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正确 特色鲜明 传播创新 播出安全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做好党的十九大宣传意义十分重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格按照中央关于党的十九大宣传报道的安排和要求,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十九大议程和主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稳妥把握,全台各类媒体一体统筹,集中全台资源,以17套广播频率和由央广网、“央广新闻”和“中国广播”客户端以及各中心微博微信组成的新媒体矩阵,激情投入,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全方位报道大会盛况,深入解读十九大报告,为大会胜利召开营造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民主开放的舆论氛围。全台十九大宣传导向正确,特色鲜明,传播创新,播出安全,赢得广泛好评。总结中央电台十九大报道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突出特点:
  一、程序性报道及时、准确、庄重、权威
  1.精心设置议题,重要议程和重要活动现场直播圆满成功。10月17日,中国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三套频率并机现场直播十九大新闻发言人发布会;10月18日和25日,中国之声、经济之声、中华之声、华夏之声四套频率并机现场直播十九大开幕会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同步进行网络直播。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台主频率同步完整转播中央电台直播节目。直播信号清晰,安全流畅,现场观察员的解说和评论,既丰富了内容,也营造了氛围。大会开幕后,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五种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立即翻译播发十九大报告,成为上述民族语言地区受众第一时间获取十九大开幕消息的重要媒体。此外,从10月19日至23日,中国之声对十九大新闻中心安排的7场记者招待会均进行了现场直播,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和党代会现场直播最密集的一次。
  2.突出核心意识,全面做好习近平总书记活动报道。中国之声会前推出10集特别策划《听,习总书记的话》,全景式回顾了习总书记在推进党的建设、经济改革、扶贫攻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中国之声《习近平大会时刻》生动展现了总书记参加代表团讨论的场景。如《习近平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贵州代表团热议习近平讲话》等,都对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参加讨论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有力地衬托出习近平讲话的热烈反响。中国乡村之声针对报告中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话题展开解读,在各媒体报道中独树一帜。
  3.发挥特色,各项议程报道准确、全面、权威。准确报道各代表团审议党章(修正案)、审议中纪委工作报告等重要议程。10月18日十九大开幕当天,中国之声从早上8:00打通早间节目板块,播出特别节目《大会之声》,预热传递大会盛况。十九大预备会、主席团会议、新闻发布会、开幕会、十九届一中全会等各场次会议,中国之声都以现场直播、记者连线、插播快讯、录音报道等多种形式及时准确报道,全台各频率共享播出。军事节目第一时间播出军队十九大代表抵京,十九大解放军代表团、武警代表团成立,中央军委领导参加解放军代表团讨论报告等程序性新闻。
  二、主题报道浓墨重彩、全面深入
  各频率及新媒体平台将解读十九大报告放在最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所作报告和发表的重要讲话,结合会内会外关注点,推出多个专题专栏主题报道。
  1.全面准确、深入权威地解读十九大报告。十九大开幕会结束后,中国之声立即推出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邀请专家第一时间解读报告内涵,19日起推出系列解读节目《伟大变革》,围绕报告中的历史性变革,观察员、时政记者和上会记者联合解读。经济之声推出特别策划《权威专家读报告》,聚焦报告中的经济与民生。对台湾广播重点聚焦报告中的涉台表述。对港澳广播针对港澳如何更好融入国家发展等报告热点进行深入解析,回应港澳关切。中国乡村之声开设《三人话“三农”》专栏,对报告中的涉农内容及五年来“三农”发展进行解读。军事宣传中心《国防时空》推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军队代表访谈录》等专栏,解读报告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民族节目中心 《十九大报告解读》专栏,以民族视角,向少数民族听众传递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文艺之声《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等专题报道,以“文化繁荣兴盛”为关注视角,解读报告,展现代表精彩发言。央广网专栏《站在新起点 展望新征程》和“理论关键词”“图解十九大报告”“倾听十九大”“权威访谈”等专栏,从多个侧面对十九大报告进行解读。中央电台各频率及新媒体的这些专题栏目对十九大报告的解读,既有理论高度、宏观层面的把握,又有对现实的回应和对微观细节的梳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九大报告的深刻内涵及重大意义。
