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怡:追求完美的人才当得了医生(下)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gbu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作为一个产科医生,是真正站在病人角度上去想问题,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问题,结果会很不同。假如你为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开,比如白天给产妇做了手术晚上我就不用来,这种以自己的便利为出发点去考虑问题,剖宫产率肯定会上升,但如果你是站在病人角度上考虑问题,那剖宫产率就会大大下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你的职业道德在约束你。
  剖宫产之问
  话题:眼下在产科,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剖宫产率的畸高,这是一个让大家都颇为关注但同时充满无力感的问题。你本人30多年的从业经历恰恰见证了这一过程。
  王静怡:我从医30多年,产科行业的变化不可谓不巨大。在我刚当大夫的时候,剖宫产率只有12%左右,那是1982年左右。WHO(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术只有15%就可以了,但是目前在国内,剖官产率已经远远超标,且与日俱增。
  话题:从一个产科医生的角度,怎样看待居高不下的剖宫产率?
  王静怡:我觉得作为一个产科医生,是真正站在病人角度上去想问题,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问题,结果会很不同。假如你为了自己的工作安排得开,比如白天给产妇做了手术晚上我就不用来,这种以自己的便利为出发点去考虑问题,剖官产率肯定会上升,但如果你是站在病人角度上考虑问题,那剖宫产率就会大大下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只有你的职业道德在约束你。
  话题:有的大夫会用专业的口气跟产妇讲,不做剖宫产会怎样怎样,这种情况下,产妇及家人很容易失去判断力,别无他选去做剖宫产。
  王静怡:用我们业内的话来讲,一个医生想让你做手术,他会往死里面谈,让你非得做不行。作为同行来说,我们会觉得这种做法太过了,即使遇到不是很好的顺产条件,我们也通常会想这个产妇是不是还可以生,可以试试。
  我这里确实也有一些从别的医院过来的孕妇找来说:你帮我鉴定一下,我家住在那里,我想在那个医院生,我能不能自己生?我说这不太合适,我给你现在做个鉴定并没有太多价值。但是对方还是会坚持:你帮我查查看吧。很多病人对我说,找一个能信任的大夫,即使最后剖宫产也没有什么遗憾。我很感谢病人的信任。
  话题:很多大夫说,有时候是产妇提出要剖宫产,做大夫的也只能尊重病人选择。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静怡:的确,从中国法律来讲。如果病人决定了,我们医生只能尊重病人意见,如果她要求剖官产,我不给她做,万一有问题那我要全部承担,比如说顺产过程中万一出现宫内窘迫缺氧我就要负全责,这样的事情我们遇到过太多。
  但实际上仅凭病人的要求就去做剖宫产手术,这是不正常的。我本人是反对这么做的。有一部分的确是大夫让做剖宫产,但那是有指征的。但是没有剖宫产指征却要求剖宫产的病人能占到剖宫产手术的一半以上,这的确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行业的现状是这样,我自己怎么约束我自己呢?我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剖宫产手术,病历上必须写清楚指征。要经得起同行推敲;对那些没有剖宫产指征却坚决要求手术的产妇,病历上一定要写明:告知病人可以经阴分娩,病人坚决要求剖宫产术,已经将剖宫产和经阴分娩的利弊反复解释,经反复劝说无效。病人仍然坚持要求做剖宫产术。
  话题:是所有的医院都会这么写病历吗?
  王静怡:我不知道别的医院怎么写,但我一直秉承了这种作风。
  话题:也常听说产妇原本选择了自然分娩但是还是被剖宫产了,遭了两茬罪,从常理上说很多产妇及家人很难接受生转剖。怎么会出现生转剖这样的情况?
