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瓦当看汉以前的宫殿建筑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国早期的几个封建王朝衰亡之际,随着土崩瓦解之声,高悬于一座座巍峨宫殿上的一枚枚瓦当,像一朵朵艳丽的艺术奇葩,在秋风摇撼中,纷纷陨落尘土,沉淀于华夏古老文明土壤深层之中。今天这一枚枚沉睡地下千年的瓦当,其艺术价值并不因时间的久远而逊色,其历史价值并不因封建王朝的离析而湮灭。相反,这一枚枚瓦当就像一面面镜子,透过这一面面镜子,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的万象。这面镜,汇聚了中国古代的各方面文明成果,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实为古代文明的精致之品。
  关键词: 瓦当 宫殿建筑 文明成果
  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出帝王的权威。公元11世纪以前殷墟甲骨文的“宫”字最初泛指所有房屋,是一个象形文字,表现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的立面;宝盖头像形小屋屋顶,下面一个“口”字表示天窗,再下又一个“口”字为屋门。秦汉以后的“宫”专属于帝王。“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后更多,泛指高大的建筑。已出土的许多的这时期的瓦当中都有“宫”的文字图案。
  制陶业的发展直接促进瓦当在建筑中的使用。到商、西周、春秋时期,制陶工艺已经发展极为普遍,生产规模很大,建筑上用瓦据目前的考古资料,西周已有之,唯数量不多,春秋时期数量和种类大增,有板瓦、筒瓦、瓦当等。
  中国的建筑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中国的传统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古人皇权至上的政治理论观。中国的政治理论观念的影响涉及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礼性建筑坛庙和帝王陵墓等。春秋战国肘代以孔子的儒家哲学为代表,利用建筑艺术烘托王权的观念更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齐国瓦当是指带有齐文化色彩的瓦当,包括春秋战国时的齐周边受齐化影响的地区所发现的瓦当。齐国瓦当初期是素面夹砂,以后有简单刻画几何纹的半瓦当,均没有用范制造。到了战国时期,生产力大发展。《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瓦当随着新建筑的林立而遍步大小城邑。齐瓦当也范大量翻出漂亮的图案。思想的解放,使瓦当的图案呈现多种风格,战国时的齐瓦当除了个别为降低成本外还是素面纹。《礼记》提出的区别尊卑的办法是:可以以数量区别,如天子的宗庙可以拥有七座殿堂,诸侯五座,大夫三座,士只能有一座;也可以以规模大小来区别,建筑的体量,器皿的大小还可以以高度来区别,如天子的殿堂的台基高九尺,朱候的台基高六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珍罕的追求豪华十分巨大的瓦当王直径在50厘米左右的瓦当的出现就不足为奇。大部分直径在12至16厘米,有少部分可能是王室宫殿用瓦,直徑在20厘米以上。瓦当的乳钉纹,自大汶口文化就有,又在商周青铜器上表现,而云雷纹更是直接继承商代青铜纹饰。齐文化又神秘诡异,与当时方士神仙学说流行有关,青龙、朱雀、社树、守宫、避水的獬豸变幻的云纹,还有现代人无法读懂的图案。
  齐文化崇尚自然,树木纹、山峰、各种鸟兽,表示国家实力的马、骑士等多种多样的图案美不胜收,特别是在其他地域文化没有的人物,在齐国瓦当上有多件出现。研究汉画像的国内外专家看了齐瓦当资料以后表示,齐瓦当是汉画像的主要源头。
  战国的终结是由改革更彻底的秦国。秦国实施的高压统治“车同轨、书同文”,虽然统一,但刑罚残酷,焚书坑儒导致天下大乱,临淄遭到战乱破坏。工匠减少,瓦当的设计必然减少。
  汉武帝统一天下,分封诸子功臣,临淄物质丰富,“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社会生产力很快恢复发展,但汉代大一统的形势下,瓦当的设计在思想上受到限制,现在实物中有两件半瓦当做一件圆瓦使用的例证,也有圆瓦一分为二作半瓦当使用的。总的品种在减少。保持了齐地特有的树纹、云纹、但圆瓦当比例增多,半瓦当逐步减少。说明国家逐步统一。但一直保留齐文化的印迹。而考古发现广州、福建的汉城遗址出土瓦、已同长安城出士瓦当风格一致,可能是南方土著文化同汉文化相比较还较落后的原因,建筑工匠是从长安过去的,其建筑风格也和中原地区没有多大的区别。齐国封国到东汉还有,但瓦当品种又较西汉进一步减少,半瓦当完全消失,圆瓦当风格接近洛阳。瓦当在各地均呈简单模式,瓦当的艺术魅力走向衰弱。
  秦汉,特别是汉朝天下大一统。君王及各路诸侯大兴土木各路能工巧匠各显其能创造出了许多艺术价值相当高的瓦当。从汉瓦当中的气度可以想象出当是宫殿建筑的辉煌。汉代的瓦当多为圆。汉代圆当和战国的半瓦当同样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汉时国家大一统各地的建筑特别是各地的宫殿建筑在建筑样式上有了很大相似性,各地的能工巧匠可以互相交流并且建筑的大的式样以成形。主要是在装饰上区别很大特别是在瓦当文的装饰上各有其不同。
