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三微一体”育人模式研究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政育人模式是学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关键,从传统的思政教育吸取经验,采用微平台、微环境和微课堂一体化共同育人,既要从线上线下又要从课内课外入手以期达到全方位育人。豫章师范学院在实践探索中,通过搭建相应的实践平台,将思政教育浸润到学生心中。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目标,提高了思政教学效果,使枯燥的理论变得更形象、生动,提升了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微平台   微环境   微课堂
  思政教育对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小康社会的构建、经济的全球化,这些都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着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经历着剧烈变革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探究思政教育“微+模式”,通过“三微”育人(即“微平台”育人、“微环境”育人、“微课堂”育人),探讨如何让“三微”服务于学校的思政工作。
  一、利用“微平台”育人
  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掀起了微平台的“微”热潮。大学生好奇心强烈、更喜欢也更能接受新鲜事物的挑战,微媒体已成为大学生目前接受度最广的网络应用平台。因而依托微平台,与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在其中进行相关的管理和控制,势在必行。
  以豫章师范学院为例,学校通过红心服务队、爱心辅导室和开展党建“333”工程及党建“微+项目”等实践平台打造思政教育实践场所,展开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给学生搭建不同的思政育人平台。在全国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豫章师范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中心,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是搭建红心服务队平台。组建红心服务队,旨在探讨一种思政育人创新的方式与方法,探讨在人才培养理念与课堂教学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在研究思政教育实践的方式与方法上,学校做了大量的尝试,改变了长期以来的传统模式,通过参与式、案例式、情境式、现场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逐步形成“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思政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十年来,这种培育人才模式成效显著,豫章师范学院多次被省、市级电视台甚至中央级媒体报道。在这样一种育人机制下,学校先后有12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220位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40位学生成为中共党员。
  二是搭建党员爱心辅导室平台。2012年5月,豫章师范学院建立党员爱心辅导室对学生进行辅导。党员爱心辅导室由党支部牵头,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系主任、副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发挥其工作职能,齐抓共管,发动全系党员力量为全系学生服务。党员爱心辅导室建立“红黄绿”爱心服务机制,将辅导范围分为“红”“黄”“绿”三大目标,分别以心理辅导、就业辅导、学习辅导为切入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爱心辅导,同时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爱心辅导室的温暖。
  三是搭建“党建微+”平台。2018年,学校外国语学院实施党建“微+项目”活动。通过给学生讲授“微党课”、奉献“微爱心”、打造“微平台”、开展“微学习”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二、利用“微环境”育人
  利用“微环境”育人即充分利用“微环境”(把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校园环境、第二课堂、思政工作队伍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环境)加强学校思政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在“微环境”育人方面,着重研究如何将环境打造成育人的场所,进而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培育。
  豫章师范学院强调:“要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合理地利用‘微媒体’发展要素,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完善机制性管理平台、优化校园人文发展环境建设,同时增强课堂教育互动,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水平。”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师生身边的校园环境及网络阵地等一系列举措育人。
  一是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豫章师范学院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每一门课(尤其是专业课)都要将思政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思政教育。豫章师范学院将“课程思政”作为专业课的关键评价指标之一,从而促使专业教师改变原来那种重专业轻文化、轻思政的看法,认识到思政教育是关系到怎么培养人及如何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
  二是利用好校园环境。环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环境作为学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豫章师范学院突出以校训为灵魂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坚持积极支持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校风、校园环境及社团文化的构建。
  三是利用好第二课堂。豫章师范学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将大学生从“手机中”、寝室里请出来,请到课堂之外。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凭借丰富的文化实践活动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强化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创新了思政教育的路徑。这种思政教育效果比课堂更有效,学生通过参加活动,能从中得到启发。
  三、利用“微课堂”育人
  智慧育人微课堂亦称翻转课堂、翻转学习或反转课堂。教师在课前将学科核心素养知识录制成5~8分钟的微课,通过网络搭建智慧育人云平台;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完成课前预习并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以讨论为主的探究协作式学习或由教师做个别指导。那么,豫章师范学院是如何加强思政育人实践的呢?
