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县农业银行“面向三农”行为研究

来源 :金融经济·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obo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道义性支农与营利性信贷的困境
  农行股改十六字原则中“面向三农”列在首位,体现了国有资本意志和农行自身市场定位的结合;“整体改制”是必要条件,是农行服务“三农”而必须具备的体制保障;“商业运作”是本质特征,是农行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运作方式;“择机上市”是具体目标,是国家明确的把农行打造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强的现代化大银行”的具体要求。
  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是个有趣的话题。从名词上看,“面向三农”意味着某个有意愿且有能力的信贷主体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所需资金的有力支持。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当前的信贷主体,即现实中的农行是否可以视为一个合格的支持者?第二,如果它是合格主体,那么此种资金支持为何要安排为贷款而非拨款形式?可能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只有有偿融资才能形成对农业的激励约束,避免单纯拨款带来依赖行为;二是国家或其他机构财力有限,无法对传统县域农业实施单纯性投入。因此,无论“三农”贷款是否具备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性,其存在本身就体现了一定制度背景下的合理性,即我国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发展现代农业必需专项贷款支持这个大背景。
  然而“三农”贷款一但进入现实运行,道义性“支农”与营利性“贷款”的矛盾随之产生。要么贷款支持力度不够,要么支农性资金无法回收,由此形成两难困境。
  为深入研究传统农业县域“三农”贷款运行状况,我们对华容县444个村、5723户农户进行了“三农”贷款现状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生长在农村,发展在农村,特别是经过改革规范,联系“三农”纽带的情结已初步建立,基本成为一种相对有效的微观金融主体。但是由于机构、社会信用环境和县域经济环境等因素制约,“三农”贷款质量很难提高。
  二、农行转型:供给面的发展
  (一)农行支农作用弱化,信用社挑大梁
  据对5723户调查显示,有68.3%的农户需要借款时,首先想到的是信用社,18.5%的农户首先想到是亲朋好友,13.8%的农户想到向其它银行贷款(主要是农行,因其在乡镇还有少量网点)。67.3%的农户认为信用社能满足和基本满足贷款需求,32.7%的农户认为不能满足。这说明,农民对信用社的信贷投入比较满意,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力度还是较大的。
  以2009年一季度为例,全县信用社累计发放各项贷款37654万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县8家金融机构(工、农、中、建、信用社、邮储、农发行)的24.16%,净增额占83.53%,位居第一,其中累放“三农”贷款16783万元,占累放贷款额的100%,“三农”贷款余额达到32815万元,占到贷款余额的100%。而农行面向“三农”的贷款余额近五年来逐年减少。
  (二)县域农行渐边缘化,信用社服务质量占明显优势
  从2003年到2009年,华容农行的营业网点从13个减少到7个,人员从151人减少到83人。从改革后的情况看,简单的撤机构裁人员并未增效,我们先分析下前些年农行“三农”贷款为什么会无效投入?