  到了汉后期瓦当作为建筑装饰以不是只有王室、贵族才能使用,大量的民用建筑开始使用,这就使得在数量上和种类上大大丰富起来。但大的种类有卷云纹瓦当、文字瓦当、动物纹瓦当(主要是“四神”圆瓦当)。文字瓦当在汉当中占有相当的地位,且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多数文字仍是其他工艺装饰中所公有的,如“万岁”、“千秋万岁与天地无极”、“亿年无僵”,、“长生无极”、“长乐未央”等。动物纹突出的作品就是“四神”瓦当——“青龙”、“伯虎”、“朱雀”、“玄武”。
  瓦当虽说只是附属于建筑起装饰的装饰品,但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建筑的发展脉络及其兴衰。这一枚枚沉睡地下千年的瓦当,其艺术价值并不因时间的久远而逊色,其历史价值并不因封建王朝的离析而湮灭。透过这一枚枚瓦当就像一面面镜子,透过这镜,可以窥见中国古代的万象。这面镜,汇聚了中国古代的各方面文明成果,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实为古代文明的精致之品,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见证。
其他文献
为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以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为载体,总结了机电设备维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国电视专业化频道的产生和发展,紧紧伴随着中国电视行业市场化的步伐。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有新闻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设想和要求;到了80年代后期,政策允许新闻媒体开展多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汉中民俗文化是独具地域风格的,体现了汉中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汉中文化的多元性。在区域文化发展当中,新产生的文化和传统文化经常会发生冲突和对抗。在这个过程里,作为传统文化的表征,民俗文化往往首当其冲。民俗不仅通过大众习以为常的认同力量与新产生的文化发生“竞争”,还用其鲜明的地域性试图兼容外来文化。不过,斗争的结果往往依赖地区人民的文化选择,最终是传统文化的变化和新“体质”
期刊
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修辞格的频繁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给英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和考验。对偶和顶真是《内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种修辞格,本文总结了对偶、顶真两种修
随着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出台,“第一时间”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新闻信息发布的明确要求。在第一时间公开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不仅是新闻时效性的本质
摘 要: 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从形成到发展再到成熟,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对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文化思想发展历程 形成 发展 成熟  一、形成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起义运动结束后,他特别强调要重视文化工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节节麦入侵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探明节节麦对盐碱生境的适应能力,为节节麦入侵扩散的进一步预测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CK)、50、100、150和200
摘 要: 乐思作为音乐的灵魂,尤其是在小提琴演奏中显得尤为明显,它表达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整个小提琴的演奏效果的优劣。在小提琴演奏中,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以纯音乐的呈现和高难度的演奏技巧为主,因此对演奏者的乐思表达提出了巨大挑战。在实际的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仍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以小提琴演奏为出发点,探讨乐思表达在这其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策略加以解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