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组患者25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聯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依达拉奉;丁苯酞;银杏达莫;急性脑梗死
在我国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患者出现脑梗死容易造成小脑的前庭代表区、前庭神经核、以及前庭神经颅内段等部位出现缺血,脑梗死出现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眩晕,脑梗死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还严重影响语言和肢体的康复治疗,是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疾病。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16例,年龄为52岁-75岁,平均年龄为61.2±3.2岁。观察组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0例,年龄为51岁-76岁,平均年龄为62.2±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经过诊断,都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
排除发病时间超过一周患者。排除昏迷患者。排除药物过敏患者。排除短暂缺血发作、全身性疾患、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出血、外伤致晕患者。排除严重血液系统、肝肾、心血管等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都要进行调控血脂、血糖、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做好预防感染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口服丁苯酞,每次0.2g,每天3次,银杏达莫2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口服丁苯酞,每次0.2g,每天3次,银杏达莫2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4天[1]。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1.6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12.0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x±s )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机体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产生供应障碍指的就是急性脑梗死,致使机体脑组织缺氧性坏死以及缺血,急性脑梗死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流动力学改变,单一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疗效,必须要采取联合治疗。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翔自由基清除剂,也是一种抗氧化剂。依达拉奉分子量小,血脑屏障的穿透率较高,患者给药后,可以直接入脑,提高治疗效果。依达拉奉具有抑制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促进脑循环,降低人体的脑部损伤[2]。
丁苯酞胶囊也称之为恩必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它的左旋体存在于芹菜粒中,有效成分是dl-正丁基苯酞,实验证明,它可以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病理变化,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脑血流量。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复合药剂,药理成分为银杏黄酮苷萜类内酯及双嘧达莫等,具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拮抗血小板活性因子,降低血液黏度,还可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3]。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31(6):379-380.
[2]郭茂或,宁观林.拜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5):781-782.
[3]齐向博.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10例{J}.陕西中医,2013,34(2):153-155.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每组患者25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聯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依达拉奉;丁苯酞;银杏达莫;急性脑梗死
在我国现代临床研究治疗中,患者出现脑梗死容易造成小脑的前庭代表区、前庭神经核、以及前庭神经颅内段等部位出现缺血,脑梗死出现的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眩晕,脑梗死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还严重影响语言和肢体的康复治疗,是致残率和致死率都非常高的疾病。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本次实验研究已经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和患者家属都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16例,年龄为52岁-75岁,平均年龄为61.2±3.2岁。观察组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10例,年龄为51岁-76岁,平均年龄为62.2±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经过诊断,都符合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1.3排除标准
排除发病时间超过一周患者。排除昏迷患者。排除药物过敏患者。排除短暂缺血发作、全身性疾患、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出血、外伤致晕患者。排除严重血液系统、肝肾、心血管等疾病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都要进行调控血脂、血糖、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做好预防感染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口服丁苯酞,每次0.2g,每天3次,银杏达莫2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观察组患者采用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两次,口服丁苯酞,每次0.2g,每天3次,银杏达莫20ml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为14天[1]。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1.6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所有数据以及研究所得资料均采用SPSS12.0数据统计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数据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数据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记录方式为(x±s )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机体各种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产生供应障碍指的就是急性脑梗死,致使机体脑组织缺氧性坏死以及缺血,急性脑梗死致病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流动力学改变,单一的药物治疗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疗效,必须要采取联合治疗。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翔自由基清除剂,也是一种抗氧化剂。依达拉奉分子量小,血脑屏障的穿透率较高,患者给药后,可以直接入脑,提高治疗效果。依达拉奉具有抑制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促进脑循环,降低人体的脑部损伤[2]。
丁苯酞胶囊也称之为恩必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体,它的左旋体存在于芹菜粒中,有效成分是dl-正丁基苯酞,实验证明,它可以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病理变化,改善脑缺血区微循环,增加缺血区的脑血流量。银杏达莫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复合药剂,药理成分为银杏黄酮苷萜类内酯及双嘧达莫等,具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拮抗血小板活性因子,降低血液黏度,还可以对抗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3]。
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丁苯酞联合银杏达莫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31(6):379-380.
[2]郭茂或,宁观林.拜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95):781-782.
[3]齐向博.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110例{J}.陕西中医,2013,34(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