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润心田 感悟经典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9706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经典呢?我们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一、关注生字教学,品味汉字精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古诗词教学必须考虑两个问题:(1) 如何把识字和对古诗词文体的学习领悟结合起来呢?(2) 如何让学生读起言简意赅的古诗词时觉得有趣易懂呢?课题组老师们达成了共识——低年级古诗词的教学,要依据儿童的记忆力特别强而理解能力稍弱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读诗词、背诗词和识字、写字上,鼓励同学们多读多背古诗词,只要知道大概的意思,生字词则依据了解课文大意的需要,点到为止地简单解释一下。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或生活实际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作简要的回答,要把时间放在熟读成诵和识字、写字上,切忌一字一句讲解。
  经过两年不同教学形式的对比实践和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反复学习,我们将低年级古诗词教学重点放在积累和识字、写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上。首先以读为本,感知古诗词文字形象,整体理解诗词大意。在古诗词教学的课堂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古诗词,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了解定义。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以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纠正读音,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以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读顺诗词后,让学生说说关键字的记忆方法,并大胆猜测诗词表达的意思,初步感知诗词的意思。
  例如,高鼎写的《村居》这首诗中的“醉”字,就可以从象形字入手:左边是一个盛酒的坛子,右边是一个穿着长衫的古人,古人倚在酒坛旁,似喝醉了酒,挥动长袖,这像极了诗人。诗人也醉了,只不过是陶醉在“草长莺飞,拂堤杨柳”的春景中,更陶醉在“儿童放纸鸢”这充满生机的乐春图中。这样的故事教学,把识字教学和对古诗词文体的感知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更加轻松有趣,更能品味出汉字和古诗词的精妙运用。
  二、注重熟读成诵,感悟诗词韵味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纠正学生的读音、讲解古诗的押韵等,都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古诗文的感知。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也要把握儿童喜欢读、喜欢背、记忆力强的特点。在儿童刚刚接触文本时,可以鼓励他们比赛,看看谁能够把古诗中的字词句读准、读连贯;再推选出几个优秀的学生一个个读,看看他们能不能运用读好古诗的“法宝”——分隔号,让其他同学边听诵读古诗,边比比谁画的分隔号更准确,教师可以协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画出正确的音节节拍。如《绝句》一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一来,同学们在各种形式的比赛读、男女生读、推荐指名读等环节中,慢慢地发现并掌握了如何标注分隔号。再加之老师适当的范读引领,他们就更能够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中,很多都是千古绝唱,在这些诗句中,诗人讲究一个“炼”字,往往用词精妙。教学时要认真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通过读体味语言之美,感受古诗的韵味。教师不一字一句地讲解古诗,但不代表一点也不讲,有些关键的词句在全诗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关键字词,通过适当地读讲与互动讨论,把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疑”字的理解是个难点,怎么读出韵味呢?在教学时,教师借助插图讲述初阳升起,香炉峰上轻烟袅袅,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了人间。指导学生边看画面,边读“疑”字,声音轻而缓慢,且声断意未断,读好这一句后,再去读其他的诗句,就相对浅显易懂了。
  只有熟读,才能感悟诗句的韵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低年级的学生喜欢被表扬,喜欢获得激励的特点,及时给予肯定,如评选授予“古诗小能手” “古诗大王”等称号,以保持学生诵读兴趣的持久性。
  三、描绘画面意境,激发想象空间
  诗词是诗人通过形象事物或一种意境,再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小语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总能通过文字,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或温馨动人,或孤寂冰冷,或唯美抒情,或壮怀激烈的逼真画面。教师将这些简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词“形象”化,以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在诵读讲解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画简笔画,让学生在作画中逐步加深对诗句的感知。同时,简笔画也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古诗的兴趣,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学生经历了从欣赏美、喜爱美、关注美到赞颂美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领悟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大多是情景交融,有时文字不能完全表达所有的情与景,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想象”。在教學中,教师必须学会以情激发想象,引导同学们在生活中具体感受,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学习李绅的《悯农·锄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这样一段录像,让学生联系自己在强烈阳光下走路口干舌燥的感受,大胆想象:农民伯伯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除草、松土……不停劳作的各种画面。无须过多解释,学生便能深深地体会到农民劳动时是多么艰辛,粮食的获得是多么不易!
