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滁菊产地土壤有效养分特征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大柳、珠龙、施集、章广4个地区药用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水稻种植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章广水稻土作为对照,探讨了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以及核心区各土层间土壤有效养分存在差异。结果表明,0~20cm土层,核心区与外围区的有效速效钾以及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土层0~10cm、0~20cm、0~30cm的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以及碱解氮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滁菊;有效养分;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
  中图分类号 S15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2-0102-04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原产中国,有着3000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古籍《礼记(月令)》中就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的记载[1],它是集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于一体的名品花卉,其产量和产值在世界花卉产业中均居首位[2]。目前,国内外对菊花的研究多集中在产地变迁、栽培、遗传育种、类型之间的质量比较、病理研究等方面。事实上,药用菊花的品质是遗传因子、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及其加工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栽培类型的药用菊花存在着不同的环境表达,其中,气候、土壤是影响植物的主导因子[3]。药用菊花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社会需求量大[4]。
  道地药材土壤是滁菊生长的基础,准确掌握有效的养分含量是滁菊合理施肥的前提条件。目前,对滁菊栽培技术和有效养分分离的研究较多,而未见土壤有效养分的系统研究[5]。为此,本研究通过对滁州市南谯区4个乡镇(大柳镇、章广镇、珠龙镇、施集镇)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进行系统分析,了解滁菊产地土壤有效养分研究,对于研究土壤的性质有着重要意义,为滁菊的水肥管理和提高滁菊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滁菊原产地地处江淮分水岭的丘陵地带,地理坐标为117°50′~118°30′E,32°05′~32°35′N,平均海拔60m。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为砂性土,呈酸性,富含麦饭石、绢云母等矿物质及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2℃,年平均日照时数2073.4h,年平均降雨量1063mm。原产地保护范围为滁州市南谯区大柳、珠龙、施集、章广4个镇和全椒县马厂、石沛、西王3个镇所辖行政区域[6]。
  1.2 样地设置 调查时间为2019年7月。调查选择在滁菊种植规模较大的滁州市南谯区珠龙、施集、大柳、章广以及周围区域等乡镇开展,其中核心区为当地种植滁菊区域(滁菊种植历史在5年以上);外围区为核心区外围,有种植滁菊的历史,但多年来种植作物为小麦;对照区为在当地选择的Q3黄土母质上发育的黄褐土,无种植滁菊历史。土壤样品采集包括表层土样(0~20cm)和剖面土样(0~10cm、10~20cm、20~30cm),取回后风干,过筛,供土壤有效养分和理化性质分析。
  1.3 土样采集 根据滁菊种植地的变化,每个区域随机取3个点。用土钻分别取0~10cm,10~20cm,20~30cm土层土样,同层土样混合均匀后装入袋中,称鲜重并带回实验室去除植物根系和石块风干,过2mm、0.15mm的筛子供试验分析用。
  1.4 测定方法 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7],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7],土壤有效磷采用0.5mol/L NaHCO3-钼蓝比色法测定[7]。土壤速效钾采用1mol/L中性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7]。
  2 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有效养分特征
  2.1.1 表土层碱解氮特征 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表土层碱解氮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表1)。滁菊种植核心区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11.60±23.89)mg/kg,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和对照区。核心区碱解氮含量在不同乡镇也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区碱解氮含量以施集镇最高,平均为(134.51±33.26)mg/kg,以章广镇最低,仅为(90.92±16.89)mg/kg。滁菊种植外围区碱解氮含量平均为(94.28±9.72)mg/kg,各乡镇间碱解氮含量虽有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土壤氮素主要受到施肥、生物固氮、生物富集等因素的影响,滁菊生育期较长,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在种植时应注意氮肥的施用。
  2.1.2 表土层有机质特征 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表土层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表1)。滁菊种植核心区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7.27±1.60)g/kg,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和对照区。核心区有机质含量在不同乡镇也有显著差异,核心区有机质含量以大柳最高(15.32±2.64)g/kg,以章广最低,仅为(9.93±2.50)g/kg。滁菊种植外围区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2.97±2.51)g/kg,各乡镇间碱解氮含量虽有差异,但未达显著水平。
