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表达技巧复习要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鉴赏是每年高考必考题之一,而表达技巧则是古诗词鉴赏的一个重要考点。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指出: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D。2008年、2009年考查了诗歌的修辞手法,2010年考查了抒情方法,这些都是表达技巧中的重点。由此可见,系统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我们复习的重要内容。
  诗歌表达技巧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一、关于修辞手法
  
  “考试说明”列出的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七种。考虑到古代诗歌中对偶过于频现以及排比、反复不易出现的实际情况,所以常考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借代和夸张。
  1.比喻。比喻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要素组成,三者都有的为明喻;只有本体、喻体,比喻词“像”、“好像”等不直接出现,而用“是”来代替,这种比喻句为暗喻;直接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这种比喻句叫作借喻。比喻能化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起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作用。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就是一个明喻,把愁比作浩浩江水,使读者易于感受愁意之浓重。
  2.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中“寂寞”赋予潮水人格化特点,既使描写形象生动,又能烘托一种悲凉的气氛。
  3.借代。借代,就是用有关的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当然,也可以用部分来代替整体。如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用吹奏乐曲的“丝管”来代替“音乐”。
  4.夸张。夸张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达到引人注意的效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连天”、“一万八千丈”都是夸张,再加上对比和衬托手法,表现出了天姥山的雄伟、高大。
  修辞中要特别注意区分借喻和借代。借喻是一种比喻,虽然未出现本体,但可以还原成明喻句。例如,甲长得又瘦又高,像根竹竿,说“竹竿进来了”,理解时可以还原成“甲长得像竹竿”,所以它就是借喻;乙戴着小红帽,说“小红帽进来了”,不能理解为“乙长得像顶小红帽”,所以这是借代。
  下面以2008年、2009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为例,作简要说明。
  (2008年高考江苏卷)例1: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考题:“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
  分析:在这句诗中,诗人把小人比作善变的云,把君王比作日。诗句中直接出现喻体“浮云”、“日”,未出现本体和喻词,所以是借喻。
  (2009年高考江苏卷)例2: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 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考题:“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借代。
  分析:在这句诗中,诗人用“万岁山”代指君王,用宫女佩戴的珠翠来代指美女。这里不能还原成比喻句“君王像山”、“美女像珠翠”,因此是借代,而不是借喻。
  
   二、关于表达方式
  
  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高考重点考查的是抒情和描写。
  1.抒情。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抒情等,其中,重点考查借景抒情。
  所谓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用西沉的月亮,啼叫的乌鸦,遍野的寒霜,江畔的红枫和点点渔火这样凄寒的景色,来抒发自己漂泊的孤寂之情。
  下面以2010年高考江苏卷诗歌鉴赏题为例,作简要说明。
  (2010年高考江苏卷)例3: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考题: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抒情方法,两者都是间接抒情。用“醉别”表达惜别是借行为动作来抒情:惜别知音,借酒浇愁;用“江风引雨”表达惜别是借景抒情:用凄凄风雨表达离别之悲情。
  托物言志即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和坚持纯洁操守。
  2.描写。描写主要分为白描、细描、点面结合、正侧面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动静结合即综合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的同时通过“动”更加突出了春涧的“静”。
  虚实结合即综合运用实写和虚写。眼前的、现在的、真实的景物为“实”;过去的、未来的、想象的、梦境中的景物为“虚”。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
  
