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题】(2017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合调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上午8时起,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车厢内,而“捡”到这些书的乘客,可以将之带走进行阅读,并持续传递。
活动发起者称,其宗旨是推动城市阅读,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这一活动赢得了不少赞许,有人喜欢这种新颖的方式,觉得“读书也可以很好玩”;但也有人认为随意丢书,影响出行,也不见得能捡回阅读习惯;也有人说,“丢书大作战”不过是山寨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伦敦的“地铁藏书”创意的营销手段;也有人认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时评性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新的发展,是为了避免新材料作文角度多元带来的宿构与套作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突出特点是:1.材料的情境性。作文材料往往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见解。2.态度的鲜明性。要求考生对材料中对立性问题的看法,观点明确、旗帜鲜明、不含糊其辞、左右摇摆。3.说理的针对性。它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说理,强调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4.文体的议论性。因为题目中常常有明确要求,如“对此,你怎么看?”或者“對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说说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说看法、说思考,这就是要求考生写作议论文。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提及在北上广地铁车厢开展阅读活动,支持的一方认为可以推动城市阅读,加强人际沟通交流,值得推行;反对的一方则认为,此举没有意义,还会影响车内环境,影响乘客出行,况且是个山寨活动,毫无创意,有商业目的之嫌。
据此,这道作文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赞成发起“地铁藏书”“丢书大作战”活动。这种活动其宗旨是倡导全民阅读,鼓励人们多读书,告诉我们,阅读应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一种读书的社会风气,用阅读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此举也给我们一种启示:与书邂逅,应该不拘于形式;引导全民阅读,可以不拘一格。
第二,反对“地铁藏书”“丢书大作战”。读书是一项安静的活动,地铁人流量太大,人群嚷嚷,人满为患,有时候能挤上去就不错了,站在过道中,臂膀都难以伸开,怎么能阅读?地铁无读书环境,也无读书心境。读书应该是在安
静的环境下,点一盏灯,居一斗室的诗意行为,地铁里的读书活动实在是形式大于意义,立意为“‘捡书’远非读书”“别让阅读流于形式”。
第三,辨证看待发起“地铁藏书”“丢书大作战”活动。认为引导阅读诚可贵,但也不能流于形式,需要用更好的方式引导全民阅读,地铁里的阅读值得商榷。
【作文示例】
地铁丢书“捡回”阅读情怀
何舒桐
日前,一场“地铁丢书大作战”在北上广地铁车厢中热烈展开,捡到这一万本书之一的乘客可随手带之阅读,更可将书继续传递。这一“丟书大作战”一石击起千层浪,批评者有之,赞同者有之。在我看来,地铁丟书“捡回”了阅读情怀。
地钦丟书之举看似荒谬费解,但却是一种适应了新时代阅读方式的务实之举。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三者携手,将人们关入了信息泛滥的牢笼。被囚禁在冰冷手机屏幕之中,缺乏精神食粮的人们急切呼唤纸质阅读的强势回归。
面对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落后的文化产品间日渐激化的矛盾,地铁丢书难道不正是新时代阅读情怀创新回归的绝佳方式?
地铁丟书并非营销手段,而是对国人阅读情怀的理性回归,是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是有着骨痩如柴精神躯壳的人们的文化之满汉全席!
地钦丟书,有利于改变“碎片化阅读”“低头族”等不良社会现状。蓦然回首,士人执经吟咏,执卷朗诵的纸质阅读盛景令人回味;回看今朝,地铁、公交、轻轨中每个人手上的小小手机便成了国人阅读的唯一来源,何等悲哉痛哉!
地钦丟书以一种新颖便捷的方式,吸引了“低头族”的目光,为人们日渐干涸的心灵池水注入了活泉的滋养,为人们日渐沙化的心之绿洲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沙障”,为冷冰冰的“e时代”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人文关怀!