  2.1.3 表土层有效磷特征 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表土层有效磷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表2)。滁菊种植核心区有效磷含量平均为(23.62±8.82)mg/kg,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和对照区。核心区有效磷含量在大柳、珠龙、章广间无显著差异,与施集有显著差异,核心区有效磷含量以施集最高为(29.81±12.81)mg/kg,以章广最低,仅为(20.20±9.83)mg/kg。滁菊种植外围区有效磷含量平均为(7.95±4.07)mg/kg,各乡镇间有效磷存在显著差异。
  2.1.4 表土层速效钾特征 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表土层速效钾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表2)。滁菊种植核心区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66.02±78.74)mg/kg,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和对照区。核心区速效钾含量在不同乡镇也有显著差异,核心区速效钾含量以大柳最高(227.71±111.78)mg/kg,施集最低,僅为(105.57±10.60)mg/kg。滁菊种植外围区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15.39±47.82)mg/kg,各乡镇间表土层速效钾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2.2 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不同土壤层次有效养分特征
  2.2.1 碱解氮特征 研究区土壤碱解氮含量随土壤剖面浓度增加,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表3)。供试土壤碱解氮含量以0~10cm土层最高,平均为(129.54±42.94)mg/kg,以20~30cm土层最低,平均为(58.88±4.84)mg/kg。同一土层滁菊不同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在0~10cm土层,核心区土壤碱解氮含量达(136.36±50.40)mg/kg,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和对照区;在10~20cm土层,核心区土壤碱解氮含量达(102.87±49.10)mg/kg,也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与对照区;在20~30cm土层,碱解氮含量在滁菊种植核心区与外围区无显著差异。
  2.2.2 有机质特征 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剖面浓度增加虽然有所降低,但未表现出显著性(表3)。供试土壤有机质含量以0~10cm土层最高,平均为(10.45±2.52)g/kg,以20~30cm土层最低,平均为(9.96±3.63)g/kg。同一土层0~10、10~20滁菊不同种植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但未表现不显著。在20~30土层中,有机质含量在滁菊种植核心区和外围区有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核心区,为(7.56±1.35)g/kg,最低含量是对照区,为(5.97±0)g/kg。核心区明显高于外围区和对照区。
  2.2.3 有效磷特征 研究区土壤有效磷含量随土壤剖面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表4)。供试土壤有效磷含量以0~10cm土层最高,平均为(18.42±6.34)mg/kg,以20~30cm土層最低,平均为(6.67±3.75)mg/kg。同一土层滁菊不同种植区土壤有效磷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在0~10cm土层,核心区土壤有效磷含量达(22.86±17.56)mg/kg,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区外围区与对照区;在10~20cm土层,核心区土壤有效磷含量达(17.67±6.98)mg/kg,也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和对照区;在20~30cm土层,有效磷含量在滁菊种植核心区和外围区所有差异但未表现出显著差异。
  2.2.4 速效钾特征 研究区土壤速效钾随土壤剖面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表4)。供试土壤速效钾含量以0~10cm土层最高,平均为(204.4±88.1)mg/kg,以20~30cm土层最低,平均为(152.1±32.4)mg/kg。同一土层滁菊不同种植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在0~10cm土层,核心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达(234.5±87.2)mg/kg,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区外围区与对照区;在10~20cm土层,核心区土壤速效钾含量达(188.6±64.2)mg/kg,也显著高于滁菊种植外围区和对照区;在20~30cm土层,速效钾含量达(173.1±28.2)mg/kg,高于外围区和对照区。
  3 结论
  (1)研究区土层(0~20cm)碱解氮核心区较外围区和对照区呈增加趋势。研究区不同土层土壤碱解氮0~10cm较10~20cm、20~30cm呈显著增加趋势。
  (2)研究区表土层(0~20cm)有机质核心区较外围区和对照区呈增加趋势。研究区不同土层有机质各土层之间虽有差异,但并未达显著水平。
  (3)研究区表土层(0~20cm)有效磷核心区较外围区和对照区呈增加趋势。研究区不同土层有效磷0~10cm较10~20cm、20~30cm呈显著增加的趋势。
  (4)研究区表土层(0~20cm)速效钾核心区较外围区和对照区呈增加趋势。研究区不同土层速效钾0~10cm较10~20cm、20~30cm呈显著增加趋势。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核心区的有效养分显著高于外围区,说明在滁菊的种植过程中,N、P、K以及有机质有显著的含量增加。因此,今后应注意种植区肥料的合理使用,以增加滁菊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周杰.关于中国菊花起源问题的若干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19-32.