  王静怡: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有诸多原因。从临床上看,对生转剖的不理解是就是直接导致剖宫产非常重要的一点。
  现在患者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产妇会来要求说不能让她遭罪,这种情况下如果万一生转剖,她能理解吗?她会说你为什么一开始不告诉我直接剖了得了。但实际上她不知道分娩是由几大因素决定的:骨盆,孩子大小,产力,胎位,以及产妇的心理因素。有的人意志坚定,一定要顺产,虽然有不利因素,很艰难,但是克服了。
  所以外国专家来讲学的时候说,不会生不了的,你放心,一定会生!但是确实也有一部分的人难产。所以在掌握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因素。比如每个人骨盆相对是固定的,孩子大小一两天之内也变化不大,但是胎位是动态的,孩子是动的,枕后位可以转成枕前位,变与不变,首先在于你有没有在帮助她转,而即使你帮助了她之后,孩子能不能按照你的意愿去转成一个理想的胎位,这又是一个问题。而这些动态的因素会造成病人的不理解:别的医院大夫直接让我剖,你干嘛让我生,生不下来再剖。
  话题:我当时的胎位就是枕后位转成枕前位吧?
  王静怡:是,像你这样的枕后位转成枕前位,往往是在最后一刻,胎头到达盆底了,有了一个支撑点和力量才转的,胎头需要到了盆底组织受到阻力的时候才会发生旋转的。可是这往往是最后的时候,宫口已经开全了。但是病人不会理解。
  话题:枕后位转成枕前位的几率有多大?
  王静怡:成功的几率跟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年轻大夫一看枕后位,干脆剖了吧。干了10年的大夫会说还有可能转一转。干了30年的大夫会说很有希望。
  话题:所以除了责任心,产科医生的经验也是很关键的。
  王静怡:对,产科是一个良心活,但是和医生的知识也有一定关系。对同样一个病人会有不同的认知,比如说哪怕很简单的一个剖宫产术,我们在座的五个人可能会有五种看法,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这个手术指征恰如其分地掌握好,确实是个难点。大家从医学院毕业的时候,老师交给你这一篇章,你去领会吧,千差万别,很多经验是靠悟性悟出来的,善于思考和不善于思考的人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一个简单的对待切口对合不理想的问题,重缝?会造成更大的损伤!有经验的大夫会选择用胶布稍微粘一下,就会对合得很完美。这就是经验!书本从来没教过你。
  作为一个高年资医生我常被叫到产房里去看能不能生,张三医生和李四医生都说要做剖宫产,家属也急了:王院长你说能生怎么又要做剖宫产?我就去看一下,掐了一把,肯定能生,看好产力,按照产力进行肯定能生,过一会儿就有人告诉我:生了。经常有这样的事。   话题:你是不是很多时候需要拉下脸来否定一些剖宫产手术?这样做是不是会有损于同事关系?
  王静怡:也是挺得罪人的,人家都决定了的事你去给人家推翻。好在我是一个最高年资的大夫,我在妇产科干了30年,这30年的经历,是一笔很丰厚的财产,跨在这个年资之上来做一些指导工作,还是被认可的,实际上在产妇生了之后,同事们也会知道我的判断是对的。当然我今天的成功也是由过去的失败造就的,过去也有认识不通的时候,是在磨练中不断总结的。实际上产科是比较抽象的,就这么一个问题,却不是太好回答,要好好估计一下,骨盆怎么样,孩子大小怎样,产力调节得怎样,胎头位置可不可转,人的心理素质能否承受得了。
  一个医生一生中有那么一段纯粹去做医生的经历很珍贵。对我来说一生都很宝贵。在那个地方给穷人治病,给富人看病,心态摆得很正。在那里病人教会我很多东西。遇到的病例多了,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的确从性格I-和意志力上锤炼了我。
  她们的故事
  坚持剖宫产的意大利产妇
  话题:妇婴医院接待的国外产妇比较多,她们是否都是选择自然分娩?
  王静怡:是,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最近我接待的一个意大利产妇,她是生第二胎,选择了剖宫产。
  话题:为什么第二胎却要做剖宫产?
