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神话化的人工智能不必过度恐惧

来源 :中国科学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gin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极为艰深而复杂的技术,近年来引发了社会各类人群的围观,而相关的讨论却较少涉及其技术原理,较多涉及的则是其给人自身以及人的生活带来的改变。一时间,人工智能威胁论伴随着各色科幻剧上演,生动地演绎着人与技术之间的对峙。不管是辩护还是批判,恐慌一直都是社会讨论的主基调。然而人工智能“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却从未被这些讨论左右,它正变换成种种算法推送、虚拟社交、平台资本、比特币,改变着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
  对于身处加速发展环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变革反而是生活的常态。因此如果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仅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进步,其实并不能引发我们对它的关注、质疑甚至恐惧。当我们在算法推荐之下享受着网上购物的快乐,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在QQ、微信上构筑自己的社交网络,我们并没有感到人工智能对世界的颠覆性改造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威胁。直到阿尔法狗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人类,人工智能才突然以一种可见的形态(如机器人),站到了活生生的人类的对立面。这是个反向提醒:如果这一技术没有获得一种类似于“人”的存在样态,如果它并未让技术侵入对人之特殊本性的界定(如人类游戏)当中,那么对这一技术的进步,我们或许只是如同面对不断升级的电脑软件一样,并不会给予太多的关注。
  由此可见,对人工智能的警觉和反思源于它“宣称”正在试图构造一种“人造”(artificial)的“理智”(intelligence),而这一“理智”被现代人视为属人的智慧,为人所独有。从某种意义上說,这一警觉与反思是必要的,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某种界限,以避免其破坏人类的伦理价值。但在对人工智能的反思和批判中,我们似乎过多地赋予了这一技术想象性内涵,将这一技术进步所完成的“深度学习”当成对人之独特属性的复制。以至于制造阿尔法狗的工程师们将自己创造的“技术”推进了另一个无法解释的“黑匣子”,让这一技术获得自身的能动性,仿佛它瞬间活了过来,可以如人一般自我教导、自我成长。人工智能自此走向了神坛,成为现代人为自身再造的一个新的神话。
  然而,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所有被人自身创造出的神话体系在前启蒙的时代都包含着以下两个功能:其一,将所有不能被解释的现象纳入人类固有的阐释框架之内;其二,消除人类面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于是我们拥有了诸如希腊罗马的神话体系、基督教的《圣经》、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以及在不同时代层出不穷的科幻小说。奥林匹斯山诸神的设定,不过是人们在不知道风雨雷电的根本原因的时候为大自然的变化提供的一种可理解模式。《乌托邦》也是英国人莫尔无法容忍刚刚起步的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剥削而为当时的人们构筑的一个美好愿景。同理,由人工智能所产生一整套话语体系,在这一意义上成为现代人再造的一个新的神话,一方面表达了人对于技术无限进步的质疑和恐惧,另一方面人们又借助对它的批判来捍卫人之为人的固有尊严。这一尊严不仅表现为我们应当能够掌控我们所创造出来的一切,同时还包括我们所创造的一切不应当入侵到属人的独特领地,诸如人的理智与情感。
  应该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威胁论背后有一种预设:以“深度学习”为标志的算法革命,就是人的理智甚至情感得以产生的内在机制。但实际上,由于人工智能所实现的永远只是人类思维最为表层的知性思维的更新,它所彰显的总是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计算能力,其所依赖的也不过是对超大数据库的加工,最终实现的也只能是科学技术层面上的进步。而人类复杂的情感、意识之谜却从来都不在知性思维可理解的范围之内。正如我们虽然可以科学地安排一天的行程,但却永远无法把控心血来潮所引发的情感冲动,更无法把控在这一情感冲动之下我们所有的行为。而正是后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才真正诠释了人之本质。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人工智能作为现代人某种神话体系的再造,正在借用人们对它过多的想象重新诠释着一个无法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人之本质。
其他文献
日前,一个由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首次证明,专门培养的噬菌体比已知的野生噬菌体对多重耐药性细菌有更好的疗效。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细菌和古细菌的病毒,其特点是以细菌为宿主,专门攻击特定的细菌,因此可以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一些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与不耐药的细菌相比,这些细菌造成的感染更难治疗。世卫组织已将抗生素耐药性作为高度优先解决的问题之一。一段时间以来,
