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贸易“自由”形态研究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行,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的动因和成功运行的经验,对中日韩三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北美自贸区 中日韩自贸区 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第一个以地缘关系为纽带,成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历经20多年的成功运行,成员国合作而伴生的国际贸易、产业融合、直接投资、技术交流、服务贸易等相关产业链的整合与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北美自贸区的发展经验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上实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在这个区域内,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不均衡的情况下实现了国家间的经济合作、经济互补,推动了北美洲地区的自由贸易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尤其是改变了世界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重要格局。20年的市场运行,积累了诸多成功经验。
  实施有差别、非同步的关税消除。在北美自由贸易的框架下,三国修改了一些实施过程的规定,为了照顾经济体内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平衡经济发展进程,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实施有差别、非同步的关税消除。经过10年~15年的过渡期,建成一个消除所有贸易壁垒,取消贸易关税的商品自由贸易区,并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内完全自由流动。为了实现该目标,参与国都通过分阶段、分步骤来达到相关的协约。规定了发达国家之间取消关税的时间是10年,发展中国家是15年。
  区内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美加墨三国不仅加强了经济、贸易、资源、技术、金融资本、人力资源等多领域的合作,尤其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美加墨在自由贸易协定的框架下签署了附属协议《北美环境合作协定》,在环境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具体可操作的环境保护计划。开展了新环境保护合作计划,签署《2000年~2002年北美行动计划议程》。确保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环境合作是对现行贸易协议的执行和完善,是北美向整个美洲的环境标准的趋同和合作模式的推广。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在环境保护制度与合作方面,并没有设置环境或生态上的标准,强调了成员国要在环境保护上合作。共同建立了环境应急状态程序,采取共享环境保护信息的措施,制定了新的环境标准。
  把扩大就业作为自贸区的目标之一。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初就将扩大就业作为其构建的重要目标之一,以期通过增加投资创造效益,扩大就业岗位。国内外的直接投资首先给墨西哥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墨西哥的客户工厂的数量增加了17%,就业人数增长了46%。由于需要利用发展中国家当地的比较优势,外国大量直接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墨西哥拥有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低廉的劳动力,以及便宜的土地价格等因素均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外国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加工业、食品等行业。这些行业使墨西哥获得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国利益。墨西哥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属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时,充分考虑墨西哥利益。北美自贸区协定签订了劳动关系合作协议。协议包含的内容有:罢工权利、劳工结社和组织起来的自由和权利,集体与用工企业签约的权力、禁止强迫劳动的权利和保护儿童、妇女同工同酬,消除雇佣歧视、防止职业病和职业伤害、提供最低劳动保护、赔偿工伤事故、保护移民工人等权利。为此,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了劳动合作委员会,要求各国加强本国的劳动法标准,协定没有明确制定新的劳动法律法规。
  争取共识、先易后难。北美自由贸易区建设之初,面临许多困难和分歧。贸易协定开始执行的争议的地方是降低关税、非关税壁垒。但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签署的关贸协定并不仅仅是降低进口关税,还有许多三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问题。另外,政府行政不能侵害外国投资者的财产和利润。在反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上,执行劳动法保护劳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政府之间要合作。在一些敏感问题上化解矛盾,平息争端,搁置争议,寻求共识,先易后难。
  区域内投资,优化成员国产业结构。墨西哥有效利用了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大幅调整了进口关税,对外国的金融企业实行全面放开政策,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外国巨额资本的作用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伴随大量的投融资所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外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成员国的新兴工业的发展,推动了成员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北美自贸区加强了成员国的产业分工和合作,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成员国之间的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形成互补。
  通过贸易优惠,扩大贸易规模。美国作为北美自贸区的倡导者,也是北美自贸协定的主导者,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分析贸易区内部的实力结构发现:美国拥有90%的经济实力,却只有66.6%的人口;加拿大有8%的经济实力和7%的人口;墨西哥虽然有26%的人口,却只有不到2%的经济实力。贸易区的贸易优惠政策,扩大了区域内的贸易规模。在关税和贸易选择上分别针对不同国家的情况给予了相应的优惠,以确保成员国的最大获益。
  高新技术交流合作,优化经济结构。北美自贸区通过贸易机制和投资机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交流合作,优化了经济结构。墨西哥利用本国的廉价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将商品重新出口到美国,再从美国再获得巨额投资和技术转让,加快本国产品的更新换代,在垂直分工中获得较多的利益。美国、加拿大利用其高新技术密集型产业,扩大了墨西哥的市场,通过商品和资本的流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调整。   灵活的争端解决机制。在北美自贸区运行过程中,贸易摩擦和争端时有发生,双边的碰撞和维系既需要共识也需要必要的妥协。因此,北美自贸协定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维系各自利益的争端和摩擦,需要每个成员国在协定框架下自觉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和谐发展,合理化解争端。北美自贸区成功的运行,得益于其高效独特的争端解决机制。在一般争端解决机制中,基本原则是通过相互合作与磋商达成圆满的解决办法。该机制限定了争端解决的时间,一个争端的解决要经过争端双方的谈判和磋商,30~45天内不能通过协商解决的争端,成员国都可以要求贸易委员会解决。委员会通过召开全体会议,在发生争端的国家之间进行斡旋、调解、调停,或改用其他可以选用的手段来达到问题的解决。整个争端解决机制将实用主义和法制主义融为一体,灵活创新的机制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组建的区域经济共同体提供了便捷的争端解决方案。