地铁丢书更是全民阅读的理性回归,有利于人们精神文化交流,进而有助于全社会人文素养的切实提升。仿照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地铁藏书”的“地铁丢书”不仅不是对他国文化行为的模仿抄袭,反而是创新者对我国阅读情怀日渐流失的堪忧,进而敲响的一记洪亮警钟!
君不见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如火如荼,君不见诗词大会掀起文化热潮,君不见《朗诵者》煽起人们内心深处阅读之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全社会为营造文化阅读氛围的不懈努力,地铁丟书更是全民文化阅读复兴之链上的关键一环。
面对日益膨胀、白热化的“丟书大作战”,我们虽可热情参与,但不应单纯流于形式,让我们品味文化之心在书中沉淀,让人文素养与思想高度在“丟下书,拾起情怀”之举中提升。静待,阅读情怀之花在心头盛开。
愿你我,在地铁中“丢书”“传书”,拾起那一捧珍贵的阅读情怀、人文素养,让阅读情怀之花在心间绽放,社会文化之清风,自来。
[点评]
这是一篇很切题、很大气的考场佳作。文章观点鲜明,标题即观点,首段在比较中又旗帆鲜明地亮出观点——“在我看来,地铁丢书‘捡回’了阅读情怀”。作者从阅读情怀、文化阅读复兴和社会文化风气的形成的高度来认识“地铁丢书”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立意局远。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善于从多个角度说理,“地铁丢书”是适应新时代阅读方式的务实之举,是阅读情怀创新回归的绝佳方式,它有利于改变阅读的不良社会现状,有利于滋养人们几近干涸的心灵,有利于全社会人文素养的切实提升。说理充分,在比较之中说理,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本文语言简洁流畅,内涵丰富,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如“静待,阅读情怀之花在心头盛开”“让阅读情怀之花在心间绽放,社会文化之清风,自来”,饶有余味! 拒绝作秀式“丢”书
沙澳敏
近日,娱乐圈卷起了一阵“丟”书热潮。黄晓明、陈赫等明星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车厢内“丟”下上万本书以供乘客免费阅读。这些明星的做法表面上是以“促进入们阅读”为口号,背后的实质——作秀,却引人深思。
“丢”书活动的“鼻祖”是《哈利·波特》中女学霸的扮演者艾玛·沃森。沃森所丟之书,其内容是为女性权益作斗争。沃森的初衷不仅在于号召人们阅读,更多的是让人们了解有关女性权益的事情。而“丢”书传到中国后,其实质却变了味,以至于这样的热潮变成了一股怪风。
某自媒体称投放了一万本书于各一线城市的车厢内,并言“为促进全民阅读”。但在我看来,该自媒体的做法无非在作秀!一万本书,有多少本能够被真正喜欢阅读的人拿去细细品读呢?地铁内的清洁阿姨称:书太多,根本拿不完,有的只能当作垃圾清理掉。由此观之,那一万本书,大多数不能够物尽其用,更多的是造成了混乱与不便。相比而言,艾玛·沃森每天只丢一百本书的做法不仅达到了阅读目的,而且也不会造成过多资源的浪费和公共秩序的混乱。这样想来,该自媒体投放书的目的便也显现出来:不过是为了扩大影响力而推出的一种营销手段!
随意丢书,就能捡回阅读习惯吗?我不这样认为。要想真正地将书籍融入人们的生活,仅靠“丢”书是完全不够的。在浙江人民医院里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病人们挂上吊瓶,捧着一本好书细细阅读。浙江人民医院将图书馆搬进了医院,让病人们也能翱翔在书籍带来的乐趣之中。在我看来,他们的做法为最佳,既能满足人们所需,又不作秀。促进全民阅读,就应该这样。浙江人民医院的做法正印证了西方学者所说的那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神圣的,是不可亵渎的。在地铁上丟书或许可以满足少数爱读书之人的愿望,但大多数书都作为垃圾被丢在了垃圾场。这不仅是种浪费,更多的,是丟书人对书本的亵渎与不负责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作秀式“丢”书更应该遭到人们的唾弃!