   三、关于表现手法
  
  诗歌中表达手法比较繁复,需要在练习中不断积累。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用典、象征、联想、想象、欲扬先抑、赋比兴等。重点考查对比、衬托、想象和联想。
  1.对比。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景,境,人,情),前后相比照,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2009年高考江苏卷《满江红》(见前文)第一问就是: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阅读后,我们可以发现,上片中有以前和现在景物的对比,由此答案是“想当年”和“到而今”。
  2.衬托。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指从侧面着意描写,进行陪衬。同一方面的衬托就是正衬,相反方面的衬托就是反衬。难点是对“对比”和“反衬”的区分。对比和反衬都会写到两个方面:如果这两方面都需要强调,那么就是对比;如果只要强调一个方面,写另一个方面的目的是强化这一个方面,就是反衬。
  下面以2010年高考湖北卷为例,作简要说明。
  (2010年高考湖北卷)例4: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凉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考题: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反衬“双星凉夜”的美好;②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的对比来表达“双星凉夜”相逢的短暂;③通过“重搅别离心绪”或“相逢草草”的“新欢”来反衬“归去”时所添的“新愁”,以凸显两人感情的真挚与深沉。(举出任意两例即可)
  分析:此题明确规定鉴赏对比、衬托这两种表现手法,要求考生能清楚区分这两种手法。第一组“群仙相妒”与“双星凉夜”,作者重点想表达的是“双星凉夜”,“群仙相妒”是起反衬作用;第二组“旧愁多”与“新欢少”都是作者想强调的,共同来表现相逢的短暂,这就是对比。
  这里再补充说明一点,抒情手法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用乐景抒哀情或用哀景抒乐情,这其实也是一种反衬。
  3.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其实也是一种虚写。我们来看看一种常见的特殊的想象手法:从对方入手。“从对方入手”即不直接写自己,而是借助想象,通过写对方的心理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却看妻子愁何在”一句,用妻子儿女忧愁不再来表现自己的喜悦。
  (2010年高考江苏卷《送魏二》(见前文)例5:
  考题: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想象”这个考点。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答题时,需要展开分析。
  
   四、注意答题规范
  
  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不仅仅要知道表达技巧“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分析 “怎么样”(表达技巧带来的表达效果) 和“为什么”(表达技巧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要在辨识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是什么”(叙)——“怎么样” (析)—— “为什么” (评)这一答题思路。答题范式:本诗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有什么效果(作用)。
  表达技巧是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分析表达技巧时,务必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答题的思路要全面、明确,应当结合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和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重点评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和效果,注意答题的规范。
  