  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区内自由贸易。为了提高通关效率,北美自贸区采用了风险管理系统,人力报关系统被电子预报关制度取代。同时,报关行被改成由报关代理人申报进口,并且简化了报关单内容,实现了商品和生产要素在自贸区内的自由流动。在美国和加拿大全天24小时开放的有66个繁忙的大陆口岸,其他地方开放16个小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还签订了一系列海关、口岸方面的协议,简化通关手续,缩短口岸通过时间。北美自贸区全面实现了快速通关,为贸易自由和畅通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区域互助,化解成员国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北美自贸区建立之初,墨西哥爆发了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受到重挫,但是,美国、加拿大给予了重要帮助和支持。美国先后给予了墨西哥5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相继拿出数百亿美元援助墨西哥。墨西哥自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一直保持这较高的增长率。加强北美自贸区内的金融互助,有助于防范新的危机,自贸区通过调整成员国的产业经济结构、资源共享、合理利用配置资源,加快区域内的国际分工,扩大和吸引了对外投资,增强了合作成员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增强了抵御经济危机和金融风险的能力。
  对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启示
  北美自贸区对中日韩自贸区的宏观启示。北美自贸区是世界最大的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是亚洲最大的自贸区,加上老牌欧盟自由贸易区,形成世界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发展而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发展的三大自由贸易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北美自贸区志在必得,中日韩自贸区势在必行。两大自贸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特之处。因此,从自贸区理论、战略、构建和发展、经济效应等方面来看,都有其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点,尤其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发展、成功与经验,对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
  自贸区理论的启示。从理论层面来看,北美自贸区构建与运行的典型意义和成功经验,具有“模式”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对世界自由贸易理论体系建设是一种突破和创新;即北美自贸区成功,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构想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之间才能构建“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因为各种经济矛盾和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很难结成大型区域经济集团。北美自由贸易区历经20年的成功运行,突破了这种传统经济理论的认识思维模式,充分印证了构成经济集团、实现区域一体化,深层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地缘关联性、战略共存性,大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的理论设想和推论。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运行,也可以从北美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中,找到理论体系的突破口和创新点,找到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达国家成员之间的利益“契合点”。
  经济战略的启示。从战略层面来看,北美自贸区的成功运行,体现了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经济战略、美国经济战略。这种“国家级”经济战略,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的“核动力”。北美自贸区积累了20年的战略发展经验,不仅对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了巨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形成了“北美自贸区”的主导地位,获取最大的利益和资源。这就是战略的图谋和力量。
  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同样具有“国家级”战略。作为继“欧盟”、“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中日韩自贸区不仅具有战略可行性,而且,对亚洲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北美自贸区体现了大国的引领、主导、先行、先试的带动作用;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发展,同样需要大国的引领、推动、先行和发展。中国是日韩最重要的第一贸易伙伴,日韩是亚洲经济强国,但日韩国内面积狭窄、资源匮乏,决定了其对中国市场及世界资源经济和贸易市场的依赖性。中日韩三国的地缘性、经济依存性、资源互补性等,都表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事实上,中国已经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很多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包括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国内的一些省级自贸区等等,但这些自贸区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但这种作用力和影响力是有限的。只有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运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自由贸易区,才是真正的国家级经济战略,真正体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高度融合、战略发展、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战略意图。
  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三个经济大国,涵盖人口15亿,GDP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0%,占东亚地区的90%,已超过欧盟。而构建中日韩自贸区,将实现三国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深度合作,市场更加开放,贸易更加自由,逐步实现货物、人力、资本更大限度的自由流动,促进三国产业调整和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提升。
  自贸区构建与发展的启示。北美自贸区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经济差距也较大,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差异性,使北美自贸区具有“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的特点;既存在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也存在着美墨、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   基于此,对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与运行,借鉴北美自贸区垂直分工合作的“模式创新”理念,利用成员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发挥成员国的互补优势和比较优势。中日韩三国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经济水平差异较大,“求同存异,共赢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规模较大的市场潜力,但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制约发展,需要借助外资和技术力量。日本经济最为发达,资本和技术资源雄厚,但自然资源缺乏,消费市场狭小,需要中国大市场拉动需求。韩国是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同日本一样也存在自然资源匮乏、市场狭小等问题,既需要借助日本更先进的技术,又需要利用中国大市场拉动消费,以及劳动力资源。中日韩通过自贸区模式合作,可实现资金与资源、资源与市场、市场与技术等诸多资源领域的互补优势。
