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而该阶段的语文学习能够为学生之后的各科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语文阅读。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学生拥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内容,也会对课文所表达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判断,并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讲述了借助语文课本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语文课本;阅读能力;教学措施
中圖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5-0029-02
引 言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进行自主阅读。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中的基本能力,也是从事一切工作和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吸收新思想,开拓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语文课本进行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之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一、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阅读上,才能提升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保障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在开始教学前就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具体来讲,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前阅读任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段落划分,分析课文中比较优美的句子,将课文中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作的优美语句等摘抄在笔记本中。
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不仅能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还会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习效率[3]。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课下查询相关知识,如可以在网上寻找爬山虎生长的照片或视频,也可以在百度百科上寻找爬山虎的生长特性。在学生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爬山虎的生长视频与课文内容进行比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每一段内容,准确把握每一段内容的主旨,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问题,让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信心。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差,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将夸父追日的时间线画出来。学生在尝试画出夸父追日时间线的过程中,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和梳理,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夸父追日的相关动画片,让学生将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与课文内容相融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夸父追日的目的是什么?夸父追日的时间线是什么?夸父追日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形成自己的答案,并与小组成员讨论,综合讨论结果,让答案变得更加全面,在全面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效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最后,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6]。
三、重视课后巩固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为了奠定良好的语文阅读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语文阅读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理解语文阅读内容,对所学习的语文阅读知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7]。
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关于幸福的相关书籍,自主收集实际生活中的幸福事件。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或书店内寻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爱》等关于幸福的相关书籍,并制订阅读计划,将每一本书的阅读时间规划出来,然后严格按照阅读计划阅读优秀名著,同时将阅读感想记录下来,将优秀的句子摘抄下来。这样的课后作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开阔知识视野。为了收集生活中的幸福事件,学生可以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及父母之间的温馨生活和邻居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完成这些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与《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锻炼和提高阅读能力。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文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而在培养和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语文语言,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刘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8(20):10.
朱井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9(09):138.
周欣漪.从阅读到悦读: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09):64.
安宗慧.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分析[J].才智,2020(20):161-162.
班杰.点亮阅读之灯、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6):162.
张爱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66+68.
李秀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23.
作者简介:赖志敏(1966.8-),男,福建平和人,教导处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
关键词:语文课本;阅读能力;教学措施
中圖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5-0029-02
引 言
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需要进行自主阅读。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中的基本能力,也是从事一切工作和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吸收新思想,开拓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语文课本进行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知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之后的阅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
一、培养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语文阅读上,才能提升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为了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保障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让学生在开始教学前就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2]。具体来讲,教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课前阅读任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内容进行段落划分,分析课文中比较优美的句子,将课文中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作的优美语句等摘抄在笔记本中。
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不仅能集中课堂学习注意力,还会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习效率[3]。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课下查询相关知识,如可以在网上寻找爬山虎生长的照片或视频,也可以在百度百科上寻找爬山虎的生长特性。在学生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爬山虎的生长视频与课文内容进行比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每一段内容,准确把握每一段内容的主旨,从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问题,让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信心。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学生的判断能力比较差,还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故事情节进行自主思考,然后将夸父追日的时间线画出来。学生在尝试画出夸父追日时间线的过程中,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自主阅读和梳理,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夸父追日的相关动画片,让学生将动画片的故事情节与课文内容相融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夸父追日的目的是什么?夸父追日的时间线是什么?夸父追日的最终结果是什么?”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形成自己的答案,并与小组成员讨论,综合讨论结果,让答案变得更加全面,在全面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效提升自主阅读能力。最后,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有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6]。
三、重视课后巩固
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学习,学生才能真正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因此,为了奠定良好的语文阅读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后巩固的作用,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语文阅读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理解语文阅读内容,对所学习的语文阅读知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7]。
例如,在教学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幸福是什么》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寻找关于幸福的相关书籍,自主收集实际生活中的幸福事件。学生可以在图书馆或书店内寻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爱》等关于幸福的相关书籍,并制订阅读计划,将每一本书的阅读时间规划出来,然后严格按照阅读计划阅读优秀名著,同时将阅读感想记录下来,将优秀的句子摘抄下来。这样的课后作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开阔知识视野。为了收集生活中的幸福事件,学生可以观察自己的日常生活,记录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以及父母之间的温馨生活和邻居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完成这些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会与《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锻炼和提高阅读能力。
结 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文课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阅读能力。而在培养和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语文语言,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刘娟.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提升阅读能力的策略[J].中华少年,2018(20):10.
朱井焕.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9(09):138.
周欣漪.从阅读到悦读: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9(09):64.
安宗慧.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分析[J].才智,2020(20):161-162.
班杰.点亮阅读之灯、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20(16):162.
张爱民.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66+68.
李秀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23.
作者简介:赖志敏(1966.8-),男,福建平和人,教导处副主任,小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