  [2]戴思兰,张莉俊.菊花学名的考证[A]//中国菊花论文集(2002-2006)[C].2002.
  [3]郭巧生,张重义,汪涛,等.土壤因子对怀菊质量影响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3.
  [4]刘丽,郭巧生.药用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植物性形态比较[J].南京:南京农药大学,中药材研究所,2008,33(24):2891-2892.
  [5]张翠华,孙霞,徐文斌,等.控释肥对菊花有效养分利用率以及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10.
  [6]陈世勇,李英峰,史亚东,等.滁菊地产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2011,39(10):5784-5785.
  [7]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小儿甲状腺癌主要是指孩子的甲状腺上皮细胞出现了癌变,进而导致肿瘤的形成,发现儿童患上甲状腺癌一般都是因为家长发现孩子颈部的正面或者是侧面出现肿块而到医院就诊.小儿
期刊
目的 探讨产后盆底康复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5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
摘 要:抗生素的耐药性如今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针对抗生素在水产养殖环境及水产中泛滥的现状,该文归纳了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现状、抗生素耐药性及其公共健康危害,分析了水产供应链中耐药细菌和耐药基因研究现状及耐药性传播风险,以期对水产业中抗生素耐药性危害的评估和削减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水产业;抗生素耐药性;耐药基因;公共健康威胁  中图分类号 R123;X21
摘 要: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开展了9个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考察其性状及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产量均在4500kg/hm2以上,其中,苏隆128和扬麦25达到6000kg/hm2以上,丰产性和抗病性均较好,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九麦2号丰产性和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一般;宁麦24、镇麦9号和扬辐麦2号作为新引进品种,单产均在4500kg/hm2以上,具备丰产潜力,可以在本地区扩大示
目的 分析胃充盈超声造影与内镜检查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间,共计GERD患者79例.以随机法为准,A组40例采取胃充盈超声造影检
摘 要:稻后油直播栽培节工省本、绿色高效,但宿松县等沿江地区常年水稻成熟期在10月10日前后,稻后油直播适播窗口期狭窄。因此,该县实施稻后油菜直播试验,筛选适宜品种,并探索其配套栽培技术,为宿松县及沿江地区稻后油直播种植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在宿松县及毗邻的沿江地区,作为稻茬油菜直播品种适宜选用邡油777、沣油737等株型较紧凑,株高中等、熟期中熟、产量较高、冬春双发类型品种,人工直播适播期
摘 要:选择22个品种(系),用24%氯虫苯甲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结果发现:施药7d后保叶效果达到80%以上,只有荃优596、荃两优洁丰丝苗、玮两优7713、玮两优馥香占和昱香两优馥香占等5个品种。施药14d后,有13品种保叶效果达到82.57%~90.66%,说明各品种(系)保叶效果有差异。22个品种(系)中荃优838、荃优596、玮两优7713、荃优泰851、荃优532和荃优洁田丝苗等6个
前置胎盘是妊娠期间一种比较严重的症状,它指的是在妊娠28周以后,胎盘位置低于胎头先露部分,附着在子宫下段,并且胎盘下缘到达或覆盖了宫颈内口.该病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重
期刊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检索源进行“耕地质量监测”主题检索,利用文献计量法对1994—2020年国内刊发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4—2020年间以“耕地质量监测”为主
摘 要:泰两优217是浙江科原种业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粤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泰1S和优质恢复系温恢21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其具有米质优、熟期适中、抗性好、高产稳产等特性,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为中稻种植,2018年5月通过浙江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文介绍了杂交水稻品种泰两优217的选育过程、性状表现、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泰两优217;高产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