  一是贷款随产值向上滚动,产值增长了,贷款增加了,经济效益却没有同步提高,有些传统农业地区反而下降了,但“前车之辙”,仍未成为“后车之鉴”。
  二是信贷资金运动是价值运动,必然要求实现价值的补偿和增值,但是,由于某些信贷政策违背基本经济规律而投向失误,造成“三农”贷款沉淀。
  三是农行自我盲目扩张,争贷款规模而不争经济效益,争贷款总量而不重资金管理,争业务地盘而不争整体化,缺乏资金科学规范化管理意识。
  四是对国家支农投入期望值过高,当国家提出增加投入支持农业时,农行和农村其他各界一样寄厚望于财政增加投入,结果因配套支持难以到位也造成了不少项目出现失误。
  五是对农村自身积累能力看的过高。以为通过吸引农民投资,会形成大办农业、大办企业的高潮,但这种高潮迟迟未见到来。
  农业生产受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双重制约,为什么信用社在与农行脱钩后在县域越做越强呢?我们拿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据对5723户农户调查,有81.3%的农户对信用社的支农工作是比较了解的,只有11.2%没有听说过。在问卷中,有62%的农户接受过信用社“了解贷款需求”的服务,有9%的农户接受过信用社“提建议、出点子”服务。问到是否想到农行贷款时,有农户反映:农行卡用起来还是蛮方便,贷款没有办过,这几年也没听说农行可以贷款。在调查时,有87%的农户到信用社存过款,有13%的农户到农行存过款,有80.2%的农户贷过信用社的款,只有8.1%的农户缺资金时到农行办存单质押贷款,另有0.83%的农户向高利贷借过钱。
  (三)“三农”领域得以拓宽,贷款投入呈多元化
  调查表明,农村信用社在优先满足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等农业贷款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在信贷支农深度、广度上下功夫。一是配合农业产业化,贷款投向突出区域性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支持了棉花加工、蔬菜业、养殖业等。如华容信用联社重点支持插旗镇芥菜业发展,现已成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支持农副产品龙头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培育了一批农产品基地,形成了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模式,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如信用社支持华容银利棉花加工有限公司,就是这种模式。农行该如何利用传统农业大县优势搞好产业定位、客户定位、服务定位,从而真正实现“面向三农”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信用环境:需求面约束
  社会信用环境欠佳是导致“三农”贷款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当前社会整体信用环境质量受多方因素影响呈下降态势,影响了“三农”贷款的按期收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80年代改革初期,发放的贷款沉淀较多,这些贷款至今悬而未决,不了了之,动摇了农行的社会信用基础。二是由于企业集中改制,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其中很大一部分已成为事实上的“核销贷款”。三是农行在分离出农发行之前承担了部分政策性贷款任务,也形成了部分“核销贷款”。四是公民的诚信意识较差,在赖债有理,逃债有功的不良风气影响下,不少贷户对农行的债务漠然置之,高枕无忧,更有甚者,要款没有,要命一条。五是农行剥离部分不良资产,导致了贷户对拖欠农行的贷款持等待观望态度。六是农行改革进程缓慢,行业自律职能弱化以及内控松驰,也在一定程序上加剧了信用环境恶化。
  目前,“三农”贷款受制于经营机制落后,信贷机制设计缺陷等诸多因素,呈现总量不足,结构偏差等有效供给不足问题,撇开农村信用社不说,单从农行为寻求适合“三农”信贷投入和促进传统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下剖析,就可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影响了投资的整体效益
  财政投入、农村自筹和信贷投入是“三农”资金来源的三条主渠道。由于近几年地方财政普遍困难,农行收缩网点减员增效,农发行只保收购无其他投入,信用社虽适度增加了对“三农”的投入,但仅靠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对广大的农村市场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潜在的资金需求单靠农行和信用社无疑难以满足。据对华容县农户贷款需求调查显示,80%的农户有贷款资金需求,仅有41%的农户基本得到满足,满足率不到一半。因此,农业资金投入总量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据统计,2007年华容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5.48亿元,较上年下降5.1%,而当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7亿万元,较上年增长12.5%。
  (二)信贷投入方式难以适应农村经营机制变化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经营规模等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一些制约农村信贷投入的不利因素:一是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力薄弱,不具备担保资格。二是分散、独立的经营实体,决定了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只能在有限的小规模土地范围内进行。三是科技贷款、农田水利建设贷款等农业基础信贷投入缺乏借款主体。
  (三)信贷结构和机制僵化,弱化了支农效益
  一是长期贷款比重偏低。“三农”生产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一般年周转1-2次,有的需2-3年周转一次,而农行在实际贷款发放中,贷款期限与“三农”生产的周期不相吻合。以华容县金融机构贷款构成为例,期限在10个月以上的农业贷款所占比重只有41%,而期限在半年以内的农业贷款所占比重达到55%,跨年度贷款仅占4%。
