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病人护理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ge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以5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脑梗塞 康复护理 早期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它是指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缺血,进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脑梗塞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根据有关数据显示,80%的患者在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心理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如何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者关注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其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56.6±4.2)歲;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55.2±4.3)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给予脱水降脑压、疏通血管、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治疗等内科治疗措施。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对四肢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在2周后进行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①心理干预:在康复训练前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让其正确面对疾病,告知其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目的、方式等,引起兴趣,增强其康复信心。②体位护理:指导患者以侧卧位为主,避免仰卧位。患侧卧位时,将患肢轻轻拉出,避免受压,将其置于前伸位,指导其前臂外旋,掌心向上。患侧卧位可牵拉整个患侧的肢体,增加感觉的输入。为避免压疮、关节痉挛等情况发生,每2小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一次。③肢体锻炼:肢体锻炼一般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恶化发展趋势后48h开展。护理人员对肢体软组织进行按摩,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运动时动作科学,幅度不宜过大,遵循肢体近端到肢体远端,从大关节到小关节的原则。其肌力慢慢恢复后,进行自主训练,如坐立训练、手指功能训练、简单的穿衣、洗脸、刷牙等。当其肌力达到一定标准后可进行步行训练,之后逐渐增加运动量。④语言训练: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发音,或利用图片、画册等方式进行训练,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同时也使训练更有趣,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渐恢复患者的语言能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情况越好[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情况,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情况
  详见表2。
  3 结论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患者经过治疗后大多存在肢体活动障碍、认知障碍、生活能力降低等情况,不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也给予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大量研究表明[3],患者康复疗效与治疗时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康复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本次研究以5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表明: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何丹[4]等学者通过研究表明,在患者发病2周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要远高于恢复期的康复效果。本次研究与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进一步证实,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于肢体在停止运动后1周可发生肌肉萎缩,故早期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协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如关节屈伸、屈曲、外旋、外展等活动,可减轻肌肉痉挛状态,使关节周围的组织及各种纤维组织得到松弛,对防止关节畸形、挛缩具有明显作用[5]。此外早期康复护理还有利于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能对神经功能起到刺激作用,增加感觉的输入,使脑机能重新组织及再建,减轻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故早期康复护理可在最大程度减轻后遗症,降低致残率,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生活能力,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微,夏义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14(19):2958-2960.
  [2]刘肇清,宋清,徐丽君等.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江西医学院学报,2014,42(3):129-131.
  [3]何丹.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32-3333.
  [4]蔡美娟.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4,25(5):513-513,514.
  [5]屈检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25(6):30-31.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和探讨病理技术HE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3月间病理科收治的700石蜡切片为研究主体.观察其中350例HE染色技术改进后的染色标
【摘 要】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护理危险因素与管理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产生危险问题的84例老年住院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类型与比例。结果:按照危险因素细致划分下,功能退行性障碍因素31例,占比36.90%,认知功能障碍因素9例,占比10.71%,用药安全因素23例,占比27.38%,疾病因素15例,占比25%;社会家庭因素6例,占比7.14%;按照危险因素
【摘 要】 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112例剖宫产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产妇术后腹胀情况及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对比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小儿白癜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白癜风患儿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使用窄谱中波紫外
目的:分析评价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对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6月-2017年7月,研究对象:138例本院收治确诊的重症急性胰腺
【摘 要】 目的 CTP在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行灌注扫描,术前后相对灌注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狭窄血管供血区术后rTTP比术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可较好评估颅内外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rTTP较敏感。  【关键词】 动脉狭窄 CTP支架植入 相对灌注值  Evaluation o
目的:分析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乳腺术后伤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8年1月期间纳入56例接受乳腺切除手术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
【摘 要】 目的:分析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因素,总结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74例患者睡眠情况,据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分为病例组、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睡眠障碍发生率54.74%;病例组年龄、病程、发病次数、BPRS、SDSS评分、性别、文化水平、入院方式、家属探视、不良反应、入院时间、GA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做好评估,加强护理干预,控制危险因素。  【关键词
目的 :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自2015年1月起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将2014年1月 ~2014年12月期间的静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