在“读书无用论”风靡的当代,推动城市阅读确实是当务之急。但推动阅读不应一味采取“丟”书的方式。而为了某种目的“丟”书就更是居心叵测,这种做法不应该推崇。
让我们携手拒绝作秀式“丟”书,还书籍一个圣洁的天堂!
[点评]
本文以“反弹琵琶”的方式切入,在众人对这种“丢书”行为大唱赞歌之时弹出反对的声音,还真是见解独到,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先引用材料,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明星的做法表面上是以“促进入们阅读”为口号,背后的实质——作秀,却引人深思。接下来的三段议论通过对比的手法分别得出我们的丢书变了味;我们的丢书实质是某些人为了扩大影响的做法,是一种营销手段;正面提出正确的阅读方式应该是像浙江人民医院的那种做法。最后三段回应材料,强调观点,提出号召,总结全文。
文章一气呵成,很有条理。引一提一议一联一结,五个部分安排得当,是典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
创意虽好,方式欠佳汪子珊
某自媒体本着推动城市里阅读和精神交流的宗旨,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上广的地铁车厢内,希望促成书籍的持续传递。消息一出,网友议论纷纷。在我看来,“地铁丢书”活动创意虽好,方式欠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用三十年的发展追上了欧美国家几百年的经济积累,物质财富的巨大收获却没能与人们精神财富的增长同步。在世界上的众多国家中,以色列的人均年阅读量为312本,英国的人均年阅读量为156本,美国的人均年阅读量为63本,而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却不足5本。由此看来,中国人需要多读书。有人评论此次“丢书大作战”是山寨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倫敦的“地铰藏书”创意的营销手段。在我看来,此次活动或许确实赚足了社会舆论的眼球,但不可否认的是,活动的发起者确实关注到了中国目前阅读不够的问题,并且积极地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活动以其创意性、新颖性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阅读的深层思考,推动了阅读的普及。这样看来,“地铁丟书”这个创意实在是妙!
但是,创意再好,也要根据公众的接受度和实施效果才可以评判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水平自然参差不齐,想要用“地铁丢书”去推动公众阅读,目前看来似乎还是天方夜谭。为什么这样说?一是源于中国目前的地铁使用状况。在大城市里,地铰基本是人满为患,人的空间都有限,更何况是几本书呢?二是源于中国目前的阅读现状。当前的白领们整天忙于工作,坐上地铁本就是图个休息,自然不会把在地铁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其次,“地铁丢书”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性和对书籍的热爱,否则,难保地铁上的书籍尚未
被翻阅几次就被带回家私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不如直接每人每户发几本新书,不是更快捷方便?
