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论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uiqiangk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我国正在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时又遭遇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文章从分析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入手,旨在探讨应对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措施,以促进相关部门积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 和谐社会;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2-0091-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客观上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群体,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良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既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国深化改革、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根本性任务。大学生就业是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广大公众安居乐业的战略问题。它关系着亿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1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大学生就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说,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必须能够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从2003年开始,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每年都在不断的递增。见表1:
  


  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招生人数推算,2010年毕业生的人数还会持续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后几年全国每年需要安排就业人员达2400万人,而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仅为900万个,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1400万人,整个社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服务于社会;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富国强民;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大学毕业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我国要实现我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大学生充分就业,必须为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平台。
  
  2 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新增大学毕业人数与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大学生就业预期与现实提供待遇落差较大、地区和行业就业状况不均衡、就业岗位不稳定等情况。笔者深入调查与分析后,认为当前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就业户籍制度的限制、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个人发展空间的差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以户籍为核心内容的城乡二元化结构,造成了诸多的社会不公。例如,高校招考的区域指标的不平等、大学毕业后就业户籍限制的不公平和社会保障的不相同等。大学生在不发达地区工作,将面临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配套、相对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就业趋向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如何解决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制的差异,引导大学生走向基层就业,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2.2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有莫大关系。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向社会输送有知识、高素质的人才;与之对应,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型的就业岗位相匹配,才能消化这些人才,并使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可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看,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大行其道,而像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能够大量吸纳大学生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则明显发育不足。可以说,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 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对于知识型人才的需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技术工人和体力工人就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根本不需要多少大学生。退一步讲,即使这些企业愿意吸收大学生,从长期看也不符合社会分工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存在“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的现象,大中专毕业生的供需和层次错位问题突出。
  2.3 专业设置功利、课程设置陈旧、办学定位不明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不少院校开设新专业,缺乏对社会需求及就业前景的深入调研和科学预测,热衷于投入少、门槛低的人文和理科类专业,而工科类专业因设施设备投入大、办学成本高而遭冷遇。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十年”不变,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陈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要求脱节。同时,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受普通高校水平评估体系的影响明显要大于就业市场指向的作用;高职院校虽然定位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但和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双师型”教师缺乏。总的来说,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教学过程与就业指导脱节,招生与就业脱离。
  2.4 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不健全、指导成效不理想是加剧大学生就业难的外在因素
  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各高校才相继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而且,无论是在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设备环境等方面都得不到大力的支持和重视,如国家教育部要求负责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由于毕业生人数增加,2008年这一比例为1∶1000~1500,有些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专职人员甚至不足2人。由于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仍处于“临阵磨枪”型粗放式指导。其指导内容不外乎是分析就业形势,收集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写自荐书、如何应对面试等。无论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理念、理论,还是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方式方法都处于低水平状态。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限于对毕业班学生进行,其就业指导理念相当狭隘。作者做了一项调查,向用人单位发出问卷300份,回收247份统计为表2,充分说明了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不到位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3 和谐社会视野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胡锦涛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做法是运用社会组织,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关键在于运用制度创新,实现社会阶层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大学生就业作为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基于上述的原因及和谐社会的要求,现就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作如下分析:
  3.1 政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力量
  由于政府掌握了社会各种资源和信息,所以政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核心力量。其政府要在解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实行公民社会保障、消除区域交流壁垒等制度层面下工夫,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与控制失业率并行,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乃至社会各层面的就业问题。其一,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配套的公共就业及人事代理等方面的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多形式实现就业。其二,进一步完善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的社保补贴、税费减免以及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措施。
  3.2 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治本之策
  增加就业,最终必须依靠发展经济以提供就业岗位。总体来说,经济增长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寻求办法,必须充分利用好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或行业门类以及产业结构有待于更进一步发展和调整的契机,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推进企业资金融通体制的创新,建立和完善政府在企业中的各项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农村的多种经济和多种经营,搞活农村经济,挖掘农村的广阔市场;努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3.3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方式
  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出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机制甚至组织机构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适当开设专业,合理配置课程,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以优质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同时,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以满足学生对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层次的需求。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院校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4 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应彻底摆脱传统的文化观念束缚,树立起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独立意识和开放、竞争、进取、创新的思想观念。要适应时代发展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树立主动学习、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扩大视野、振奋精神、提升能力、丰富生活、提高素质,以素质树地位。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避免专业知识丰富而人文知识贫乏,应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汲取本专业前沿的信息,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强自我就业意识,敢于自谋职业、自我创业。同时,要注重提高个人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优势。此外还要注重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在竞争中信心坚定,充分展现自己的独特优势。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4 结 语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切实解决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为此,一方面,我们要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制度改革,以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我们要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以增强就业能力。只有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彻底解决好。
  
  参考文献:
  [1] 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7-19.
  [2] 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6):123-126.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P].国办发[2009]3号,2009.
  
  [基金项目]该课题为丽水市社科联基金A类项目(LA200705)。
  [作者简介] 王彦英(1976—),女,浙江缙云人,副研究员,现任丽水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其他文献
不同的语言接触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词语互借的现象,外来词对汉语词汇产生了很多影响,当汉语没有类似词语时,外来词就起到补充词汇的作用。如果汉语已经有类似的词语,在外来
根据2006年的调查,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总携带率为7.18%[1].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垂直和性行为等方式传播[2].目前国内血站均已开展血液HBsAg筛查,已经大幅度降低
一rn我的记叙有点啰嗦,时间上还有点颠三倒四.但我的故事不得不这样讲述,我到这个寨子的时候,天快挨黑了,北风很大,可以看见风的形状和颜色,一浪一浪的吹起来,白色的,掠过山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景观设计的出现见证了人们对于设计的新理念以及新规划。现代景观设计形式各样,不同的景观设计均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但是现代景观设计必须满足生态理念的需求,由此促进生态观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生态视角的打造势必需要在景观设计这方面下功夫,合理地规划设计出符合现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观,打造出人性化的生态景观,使得人类能够在惬意优雅的生态景观中生活。  关键词:生态视角;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活力,高校图书馆作为我国重要的文献保管基地,其管理模式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也要不断的创新,这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高校图书馆是如何在信息时代下,创新自身的管理模式的。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各行各业的管理模式都受到强烈的冲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
1.在阿多尼斯的内心领域里,“诗歌”是他孤独的花园,也同时是他的整个精神世界.拿在手里的这本,封面是黑色的,是阿多尼斯诗歌第一个中译本,以他的中、后期作品为主.在阿多尼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丰富,然而,人类的精神财富却日渐稀薄。以恩斯特.布洛赫为典型代表人物的一批知识分子试图寻找化解这场精神危机的方法,并试图对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深刻的批判。纵观人类思想发展史,乌托邦思想贯穿其中。乌托邦思想代表当时苦难下的人民对美好生活与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追求。  关键词:乌托邦理论;当代意义  一、乌托邦理论的起源与发
目的:分析急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给予阿托品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的70例
那年冬天的黄昏,我们一伙人冒着大雪向大山深处进发.沿着山路走了很久,回头一看,大头皮靴印在积雪上的足迹清晰可见,而脚下此起彼伏的“咕咯”“咕咯”声不绝于耳,这种感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