  王静怡:我跟她交流过这个问题。她第一胎是在意大利生的,她当时是在家里生的孩子,一个护士去家里照顾她,结果子宫被从里面压出来,子宫内翻,造成大出血,出血量很大,非常危险。处理这种情况必须有医生在场,至少这个护士是没有经验的。
  我了解之后劝她顺产,我说你放心,在我们这里我不会让你出现子宫内翻的情况,我从医已经30年,只见过一例子宫内翻,所以你说的案例我很吃惊。但第一胎的大出血经历让她非常害怕,而且她怀着二胎的时候去过别的医院,医生建议她剖宫产,可以说已经是先入为主。她最后剖宫产的孩子真是不大,6斤8两,完全可以自然分娩。
  话题:子宫内翻是因为什么造成的?
  王静怡:是因为接生手段不正确造成的,比如方法不得当地按压产妇肚子。子宫就像一个袋子,内翻了以后,会脱到阴道外面去。所以帮助产妇按压必须要压到好处,不能乱压。
  话题:所以一次危险的分娩经历会是一辈子的精神创伤。
  王静怡:是。精神的创伤比身体的创伤更加难以恢复。
  臀位却自然分娩的日本产妇
  话题:你之前谈到产妇的意志力也很关键,就是说除了医生方面的因素,选择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和产妇本身有着很大的关系。
  王静怡:关系真的很大。我想说一下日本产妇冈崎小百合这个例子。她24岁,年纪不大但事事追求完美。我开始是在玛丽医院接诊的她,她觉得我的资质和经验值得信赖,后来我调来妇婴医院,她不辞辛劳大老远从城东到城西一直跟着我。她的孕期可谓一波三折,经历过保胎,后来又变成臀位,她说她要生三个孩子,所以第一个孩子必须要顺产。我跟她说,在全国臀位几乎都是剖宫产的,要自己生会有很多风险,比如孩子先出来屁股头出不来孩子会窒息,还有可能会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甚至股骨损伤,颅内出血。很多病人一听这个肯定就吓晕了,干脆选择去做手术。近十多年来,臀位几乎都被产科医生给剖掉了。偶尔的情况是,来医院晚了,宫口已经开全了孩子的屁股已经露在外面了,没办法了才接生。
  我跟冈崎小百合说了这些风险,但是她说日本的医生可以帮助转胎位,我说中国的医生也可以转胎位,我想争这口气。她说那你能帮我转吗?我说可以,但你必须签上字,在转胎位的过程中如果你能跟我共同承担这诸多风险:胎盘早剥、窒息、脐带绕颈、胎死宫内,那我就可以给你转胎位。她说她认可这些风险愿意共同承担。我给她吃了点缓解子宫收缩的药物,然后过了一个小时,把她带到B超室,在B超下给她做了一个外倒转,给她把胎位转过来了。
  话题:臀位就只能选择剖宫产吗?
  王静怡:实际上教科书上规定的是,臀位只是在超过2500克,脚在下边的时候才是剖宫手术指征,因为容易发生脐带脱垂。臀位有很多种姿势,其他臀位在胎儿超过3500克才是剖腹产指征。但现在没有人去做臀位的顺产,主要原因是一和病人交代臀位自然分娩的风险,病人就不愿意承担风险,干脆做手术,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医生和病人都不愿意承担风险,就自然把臀位剖宫产的指征给扩大化了。
  话题:帮她转胎位的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的感受?
  王静怡: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在这个医患信任度很低的时代,孕妇怀孕已经35周,还是一个外国人,我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去做这件事的。
  在此之前我已经给她用过各种办法纠正胎位都无效,已经35周了,我跟她说,如果你想转我就给你转但是风险咱俩都来承担,转胎位的过程如果出现危险。可能要住院可能要治疗也可能紧急急症做剖宫产术,你能够承受吗?她说我能够承受。所以医患之间不要是我为你做这件事责任都在我头上,那谁都做不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要求医患双方都互相理解信任。
  话题:最后自然分娩了吗?
  王静怡:转了胎位以后我给她胎位固定。最后她如愿以偿地顺产了一个3400克的孩子。
  话题:自然分娩的过程顺利吗?