  另一方面,中日韩三国在政治上存在较大分歧。三国如何在经济合作中,从长远利益出发,本着政经分离的原则,求同存异寻找经济共同利益,通过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创造和开辟国际协商和协调渠道,增强政治上的互信,促使中日韩三国成为经济上合作共赢、政治上团结互信的战略伙伴。同时,还要探索与美国的制度联系。中日韩自贸区的构建进程中,要考虑和美国的合理关切,发展与美国的互利合作,诱导和鼓励美国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经济效应的启示。一是借鉴北美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区别对待对经济水平有差距国家。在贸易壁垒的取消上实行差别化。在中日韩区域经济共同体建设上增强中国参加的推动力量。二是根据国情采取区别对待的措施,在一些差距较大的产业上,分步骤实现贸易自由化。三是对条件成熟能够满足国际分工需要的产业可以先期实行自由贸易。四是加强三国之间合作分工,在竞争中分工合作,互相促进,提升区域产业质量和竞争水平。五是加强三国在科技开发、劳动力资源、环境保护、高科技产业、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六是实现互惠互利,和平处理纠纷和争端,共同促进经济增长。
  总之,借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和经济效应,最重要一点,就是,中日韩自贸区要建立健全一系列成熟完善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协定”制度和机制,理论是指南,战略是导向,构建与发展是创新,经济效应是动力,而制度和机制是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稳定运行的保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责编 / 丰家卫(实习)
其他文献
【摘要】新疆兵团基层少数民族党员队伍是安边固疆、加强民族团结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兵团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对基层少数民族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是一种考验。因此,加强兵团基层少数民族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探索适合兵团特色的少数民族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机制,对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疆兵团 基层党员队伍 纯洁性建设机制 长治久安  【中图分类号】D261.
期刊
【摘要】民主国家共同体和民主国家同盟是美国价值外交和对华民主输出战略的重要工具。面对美国全方位的价值输出和其在国际制度中的主导地位,中国除了加强自身建设外,还应该提升软实力,加大中国价值和观念的国际传播,提高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更好地利用国际制度维护国家政治利益和安全。  【关键词】民主国家共同体 民主国家同盟 民主输出  【中图分类号】D521 【文献标识码】A  国际制度由于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90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娱乐化、网络化和随意化的特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变化,积极实现意识形态话语转换,通过创新高校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和方式、构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机制、拓宽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平台,切实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意识形态 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
期刊
【摘要】文章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派遣的关系,论述了劳务派遣中由用工单位承担相应工伤保险责任的理论依据,在评析《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对劳务派遣中工伤保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进行立法完善的建议,以有利于工伤事故的预防与控制,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切实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关键词】劳务派遣 工伤保险责任 立法完善  【中图分类号】DF472 【文献标识码】A  劳
期刊
【摘要】家法族规是中国传统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法律具有同源性和互补性。明清时期家法族规高度发展并达到鼎盛,既宣扬传统礼治思想,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又配合国家法律实践,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文章以历史文化遗产丰厚的山西为佐证,剖析明清家法族规合礼合法因素,发掘、还原家法族规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为积极构建一种自上而下的全新社会行为规范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礼法思想 家法族规 明清时期 山西  
期刊
【摘要】广东作为中央确立的司法改革六大试点省市之一,成功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广东司法改革试点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也暴露出中国司法改革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中国司法改革亟待从在法治框架下贯彻党的领导、坚持法治化路径、构建司法分层制、摈弃对法官的行政化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制度性突破。  【关键词】党的领导 司法改革 广东试点 司法分层制 行政化考核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旅游业NGO在旅游业治理、旅游咨询、旅游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得以凸显。其绩效到底如何、存在哪些困境与问题,文章针对海南省L协会运作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束缚、自身管理不到位、人才缺失、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体制创新、完善内部管理及构建有效的NGO与政府合作机制中寻求治本之策。  【关键词】海南旅游业 NGO 合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3.03
期刊
【摘要】2000年至2008年,两岸经贸关系突破政治因素限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陆对台政策及其对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所产生的“磁吸效应”;其次,台湾内部转型和国际环境的变迁加剧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加速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是促成两岸“政冷经热”现象的推动力;此外,两岸经贸关系已有的发展是阻止两岸关系持续僵化的重要牵制力。正是在这几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两岸经贸才能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峡
期刊
【摘要】河北省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大省,拥有数家龙头光伏企业和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文章从河北省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从产业发展概况、产业基地、代表性企业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在欧美对华反倾销的背景下探讨河北省在发展光伏产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而研究在未来河北省光伏产业如何发展壮大。  【关键词】河北省 光伏产业 反倾销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5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期刊
本刊2015年1月(上)推出了2014年中外十大思潮上半部分,重点剖析了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名列前五位的思潮。本期,我们重点推出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宪政思潮等名列十大思潮后五位的舆情评析。  生态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主义、新儒家、宪政思潮这五大思潮较之前五位,百姓关注之热烈程度、各界讨论之激烈程度、社会影响之广泛程度并未逊色太多,呈现出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