常是人数爆满,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而其他学校则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如地处海陵区北郊的渔行小学,有一年招生只有11人报名,罡杨等农村初中有时只能招一个班,人数只有20多人。调查了解发现,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学校教师不满意。其实,所谓择校,其本质就是选择老师。
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优质教育资源不应成为困难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奢侈品。站在历史“拐点”的江苏教育,如何主动应答时代的呼唤,如何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从人口大省转型为人才大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责任与担当,也需要智慧和勇气。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要面向所有学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创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江苏人”。省长李学勇也指出:“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2.优质均衡,重在师资。
推进“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努力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是江苏义务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命题与工作重心。作为“破冰”之旅,2010年,江苏启动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以学校标准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提出“从初步均衡向优质均衡跨越”的奋斗目标,计划到2012年底全省105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到2015年底76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实现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0年前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什么是“优质均衡发展”?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用“八个一样”来描述它的外延,就是要实现“校园环境一样美、校园周边一样安全、教学设施一样全、公用经费一样多、教师素质一样好、管理水平一样高、学生发展一样全面、人民群众一样满意”。为此,江苏以区域现代化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城乡一体,确保办学条件校校达标。在打破城乡壁垒,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基本均衡的过程中,江苏更多地考虑了内涵发展以及软件的均衡。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即学生和教师。生源,我们可以在“源头”上加以控制:通过“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来达成“零择校”。而作为教育“第一力量”的教师,则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实现优质均衡的关键要素。我们该如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内“均点分布”,以发挥教师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从整体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成为优质均衡的“最后一公里”。
3.撬动师资均衡的支点在哪里?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多种路径,但最迫切、最管用的是教师交流,学生择校很大程度上择的是老师,所以一定要以更加有效的举措,推进教师制度化交流。”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如是说。2012年11月,省教育厅、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在同一学校任教满6年、离法定退休年龄在5年以上的教师,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两届的校长,须在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间进行交流。其实,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要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将实行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要求“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对交流轮岗人员范围、方式方法、责任主体、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校长教师交流,让他们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不同的地区,实现多地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交流轮岗的“两个15%”
黄艳梅,于2002年任淮安市人民小学校长,2012年兼任淮安市清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人民小学是当地一所很有影响力的优质学校,黄艳梅的交流去向,颇受关注。她主动提出转岗到城南乡中心小学,这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中带了个好头。在此之前,她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乡镇学校的校长。接替她的新校长曹莹,对人民小学并不陌生,曾经在该校担任过副校长的她,此次到任仍然感到压力空前。在这次改革中,人民小学是骨干教师“流失”最多的学校。交流前,人民小学共有2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经过交流,13名市、区级骨干教师和11名优秀教师奔赴其他学校。“现在清浦区每一个学校,都有人民小学教师的身影,他们像种子一样,撒在清浦区的每一寸土地上。”曹莹不无自豪,但大换血之后,如何保证人民小学的教学水平,是摆在她面前最迫切的问题。曹莹坦言,新教师交流过来以后,确实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为了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学校制定了“传帮带”“青蓝工程”等培养计划,发挥现有教师的辐射作用,力争用最短时间让年轻教师脱颖而出。
