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化学教学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ke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化学教学心理环境是“教”与“学”双方共同决定的,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情感态度、兴趣培养,激励机制,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来阐述优化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尽可能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化学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25-001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关心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以教师对教材的认识过程代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过程,使教学过程沿着教师设定的轨道进行,散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本文针对教学心理环境是“教”与“学”双方共同决定的,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情感态度兴趣培养,激励机制,创设问题情境等方面来阐述优化心理环境,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尽可能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而获得积极的情趣和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具有引起兴趣和提高效益,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创造氛围和组织管理,进行美育和净化心灵的强大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维护好教学的心理环境对教学活动艺术性的展开十分重要。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心理环境是课堂心理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心理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决定因素,那么怎样维护教学的心理环境因素呢?
  
  一、情感是维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的条件
  
  知识的获得是从认知过程开始的,但人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知识的琼浆只有通过教法和情感等载体才能输入学生的心田。因而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认知活动本身的情感状态,而且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情感活动。而教师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教师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角色,应具备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恰当运用情感的艺术。从走进课堂的一刻起教师就应立即“进人角色”,拉开课堂教学情感的序幕:面带笑容,亲切自然,满怀信心,这有助于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暖色”的基调。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教之以情,授之以趣”,从感情上叩击学生的心弦;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关切的目光、热情的鼓励、精心的培养,学生因得到老师的关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的体验。
  
  二、兴趣是调节课堂心理环境的内在动力
  
  兴趣可以激发一定的情感,唤起某种动机,培养人的意志,改变人的态度,在非智力因素中起桥梁的作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诱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意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课堂上我们往往利用实验引路,——学生概括观察——激发求知欲。力图求异创新等教学程序。生动直观的实验现象、物质间神奇的变化,给学生留下了一个个悬念,使他们情绪高涨、兴致盎然,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深入探究,求异创新。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当遇到枯燥的理论知识时,兴趣可能会下降或丧失,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功能。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探求体验,要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多层次小步距设置阶梯,突破思维障碍。分解问题化难为易。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探究的乐趣和方法,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评价激励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润滑剂
  
  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和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如果总是听到批评受到歧视,他们必然自卑甚至失去进步的勇气和信心而放弃学习。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产生被认同感和愉快效应或成功体验,从而调节优化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做到“知其心,救其失”,随时捕捉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适当鼓励正确评价。作为教师趁机及时作出评价,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创新或不同观点的同学充分肯定,值得探讨的地方经过师生共同研究得出正确结论。这样,让学生品味,體验到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学习中使这种正向心理暗示不断得以强化。
  
  四、创设思维悬疑,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起于思,思于疑,作为心理活动的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在新旧知识衔接处、承上启下过渡处、思维转折处为学生创设思维悬念,把学生引入一种多疑、好奇的境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字或实验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多一些允许,少一些不准,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鼓励从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于平淡中见神奇,于平庸中见绝妙。
  由以上分析可见课堂心理环境受到班集体中人际关系(即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制约。师生关系融洽,相互尊重,体谅友好,就可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课堂心理环境。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转化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科学知识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基础上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弹道导弹中段红外突防弹头包络球法,简要介绍了弹头包络球的构造,定量分析了弹头包络球和空包络球在中段飞行时各表面温度的变化,得到由于包络球采用了镀金属的绝热材
摘要: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要求大学体育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维系人类健康,满足人类的需要、享受和发展,所以,建立现代体育教育观尤为重要;本文就如何加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人文体育思想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高校体育;人文体育;体育教育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138-001体育的实质在于对人的生命力的呵
摘 要:概念教学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其进行讲解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本文就如何巧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提出一些看法。关键词:数学概念; 提高效率; 形象化; 抽象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7-128-001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之本,解题之源,学好它既是基础又是关键。理解掌
摘 要:近年来,校园一卡通在高校中逐渐普及。本文针对校园一卡通的数据传输平台,作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 数据传输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6-129-001随着我国校园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资源的整合逐渐进入了规划和实施阶段。目前很多学校正建设相关的MIS和应用系统来统一身份认证、人事、学工等。结合校园一卡通,通
摘要:在数学课堂中恰当设疑,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关键词:数学课堂;启发;思维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124-00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实际、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数学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相干斑抑制一直是SAR图像预处理的重要环节.针对利用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进行相干斑抑制时存在细节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形
笔者针对当前耕地潜力利用上的不足和不科学等问题,对耕地生产潜力的利用、培养与管理提出一些见解.
对于多帧超分辨率技术而言,最理想的情况是让高分辨的图像包含低分辨序列中所有信息。因此,序列各帧之间的差异信息,即非冗余信息,对于超分辨率重建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序列各帧在时空域有很强的相关性,非冗余信息相对于冗余信息十分微弱,难以直接提取。提出了一种改进超分辨率算法,提取并单独处理非冗余信息,再将其融合入超分辨率结果图像中,使超分辨率图像最大限度的保留低分辨序列中的非冗余信息。试验表明:
针对电子侦察中多个雷达辐射源信号混叠时的调制类型识别问题,利用独立分量分析将多个雷达辐射源信号进行分离,再对分离后的辐射源信号采用小波变换,提取信号时频分布的脊线,
芦笋系多年生、单子叶作物,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名贵、高档、食疗兼用的营养保健蔬菜.种植芦笋是出口创汇、振兴经济和农民致富的好门路.芦笋茎枯病是我国目前芦笋产区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