  
  应对高考紧急突发事件的冷静处理
  
  高考的成功,扎实的知识与稳定的心态是基础,而应试技巧则是其重要的技术保障。一些考生平时成绩相当不错,复习也十分到位,偏偏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原因就在于高考前的准备不足或考试当天遇到紧急突发事件不会冷静处理。
  状况1:遭遇交通堵塞和天气骤变等情况
  考试当天早上交通堵塞会增加你进考场前的焦虑、紧张情绪,天气骤变可能会影响你参加考试的生理、健康状况。那么遇到这些情况,考生应该怎样地去从容地应对呢?
  首先,针对交通堵塞的情况,如果考生的家远离考场,不管有没有条件,考生都应该提前一些时间预订好考场周围的宾馆、住房,因为不是只有你一个家远的考生,因此考场周围的宾馆的预订应当是相当紧张的。所以,外地考生一定提前预订宾馆。并且,考生家人应提前几天来到考试所在城市考察考场周围的交通情况。如果发现周围交通堵塞的情况严重,如果离考场近,选择一条最方便的路程早点起床步行到考场,这是最保险的。
  状况2:资料证件携带不全
  考试前夕,考生由于紧张而心神不宁,往往容易丢三落四。如何确保考场准备的完备呢?我们的建议是:先准备一个文具用品清单,按照清单上的内容把考场上需要用到的文具一样一样的准备齐全,和准考证、学生证、身份证等用透明塑胶袋带收好,放置在书桌上,等待第二天带走。
  考前一定要规规矩矩地通读考场规定,哪些该带,哪些不该带。由于自己的习惯或者根据从前考试的惯例而不小心带了不该带的东西,在考场上老师也会因此盘查询问,耽误宝贵的答题时间,破坏考试的情绪,增加紧张感。
  一般来说考生都会在单科开考前的10分钟左右,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人身份证件)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入座后最好顺手将准考证、身份证等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监考人员查对。 如果考生在进入考场后才发现缺少某样文具用品,千万不要着急。首先与监考老师沟通,在考试现场寻求帮助,看在老师或者其他同学那里能否得到备用的文具用品。如果你所需要的文具用品在考试现场无法解决,你最好迅速找到同学、朋友或者家人,让他们送至考场,恳请监考老师传递一下。还有一种情况,在你较早发现遗漏文具用品的情况下,可以先观察考点附近,一般学校周围都会有为学生准备的文具用品店。 最后预祝考生高考成功、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其他文献
从函数、三角函数到解三角形问题,知识的承继决定了其思想与方法体系的连续;三角形是特殊的几何图形,因而解三角形与向量等兼具数、形内涵的知识必然衔接.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追根求源,对解三角形问题的解法与思路作一些剖析.  1. 从函数思想理解解三角形的方法  未知的常量或者变量数学上称为“元”,减少元的个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出发点,函数y=f(x)就是刻画两个元(变量)的直接而非间接关系.对三角形
期刊
一、填空题  1.若复数z=(m2-5m+6)+(m-3)i是纯虚数,则实数m=______.  2.若sin(α+π12)=13,则cos(α+7π12)的值为______.  3.为了解一片大约一万株树木的生长情况,随机测量了其中10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那么在这片树木中,底部周长小于110cm的株树大约是_____
期刊
近几年高考的完形填空题在命题设计上出现了重大突破,一改过去对语法,句式关系及固定句型的考查,而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尤其是对整体语义的理解能力。2011年的完形填空回归到2007和2008年的纯记叙文上,这与我们在课上所说的“记叙文,夹叙夹议,议论文重点做”的要求和建议是吻合的。与2010年的夹叙夹议相比,由于少了议论部分,抽象词汇和长难句变少了;但一些选项出现同义词辨析
期刊
一、填空题  1.已知集合A={x | x≤2},集合B={x | x≥a},且A∩B={2},则实数a=______.  2.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z1=1+i,z2=t+2i(t∈R),若z1z2是实数,则t=______.  3.某部门计划对某路段进行限速,为调查限速60 km/h是否合理,对通过该路段的300辆汽车的车速进行检测,将所得数据按分组,绘制成如图所示频率分布
期刊
由于选修4的知识内容,高考要求不是很高,同学们很多时候只是“打马过桥”,对一些知识理解不够深入.事实上,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的内涵,对其探究会有很大收获,不仅可以快速完解考试中规定的选修4相关题型,而且还可“另用”,即破解其他试题.  题(2011年同济大学等九校(卓越联盟)自主招生第13题)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F1(-1,0),F2(1,0),且椭圆与直线y=x-3相切.  (1)求椭圆方程;  
期刊
数学归纳法是论证与自然数有关的一类命题的重要方法.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两个步骤缺一不可,缺少第一步递推就没有了基础;缺少了第二步递推就没有依据,只有两步都完成后,才能断定所证的命题是正确的.下面就同学们在解题中的错误进行分类剖析供大家参考.  一、概念不清  例1 若n∈N*,判断f(n)=n2+n+17的值是否是质数.  错解: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1时,f(1)=19是质数.当n=2时
期刊
一、2011年江苏高考英语单选题命题分析  1.重视语境运用  单选题突出语境,1道题目中,7道题以对话形式出现,检测考生对各个基础语法点的理解和把握、考查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知识的水平和能力,题干情景充分,选项简短明了。考查学生对语境运用的领悟要求高,学生要做好、得高分不容易,有较高区分度。  2.考查知识全面  考查重点突出,考查点都是平时经常训练的和学生熟悉的,涵盖了时态、动词
期刊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主要以问答题形式呈现,强调内外两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这个转换不仅需要较强的文字理解能力,更需要优秀的文字表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以研读往年试题为突破口,弄清“理解”与“表述”的门道,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一、理解:文本与试题  第一步,读原文,整体把握,进入初步感知层面。正常的阅读题命题,总是在深入理解原文基本意思的基础上,从某个细小环节入手来设置问题。文章的基本观点对
期刊
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习题可以采用多种解法,有的围绕基本量计算,侧重于常规运算,有的灵活运用性质,思路巧妙.不久前,对于课外作业中的一道习题,同学们在自身的努力和老师的指点下,探究得到了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此列举与大家共勉.  题目:在等差数列{an}中,记前n项之和为Sn,已知S10=100,S100=10,求S110.  解法一:在解决有关等差数列的
期刊
备战高考,往年高考试卷值得特别关注——继承和创新是高考命题的一项基本原则。2010年高考江苏卷试题紧密联系江苏语文教学实际,贴近同学们学习实际,较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要求。下面就按照试卷设置的顺序对正卷七个大题和附加卷的三个大题作简要评析,以示抛砖引玉。  第一大题考查“语言文字应用”,共有4个小题,总体难度不是很大,应该说有着较好的区分度。  第1小题考查多音字,主要以12个二字词和12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