这是全省县(区)域内校长教师流动的缩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除非特殊情况,任何人没有“特区”,都必须参加流动;首先“吃螃蟹”的,不是“老弱病残”,而是“精兵强将”,校长、骨干先行;流往乡村学校的,有“鲶鱼”激活“一池春水”,更多的是一粒粒“种子”,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播撒在乡村教育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流动的方向,既有随风播种的“种子”,也有逆流而上的“小鱼”,这些“小鱼”尾随着“大鱼”从游在优质学校里,“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优质学校在“输出”优秀教师资源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力求“瘦身不减力”“献血不贫血”。大视野决定大格局,这样的顶层设计,让江苏教师校长定期交流制度,在起点上就“不同凡响”,有力地拉动了区域的教师资源配置。也正因为它规划有序、刚柔相济、促人发展的个性,制度甫一出台,就接地气、顺民意、得民心、促发展。作为一项制度,江苏力求做到“有规则的自由”,只明方向、亮底线、定标准。正如副省长曹卫星所言:“区域范围里的校长教师合理的、适度的、科学的交流轮岗是必然趋势,我们一定要往前走。只是说到底是多大的比例,多少年轮一次,我们要实事求是,也不一定完全一刀切。”江苏给出的建议标准为:各县(市、区)每年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5%,城镇学校骨干教师交流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
4.两个15%的教师在怎样的池子里流动? 各地因地制宜,各显神通。一是成立教育集团,通过名校、强校与弱校、新校及农村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实行“一套班子、多个校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作方式,综合协调几个校区“供”与“求”的平衡,把交流教师与集团连结成“认识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命运共同体”,齐头共进,实现“师资队伍一样优,教学质量一样高”的目标。比如,苏州市立达中学、胥江实验中学两校进行集团化办学,正式成立立达总校。集团内两校教师也实实在在地“流动”起来,“我算了一下,目前两校流动的教师超过30人,涵盖了除了体育之外的所有学科,集团化办学后师资更便于统筹安排了。”立达集团总校长费建华介绍说。事实上,每周二下午,费校长都会到胥江实验中学去上课,“我自己先‘交流’起来,把一门阅读课、一门绿叶课程都放到胥江校区来上了。”他介绍说,两个校区间的教师流动,是从发展教师、调剂盈缺、学科优势互补的角度来考虑的。因而,与其说是流动轮岗,更多的还是一种师资融合。二是名校办分校、新校,依托名校的辐射、引领、帮扶,做大做强优质资源蛋糕。这不是简单的挂牌子,而是以共享、共生、共荣为价值归宿,在管理、教科研、学生、文化等方面进行紧密、深入、全方位的融合。泰州市医药高新区所辖的学校都位于泰州市南部新城的城郊乡镇,过去这里是偏远农村,是全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洼地”。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高新区的家长们纷纷舍近求远,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里就读。针对这一现状,2013年7月,泰州市教育局决定在全省率先打破现有人、财、物管理体制区域界限,将医药高新区新建成的泰墅园学校,作为主城区省泰中附中、泰州实验学校两所市直学校的分校区,把原服务于鲍徐百姓的明珠实验学校、鲍徐中心小学并入其中,“捆绑”融合发展。学校总校长分别由两所市直学校校长担任,明珠校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从本部派出,高新区科教局任命;市教育局分别聘任高新区两所学校校长为两所市直学校副校长。两所市直学校派骨干教师到明珠校区任教,起始年级本部教师占任课教师的50%左右,其他年级段均有本部骨干教师;明珠校区也安排一定数量的教师赴本部交流。本部和分校区联合招生,实行“教学、教研、培训、考核、评价”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教学进度同步、教研活动互动、教师培训统一、考核标准一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优质均衡。家长兴奋地说:“以前每到小升初时,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很远的民营初中去,三年花费起码大几万;孩子远离父母后,既不安全也与父母沟通少了。现在,省泰中附中的分校就在家门口,上不到好初中的顾虑全打消了,省钱又省力。”三是组建“发展联盟”“发展共同体”,或是强弱联盟,或是主题联盟,或是片(乡镇)内联盟等。联盟校之间从缺编状况、学科结构、骨干教师比例等方面进行调剂性交流,开展全方位、可持续、共提高的“捆绑式”互助活动。如苏州工业园区、靖江市等地区将义务教育学校结成10个区域学校发展共同体,学校牵手结成团队伙伴,共谋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新发展;教师牵手结成工作伙伴,共同研究促成长,实现水平大提升;学生牵手结成学习伙伴,搭建学习新平台,交流互动同成长。通过相互借力、借智、借道,推进对话与交流,推动资源整合与差异合作,实现区域教育的共生、共荣、共赢。四是“1 X”式委托管理,由优质名校托管几所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如太仓市实验小学,托管了太仓九曲小学和直塘小学。太仓实小输出骨干教师团队,在两所小学担任执行校长、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与年级组长,而农村学校也派出数量对等的骨干教师到太仓实小进行带班浸润式培训。通过建立各种任务型、研究型等教师共同体,进行共同培训、共同研修、共同开发学生跨校一日体验课程,来缩小差距,共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此外,还有组团式支教、“置换式”轮岗交流、区域内走教制等形式。教师流动的“池子”,无论是“方”是“圆”,着眼点在“公平”,关键点在“发展”。通过公平的教师交流,获得公平的教师资源配置;在促进区域教育“造峰托谷”式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赢得“水涨船高”式的发展。
5.谁先成为这15%?
