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发现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is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一直是近年来教学中的重点。美国当代认知教育学家奥苏贝尔在其“有意义式学习”理论中提出“发现式学习”,指的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由此可见,发现式学习更注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先行材料来发现新知识,内化新知识。现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例,进行具体的实践与思考。
  二、教学案例设计、实施及思考
  【教学目标】
  1.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2.能够根据气候直方图归纳热带气候的主要特征。
  【重难点】 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教材分析】 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分布及景观特点等集中在一起,在知识量、掌握难度上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进行大胆处理: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对气候类型中的海洋性、大陆性等概念不必解释;对于每种气候,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其分布地区即可。
  【学情分析】 七年级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同时,气候内容讲解过程中的一些词汇,但偏地理学科特性的书面语词汇七年级学生积累较少,所以在讲解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地理词汇储备。
  【导入】 复习天气与气候,气候两大要素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活动一】
  阅读课本,找出热带的气候类型,并结合地图册找出各热带气候类型所分布的典型地区。
  【板书】 热带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气候特点-地表景观
  设计意图:以表格形式、学生板演本节重点,贯穿始终,注重学生本节重点内容框架打的生成。在备课过程中此板书的设计源于两点,一是让学生将所找内容写到黑板上展示,通过学生的填写逐渐完善本节主要知识,二是以板书的形式展示了课堂总结。
  【小组展示】 将所找气候类型及典型分布地区写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 利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动画演示,系统归纳四种主要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设计意图:结合课标要求,要求學生会利用某地的气候直方图归纳某一地区的气候特征。教材给出新加坡、孟买等四地的气候直方图,分别代表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及热带沙漠气候。对四地气候直方图的分析学习则成为本节课第二个重点活动。所以,在将四地气候直方图交给学生进行讨论之前必须先将气候直方图的读图方法告诉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先行材料。
  【活动二】 请利用气候直方图的分析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设计意图:在进行了一定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在总结热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时有了一定的思路与方法,在描述气温、降水时会有所选择,对干燥、炎热、终年高温以及多雨、季风等词语有了初步的掌握和运用,能够比较容易地总结出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
  三、小结
  一节精心设计、实施的课会格外有趣。通过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反思,笔者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启发。
  1.这是一节有意义的探索课。紧扣学生主体,围绕学生读图、析图展开,以热带气候类型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亚热带及温带的气候类型,分析其气候特征,提供分析问题的方法,实现发现式学习。
  2.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坚持以学生自主内化新知识为最终目标,充分体现奥苏贝尔的发现式学习的核心理念。
  3.教然后知困。在“热带气候类型”的教学中,从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原有认知、呈现先行组织材料,到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方面,仍存在较多提升空间,需要以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实践探索。
其他文献
习近平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思想政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  本文以思想政治必修1中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为例,探讨如
2017年,山东省决定从9月份开始启动新一轮课改,实行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方案、新高考方案,但由于当时新教材尚处于审定中,决定暂时使用旧版教材作为过渡,并制定了《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对“三新一旧”的教学和考试进行指导。按照新课程方案,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和等级考两类。合格考的主要功能是衡量学生能否毕业,并作为高考招生的主要依据。在此背景下,山东组织了2018年夏季、2018
执教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以来,如何提高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效率成为困扰本人很久的一个问题。经过长期的观摩学习和实践摸索,本人认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课效率的提高与是否遵循新课程标准是密切相关的。  新的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知识观念。学习不是知识由外到内的简单转移和传递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理性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个要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引入生活热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学生涵育核心素养。笔者结合“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一框,基于共享单车这一生活热点,通过巧设辩论活动、激发理性精神,巧设探究活动、培养政治认同,巧设模拟活动、提高法治意识三个方面探讨涵育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巧设辩论活动,激发理性精神  生活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时代不断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并且对每个教育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影响信息技术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整合效果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其二是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首先,初中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材必修版主要有《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等。教材编写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教材理论性的知识既是源于生活又是对生活的总结。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乡土资源联系在一起,还原知识的本来面目。为了更好地贴近学生,我在《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中深度挖掘乡土资源,然后通过主题情景式的教学模式呈现出来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复习课。学生已经学习完本章内容,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教材通过读图思考、活动设计、典型案例分析等,阐述了农业区位的概念及含义,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及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和特征等。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识记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了解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学科
1940年2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宪政》中指出,“把独立和民主结合起来”,“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有了民主,就是抗他十年八年,我们也一定会胜利”。1940年3月,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中提出了建立“三三制”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即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中共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的制度。  按照中央指示,中共林县县委(当时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学校对校外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2015年,《新安龙潭峡中学地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组开展了校外实践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地理校外实践教学中存在课前准备不足、课中组织不力、课后总结不够等问题,现以新安龙潭峡中学地理校外实践教学为例,谈一谈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课前准备阶段  1.制度建设不够。  与课内教学相比,校外教学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龙潭
【摘要】小学英语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性,英语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需要融入一定的情境中,而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注重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却忽视了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应用。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同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