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故事等

来源 :游遍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路上好八连,苏州河畔红色资本家,永久、凤凰、海鸥、宝石花、蝴蝶、蜜蜂、红灯、金星、凯歌、英雄、回力、大白兔……让我们重拾那些遗散的记忆,再读读上海。
  
  普通连队不普通
  
  好八连原是一个极普通的连队。
  1947年8月6日,在山东莱阳城西水头沟小园村,华东军区特务团把招来的几十个胶东农民子弟编在一起,组成该团的四大队辎重连,不久,连队改番号为华东军区警卫旅特务团一营一连。1949年,第三野战军解放上海,进城不入民宅,不管刮风下雨,统统睡在马路上。陈毅司令员说,这是我们送给上海人民最好的见面礼。
  随大军进城的一连奉命在南京路执勤,被编为三营八连。挑战接踵而至。
  一方面,八连的战士想不通,当兵应该)中锋陷阵,为什么要在繁华的都市站马路?他们说:“不理解,上海打完了,我们作战部队在那里守卫城市算什么?部队就要往前冲,消灭敌人。站马路?这一辈子没有站过马路。是我们打得不好,还是怎么回事儿?想不通”。
  另一方面,一段时间后,战士们发现,巡逻并不比行军打仗轻松多少。昔日的上海曾经是冒险家的乐园,尽管解放了,但是曾被誉为十里洋场的南京路,当时依然充斥着强烈的诱惑和腐蚀性。
  进驻南京路,八连从此不再普通。
  
  “上海大染缸”
  
  八连面临着的是另一场新的战斗。
  时任“南京路上好八连”指导员的王经文回忆“当时,隐藏在阴暗角落里的敌人叫嚣‘共产党红着进来,不出三个月就让他发霉烂掉,滚出南京路。’”“甚至有不怀好意的人,就从楼上扔下钱包,企图来试探和腐蚀我们的战士。”
  南京路是旧上海的一个缩影,这里酒绿灯红,歌柔舞艳,繁华喧闹中弥散着巨大的诱惑。人民解放军开进上海后,国民党布下的反动残余采取“腐蚀拉拢加破坏暗杀”策略进行抵抗,还四处扬言共产党解放军红着进来,不出3个月,就要黑着出去。
  八连的老同志还清楚地记得,在解放上海的前夕,部队首长曾说过:“上海是个革命的城市,也是党的诞生地。由于上海长期遭受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使它成了‘冒险家的乐园’,成了一口大染缸。特别是南京路,是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最集中的地方。我们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去占领阵地,改造旧的上海,决不能让旧的上海染黑我们。”
  
  爱夜晚站岗的新战士
  
  复杂的环境影响了一部分战士的思想。
  影片《霓虹灯下的哨兵》中,年轻战士童阿男在八连中的原型,是一个叫童新根的新战士。
  童新根看到霓虹灯下穿绸着缎的身影,羡慕得直叹“看人家穿的,风一吹轻飘飘,又好看又凉快,哪像咱这身粗布装。”
  一个星期天,童新根一个人去“大世界”连看了两场电影,去高级理发馆花五角钱剃了个大光头,他还吹嘘说自己到国际饭店大吃了一顿花了一块五。事实上他只吃了一碗阳春面,花了两毛钱。他甚至专门要求班长安排他晚上站岗,他说“晚上站岗真开心,南京路上的风啊,都是香的,比看电影还过瘾。”
  连队分析认为,童新根是孤儿,小时候流浪在上海,睡过马路,讨过饭,现在他这种表现,很值得重视。经过大家耐心的启发教育,童新根从此变了样,成了八连出色的战士,立了功,受了奖。
  