想均衡,抓灵魂。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2013年,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成剑转岗到双塘小学任校长。在他看来,作为轮岗校长,到了一所新学校,带去的应该是团队精神、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但是轮岗的目的不是把双小变成第二个游小,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他坚信,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一年来,成剑立足双小自身的办学传统,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同时,他又接力游小,坚持“资源共享、制度共建、教研共进、和谐共生”的思路,开展有效的实践和互动,孵化出双小的特色文化。2014年5月,在一年级招生过程中,共有625名新生填写申请单到该校就读。因学校规模所限,仅满足了185位学生需求(本学区生157人,占实际户口学区生的92.35%),而之前最少的一个年级仅招收了83名学生(本学区生63人,占实际户口学区生的39.37%)。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让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校长先行流动起来,带动的不只是一种改革发展的“风向”,更是一种文化“输出”与“重构”的积极探索,也是一种人事制度“深水区”变革的勇敢尝试。在靖江市,农村学校校长、园长、副校长和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中层干部,分期分批到城区学校挂职学习;城区学校副校长、园长和年轻中层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全程参与学校的管理。2014年暑假,组织城区学校中层干部开展“322”志愿支教活动,30名城区学校后备干部,分2批奔赴全市各镇农村支教2年。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地区校长交流流于形式,出现“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校长行政级别不同、老师所属学校各异,成为师资均衡配置的制度性障碍。淮安市清浦区勇于突破“关卡”,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完成校长从“官员”变成“管理员”的身份转变。2014年5月16日,16位脱掉“级别”帽子的校长,同时到各自的新岗位就职,一步到位地完成了辖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这种校长交流制度,核心就是去除学校行政化,实行校长聘期管理。校长由区教育局聘任,打破校长交流级别壁垒,以“城乡互动、校际互补”为抓手,均衡城乡、校际之间的差别,配强了相对薄弱学校校长,壮大了优质学校领导班子。同时,进一步扩大了校长办学自主权,激发管理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校长聘用副校长,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聘用中层干部。该区还规定,新任校长必须有在农村学校3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或者直接提拔到农村学校任职。“被解放”的校长,显得更“职业”,也更“专业”。他们为了自由呼吸的管理,必将扎根学校实际,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从而推动区域“优质学校群”的涌现。 6.15%的教师从哪里来?
政策引导,组织安排,个人自愿。在淮安市清浦区最南端的和平中心学校,过去教师只出不进,严重缺编,只好返聘和请代课教师。2014年暑假,交流来的33名中小学教师,一次性解决了这所偏僻农村学校多年的缺编难题。“农村学校想要引进年轻教师很不容易,小学部一次性聘用17名教师,中学部也一次性聘用16名教师,而且是紧缺学科教师,这可是学校发展中的大喜事。”和平中心学校校长王汝高难掩激动之情。正如淮安市清浦区教育局局长夏平所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底是谁的责任?我觉得是大家的责任。为谁服务?是为了我们一方水土的孩子和居民服务。义务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它的整个实施和管理是为了我们这一方水土的公民。我们今天所做出的努力,为10年、20年后清浦的合格公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这次交流来的优秀师资体现了一种价值导向——农村也应当与城市一样,拥有自己的名师。名师不一定继续向‘上’,也应当向‘下’,即走向农村。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以说,通过农村教育的磨砺,教师才能进入‘道’的门槛,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当我们站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形成人力资源强区的高度来引导“教师交流”时,教师就多了一份理解、责任与担当。
在江苏,各地区开启教师交流制度有早晚,启动的契机和模式也迥然不同。早些年时,更多的是“摸着石头过河”,采取古老而公平的“抓阄”方式,教师谁走谁留,流动到哪所学校,现场抓阄确定,直观、透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公证员现场监督。随着人们对教师交流制度的了解和认同,各地开始尝试更加灵活、更加多元、更为有效的方式,或是学科需求型流动,或是帮扶型流动,或是团队型流动,或是培养型,或是发展型流动,或是志愿者型流动,或是编制的人员控制数动态管理型流动,等等。这些流动方式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发展性,更多的倡导名校示范、干部带头、骨干先行,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注重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和持续和谐发展,注重多岗位锻炼对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的促进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流动就像蜜蜂采蜜一样,让它有机会采很多花,酿出来才是好的蜜。”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看到了教师交流的内蕴价值。