  王静怡:胎头露到铜钱大的时候,就不大动了,我说可以帮她压一压,询问她是否同意,她直点头,我就帮她轻轻一压,就生出来了。
  话题:对,我记得你当时也帮我压肚子了,压完之后真的就生了。关键时候的一压怎么会这么神奇?
  王静怡:生孩子的用力是类似于排便的力量。有的产妇力量不够,或者不会用力,就会影响产程进展。这时候医生稍微加一把力就很关键,但是这一压不是随便乱压的,压不好甚至会子宫内翻。
  彭秀彩,30年职业生涯中接下的风险最大的病人
  话题:采访中,你的同行都称赞你高超的产科抢救水平,非常自信、镇定。你抢救过的最有风险的病人有哪些?   王静怡:最有风险的病人应该就是产妇彭秀彩了。她入院时高压220,低压160。在临床上,高压超过180,低压超过110,就是高血压危象了。像她那种情况真是太危险了,血管的脆性很大,很容易血管爆裂死亡。这算得上我从业经历中最风险的一次,我从医30年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病例。
  话题:讲讲当时的情况吧。
  王静怡:那是凌晨一点多,我接到医院值班电话,说有一个高压220低压160的产妇,我当时就想到,这个病人这么重,按照卫生局规定不应该在我们医院生,因为重症病人需要ICU的处理。但是我继而得知我们已经是她走过的第八家医院,许多医院她都已经走过了,皆被拒收,处在这种境遇下,收还是不收?确实很两难,收她,一旦出事,会遭到质问:谁让你收的?你就不应该接收这样的重症病人;但是如果不收,这个城市所有的三甲医院她都已经去过,再回去人家还是不收怎么办?死在路上怎么办?产妇抽风怎么办?脑血管意外怎么办?脑出血怎么办?心衰怎么办?这些问号当时全加在我脑海里。面对这一堆怎么办,我做出决定,只有把她收下。
  话题:接收那样危重的病人,你当时有把握吗?
  王静怡:没有把握,现在想来也很后怕。
  话题:收下这个产妇以后你是怎么做的?
  王静怡:当时头脑很冷静,处理得也很有条理,就以安全为主,按照规范谨慎仔细地去做,我在电话里先指挥给病人降血压,并向医院老总汇报,向卫生局汇报,万一真有问题,能找个医院接收她处理病情。剩下的问题我来扛着。我一向认为作为一个医生来说,只要手段经得起业内人士的推敲,那我就是正确的。对彭秀彩前面的预处理做得很到位,忙到凌晨三点多,彭秀彩的手术终于成功,母子平安。
  终生难忘的坦桑尼亚两年
  话题:你参加过援坦桑尼亚医疗队,现在的你会怎样来评价这段经历?
  王静怡:1991年到1993年,我参加了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第12队,当时我还是一个主治医生,医院里选派的是经验能力上能够独当一面的医生。
  所到之地虽然是一个省级医院。但是环境很艰苦,当地的很多居民住在草搭的窝棚里面,诊室和手术室很简陋,一个月接生500多个孩子,天天十分忙碌。在那里我要带领院长做手术,我一下子觉得自己成长了,必须独当一面,必须应对各种紧急状态,从那个时候我的风险意识更强了,对危急重症抓得十分紧。那时候急症最多,晚上只要车喇叭一响,肯定是叫我这个妇产科大夫的,因为妇产科急症最多,子宫破裂的,宫外孕的,难产的,剖宫产的,一个周晚上要被叫三四次,如此辛辛苦苦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我自己也病了,得了疟疾,病得很厉害,两年之后被送回国了。
  话题:那样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此巨大的工作强度,会给一个妇产科大夫怎样的历练?