  拒腐蚀,永不沾
  
  八连那些在穷苦中长大,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战士们十分纯朴。初进南京路时,他们连自来水都不会用,守着抽水马桶还到处找厕所,按一下电灯开关,会被灯泡突然发出的光吓一跳。但时间一长,情况便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战士看到路边行人穿着那么时髦,男的女的手臂挽着进出舞厅、电影院,有点儿羡慕了:当一些“装扮妖艳,浑身喷着香气的女子向他们抛媚眼,丢手绢时,有的战士也禁不住朝她们瞟上几眼……”
  针对战士们的情况,连队党支部会认为,南京路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来到这里我们就没有退路了,我们要让全连保持高度的警觉性,绝不能吃败仗。他们让战士们反复学习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指导员刘仁福给全连上了一堂课。他拍着身上洗得发白的老土布军装说:“我也有一套洋布军装,是部队攻打潍县时发的战利品,直到进上海,我也没拿出来穿。为什么?因为我的父亲,母亲,我家乡的大多数人还没穿上洋布衣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也没穿上洋布衣服。”
  在旧上海,金钱是最迷人的东西。而八连的战士却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人们,金钱是微不足道的,既不是幸福的象征,更不是人生的目的。
  当时南京路上,许多怪模怪样,怪声怪调等等低级庸俗的东西,战士们看不惯。1963年《解放军报》的长篇通讯《艰苦作风代代相传——记“南京路上好八连”》里写道,“有一天,战士在南京路上执勤,忽然有人从楼窗里把一包钞票扔在他们脚下。又有一天夜晚,巡逻的时候,妖里妖气的女人,拦住他们,无耻地纠缠。的确,在这条南京路上,金钱美女是曾经烂掉过许多军阀部队和国民党部队的。但是八连工农子弟兵,他们斥退了无耻的引诱。”
  那时,八连住在一个破烂的旧仓库里,睡的是水门汀地铺。穿的是老解放区的粗布衣服,老布袜子。他们就是这样和周围的诱惑相对抗。
  
  拾金不昧
  
  一天,战士徐淑潮在黄浦江边拾到一分钱,他郑重其事地交给了前任指导员刘仁福。为这事,指导员在全连同志面前表扬了徐淑潮。他说:“一分钱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交了公是人民战士的本色。如果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它就会在我们心上染上一个黑点,这个黑点是永远抹不掉的。”
  不爱钱财是人民军队的传统风尚。八连同志随便拣到什么——不论是一分钱还是100元,不论是一张戏票、一方手帕,还是一件毛衣。一支金笔,都尽量想法找到失主或交公处理。仅仅几年,八连拾金不昧、拾物交公的记录就有1390多次。
  战士唐照顺执勤时拣到一张当晚的戏票,虽然他已经站了一下午岗,但他不顾疲劳,也顾不得吃饭,挨个询问出入的人,终于把这张戏票交到失主手里。失主感动地问他的名字,他说“时间不多了,你快去看戏吧,只要知道我是个解放军战士就行了。”
  战士陈进林拣到了28元钱,当时就交给了失主。这件事连里没人知道,还是连长在失主机关的黑板报上发现的。连长问他为什么没有汇报,陈进林说:“这是八连的光荣传统,有什么值得汇报的。”
  给养员朱英才在路上拣到了一张130多元的领款证,亲手送到了失主家里……
  
  国际饭店
  
  从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国际饭店一直是上海的最高建筑,并保持“远东第一高楼”的纪录近三十年。
  国际饭店由当时的四大银行共同投资兴建,是中国人自己筹资建造的第一幢摩天大楼,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亚洲最先进的饭店。饭店由匈牙利建筑 设计师拉斯洛·邬迭克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包全部建筑工程。由于当时楼高惊人,故有“仰观落帽”之说。1933年,年轻的贝聿铭连经饭店,一个梦想油然而生,未等读完圣约翰大学的课程,便踏上去美国求读建筑学的道路。
  历史上的国际饭店是名流汇聚之所,1949年之前,宋美龄,张学良,陈纳德等都是常客。解放伊始,陈毅市长在这里接见了解放军团以上指挥员,1959年,郭沫若登上饭店屋顶欣然题诗两首。不少名流学者为饭店留下的诗书画作成为传世之宝。
  1950年11月,为统一上海的平面坐标系统,上海市地政局以国际饭店楼顶中心旗杆为原点对全市进行了测量,由此,确立了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
  
  “传家宝”
  