  二是基础性贷款投入少,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开发资金匮乏。2007年末,华容县用于水利建设和科技方面的贷款只有1200万元,占新增“三农”贷款总额的6%,占各项新增贷款总额的0.98%。政策性,长期性“三农”资金投入不足,造成原有基础设施老化,农业发展缺乏后劲。
  三是农业贷款质量偏低,非正常资金占用量较大。近5年农行基本没有发放过“三农”贷款,据对华容信用社资金占用形态分析,在现有的64658万元“三农”贷款中,非正常贷款占用明显偏大,占现有贷款余额的20.89%。
  (四)产业结构的缺陷性调整,制约了信贷的有效需求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虽说见到了成效,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调整的品种单一,结构雷同,普遍是压“粮”扩“经”,调整后的产品没有特色和优势,效益欠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支柱培植一哄而起。特别是农业支柱项目、支柱产品、支柱技术缺乏统一规范,有相当部分支柱不是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来选择,而是受地方示范效应左右,简单进行模仿,一哄而起,导致立项不准,最终大多以失败告终。而在支柱众多的情况下,农行在该不该支持,如何支持上也不知如何把握。
  二是农业协会不规范。华容是传统农业大县,现有粮食协会、棉花协会、蔬菜协会、养殖协会等。一些乡镇想靠大力发展农业协会来增加农民收入,但美好初衷往往由于盲目跟风而忽视风险,出现农业经济受损、银行信贷资金沉淀的现象。
  三是规模效益不显。受信息、市场、资源、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的微观经济组织不健全,活动范围极为有限,规模经济性差,龙头作用还未形成,而且一些地方只重生产,忽视流通,只抓生产技术,不重市场规律,不能为农业生产、经营和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五)“三农”贷款的政策性和趋利性的矛盾
  由于“三农”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而社会效益较高,因此带有一定的政策性,导致与农行的商业经营“趋利性”目标相矛盾。近五年来,农行逐渐“城市化”并与中行、工行、建行争客户,以求获得丰厚利润,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需矛盾,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四、政策建设:机构与社会信用环境改良
  我们认为促进“三农”贷款增长的关键在于改良机构和社会信用环境,这也是改善经济环境的前提条件,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机构本土化经营策略
  首先,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目前,农业银行在县城以下网点已日益萎缩,人员年年减少,在农村金融中显得不是那么有位,支农主力军作用也没有发挥,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大县,更谈不上担负支持“三农”的重任。为此,农行要支持“三农”,必须要脱下“皮鞋”换上“草鞋”,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大力宣传农行支持“三农”的政策。在服务定位上,以县域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网点优势,满足“三农”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牢固树立“大三农”、“新三农”理念,不断拓宽服务“三农”的范围。
  其次,针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三农”资金需求发生新变化的情况,农行信贷投入要学会适应,及时调整服务目标和方向。一是大力扶持巩固主导产业,使期成为“三农”增收主渠道。二是坚持种植业不动摇,支持农村搞好传统种植,确保粮食稳产增收。三是坚持畜牧业和传统农业相结合,达到农业的良性循环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四是支持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粮食、棉花就地转化增值。五是支持特色农业,为农村、农民开辟新的效益增长点。六是积极拓宽“三农”消费领域,培育农村消费市场,实现内部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在客户定位上,大力扶持带动“三农”发展的重点客户和项目。以全县100家规模企业为重点,扶持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改造升级生产技术。优先支持“公司+基地”的一体化经营,积极支持“公司+基地”的契约式经营、支持农机经营,改进农业装备。加大对县域扩容,旧城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择优支持县城房地产开发,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以关系国计民生、财政性先支后收的投资型项目为重点,大力支持通乡油路、通村公路、供电、供水、医院、学校等公益建设项目,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县域中小企业群体。重点支持分布在工业园企业的配套建设,品牌优势突出,现金流量充沛的服务型小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市场前景看好的科技型小企业。择优支持农村经济示范户。依托优势农产品产业链和农业产业化企业基地建设,结合县政府的技术支撑,市场引导等服务,大力支持种养大户,能人示范户、订单农业户扩大生产规模,积极支持城郊型“农家乐”。择优支持城乡个体工商户,以及各类集贸市场经营户、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等,活跃农村经济。