  一是让学生讲“微思政课”。“微课堂”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查找资料讲课。教师指导学生,提前布置好任务让学生准备。这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通过讲“微思政课”,学生既锻炼了胆识与口才、增强了心理素质,也提升了思政水平。如果学生所学的是教育专业,则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让学生讲“微党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党员学生讲党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微党课”时间短, 利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教学,从身边的小处着眼,以小见大,这些特点受到了党员学生的欢迎,学生更易于接受。
  三是以实践教学为核心。教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引入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四、结束语
  豫章师范学院通过构建“三微一体”“三全育人”的教学体系,强调“微平台”育人、“微环境”育人、“微课堂”育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教师以“互联网+”为依托,加强和创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其他“微网络”,借助融媒体技术,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开放性、及时性和自主性的功能,帮助学生厘清认识。学校思政工作要以课堂为主渠道,同时搭建思政教育平台,打造思政教育环境,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参悟思想政治,既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微一体”系统化育人模式,能强化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能形成“教、学、做”一体化,为学校与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对学校立德树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政教育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思政教育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措施,新的时期赋予了我们参与社会活动新的使命,也对人们的思想与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思政教育要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模式,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导向。
  参考文献:
  [1]代羽.基于“微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环境解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5).
  [2]李金玉,張静.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J].改革与开放,2016(22).
  [3]刘爽.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作者单位:豫章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三微一体’育人模式研究”(编号:20ZD081)。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整合口语交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在进行口语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引导他們注意观察顺序,并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他们参与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发展他们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口语交际 写话能力 小学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期刊
语言作为人们交流情感、表情达意的载体,彰显着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在教学中,笔者将一些同音异义、别出心裁的创意资源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借用同音字提高学生对中华语言文字的情感温度的感知力,增加汉字表达的审美趣味。  一、在联系中涵泳本义  汉语中同音的现象非常普遍,同一个音节,往往对应着许多不同含义的汉字。在语言文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边寻找避免同音干扰带来错别字的办法,一边又忍不住利
期刊
预测是阅读过程中自动出现的一种心理行为,但如果不重视,就不会随着阅读的增多而变成一种阅读能力,反而会慢慢泯灭在学生日常的阅读之中。阅读策略单元,作为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殊单元,其中预测被列为第一阅读策略。由此可见,预测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哪些有效的抓手开展预测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唤醒预测意识  预测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
期刊
朗读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众多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表现自己,让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下面,笔者分享一些想法和思路。  一、 为朗读打好基础  在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读,带着感情去读。上课时间为40分钟,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多,因此在初读阶段,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认识生字词很重要。对于古诗
期刊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这一定性,决定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小学语文中的关键地位和独特作用,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重点在教学中认真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笔者根據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从三个方面来发展和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一、以语文要素为训练抓手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为细化课程标准的学段学习目标而安排的内容。一般每个
期刊
一直以来,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仅师生畏惧,而且经常落入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经常将习作教学局限在教授技法层面,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导致很多学生只关注方法,而忽略了内心的感知与体验。因此,教师要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位置,强化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体验,将写作与育人进行有机统整,引导学生习作技法和道德品质协同发展。  一、鼓励习作说真话,铸造诚
期刊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有着科学性和系统性。认识汉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任务,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体会编者的意图,遵循汉字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科学识字,同时采用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生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借助汉字窥见识字规律  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汉字的起源与演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
期刊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在这一阶段加强阅读教学,强化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制订科学有效的阅读计划,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一、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多样化的阅读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学生的兴趣、学习
期刊
在全民阅读时代,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协助语文教师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阅读活动。班级阅读文化,是指在班级内形成的与阅读相关的文化活动、环境及制度。班级阅读文化以班级阅读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旨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级这一主阵地,盘活班级书库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从而激
期刊
细节是作文的点睛之笔,小学生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写作的难度会逐渐增加,作文对于字数、描写手法及内容等各个方面的标准都会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引导,促使学生从细节入手进行写作,提高写作的逻辑性。一般来说,作文的细节描写一般作用于人物的形象、心理及事物的情节变化等方面,通过细节描写,学生能够赋予作文生命力,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  一、用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特点  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就是对人物形象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