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的世界取瑟而歌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定浩写散文、书评、影评,也写诗,是独属于他的一路文字,清淡、简素,主张是诗在诗外,你很少看得见他轻舞飞扬,他像李贺和贾岛一样“炼”字,也近于苦吟。书卷气与儒生气都是他最好的表象,一看是他,再看还是他。在如今这个喧阗的尘世,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他出一本诗集,书名即是主张—“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接下去写的是“琥珀里的时间,微暗的火/一生都在半途而废/一生都怀抱热望”。显然他喜爱的都是些相对褊狭的物事,他爱在那样的行进中组织自身有序的游历,并在历程中洞察本质,能够切近一点,也就宽慰一些,明白沉默如谜的意义。
  以这样的创作实践来论诗,诗论也鲜明得很,虽属一家之见,但见得彻骨,鉴得深邃。论旧诗他以一册《既见君子》交出成绩单;等他来论新诗,也即眼下可见的这本《取瑟而歌》了,一样是别开生面的阐释,务去陈言,旧诗论也罢,新诗论也好,他总说得出他的真知灼见。
  单从选题看亦看得出他的别具一格,里头有耳熟能详的顾城、海子,又有虽耳熟能详却鲜有第一印象当她是个诗人的林徽因,有像钢铁编织起亚洲的海棠的穆旦,更有小众得不是他提及几乎也早被人遗忘了的逝者马雁。五个诗人,八万余字,就是他献给这个非诗的人间最佳的馈赠。

林徽因:明暗自成内心的秘奥


  多数人知晓林氏,总须提及徐志摩的痴恋,其中一部分人亦会把金岳霖钩沉出来,那么一个逻辑学教授终身未婚,林氏住到哪里,他也住到哪里,默默地爱着,默默地守着,即或林氏一九五五年香销魂灭,他的爱依旧延续下去,直至肉身终了,其犹未悔。
  这也算个可歌可泣的恋爱故事了,不过老在这样的情绪中谈论林徽因,只会把她当作沙龙女主人,长袖善舞,目的不过是将石榴裙敞开,接纳一切文艺知音。当然不是这样随便,她有她的格调,面子上或者不容易看得出來,看诗就看得分明,不是一个人生整全、本质淳正之人,哪里就写得出诸如“难怪她笑永恒是人们造的谎/来抚慰恋爱的消失,死亡的痛”之类的沉潜的诗句。
  张定浩的难得,难得在他摒弃了常态之下的认知与流言,在字句中上下求索、斤斤计较,找到读解一个人的密电码,对林徽因,他的功绩堪称正名,使你明白林氏的不朽绝非那些花边,而恰恰是她的创作奠定了她所以人见人爱的本源。

穆旦:像钢铁编织起亚洲的海棠


  在与上同题的最后一节,张氏对穆旦妥帖的总结是:“在其最好的一部分诗作和译诗中我们看到那个来自异域的百炼钢如何被锻造成绕指柔,如何编织起中文的海棠,那美妙的、细小的汉语的花朵。”
  这可能是我所见对穆旦最好的评价了,既没有盲目迷信,亦不曾刻意贬低。他只是客观地看待诗人的一生,讲他的得,亦绝不回避他的失,得失皆由文本而来,述说未完成的遗憾。即或如此,也是放在现代汉诗的高度去褒、去贬,去求朝向终极的完满。到这种境界,诗歌之途和修行之旅已无二异。而解者的意义亦复如是,是他给予了一首可能被你忽略的诗歌新的生命,拄杖助行,邂逅本即存在而只是被疏忽掉的光明。