  再次,灵活经营。一是要适当延长“三农”贷款期限,特别是遇到灾年,要自动为“三农”贷款办理展期,同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做好“三农”防灾减灾工作,如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学种田等。二是对“三农”贷款适当降低利率,以充分体现倾斜“三农”的原则。三是农行虽然向商业化转型,但必须坚持支农方向,保证县域有一定规模的资金用于扶持“三农”。
  最后,完善机制。一是既不能慎贷、惜贷,又不能无休止、无原则的放贷,要结合“三农”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三农”规律,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二是对贷款质量的考核,既要明责自清,严加惩处,又要对贷款放得出,收得回的银行客户经理给予从物质到精神两方面的适当奖励。三是要正确界定县级农行贷款审批权限和贷款限额控制权,充分调动县支行支持“三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层农行创造良好的服务“三农”环境。在产业定位上,支持粮、棉、油、鱼、蔬菜产业。依托华容丰富的资源禀赋,重点支持主宗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配套工程等,着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二)良性政府干预促社会良好信用环境
  实践证明,在建设信用环境上,单靠金融机构作用是有限的,在该领域具备比较优势的是政府和司法部门。因此,有必要引进良性政府干预,解决本地区信用制度建设问题。
  首先,农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是服务“三农”,维护“三农”稳定的重要支柱,政府部门必须从政治高度正确看待农行的位置,千方百计支持农行的工作,给农行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同时要发挥好政法部门的作用,大力帮助农行清收不良贷款,严厉打击故意拖欠贷款的钉子户、赖债户。其次,信用状况依赖于收入状况。建议政府部门做好农民增产增收这篇文章。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华容县支行)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职务专利流失为非职务专利是我国职务专利申请比例偏低并呈现逐年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国家和集体的无形资产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职务专利变更为非职
尖锐湿疣(CA)是一种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性疾病,俗称性病疣或生殖器疣。近年来,CA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寻求一种疗效高,复发率低的最佳治疗方案乃当务之急。目前,临
《“十二五”规划》指出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此背景下,郴州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引导资源型产业升级换代,金融如何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文章以湖南郴州为例,就金融支持郴州资源型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郴州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郴州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 “湖南能源基地”。截止2010年末,郴州辖内已探明矿产资
对话嘉宾$$徐云松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赖齐贤 浙江省农业农村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方新东 桐庐县旅游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邱根松 遂昌县旅游委员会党
报纸
摘要:随着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经办——复核制模式已不能适应需要。本文以人民银行黄冈市辖内9个县支行为例,分析了在人民银行县支行实行综合柜员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制度业务设计方案。  关键词:人民银行 综合柜员制 研究    一、人民银行综合柜员制的涵义与特点  所谓人民银行综合柜员制是借鉴商业银行柜员制管理模式,通过岗位重组、业务整合、流程再造、风险防范等措施,实
<正>头晕是老年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并常常是某些致命性疾病之先兆,应积极诊断治疗。笔者对我院1993年以来以头晕为主诉的140例门诊和住院老年患者进
目的分析评价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运行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4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区域疫苗监控B/S平台追溯疫苗冷链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及预警短信,评价和分析
文章简述了岩石矿物分析技术的意义、特点、发展历史和现状,以1:50000地球化学普查样品规范分析技术要求为例,分析了仪器分析在现代岩矿分析技术中的重要性,仪器分析已成为现代岩
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视觉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运动员必须及时通过视觉来辨别空间位置和运动态势,做出合理的动作反应.足球运动员必须具有有效的视觉信息采集方式,这决定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