  2.打通会内会外,反映大会盛况。中央电台按照中宣部的部署,开设了《十九大时光》《党代表通道》等专栏,展现全国人民对十九大的期待与关注。从10月12日起,《十九大时光》专栏在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点节目中每天推出,经济之声、对台湾广播、对港澳广播、民族广播、军事节目、社教节目同步播出,中央电台派出33路、总计40多位驻站记者,分赴全国33个省区市深入基层采訪,真实、生动、鲜活地反映了全国各地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的热切期盼、对十九大报告的强烈反响。大会期间推出的《党代表通道》专栏,既展现了党代表风采,又体现了大会开放、自信、民主、团结的氛围。中国之声《大会之声》节目同步直播40 位来自一线、各具特色的党代表走过通道,与中外记者面对面交流。经济之声《党代表通道》,组织记者围绕企业创新、金融监管等话题采访金融、经济界党代表,传递经济“声音”。
  3.聚焦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中国之声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持续发力,一直延续至十九大开幕。经济之声《五年成绩单 》《中国力量》以“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主题,定位建设成就和百姓生活两个视角,梳理五年来的亮点成就。中国乡村之声《风景这边独好》聚焦“三农”工作五年成就。对港澳广播专题《大国动脉》和系列访谈《共创前路》,全面展现内地与港澳合作成果。民族广播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语节目开设专栏《庄严的承诺——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纪实》聚焦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发展成就。央广网组织刊发评论《勠力扶贫攻坚 同心齐奔小康》,阐述中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展,得到多方转载。   4.展现党的建设巨大成就。中国之声特别栏目《听,习总书记的话》,播放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代表的学习体会和感悟。特别策划《央广公开课》将党史、党建理论通过专家与主持人、记者的对话,予以广播化的处理,传播效果良好。中国乡村之声推出《信仰的力量:我从基层来,汇聚党旗下》,聚焦来自农村、服务农民的基层党代表,展现基层党建步伐与成效。
  5.反映海内外对大会的热烈反响。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等节目连线海外华人媒体,充分报道国际社会对十九大的积极评价。经济之声推出系列专题《十九大吸引全球目光》,对台湾广播开设专栏《十九大时光:各国政党为中共点赞》,对港澳广播及时反映港澳各界对十九大报告的积极反响。央广网海外账号选取外国友人对十九大关注和点赞的资讯,展现十九大受到全球瞩目。
  三、各类报道特色鲜明、创新出彩
  1.策划出新出彩。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一体化运作,让精品专题专栏精品节目报道在广播端和移动端同时呈现,坚持重点栏目节目精心策划、精心制作,有效提升传播效果。中国之声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和互动价值意识,每天产出一款H5产品,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传播力、影响力迅速提升。央广网以产品为导向创新融合作战模式,打造报道+产品+评论的精品矩阵,充分发挥自身原创报道力量,推出多个精品栏目。经济之声特别策划《击水中流》以“广播纪录片”的样态呈现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好似一幅声音的壮丽画卷。中国乡村之声《总书记的“三农”足迹》聚焦脱贫攻坚,视角朴实新鲜,内容真切感人。
  2.评论引导有力。十九大期间,中央电台全面强化评论引导力度,中国之声创新思路,邀请中央党校专家撰写“央广评论”在《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播出,聚焦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凝聚力量、增强信心。经济之声《爱评论: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对话录》,全面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问题的重要讲话对十八大以来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引领作用,形式活,效果好。华夏之声、香港之声播发评论《共担历史责任,共享发展荣光》,既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港澳发展的殷切希望,也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时代港澳同胞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实践证明,这些精心策划的评论言论观点正确,概括精当,立意深远,是定音鼓,更是风向标。