地铁“丢书大作战”的出现表明人们渴求社会精神世界的富裕,但是“丢书大作战”创意虽好,方式欠佳。如果活动的发起者可以更多地考虑一下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或许这投入的一万本书就可以更好地物尽其用了。
希望这次“丢书大作战”可以为将来的人们提供借鉴,以一颗爱书之心,用更好的方式去唤醒人们对书的重视。
[点评]
本文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析、评价“地铁丢书大作战”活动。首先,分析材料,亮出观点:“地铁丢书活动创意虽好,方式欠佳。”接着从中国改革发展的现状分析“地铁丢书”活动的创意之所在,国人物质富足却精神贫乏,“中国人需要读书”,理解地铁丢书之发起者的良苦用心。然后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通过地铁丢书来推动阅读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作者从地铁使用状况、阅读现状和公众自觉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地铁丢书,方式欠佳”的理由,并且表达了作者的建议与愿望。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议论说理,针对性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上午8时起,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车厢内,而“捡”到这些书的乘客,可以将之带走进行阅读,并持续传递。
活动发起者称,其宗旨是推动城市阅读,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这一活动赢得了不少赞许,有人喜欢这种新颖的方式,觉得“读书也可以很好玩”;但也有人认为随意丢书,影响出行,也不见得能捡回阅读习惯;也有人说,“丢书大作战”不过是山寨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伦敦的“地铁藏书”创意的营销手段;也有人认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时评性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新材料作文的一种新的发展,是为了避免新材料作文角度多元带来的宿构与套作的弊端而提出来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突出特点是:1.材料的情境性。作文材料往往给学生创造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见解。2.态度的鲜明性。要求考生对材料中对立性问题的看法,观点明确、旗帜鲜明、不含糊其辞、左右摇摆。3.说理的针对性。它要求考生针对材料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说理,强调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4.文体的议论性。因为题目中常常有明确要求,如“对此,你怎么看?”或者“對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说说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说看法、说思考,这就是要求考生写作议论文。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提及在北上广地铁车厢开展阅读活动,支持的一方认为可以推动城市阅读,加强人际沟通交流,值得推行;反对的一方则认为,此举没有意义,还会影响车内环境,影响乘客出行,况且是个山寨活动,毫无创意,有商业目的之嫌。
据此,这道作文题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赞成发起“地铁藏书”“丢书大作战”活动。这种活动其宗旨是倡导全民阅读,鼓励人们多读书,告诉我们,阅读应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进而形成一种读书的社会风气,用阅读滋养人们的精神生活。此举也给我们一种启示:与书邂逅,应该不拘于形式;引导全民阅读,可以不拘一格。
第二,反对“地铁藏书”“丢书大作战”。读书是一项安静的活动,地铁人流量太大,人群嚷嚷,人满为患,有时候能挤上去就不错了,站在过道中,臂膀都难以伸开,怎么能阅读?地铁无读书环境,也无读书心境。读书应该是在安
静的环境下,点一盏灯,居一斗室的诗意行为,地铁里的读书活动实在是形式大于意义,立意为“‘捡书’远非读书”“别让阅读流于形式”。
第三,辨证看待发起“地铁藏书”“丢书大作战”活动。认为引导阅读诚可贵,但也不能流于形式,需要用更好的方式引导全民阅读,地铁里的阅读值得商榷。
【作文示例】
地铁丢书“捡回”阅读情怀
何舒桐
日前,一场“地铁丢书大作战”在北上广地铁车厢中热烈展开,捡到这一万本书之一的乘客可随手带之阅读,更可将书继续传递。这一“丟书大作战”一石击起千层浪,批评者有之,赞同者有之。在我看来,地铁丟书“捡回”了阅读情怀。
地钦丟书之举看似荒谬费解,但却是一种适应了新时代阅读方式的务实之举。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三者携手,将人们关入了信息泛滥的牢笼。被囚禁在冰冷手机屏幕之中,缺乏精神食粮的人们急切呼唤纸质阅读的强势回归。
面对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落后的文化产品间日渐激化的矛盾,地铁丢书难道不正是新时代阅读情怀创新回归的绝佳方式?
地铁丟书并非营销手段,而是对国人阅读情怀的理性回归,是一场流动的文化盛宴,是有着骨痩如柴精神躯壳的人们的文化之满汉全席!
地钦丟书,有利于改变“碎片化阅读”“低头族”等不良社会现状。蓦然回首,士人执经吟咏,执卷朗诵的纸质阅读盛景令人回味;回看今朝,地铁、公交、轻轨中每个人手上的小小手机便成了国人阅读的唯一来源,何等悲哉痛哉!
地钦丟书以一种新颖便捷的方式,吸引了“低头族”的目光,为人们日渐干涸的心灵池水注入了活泉的滋养,为人们日渐沙化的心之绿洲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沙障”,为冷冰冰的“e时代”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人文关怀!