  上海解放初期,八连的战士也曾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你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是有功劳的,应该享点福了,还这么刻苦,未免太傻了。”
  八连有句口头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别看战士们都是粗手大脚的小伙子,他们每人都有一个针线包,坐下来,飞针走线,缝缝补补,谁也不含糊。战士罗大大脚上的那双袜子,光袜底就换了六次,还照样穿着。杨妙生的袜子破到不能再换袜底了,仍然舍不得丢掉,剪去一截子,把袜筒缝了缝又穿。许长松的一件衬衣补了二三十个补丁,每次洗它都得十分小心。指导员王经文来上海13年了,还盖着10年前公家发的那床黄被子,装衣服的是一个旧肥皂箱子。
  在好八连,每当老战士复员时,都要精心缝制一个针线包,留给新战友作纪念,要他们“一条线,一根针,和红军战士心连心”。
  说起八连建立针线包,保持红军老传统,最早是从连长张继宝开头的。他把针线放在充满战火气味的小背包里,带进了上海,一有空。总爱缝缝补补的,战士们看到他这样干,不少人就跟着学。1961年老战士复员时提议,把赠送针线包作为向新战友交班的礼物。
  连长张继宝曾穿着双草鞋在南京路上查岗查哨,当年他还和一排长孙一广合编了反映当时情况的《草鞋歌》:红军穿草鞋,把革命的道路开,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来打败,野战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咱们穿草鞋,把“香风”臭气脚下踩。
  八连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了。不管是已走的英雄,还是新来的战士,都清清楚楚地记得什么是好八连的“传家宝”。
  老炊事班长王景全从战场上背进大上海的那口行军锅,现在摆在连队的荣誉室里。1952年,这位老班长临复员时含着眼泪希望战友们好好珍惜,他说,当年凭着这口行军锅,竖起了井冈山的红旗,战胜了雪山草地,保卫了延安,走上了天安门。
  好八连的战友们,没有辜负老炊事班长的嘱托,他们把那口行军锅又用了几年,直到1956年统一启用新的行军锅,才把它送进连队的“历史博物馆”。
  连里有一个工具箱,最初是老战士吴岳生用拣来的废木料做的。他把买来的小锯和钉子放在里面,修楼梯,修木凳,修床板。为了建立这个工具箱,他花了不少钱,司务长要给他报销,他说“报销就要花国家的钱。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国家的钱要用到建设上。”1960年,吴岳生要复员了,就把这个工具箱连同自己摸索出的一套木工活本事,传给了本班战士。如今,这些木工箱、补鞋箱、理发箱的主人已分别传到了第26代,27代,28代……
  


  


  


  


  
  节约“五个一”
  
  在八连当过两年指导员的丛志良,15岁就在解放战争中参了军,当兵离家时,他妈妈从邻居家借了一碗面粉,要擀点面条为他送行。擀好了,妈妈一面往锅里下面条,眼泪也随着面条叭达叭达掉进锅里。临走,妈妈又从包袱里翻出一个小铁盒递给他“拿去吧,里面有4角钱,这是咱全家的积蓄。”他走出40里地,来到一个集市,看到很多好吃的,可他怎么也舍不得花一文钱买吃的,只用9分钱买了一支铅笔,把剩下的3角1分钱重新放进铁盒里托人捎回家,带口信给妈妈“妈,你给我的4角钱,我花9分钱买了一支铅笔,好到部队上学文化,剩下的留给你过日子吧。”几年后,丛志良到了上海,分配到八连当指导员,他经常用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战士,“不要忘了我们是穷人家的孩子。”
  八连战士们都有这样一种习惯,每年领新交旧的的时候,就提前一两个星期,把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破了的补好,缺个扣子缀上。他们自己扎扫帚,扎拖把,桌凳门窗,鼓风机、抽水马桶、篮球架等等坏了都是自己动手修好。他们的口号是“为国家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分钱,一寸布”。
  八连同志一面为国家节约,一面利用执勤和训练间隙,到郊外去开荒生产,自己动手,克服困难。在上海找一块生产地很不容易,他们足足花了两个月课余时间,硬是把破砖碎瓦埋下去,把土壤翻上来,在这块荒地上,第一次播下了菜种。全连一年收获蔬菜99万多斤。他们却把最好的蔬菜主动拿出去支援市场。
  