  王静怡:一个医生一生中有那么一段纯粹去做医生的经历很珍贵。对我来说一生都很宝贵。在那个地方给穷人治病,给富人看病,心态摆得很正。
  在那里病人教会我很多东西。遇到的病例多了,学到了很多东西,积累了不少经验,也的确从性格上和意志力上锤炼了我。在那里经历的很多病例,有时候一天晚上会遇到两例脐带脱垂,孩子臀位,都顺产了,我的手就在那里保护着孩子,手都麻了。我回国后还写了论文,子宫破裂的,以及改良的脐带脱垂的方法,在杂志上发表了。但是国内很少用到,因为都做剖宫产了。他们那里经产妇多。
  在国内一级的大夫,很多时候动动嘴就行,但在那里什么都得干,还得学会用英语交流。现在妇婴医院外国人生孩子的很多。我可以直接和产妇用英语对话,不需要翻译,我在坦桑尼亚也没有翻译。我就是那种学习型的人,不会的词会找到字典,弄明白发音再表达给外国病人听。我一直觉着就是那段经历打造了我的今天。
  话题:你那时候三十七八岁,是一个女人风华正茂的时候。也是需要承担起母亲责任的时候。
  王静怡:当时我儿子还很小,才7岁,刚上小学,我老公也是医生,我一出国,就只有把孩子送到胶州乡下去上学。
  非洲人的美感、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都不同,让我感悟很深,那真是个很值得一去的地方。卫生厅举办的医疗队援坦40年聚会,那本册子里我有很多当时在坦桑尼亚的照片,跟亲手接生的五胞胎的合照,手术的照片,还有切除了十公斤的子宫肌瘤的照片,在国内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病例,当地媒体还报道了这件事。当地妇女的皮肤很好,天鹅绒般的感觉,不易长皱纹,愈合能力相当好。
  那段工作经历让我终生难忘。当地太缺医少药了,当地人对中国医生相当认可,中国医生在那里威望很高,很受尊重,路上有事大家都会来帮你的忙。虽然工作特别辛苦,但是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从开始去泪流满面,到最后觉得医院需要我,真应该在那待下去,内心里真不太想回国。我们那个医疗队里有的人去了两三次,我们组长在那里扎根了,到现在还在那里。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渐渐增多。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预测,我国约有8800万骨质疏松患者。目前,老年人中有90%的女性和60.72%的男性患有此病。由此可见,骨
在新的征程中,义乌靠什么来驱动新一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事关又好又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思维、更扎实的举措,谋划好创新型城市建设至关重要。按
窗外,风又起。我一刻不停地赶着作业,生怕浪费了一点时间。可那堆满桌的作业似乎在与我抗衡,怎么也做不完。终于,我克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压抑,将手中的作业本抛向屋子的一个角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好。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
摘要:目前通风课程教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结合这一改变,我们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主要知识点与拓展知识相结合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角度深入思考,并且给予了一定的探讨,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们对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通风工程;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  一、前言  “通风工程”在HQ办公楼限额设计预算项目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孙子下午放学回来,拿着作文本哭丧着脸找我:“奶奶,这篇作文咋能写好呀?”
我们每天都会面对许许多多的门,重复着开门与关门的动作,轻松而又机械。我想,如果有一天不小心弄丢了钥匙,是否也能这样轻松自如地开门呢?  透过身边一张张忧愁的脸、沉闷的脸、落寞的脸,我看到了一扇扇紧锁着的、虚掩着的门。我相信,他们需要一把钥匙、一把能打开心锁的钥匙。  不知为何,人们总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无法完全信任别人,于是,悄悄地关上了自己的心门,隔断了与外界的沟通,让秘密在自己的心里发酵。紧接
期刊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为追求时尚,无论是走路、乘车、出差、小憩,还是学习,总是挂着耳机。 In daily life, we often see some young people in pursuit of fa
5月15日。北京大学弥漫着春天的气息,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正在进行——科学与文学双峰并峻,试图分享各自的奥秘,构架严谨和浪漫之间的彩虹桥。这一天,9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58岁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与数百名莘莘学子聚首燕园,探讨梦想和奋斗,探讨如何看待“诚”与“信”,探讨对美、哲学、信仰、价值的认识。  为这场思想盛宴穿针引线的,是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范曾,他作为主持人用充满哲思和趣
期刊
与施工企业相关的内容rn我国第八十三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