地铁丢书更是全民阅读的理性回归,有利于人们精神文化交流,进而有助于全社会人文素养的切实提升。仿照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地铁藏书”的“地铁丢书”不仅不是对他国文化行为的模仿抄袭,反而是创新者对我国阅读情怀日渐流失的堪忧,进而敲响的一记洪亮警钟!
君不见中国汉字听写大赛如火如荼,君不见诗词大会掀起文化热潮,君不见《朗诵者》煽起人们内心深处阅读之情……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全社会为营造文化阅读氛围的不懈努力,地铁丟书更是全民文化阅读复兴之链上的关键一环。
面对日益膨胀、白热化的“丟书大作战”,我们虽可热情参与,但不应单纯流于形式,让我们品味文化之心在书中沉淀,让人文素养与思想高度在“丟下书,拾起情怀”之举中提升。静待,阅读情怀之花在心头盛开。
愿你我,在地铁中“丢书”“传书”,拾起那一捧珍贵的阅读情怀、人文素养,让阅读情怀之花在心间绽放,社会文化之清风,自来。
[点评]
这是一篇很切题、很大气的考场佳作。文章观点鲜明,标题即观点,首段在比较中又旗帆鲜明地亮出观点——“在我看来,地铁丢书‘捡回’了阅读情怀”。作者从阅读情怀、文化阅读复兴和社会文化风气的形成的高度来认识“地铁丢书”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立意局远。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善于从多个角度说理,“地铁丢书”是适应新时代阅读方式的务实之举,是阅读情怀创新回归的绝佳方式,它有利于改变阅读的不良社会现状,有利于滋养人们几近干涸的心灵,有利于全社会人文素养的切实提升。说理充分,在比较之中说理,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本文语言简洁流畅,内涵丰富,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如“静待,阅读情怀之花在心头盛开”“让阅读情怀之花在心间绽放,社会文化之清风,自来”,饶有余味! 拒绝作秀式“丢”书
沙澳敏
近日,娱乐圈卷起了一阵“丟”书热潮。黄晓明、陈赫等明星相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地铁车厢内“丟”下上万本书以供乘客免费阅读。这些明星的做法表面上是以“促进入们阅读”为口号,背后的实质——作秀,却引人深思。
“丢”书活动的“鼻祖”是《哈利·波特》中女学霸的扮演者艾玛·沃森。沃森所丟之书,其内容是为女性权益作斗争。沃森的初衷不仅在于号召人们阅读,更多的是让人们了解有关女性权益的事情。而“丢”书传到中国后,其实质却变了味,以至于这样的热潮变成了一股怪风。
某自媒体称投放了一万本书于各一线城市的车厢内,并言“为促进全民阅读”。但在我看来,该自媒体的做法无非在作秀!一万本书,有多少本能够被真正喜欢阅读的人拿去细细品读呢?地铁内的清洁阿姨称:书太多,根本拿不完,有的只能当作垃圾清理掉。由此观之,那一万本书,大多数不能够物尽其用,更多的是造成了混乱与不便。相比而言,艾玛·沃森每天只丢一百本书的做法不仅达到了阅读目的,而且也不会造成过多资源的浪费和公共秩序的混乱。这样想来,该自媒体投放书的目的便也显现出来:不过是为了扩大影响力而推出的一种营销手段!
随意丢书,就能捡回阅读习惯吗?我不这样认为。要想真正地将书籍融入人们的生活,仅靠“丢”书是完全不够的。在浙江人民医院里有一个小型的图书馆,病人们挂上吊瓶,捧着一本好书细细阅读。浙江人民医院将图书馆搬进了医院,让病人们也能翱翔在书籍带来的乐趣之中。在我看来,他们的做法为最佳,既能满足人们所需,又不作秀。促进全民阅读,就应该这样。浙江人民医院的做法正印证了西方学者所说的那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神圣的,是不可亵渎的。在地铁上丟书或许可以满足少数爱读书之人的愿望,但大多数书都作为垃圾被丢在了垃圾场。这不仅是种浪费,更多的,是丟书人对书本的亵渎与不负责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作秀式“丢”书更应该遭到人们的唾弃!