  3.形式手段创新。各频率充分运用录音特写、对话访谈、广播课堂等各种形式手段反映大会主题。中国之声与中央党校联合制作的《央广公开课》每天围绕一个党建主题,音视频直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学党章、讲党建,被专家、受众称为“在电波中搭建起的党建课堂”,受到中宣部表扬。
  4.立体化传播各展所长。十九大期间,中央电台各频率从不同角度立体关注报道十九大,特色突出。对台湾广播播出专题《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解读》,及时反映总书记对台工作思想及岛内社情民意。对港澳广播系列访谈《共创前路》细述十八大以来内地与港澳合作发展的成就。藏语广播第一时间翻译播发七中全会《公报》,成为藏文媒体里最早发布的媒体。音乐节目及时播发大会资讯,展播第五批“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中国交通广播的《我在第一线》《我爱你中国》、电视节目中心的专题节目《大国名医》《医者先锋》,都立足中心频率定位各展所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立体反映大会盛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移动优先 、新媒体产品全面创新发力
  1.新媒体矩阵全面发力。十九大召开期间,由央广网、“央广新闻”微信公众号、“央广新闻”客户端及全台各中心微博微信形成的新媒体矩阵充分发挥联动效应,打造“台、网、微、端”全终端报道链条,同步报道党的十九大各项议程。大会期间,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累计直播90场,在个人电脑(PC)端、移动手机端、互联网电视端同步在线直播累计收听量为167.5万(人次),直播访问总时长840万分钟。仅央广网各类十九大报道就累计阅读量近5000万(人次)。同时还积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语言账号和海外社交账号,向民族地区和境外地区及时传递十九大报道动态,推送相关新闻报道。
  2.运用新技术创新报道方式。中国之声推出微信报《习近平的运动手环》,生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历年出行数据以及出行过程中的温暖故事。央广网微视频《十九大,改变你我!》微博阅读量突破1500万(人次),视频播放次数达到900万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5万的微博用户及官方媒体、机构微博转发了这条视频。央广网制作推出的说唱短视频《为新时代打CALL:这可能是最有科技感的一段freestyle》,微博阅读量突破2200万(人次)。《中国范儿!十九大报告3D原声珍藏版》《习近平这句话,我服!》《我的幸福不是梦》等多篇运用H5技术的微信报一经发布,就被广泛转载。
  3.强化互联网思维,提升报道效果。一是加强广播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十九大开幕当天,中国之声微博阅读总量高达2223.3万(人次),其中关于《党代表通道》的微博文章阅读量达到1614万(人次)。经济之声微信发布十九大相关报道百余条,点击量达到50万次以上,微博累计点击量近200万(人次)。中国民族广播网五种民族语言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相关消息近200条,总阅读量超过102万(人次)。二是加强用户互动和用户体验。中国之声微信推送的《好好学习个人专属表情包制作器》在朋友圈中廣泛传播,推送仅两小时累计访问量就已过万。全媒体专栏《党代表的4D朋友圈》为受众打开了一个新鲜的观会窗口,增强了用户的新鲜感。三是中央电台新媒体稿件被多家重点新闻网站转载。央广网刊发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遵循和行动逻辑》,被70多家中央新闻网站、客户端和商业门户网站转载。
  五、统筹有力、协调有序
  中央电台很早就成立了以阎晓明台长为组长的十九大宣传报道领导小组。大会期间,十九大报道联席会议与台编务会合并进行,各中心主要负责人每天参会,及时传达精神、通报选题、统筹共享、全台一盘棋,统一协调调度,各级领导恪尽职守,强化安全播出,确保导向正确,运行平稳。十九大期间,中央电台17套频率实现了安全播出,14场现场直播和传录任务均取得了优质、零秒停播的优异成绩。
  十九大报道取得圆满成功,再次证明中央电台这支队伍的素质是过硬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党的新闻舆论宣传队伍。希望全台同志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新时代,以空前的重视、空前的投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中央电台宣传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短视频是最新的农村传播方式,其特点表现为情景微化和叙事集中。作为直观、立体与生动的信息表达方式,移动短视频的兴起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具有密切关联,背后实则隐喻着社交化的传播思维,是人与机器、用户与传播主体、用户与用户之间关系的互动。新传播方式体现了农村内生性文化视角,建构着新的农村传播认同。  【关键词】农村传播 社交化 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
期刊
【摘要】2017上海广播节9月21日至24日在上海举行。本文综合叙述了广播节中举办的第十三届“东方畅想”公益宣传创新大赛颁奖盛典、2017阿基米德声音盛典,“自然的馈赠”2017大型精准扶贫行动高峰论坛暨第三届阿基米德新媒体高峰论坛、《市民与社会》高峰论坛以及“九州百戏·绝活儿”全国戏曲绝技展演、上海广播现场秀等特色活动,以此梳理广播在媒体深度融合、提质转型中,如何提升传播力、引导力、领导力与公信
期刊