  “南京路上好八连”
  
  《解放日报》是全国第一家宣传八连,也是最先给八连冠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的媒体。
  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工作需要,八连所在团的宣传干事吕兴臣,经常往八连跑,对八连的情况非常了解,小本本上记了不少八连的好人好事。
  吕兴臣只读过四年书,写稿是从写照片说明开始的,那时他是《解放日报》的通讯员。《针线包》是他的处女作,从此一发不可收,从《行军锅》到《38个补丁的衬衫》、《工具箱》,传家宝,针线包,《一分钱的故事》……他写了很多八连艰苦奋斗的小故事。
  1959年春季,他把八连的情况向上级汇报了,上海警备区的张哲明听了,觉得连队拾金不昧,勤俭节约方面反映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可以给地方报纸写篇报道。于是,就帮着吕兴臣理了理思路,搞出了一个写作提纲。
  吕兴臣进一步采访,前后花了个把月的时间,写出了一篇通讯,直接送到《解放日报》。
  1959年7月23日,《解放日报》第一版发表了题为《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通讯,并配发了评论。这篇通讯一发表,马上在上海新闻界引起强烈反响,接着,《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都纷纷从不同角度争相报道八连。
  正是这些报道,使“南京路上好八连”在上海家喻户晓。
  
  《霓虹灯下的哨兵》
  
  上海警备区党委也高度重视对八连这一典型的培养和宣传。
  1961年初春,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赴浙江舟山部队视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剧作家沈西蒙陪同前往。视察结束,沈西蒙到上海时,警备区司令王必成亲自迎接,并说“这次你要丢下买路钱。”沈西蒙开始还发愣:“丢下什么买路钱?“王必成这时提醒他,上海有一个好八连,你该为好八连写个戏。
  沈西蒙受令后,来到八连一班当兵体验生活。一个多月后,他头脑中勾勒出了以八连为原型的一台话剧的 框架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连队在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后,转入警卫南京路的任务。受美帝指使的蒋匪特务老K曲曼丽等妄图用资产阶级的“香风毒气”瓦解连队官兵的斗志。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悄然展开……
  三排长陈喜在花花绿绿的世界里放松了革命警惕,忘掉了艰苦朴素的老传统。新战士童阿男,没有经过严格的阶级斗争锻炼,有自由主义倾向,受了批评就离开了连队……
  


  


  


  


  连队指导员路华,连长鲁大成和老班长洪满堂等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教育帮助战友,带领连队进行敌前练兵……
  正当童阿男离开连队时,他的姐姐童阿香遭到特务分子的谋害。路华、鲁大成等及时掌握情况,救了阿香,逮捕了特务老七……
  指导员因势利导,请来了老工人周德贵和童阿男的母亲,向连队战士进行阶级教育。童阿男认识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拿起枪,决心干一辈子革命。陈喜也转变过来了。全连擦亮了眼睛,终于抓获了特务老K与曲曼丽……”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连队官兵纷纷报名参战,陈喜,赵大大,童阿男光荣地走进了志愿军队伍的行列。
  1962年底,话剧《霓虹灯下的Ⅱ肖兵》开始公演,立即引起轰动。
  