在“读书无用论”风靡的当代,推动城市阅读确实是当务之急。但推动阅读不应一味采取“丟”书的方式。而为了某种目的“丟”书就更是居心叵测,这种做法不应该推崇。
让我们携手拒绝作秀式“丟”书,还书籍一个圣洁的天堂!
[点评]
本文以“反弹琵琶”的方式切入,在众人对这种“丢书”行为大唱赞歌之时弹出反对的声音,还真是见解独到,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先引用材料,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明星的做法表面上是以“促进入们阅读”为口号,背后的实质——作秀,却引人深思。接下来的三段议论通过对比的手法分别得出我们的丢书变了味;我们的丢书实质是某些人为了扩大影响的做法,是一种营销手段;正面提出正确的阅读方式应该是像浙江人民医院的那种做法。最后三段回应材料,强调观点,提出号召,总结全文。
文章一气呵成,很有条理。引一提一议一联一结,五个部分安排得当,是典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
创意虽好,方式欠佳汪子珊
某自媒体本着推动城市里阅读和精神交流的宗旨,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上广的地铁车厢内,希望促成书籍的持续传递。消息一出,网友议论纷纷。在我看来,“地铁丢书”活动创意虽好,方式欠佳。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用三十年的发展追上了欧美国家几百年的经济积累,物质财富的巨大收获却没能与人们精神财富的增长同步。在世界上的众多国家中,以色列的人均年阅读量为312本,英国的人均年阅读量为156本,美国的人均年阅读量为63本,而中国的人均年阅读量却不足5本。由此看来,中国人需要多读书。有人评论此次“丢书大作战”是山寨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倫敦的“地铰藏书”创意的营销手段。在我看来,此次活动或许确实赚足了社会舆论的眼球,但不可否认的是,活动的发起者确实关注到了中国目前阅读不够的问题,并且积极地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活动以其创意性、新颖性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引发了人们对阅读的深层思考,推动了阅读的普及。这样看来,“地铁丟书”这个创意实在是妙!
但是,创意再好,也要根据公众的接受度和实施效果才可以评判它的合理性。中国人口众多,文化水平自然参差不齐,想要用“地铁丢书”去推动公众阅读,目前看来似乎还是天方夜谭。为什么这样说?一是源于中国目前的地铁使用状况。在大城市里,地铰基本是人满为患,人的空间都有限,更何况是几本书呢?二是源于中国目前的阅读现状。当前的白领们整天忙于工作,坐上地铁本就是图个休息,自然不会把在地铁上读书当作一种享受。其次,“地铁丢书”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性和对书籍的热爱,否则,难保地铁上的书籍尚未
被翻阅几次就被带回家私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不如直接每人每户发几本新书,不是更快捷方便?
地铁“丢书大作战”的出现表明人们渴求社会精神世界的富裕,但是“丢书大作战”创意虽好,方式欠佳。如果活动的发起者可以更多地考虑一下中国当前的社会现状,或许这投入的一万本书就可以更好地物尽其用了。
希望这次“丢书大作战”可以为将来的人们提供借鉴,以一颗爱书之心,用更好的方式去唤醒人们对书的重视。
[点评]
本文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分析、评价“地铁丢书大作战”活动。首先,分析材料,亮出观点:“地铁丢书活动创意虽好,方式欠佳。”接着从中国改革发展的现状分析“地铁丢书”活动的创意之所在,国人物质富足却精神贫乏,“中国人需要读书”,理解地铁丢书之发起者的良苦用心。然后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通过地铁丢书来推动阅读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作者从地铁使用状况、阅读现状和公众自觉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了“地铁丢书,方式欠佳”的理由,并且表达了作者的建议与愿望。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议论说理,针对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