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y6259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改的深入与课程体系优化,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的成为热点和难点,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作用、存在问题和改革方向,对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改革
  G712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职课程改也在全国各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高职院校的程体系教改实践中,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之间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矛盾和冲突。高职高专的教学理念提倡工学结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这使专业负责人在课程改革中着重关注专业课程而忽视或压缩基础课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等重要举措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说明了公共基础课的重要性。目前对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的定位、功能和课程设置等存在争议,从而使基础课程改革成为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因此,重新审视高职基础课程的功能,明确其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提出基础课程的改革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高专的基础课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公共基础课程,另一类是应专业要求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以我校为例,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思修、毛概、形势政策、体育、英语、数学、计算机应用、就业与创业指导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通用型的药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等和专门针对某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一、 公共基础课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公共基础课在高职院校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强、岗位胜任度高、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人才应具备道德、文化和职业三大素质,并以道德素质为方向,以文化素质为基础,以职业素质为核心。高职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公共基础课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科学思想有重要影响,对思想政治素质、科学人文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心理素质相对较差,更需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学习,为提高职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公共基础课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基础课是道德教育。高职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遵纪守法意识,公共基础课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2)公共基础课是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提高职业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高职人才文化素质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反映高职人才综合发展能力的高低。3)公共基础课也是职业能力教育。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任何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都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的。
  (2)给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提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1]。基础学科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以我校为例,数学是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统计等课程的基础课程,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显得非常必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自我发展和提高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潜力,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2.公共基础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職业教育人才培养中,高职高专基础课学时相对不足,公共基础课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高职高专的教学理念提倡工学结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有人认为高职就是学技能,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为此各类高职院校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上,大大缩减基础课的教学课时。比如,数学课时大幅度减少,有的学校数学成为选修课。这种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的现象,导致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3.公共基础课改革方向
  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高职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对公共基础课提出相应的改革,科学调整公共基础课课时比例势在必行。在课时缩减的情况下,怎样使基础课的改革为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文化基础,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1)有针对性地设置公共基础课。职业的多样化决定了职业能力的多样化,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基础。高职院校要突出“为职业能力服务为本位”的方向,发挥某些公共基础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辅助功能。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重组基础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2)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往公共基础课程单一的讲授法很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主动学习能力差。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提倡改革教学方法,使用启发式、讨论式、任务型、案例发等教学法,使公共基础课教学融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走进自学天地。其实,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除传统的教学讲解外还有多种教学方式,如毛概、思修等课程可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参加讲座、社会实践等。   二、专业基础课
  1.专业基础课的作用
  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平台,我校是医药类高校,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药学类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及药剂学等课程能否顺利开展。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地、长远地影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专业基础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专业基础课时严重压缩,专业基础课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基础课的完整性与高职培养目标矛盾。老的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为专业教学服务的要求,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很多专业基础课教师不能站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局来设计教学内容、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只是根据专业负责人给予的课时,成章成节地删减教学内容,结果是课程被弄得支离破碎。所以学生感觉课程难度提高,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也是很多怨言,教学效果不佳。
  另外,很多专业基础课实验设计缺乏专业针对性,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少综合性、应用性的实验,开设的实验脱离专业学习的需要。基础课的实验大都附属于理论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习积极性不高。
  3.专业基础课教育改革方向
  (1)以专业需求为基础,设置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 [2]。专业基础课要结合专业实际,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找到其对应的基础课知识点,服务于专业课程。以我校为例,我校理科类专业有生物制药技术、药物质量检测技术、食品检测及管理、食品加工技术、化学制药、化学制剂和中药等多个专业,有机化学是专业基础课。然而各个专业对有机化学知识的内容要求和掌握程度要求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服从各专业对化学基本内容的要求,还要进行各专业培养特色的探索。在实际改革过程种,基础课教师要立足专业(群)的需要,了解专业课程对基础课的具体要求,并将其逐一落实到相应的知识单元,再按照基础课自身的特点,淡化课程知识体系,将相关知识单元组成知识模块,形成全新的课程體系,开发全新的教材,使基础知识与后续专业课程对口。同时要及时了解专业课程改革的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不断增加新的知识,使学生能将所学的基础课知识用于实际,提高教学效率。
  (2)改进教学方法。目前基础课大都面临内容多,课时少,上课忙着赶进度而忽视教学质量的问题。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还必须改革教学方法,进行课堂创新,提高上课效率。比如采用采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把难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另外,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MOOC、微课等,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学习,以解决课时不足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桂德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困境、本原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4):78-80
  [2] 李炳奇, 廉宜君, 马彦梅. 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广东化工, 34, 2004(1):95-97
  作者简介:张新波:1973.12、女、汉、余姚、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博士、化学及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中国哲学中的中庸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具有相当重要的德育教育意义,从对大学生的德育价值方面来看,它对提升大学生的德育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中庸思想为大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的不少语文课总觉得有些“变味”:语文的外延在不断扩大——语文中有德育,有美育,有哲学,有生活,等等;语文的人文性在不断地张扬——诗意语文、深度语文、情意语文,各种流派各种口号层出不穷。  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言意融合的独特韵味。它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文本的“言”,通过语言本身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第二,是文本承载的“意”,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易门县贾姑摆衣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传统的彝族民居、优美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等天然禀赋.相对于发展势头较好,游客络绎不绝的乡村旅游发展态势,摆衣村在乡村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象征性正以象征符号的形式被人们广泛应用于生活、消费、政治、经济等领域,且象征性对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影响。
期刊
摘要:列宁指出,青年团的任务就是学习。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学生组织的创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是高校学生组织建设的组织创新,是加强学生干部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有力举措。本文将对建设学习型学生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实
The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GLM) and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 were applied to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 for Chilean jack macker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中、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要加强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素养具有丰富的内涵,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否与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相结合,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教师的亲身经历,提出了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职业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