  总理会见八连人
  
  1963年2月,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进京上演。周恩来总理7次观看此剧,当他得知这台戏的生活原型就是在南京路上执勤的八连时,说:“八连工作做得好,全军全国都要向八连学习。”
  周恩来对演员们说,我是拿你们的戏去打仗的。大家不明白,总理解释说“文艺界同志问我什么叫革命现代戏?请你给我们树两个样子,让我们好学习。而你们就给了我最好的实例,所以我是拿你们的戏去打仗了。”
  一次,周总理得知八连干部来北京作报告,提出要单独见一见。1963年4月12日,报告团的刘仁福来到了中南海西花厅。他向周恩来汇报连队情况,谈到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时,周恩来问“陈喜是怎么回事?“刘仁福说”连队有那么个排长,结婚不久要离婚。”周恩来又问:“童阿男这个人物呢?”刘仁福说,“连队有个战士叫童新根,是个孤儿,来到部队后开始思想有点问题,以后进步很快。”
  周恩来听后又换了话题“哦,抗美援朝连队参加了吗?”
  刘仁福说:“去了一个人,是司务长。”
  最后,周恩来勉励说:八连的工作做得很好,八连的宣传对全国很有意义。
  刘仁福离开时,周恩来和邓颖超与他一起在一株梅花树下合影留念。
  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正式颁布命令,将八连命名为“南京路上好八连”。
  
  毛主席作诗《八连颂》
  
  毛主席晚年只看过两部话剧,一部是《雷锋》,另一部就是《霓虹灯下的哨兵》。毛泽东一生只作诗赞颂过一个连队,那就是“南京路上好八连”。
  1963年7月29日晚,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中南海怀仁堂上演,毛主席看得十分投入,当剧中童阿男受到批评离开连队时,他十分着急,喃喃自语道“童阿男,你可不能走啊!”当童阿男受到教育后重新回到连队时,他面带笑容,微微点着头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演出结束后,毛主席高兴地走上舞台和演职人员——握手,并对他们说:“是个好戏,很动人,写的好,演的也好,要多给一些人看。”毛主席和剧组人员合影留念后,又说:“话剧是有生命力的,是最能反映现实的。”
  八连的精神与毛泽东的所思所虑产生了共鸣,在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面临严峻挑战之际,多么需要站稳脚根、保持本色、不屈不挠、团结一致!
  1963年八一建军节那天凌晨,彻夜未寐的毛泽东挥笔写下了著名的《八连颂》。
  
  偶像“春妮”
  
  仅靠一个前线话剧团演出,有机会观看的观众毕竟有限,于是地方上的各剧种的剧团也都参加到《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演出中。这期间,全国大概有一百多个剧团都在演出同一部戏。为了继续扩大影响,周恩来找到夏衍,要他负责把话剧拍成电影,而且要求一句台词不能改,一个演员不准换。1964年,电影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在南京路实地拍摄。
  影片中春妮的扮演者是陶玉玲,她1949年14岁时参加革命,参加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演出时,已经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了,春妮这个艺术形象也让她的演艺生涯走向了巅峰。
  陶玉玲塑造的春妮在当时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典型,最可爱的女性形象,一时间,人们择偶时,都将“春妮”作为标准。直至今天,有人回忆当年,还时常对陶玉玲开玩笑,“我当时拔对象就想找你这样的。”
  (部分好八连资料图由张宁峰提供)
  