随着教师交流走向常态化、制度化后,各地开始强调“刚性交流”与“柔性交流”、“组织安排”与“个人意愿”的有机结合。2014年暑假,苏州市组织直属学校首届教育人才交流网络双选会,实行岗位竞聘,进行市场化运作尝试,尊重教师主体意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教师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费建华看来,参与交流的老师目的性很强,就是学习,研究,助推自己的成长。立达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主动提出要去相对薄弱的田家炳初中,理由是“我想研究学生,研究像田家炳初中这样的生源要怎么教,我要去向他们的老师请教。”这名老师原本在立达研究的就是差异教学。费建华欣然应允,田家炳初中的老师也都很高兴,觉得费校长派了这么优秀的老师来,推动了学校化学教改的进程。
当然,教师流动,不仅要解决“人”走,还要解决“心”定,实现稳定与长效。而这,唯有靠管理、靠制度的力量才能实现。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在出台教师交流制度时,强化过程管理,列出考核指标,建立激励机制,将教师交流与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提干晋升、培训深造等挂钩,与绩效考核、交通补贴、生活补助等相联。为了在全区范围内盘活教师资源,突破教师管理体制,兴化市建立“片管校用”政策,淮安市清浦区、南京市秦淮区和江宁区建立“区管校用”政策,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编随人转、岗随人动”的机制,变“学校人”为“系统人”,实现学科、骨干、结构全面均衡。泰州市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列入对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考核内容,作为检验各市(区)促进教育公平责任是否到位的重要考量。
教育公平的“一的力量”
2011年暑假,庄小丽和同事们一起参加了如皋市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均衡配置,通过抽签,她告别了百年老校——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走进了新建的如皋实验小学。在这里,她迎来了教育生涯的“第二个春天”。她向记者介绍,早就听说要均衡,但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均衡队伍中的一员,告别了相处15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告别了从教15年的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心中有很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担心,到了新学校之后,能否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岗位?第一次走进实验小学,她就看到校园里“和而不同,合而不独”的大幅标语,感觉这是一个和谐温馨的校园。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她又感觉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起初的一些忧虑、担心和不安也就消除了。在实验小学工作的这几年里,她真正感觉到了均衡教育带给校园的变化,课堂更加精彩纷呈了,老师在教学问题上的切磋已经不再局限在校内,校与校之间的智慧共享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孩子们的活动形式也更趋于多样化了。怎么让进来的老师和原来的老师合心、合力开展工作,真正放大优质教育资源,让教师均衡调配成为今后工作的新起点?如皋实验小学校长沙建华认为:“学校重点做了两项工作:第一是人文关怀,让所有的老师对新的集体产生更多的认同感,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想产生共同的愿景;第二是扬长避短,让每一位老师不再是零起点,而是把教师均衡配置当成‘加油站’。”
“和而不同,合而不独”是如皋市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也可以作为江苏“教师交流”的注脚。推进教师交流制度,旨在均衡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区域教育公平。但如果我们只是“为交流而交流”时,就会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窘迫与乱象。而江苏,将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置于“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框架下,系统地思考、谋划,有序地推进、创新,及时地反思、调整,才形成了当下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蓬勃发展态势。通过一揽子的制度规范、政策激励、情感关照、名师孵化,教师能自觉地从文化交流融合的视角来观照,以团队浸润协作的方式来研究,视区域个人协同发展为鹄的。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中犹豫的变得果断了,畏难的变得洒脱了,逃避的变得主动了,观望的变得争先了。正如费建华所言:“我们鼓励老师换一换环境,有了足够经历才能增长阅历,增长了阅历才能提升能力。学校不是强在一个教师,而是强在一个教师团队。学生享受的也不是一个好老师,而是这个老师背后的团队。新教师加入到这个团队,一带就带起来了。”江苏的教师交流,正是走文化融合之路、柔性交流之路、团队发展之路、研究提升之路、个性发展之路、生态建设之路,才有效地盘活了优质教育资源,让学校变得更强;也让教师消除了职业倦怠,找到新的发展点,让更多教师有了更好的发展,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区域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教育公平的“一的力量”。 7.“一的力量”来自学校的文化交流。