“泛娱乐”化基本取向就是向物质主义跪拜、向消费社会妥协,以游戏玩乐的心态对待诸多文化生产包括文艺创作。  “泛娛乐”化的文化产品强调,快餐化、感官化、浅薄化及消解化,对文化产品制造商供应商而言,抢收视率、冲上座率和不计后果挣快钱,是其操纵“泛娱乐”的动力所在;对受众而言,求消遣、讨轻松、避沉痛、弃思考等,是其迎合并沉溺于“泛娱乐”化的根由所在。  但是,在“泛娱乐”化已为业界流弊的当下,我们需要有
期刊
【摘要】传统媒体正经历着全媒体时代的严峻考验与挑战。体育广播如何发展?本文从节目创新入手,浅析创收型的体育类广播栏目如何找准定位,适应新的市场格局;如何整合资源,打造新的节目类型;如何设计产品,打通线上广播与线下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关键词】体育广播 全媒体 创新 产品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超级体验团》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运动体验团队(以下简称团队
期刊
新闻作品的保护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发展兴衰。媒体融合技术背景下,新闻产品更加多样复杂,新闻作品侵权也呈高发态势。面对形态不断创新、形式更加多样的新闻产品,确定明晰的新闻作品认定标准是适用著作权保护的前提条件。  在我国法律法规、相关国际条约和其他国家立法体例中,新闻产品想要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新闻作品,必须同时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两个要件。融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产品能否成为新闻作品,关键在是否具有独创性。
期刊
重大活动报道,历来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以来,中央媒体在重大活动融媒体报道中有不少新亮点、新突破,或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一是认真做传统直播“推广者”和新媒体直播的“策划人”。重大活动报道,实况直播提供的实时动态,在时效性、直观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实况直播一直是重大活动报道的重要环节甚至关键环节。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观众也对活动直播有兴趣,却不一定有时间坐在
期刊
【摘 要】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对农广播媒体融合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格局,但在成绩的背后也存在不少問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10家对农广播媒体融合发展的情况,探讨了我国对农广播融媒体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建议,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对农广播 媒体融合 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传媒生态和传播格局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媒体
期刊
内容生产的IP化与传统内容生产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业外商业资本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介入程度的差异。业外商业资本的大量涌入强化了内容生产的市场逻辑,受众地位被凸显出来;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除了给内容创作的来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之外,也使业外商业资本得以绕开专业的艺术价值对市场价值进行判断,这又进一步强化了内容生产过程中的市场逻辑。内容生产的IP化对传统内容生产的目的、手段以及思路都带来了影响。 
期刊
灾难事故报道中应用数据新闻存在的问题。  一是应用范围窄。当前,国内数据新闻在灾难事故报道领域的应用,多见于对重大灾难事故的报道。但对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较轻微的灾难事故,则没有发现针对这些灾难事故的数据新闻报道。这些事故虽然社会危害性较小,但不代表就没有报道价值。  二是数据挖掘淺。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重渠道获取新闻信息。新闻报道如果仅停留在发生了什么,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媒体应当把
期刊
从本质上说,媒体对重大主题纪念活动的事实性报道是基础和手段,借助客观事实向全社会传输观点和主张,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才是宗旨和目的。从历史上看,重大主题新闻报道一直是新闻媒体视为“重大战役”的业务实践。历年每逢全国两会召开、重要节庆纪念活动、重大国际赛事等,各类新闻媒体都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力求通过新聞报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共识,激发人们团结一心,争取美好未来。  第一,准确把握受众心理,树立以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