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选择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诱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实验方法不同以及观察到的视网膜病变特点不同,DR动物模型可分为药物或食物诱发性模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自发遗传性模型和基因模型。诱发性模型是目前最常用于DR研究的动物模型,具有耗时短、成本低、方法简便、重复性较好和短期内可批量造模等优点;但其使用的药物对实验动物的全身各器官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动物死亡风险较大。OIR模型的表型重复性高、稳定性高且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OIR小鼠缺乏全身性高血糖的代谢改变,此模型无法准确反映高血糖状态下由于代谢情况对视网膜病变的影响。自发遗传性模型病理改变较为稳定,但由于价格昂贵,且同系繁殖和单基因遗传会使其糖尿病的遗传同质性与人类有差异,限制了该模型的广泛应用。基因模型的优点是病因明确,但对技术、实验操作和实验仪器要求高,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造模,因此在应用中受限。研究者应从特定的研究目的、观察指标、实验条件和经费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结合DR模型的特点和局限性,从而选择最佳的动物模型。此外,仍需开发能够更精确模拟DR的动物模型,以扩展对DR机制的探索,为研发可行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更加有效的工具。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对缺血型与非缺血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的鉴别价值。方法前瞻性临床观察性研究。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BRVO患者44例4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4只眼,女性20例20只眼。所有患眼均经连续3次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退。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UWFFA)及OCTA检查。根据UWFFA检查结果将患眼分为缺血组、非缺血组,均为22例22只
目的观察Waardenburg综合征(WS)患儿眼部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2019年至2021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经临床及基因检查确诊的WS患儿3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3、4、12个月。患儿均行外眼、眼前节、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其眼部临床特征。抽取3例患儿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位点。结果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虹膜色素减少和眼底色素异常,并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例1患儿同时存在内眦间距宽,例2患儿同时存在黄
目的观察青年近视人群视网膜血管旁异常临床表现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病例观察研究。2020年7~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青年不同近视屈光度患者523例10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77例,女性246例;中位年龄19.0(5.0)岁。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患眼中位近视屈光度为5.00(3.25)D。其中,低度、中度、高度近视分别为227、405、414只眼。患眼平均AL为(25.6±2.8)mm。采用频域OCT仪
目的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HELLP综合征患者84例168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平均年龄(30.96±4.09)岁。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分娩孕周、HELLP综合征分型和发病时间、胎次、怀孕次数、收缩压和舒张压、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总使用量及使用时间、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及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24h尿蛋白、天门冬
期刊
近视性黄斑劈裂(MF)早期症状较轻,但其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当继发黄斑脱离或黄斑裂孔时会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因此,现普遍认为MF患者应在出现症状后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现普遍认为玻璃体皮质和后巩膜葡萄肿对视网膜组织的牵拉在MF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手术方式也主要分为经玻璃体解除视网膜牵拉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经巩膜外路途径复位视网膜的黄斑扣带手术两类。对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否联合内界膜剥除和气体填充目前尚未形成广泛共识,保留中心凹部分的内界膜剥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