有些优质学校之前集聚了当地最好的师资资源,经过交流轮岗,取而代之的是很多陌生的“新面孔”。这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重新洗牌之后,教育教学质量还能延续辉煌吗?事实证明,即便一些优秀骨干教师走了,但他们成长的那块土壤依然存在,这块土壤上依旧能够“生长”出一批批优秀的教师。这“土壤”就是文化,教育的、教学的、管理的文化。它具有“再生”性,一旦参加学校的常规管理、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主题社团等活动的时候,学校优秀的文化基因就会不断地在“新人”身上复制与重组。“我们确立融合、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新来教师的心和留下来的教师的心拢起来,变成一家人,通过多种途径,让新来的教师尽快跟上。”如皋市实验初中校长郭富慧告诉记者,教师之间的专业素养差距其实并不大,关键是学校教学理念、方法和机制所产生的影响。新来的教师迅速融入,进一步释放潜能,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并不会下降。同样,优质学校在和薄弱、农村学校结对帮扶时,也能将优秀的文化输入进来,带动学校的高位发展。他们往往能帮助这些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夯实常规管理细节。因此,只有校长有了“引进来”的包容心态,“拿出去”的气魄,才会让“交流轮岗”变得更加有意义。当然,农村、薄弱学校在借力优质资源,将“盛开的玫瑰移植到自己的园林里”的同时,也要立足实际,积极培植自己园林里的“优质玫瑰”。而优质学校同样也要做到“献血不贫血”,通过成立“领雁”工作室等方式,以优秀骨干教师示范带动“给营养”,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实施名师“孵化”工程,为优质再生注入不竭动力。当然,在学校间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也常常会碰到城乡教师之间的文化冲突、城乡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差距、城乡不同家长的利益诉求等困境。太仓市实验小学就以教育部“十一五”立项课题《文化融合视野中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为抓手,通过文化融合的方式建立了多元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得以破解教师流动中的难点,把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开发教育产品(课程资源与特色课程)和学校现代制度文化重构、家校新型的伙伴关系的建立等作为破解教师流动后可能带来的问题与困境的主要策略与办法。正是基于文化的对话与融通,教师交流才挣脱了简单的“形而下”的“走过场”,从而获得教育智慧的碰撞与教学专业的蜕变。
8.“一的力量”来自教师的团队协作。
教师交流轮岗能否“顺民意、得民心”,其实并不在经济杠杆或行政推动,而在于是否能提供交流教师施展才华与专业成长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团队的生活”中“自我实现”,享受专业的尊严与荣耀。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教师王素华交流到景范中学,校长顾苏云在开学第一天为交流教师赠书,并让王素华等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之中,希望交流教师的加入能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细化。为了让王素华由以前的“慕名”到现在的“深味”其中,学校还将她纳入景范“名师共同体”的发展之列,和景范的名师共同成长。在南京市秦淮区,进行了“1 X”实验项目,其中“1”指学科导师,“X”指学科研修团队中的多名教师,“1 X”就是指在导师引领下的学科研修团队。首批实验项目从游府西街小学、夫子庙小学、五老村小学、小西湖小学、中山小学选派25名市、区骨干教师作为学科导师,分别前往双塘小学、长乐路小学、马府街小学、马道街小学、银龙花园学校,对学科组开展指导、引领、服务等工作,每周花半天时间。泰州市海陵区有11个名师工作室,其成员大部分是名校教师,这些教师交流以后,往往是一带一,或者一带几,他们把结对教师吸收进自己的名师工作室,参加名师工作室活动。平时教学工作中,帮助结对教师研究教材、设计教案,这些教师进步迅速。兴化市要求交流教师在市教育博客网实名注册开通交流博客,按时序进度及时上传交流过程性资料,及时展示工作亮点及经验感悟,让交流教师既找到一种归属感,也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少地区的结对学校,还开展异地同步教研,依托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开发、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实时课堂观察,促进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上的转变、跟进、提升。事实证明,只有让交流的教师带着目标上路,有容量、有姿态、善反思、愿改变,才能让“交流轮岗”变得更有内涵。