其他文献
澳门文第士街1号环球酒店旁,有一幢3层高5开间的伊斯兰教风格建筑——澳门国父纪念馆,走进去才知道,孙中山与澳门渊源竟如此之深。  1879年6月,12岁的孙中山离开家乡翠亨村,正是从相距仅35公里的澳门登上去夏威夷的客轮,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13年后,他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随即到澳门镜湖医院担任义务医师,创立中西药局,从澳门迈出了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行医期间,他经常在澳门当地报刊发表针砭时弊的激
期刊
由济南沿220国道东北而行百余公里到达惠民县的魏集。下国道将抵黄河坝堤的地方,就是魏氏庄园。这是我国北方仅存的清代城堡式建筑群,青砖青瓦,构成了一幢神秘的历史深宫。在古代的武定府、过去的惠民地区,如此贫穷落后的地方,何以有一座建筑鹤立鸡群?魏氏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修造这样的大宅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呢?建园后,这个家族后人为何大都短寿?    官商之家    魏氏家族五世前一直务农为本。五世时,多
期刊
书名出自杜甫的“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五城”原指唐代在河套地区的五座主要军城。副标题是“一位唐史学者的寻踪壮游”,这样沉甸甸的标题,任谁看了都要联想到一段华丽的旅行吧?  这是作者赖瑞和从1989年到1993年在中国的行走记录。他说“我很庆幸,在年轻时,读了唐史,又在壮年时,坐火车去寻访了不少唐代的遗迹”。这位研究唐代历史的海外学者读了“万卷书”后,深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
期刊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曾说过一句非常令人深思的话:千年以后再回顾美国历史,如果有一句话可以总结千年美国史的话,那句话就是:尼克松去了中国。  37年前那次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改变了中美关系,改变了世界。封锁了20多年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开始了对中国的开放。今天,循着尼克松访华留下的足迹,回忆那些逸闻趣事,还能深刻地感受到那次握手的重要意义。    尼克松来了    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当
期刊
此时,江南的桃花开得正妍。  每年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城市的公园里道路边.都三三两两“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但横看竖看总觉得背景乱了,花色淡了,怎么也不够春深秾妍似的。还是打起包袱去乡下吧.或者直接去深山.到李太白与汪伦踏歌相和的桃花潭,从芜湖出发.也不过一个多小时车程。  一路上丘陵起伏,清风拂面,相对的山色略显荒凉,但竹山松林的蓊郁间,似乎已能闻得见春天暖融融的气息了。不时闪过粉墙黛瓦的徽派民
期刊
地球另一端,有一个国家,他的名字意为“白银”,曾经位居世界10大富国行列。  那里,有疯狂的足球、性感的探戈,绝美的烤肉;  那里,有世界上最宽阔的街道、最凄美的爱情瀑布,最遥远的断肠之城。  那个国家,就是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博卡:足球与探戈的邂逅  16世纪初,远道而来的西班牙探险船队驶入拉普拉塔河口,面对阳光普照、绿野千里、空气清新的这块土地,一名船员不禁高呼,“Buenos Air
期刊
4月13日是泰国农历新年宋干节,也称泼水节。这是泰国最热闹的节日,届时整个国家都将披上盛装,友好的泰国人用泼水的方式表达欢乐,喜庆、尊敬和祝福。  搜美行已组织过多次泰国自驾游,这样喜庆的日子又怎能错过?出发——4月10日我们又将上路,带给您不一样的泰国自驾之旅。    自驾线路:深圳-南宁-兴义-昆明-玉溪-勐腊-磨憨-磨丁-会晒-清孔-清盛-金三角-美赛-皇后花园-美斯乐-清莱-清孔-会晒-磨
期刊
行走在墨西哥,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大草帽。墨西哥有一句话:有墨西哥人的地方就有大草帽。足可看出草帽在墨西哥人心中的地位。  世界杯赛场上,墨西哥球迷头戴统一宽边三色草帽,从来都是赛场的亮丽风景,而且球迷的草帽由专人设计,从不重复。  此外,墨西哥草帽还时时出现在建筑和国家形象中。  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主会场墨西哥奥林匹克体育馆就是模仿墨西哥草帽形状设计的。  1970年,墨西哥举办第9届世界杯
期刊
离岛,漂流瓶一般悬浮在九龙半岛和香港岛周遭的海域上。地理上的离散,恰恰成了现代文明进入的天然屏障。于是,这些大大小小的离岛,便如同被装在玻璃瓶中,原真地封存了“前世香港”的模样。    我不知道香港还有另外一面。  她气质时尚文化多元,已是这座城市几近固化的标签。然而,当我有机会接近她周遭海域上那些离散的小岛,却看到了香港惊艳。  处在海山之间的香港,原本就是大陆南端的一处渔港。海洋,是她的的母亲
期刊
酷爱探险,所以再次辞掉工作,到广东阳江海陵岛东岛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独木舟训练和度假,铁人探险海豚独木舟俱乐部在这里建立了海岸线计划的第一个临时基地,为的就是这次历时六天,航程两百公里的独木舟探险。目的地——美丽的珠海。    第一天:港湾迷人的夜(大窝岛)    正式出发那天,所有队员聚集在海神庙举行简单仪式。5名探险队员分别是有着丰富海洋知识和独木舟航海经历,此次活动的策划长弓挽月;深圳人大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