顾城:夜的酒杯与花束


  若有所谓的诗国可言,顾城当然是宠儿,却也是孤儿,对他的误读显然多过正解,以致在寻常人眼中他要么是童话性的,要么呢,又成了精神病患者。这样的误解实在也是顾城的宿命,你甚至难以想象假使诗人未曾三十七岁殒命孤岛,活到于今这个年纪,他会成为怎样一个人。依旧不见容于世吗?或则还在旁观者、爱惜者的呵护之下,去写他们热衷于传播的警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事实绝非如斯,他从来就不是个讴歌光明的使者,对他而言,“唯一能令他随时保持振奋自拔的好友与对话者,很遗憾的,是死亡,唯有死亡”。懂得他的除去死亡之外,也就只有他自己了,于是他去编他的自选诗集《海篮》,那里头已经没有寻找光明的黑眼睛了,有的只是些类似于“鬼进城”的段落,是他半生的主张—中国有句俗话“竹篮打水一场空”,是以“有”捕“无”,当然是什么也捕获不到;那么以“无”捕“有”呢,这就是“海篮”。
  这样的捕风行径,让他迥异常人,亦让他的诗歌现出神示的意味,来去从容,一锤定音—一个人不能避免他的命运/他是清楚的。

海子: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这一篇是书中较早写出的一篇,与更早的《顾城》仅仅相差四个月,似乎不大好写,一者海子早就被阐释殆尽了;再者过多地言说查海生先生容易被视为文学青年的旁枝末路,但又是无法绕开的一环,是迟早要面对的。逝者明星化从来就是贪便宜的结果,涂脂抹粉、偷梁换柱,都无关于当事人了,他所有的遗产终归是纸上文章和形迹可疑的传说。
  张定浩写海子仍然以语言切入,去看用词的起心动念,从词根上评判作者对于现代汉语的贡献是他拿来衡量诗意高低的天平。
  以此,一个早就被解构得七零八落的海子被再度拼合起来,继而上升到原则的深度中去—在这样的语言中,词语在自身中得以实现,重新成为事物本身对于事物的表述,甚至,事物也不再仅仅是事物本身,而是它要成为的那种东西。
  这样的读解想必堪称知己之言了吧,海子天堂有幸,能够看到这样的论断,会不会欣而起身,重返人间,再写它几年。