太仓市实验小学利用差异资源理论、惯习原理等建立各种任务型共同体、研究型共同体进行共同培训、共同研修,共同开发学生跨校一日体验课程,来缩小差距,共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而不少交流教师在适应不同学校文化、不同生源之后,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泰州市滨江实验学校交流到襟江小学的张梅老师感慨良深地说:“我深深知道,这不仅是单纯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教育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去学习襟江小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襟江一年多,她听课达68节。学校组织的随堂抽签课、个人展示课、大舞台展示课、研究课、示范课等,她基本做到逢课必听,并积极与襟江小学教师交流听课心得,从这些课中她学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收获了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进一步充实了自己。“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流动之路上,教师在团队研修中,在素养落差中,逐渐找到“自己的句子”和“远方的地平线”。而这种专业发展的自觉,不仅形成了自我发展的力量,也推动了区域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
9.“一的力量”来自学生的世界生活。
费孝通认为,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而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正是让学生拥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城乡一体化建设,“八个一样”的追求,教师校长定期交流,不仅优化了区域教育的整体生态,也让学生过上了“世界生活”。2014年暑假,淮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朱凤春从人民小学交流到全区最偏远的教学点——和平镇中心学校电站村教学点。前几年,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电站村教学点只办到四年级,村里孩子升学必须到8公里外的镇中心校。9月1日,电站村的孙殿奎老人带着双胞胎孙子来教学点报名。听说新来了两位市级骨干,老人直竖大拇指。“农村的教育质量上去了,农村的家长也会更重视教育,对孩子有更大的期盼。”盐河镇中心学校邵校长说。一年级学生陆阳健的父亲陆浩佐最近时常会看到一些生面孔,知道学校来了很多新老师,“市区交流的老师会带很多新鲜的东西过来,带一些新的风气过来。”以前看到家门口的孩子经常迟到,现在7:30前要准时送孩子到校,不到点不能接孩子放学。年轻的父亲对学校的学风很满意,表示“小孩将来肯定比我强”。通过教师交流,不仅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到“好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让城乡孩子能相互交流,获得不同的“生活体验”。城里的孩子“走进乡村、享受自然”,农村的孩子“走出乡村、体验城市”,这不仅是视界的打开,更是文化的开放。通过组织学生到对方学校、家庭体验学习、生活环境,同吃同住同学习,让城里孩子感受农村的淳朴,让乡下孩子增长见识。不少农村学校还专门开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让城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农作物栽培、家畜养殖、果树管护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等价值观。在采访中,记者不仅屡屡为坚守农村教育、支援农村教育的教师感动,也为能在农村享受优质教育的孩子感到欣慰。靖江市专业美术教师陈楠支教后主动扎根西来土桥小学,辅导学生作品在国内获奖百余次,让农村学校的孩子接受了系统专业的艺术熏陶。靖江市外国语学校音乐教师顾娟在西来中心校支教一年中,组建了学生合唱团,在全市“春之声”合唱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可她依然不满足,主动申请继续支教,一定要带领西来中心校合唱团拿到一等奖。南京市小西湖小学卞传娟,2013年交流到薄弱学校马道街小学,一年多的交流生活在她看来,是辛苦的,也是甜蜜的。当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时,当听到家长们由衷的感谢时,当感受到同行们信任的目光时,卞传娟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孔子曾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为核心内涵的师资流动政策,将优质教育的阳光铺洒在每一个儿童身上,因为“每一条小鱼儿都在乎”,每一位公民都是民族向前、向上的一种力量。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江苏通过教师资源均衡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学生就近入学的比例,有效地破解了择校难题,也带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走向了教育公平新常态。教育的改革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探索。江苏教育人正通过全省设定标准、区域自主实施、及时督导评估来提取教师流动的基因,破解教师流动的密码,构建教师流动的模型。当然,流动不是目的,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让老百姓的子女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享受优质而卓越的教育才是流动的真正目的。江苏在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同时,也关注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启动课程基地建设、特色文化建设、游戏化课程建设等工程,进一步丰富“办人民满意教育”“每一所学校都美好”的内涵,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