  低年级同学都爱听故事,有的时候也会模仿着听来的故事进行改编。教学时,激发学生去想象并改编一个富有情感的故事,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古诗。如在诵读孟郊的《游子吟》一诗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想象母亲和孟郊会说些什么呢?口述创编一个母子对话过程,体会到母亲对要远行的孩子千叮咛万嘱咐,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也为后面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做好铺垫。
  在低年级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用多样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去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感悟能力,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小学)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张家港市初二年级期末水平测试卷曾经有过这样一道作文题——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要求你所在的班级向全校师生拟发倡议书,倡议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请以“某某学校初二(1)班”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不少于600字。  要求:1.应介绍发出倡议的背景、目的,这样更容易让人理解和信服。2.明确倡议书的主题,并提出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注意倡议书的使用场合、对象,做到表达得
期刊
统编版教材四下第三单元安排了四篇现代诗,以美好的大自然为主题,感受诗歌的魅力。冰心的《繁星》以短诗的形式呈现生活即景;艾青的《绿》以色彩为内容,纵观天地间;苏联叶赛宁的《白桦》以植物为内容,纵情歌颂;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以晴朗天气为内容,感受大自然。不同对象,不同篇幅,不同风格,但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在端详着这个世界,于是美好的生活便有了依托的空间。  一、心动的意象  意象的跳跃性常常给我们
期刊
作为长期工作在小学低年级教学的语文教师,最繁忙的是一年级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千头万绪,尤其到了批改作业的时候,令人头痛而又哭笑不得的作业层出不穷:龙飞凤舞的笔迹,随心所欲地涂改,五花八门的错误……如何带领初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高效优质地写好作业呢?我认为教师要“小事做细,细事做精”,这个老大难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小处着手,抓“第一次”  1. 准备充分,明确要求。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作业至关重要
期刊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习作建议”给出了7条建议,不少老师对其中后6条都有了解都有印象,第1条的关键词是哪个,很多老师茫然。  第1条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习作建议”的7条建议变成了5条,第1条的位置没有变,还是第一;内容上,一个字也没变。后面6条整合、删减为了4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经过七
期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變,东北的百姓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了流亡之路。十年过去后,流亡在关内的他们依然无家可归,他们的家乡,依然处于日寇的铁蹄之下。作家端木蕻良怀着对家乡无可遏制的思念,写下了情感深沉,让人深受震撼的《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从词到句到段,对我们学习“如何抒情”有很大的启示。  一、词:独运匠心 ,处处含情  作者端木蕻良,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我的创作经验》里
期刊
语文教材五、六年级下册中各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分别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笔者以自己所带班级成立的八个研究小组所完成的八份研究报告为载体,从儿童撰写研究报告的可行性实践路径和价值探求等两个维度,来诠释“综合性学习”带给语文学习的意义。  一、“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可行性实践路径  在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编者安排了这样三个语文
期刊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很多老师教学时,往往只注重文本的解读,而忽略了课文插图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插图
期刊
《雾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想象”主题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形象,将自然现象雾描述成学生喜欢的捉迷藏活动,充满童趣的想象很受学生喜欢。  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多数老师在备课考虑语文要素时,通常都会由单元要素“想象”和学段要素—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等入手来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备课组经过反复阅读文本,重新审视各个语文要素的排列分布,发现了一条
期刊
目前,低年级学生最怕完成的一项作业可能就是写话。导致学生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的因素很多,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拔高写话要求,追求固定模式等都是扼杀学生写话自信心及兴趣的原因。  在市级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二上“语文园地七”中的看图想象写话《猫和老鼠》,教学着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猜猜内容,写写故事,取得预期效果。借此契机,谈谈我对写话教学的点滴思考。  一、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整体把握
期刊
一、阅读策略指导课内导读课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语文课每周要完成既定任务,留给教师课内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实际操作中,整本书的阅读大部分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这便要求学生有“独立阅读能力”,即“自能读书能力”。对于小学生读《水浒传》原著来说,独立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统编教材五年级名著单元安排了《水浒传》的阅读,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好的年龄接触最经典的作品,并喜爱上经典。  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