马雁:贝壳将给出回环的路径


  一整本书写到最后,等到写马雁,多出了一份温洽,大致是彼此熟识的缘故吧。马雁沪上辞世那年亦出过一本诗选,选的多为同人篇章,名字也取得好,就叫“几个好朋友”,张定浩自是好朋友之一。同道中人聚合一册,也是雅集的意思。
  马的编辑思路在前言之中已然言明:诗歌是一种交流,关于诗歌的交流也是一种交流。虽然我们不能坐在一起促膝谈心,但我们有纸笔,可以将自己的写作历程拿来作一次交流,并且呈现作品。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想法,作品加笔谈的形式是最基本的交流途径。
  如此这般的促膝谈心,大约也是张定浩的追求吧,只不过这回他促膝所谈的既是心,也是诗,是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五个先逝的知己,在诗歌的世界取瑟而歌,余音绕梁,然后—献给少数幸福的人。
  二0一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其他文献
一  二○一一年有一部收视率并不太高的日剧《回我的家》(ゴイング マイ ホーム)深得我心。这是我第一次观看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也是导演第一次涉猎电视剧。是枝裕和将之形容成一场“全马”(全程马拉松),相比之下,他将自己的电影拍摄比作“半马”(半程马拉松)。缓慢的节奏、浸润式的家庭场景,在所有细碎的“无聊”中模写着一个家庭的“有聊”。是枝裕和在其散文集《有如走路的速度》中表示,这部电视剧带有自传体的性
期刊
引子  我是读过《白雪公主的简历》的初稿的。那还是二○一四年在我供职的杂志上发表了陈丹燕的中篇小说《其实我有许多想说》,这就是本书第一章“悬丝”的萌芽阶段。标题的寓言性与文本高度贴合,倾向于木偶的世界。我没想到再次读到这一部分时,小说已有了视野的抬升,它走出了封闭的空间,走向了宽广与纵深,这拯救了木偶,也拯救了与木偶相逢的人。  当初丹燕老师问我,你们发表图文形式的作品吗?我立即回答,可以考虑的。
期刊
印裔美国女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因为小说集《解说疾病的人》(The Interpreter of Maladies)而获得二000年的普利策奖。一般读者和观众最熟悉的,大约还是她的《同名之人》(The Namesake,又译《同名人》)。小说写的是美国的印度移民的故事,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电影里有一个相亲场面,女子进屋时,在门口看到男子的鞋,开心地把脚伸进他的大鞋,脸上浮出顽
期刊
最近二十年来,“汉语热”成了美国外语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鸦片战争之后,只有中国人学外国话的份儿,哪儿有外国人学中文的事呢!而今风水轮转,外国人居然也学起汉语来了。五四运动以来,被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指为中国进步绊脚石的汉语汉字,在经过近百年的批评、摧残、改造之后,居然屹立不倒,还在世界各地,大出风头。这绝非当年主张废灭汉字、提倡拉丁化的学者专家所能梦见。  汉语汉字之所以由“冷门”变成“热门”,绝非
期刊
一  四号线,号阔嘴鸟大道。到分岔口再次误入左道,却歪打正着撞上冤家白眉棕啄木鸟,我的怨念鸟,曾赴黑石顶专程寻它而不得。目标鸟长尾阔嘴鸟则不见踪影,心有不甘却也不得不迷途知返。哪知绕到板岭屯,它们就在路边电线杆双双营巢……我美滋滋看爽了……这呆萌的鸟儿,羽色翠绿染明黄,造型卡通,妆容精致,艳而不俗,其巢却不敢恭维,枯藤细丝乱糟糟织就,像长长的鱼罾挂在电线上,这条窄窄的乡路,不过两三百米长,挂了四五
期刊
新近播出的《风味人间》第三集以“酱”为主题,串联了不同文化的美食,再次说明了人类在寻味的道路上所采取的相似的路径。纵使相隔千万里之遥,人们对于食物口感的追索,亦有相通互融之处。在介绍中东地区的鹰嘴豆泥时,镜头转向了耶路撒冷。熙熙攘攘的老城上方,出现了两行诗句:“所有人的嘴唇都在翕动、追忆,/所有人的眼睛都在闪亮、流泪。”  它们出自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Yehuda Amichai,1924-
期刊
二○○六年,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团队报道了加州吉尔·普莱斯(Jill Price)的故事:一九六五年出生的犹太裔美国人普莱斯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她几乎能回忆起从儿时开始所经历和感知的每一个细节。然而,这种记忆力限制了她的决策和行动能力。这种绝对记忆力也出现在了博尔赫斯于一九四二年刊出的小说《博闻强记的富内斯》中,只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在坠马后才获得如此细致入微的记忆能力。富内斯拥有绝对记忆力,但令他苦恼的
期刊
由尼克·格鲁姆《图识莎士比亚》(Shakespeare: A Graphic Guide)小册子中的一小段话—“这就是为什么歌德和德国浪漫派作家把莎士比亚纳入摆脱了古典主义束缚且和土地有着紧密联系的哥特式作家的行列,并在十八世纪末把他如此迅速吸收进日耳曼文化的原因”—想到这个题目。  简言之,这便是德国“狂飙”中的莎士比亚了,如莱辛所言:“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戏剧把人们从法国人自欺欺人的睡梦中唤
期刊
一  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1870)大概是十九世纪英国作家中最现代的现实主义作家。正是这点延续了他的小说的生命,让我们把他的小说从他本国的《弃儿汤姆·琼斯史》这样的长篇中辨识出来,也跟《十日谈》和《堂吉诃德》《巨人传》之类的古典小说区别开来。这种鲜明的辨识度就得自他的现代性。很难说他有乔伊斯和普鲁斯特那样自觉的现代意识,他的现代意识介于自觉和不
期刊
一九一八年,鲁迅重新执笔为文投入新文化运动之后,他的书籍出版情况大有改观。全国最大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单是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三年两年之内,就连续出了他五本书。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他个人的时来运转,而是时代思潮的发展变化所致。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使得青年读者对新思潮的接受水平大為提高,欣赏趣味也大有改变。鲁迅当年那些曲高和寡的超前译作,此时都转为时尚,深受读者欢迎,再加上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冲锋陷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