期刊
日前,我国海上最大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2020年中国海油海上油气产量突破6500万吨油气当量,创历史新高。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40.3万吨,连续两年国内原油生产增量居“三大油”公司之首,其中2020年占总增量的80%以上。  过去的一年,对于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来说,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一是新冠肺炎疫情使复工复产变数增加,二是国际油价持续低位徘徊。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海上油气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植物和动物传粉者之间强大的共同进化关系是现存27.5万种开花植物中高物种化率的潜在驱动力。大黄蜂、蜂鸟、天蛾和蝙蝠等传粉者之间的转变,往往与植物标本化事件同时发生。这些授粉者“公会”中的每一个都被一组不同的花卉性状所吸引,如颜色、图案、气味、形状和花蜜奖励等,统称为“授粉综合征”。到目前为止,除了在一些发展中的模型系统中,参与授粉者转变驱动的规格化的性状的详细遗传学仍然不清楚
期刊
日前,媒体报道了在早白垩世(1.25亿年前)的中国义县组地层发现的整株保存的單子叶植物——宁城中华草(Sinoherba ningchengensis)。这是截至目前全球最早的可靠单子叶植物化石记录。  “这一发现不仅增加了义县组被子植物的多样性,而且在这么早的地层中发现人们以为较进化的单子叶植物,似乎再一次向人们暗示:义县组所处的早白垩世不太可能是被子植物真正的起源时代,也许被子植物的历史可以追
期刊
古人云,桃李满天下。桃起源于我国,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是研究植物对环境适应性的好模型。日前,国际期刊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力荣团队领衔完成的多个环境因子对桃基因组影响的遗传分析,揭开了“桃李满天下”的基因组变化奥秘,有助于帮助育种家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植物品种适应性改良的新模式。  该研究团队利用263份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数据,构建了桃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种的多类型变异组图谱。
期刊
人类能否依靠核能将净碳排放削减至零,即实现所谓的“净零排放”?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从切尔诺贝利到福岛,两次7级特大核电站事故或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核能与核技术所面临的挑战。  1953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联合国大会上,提议创建一个国际性的原子能机构。他表示,“仅仅从士兵手中拿走这种武器是不够的。必须把这种武器交到那些知道如何剥去其军事外壳,并使之用于和平事业的人手中。”到目前为止,世界
期刊
在我们的印象中,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和传统化石能源燃煤发电相比,头顶着“循环利用”“低碳清洁”的光环,其烟囱排放更为洁净。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贺忠团队发表的论文显示,常规生物质直燃发电厂烟囱排放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冰清玉洁”,部分污染物排放浓度甚至超过改造后的燃煤电厂。  此消彼长  2013年,我国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规定火电行业燃煤机组自2014年7月1日起
期刊
机器人组团海上出征,你见过吗?海面上,多个海洋机器人列队行进,它们通过组网通讯共享信息,随着作业局势的不断改变,快速变换队形,最终完成协同探测等任务。并且这些任务完全由机器人们自主作业,不需要人为干预。  据悉,日前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牵头的海洋机器人集群智能协同技术项目群成功展示了机器人组团海上出征的场面,并顺利通过了海试验收。  本次团队协作演示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海洋机
期刊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19-20世纪之交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了一款可以产生氢气的电池。而在120年后的今天,这款电池终于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在美国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一条碎石路上,一辆电动汽车从行人身边飞驰而过。车子宽敞的内部空间显然令一些人惊诧不已。它的速度是当时传统车型的两倍,卷起的尘土高高扬起,使街上拉车的马匹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以上场景发生在20世纪初,而这辆车的主人便是托马斯·爱迪生。虽
期刊
“文明只能在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温暖的恒纪元里发展。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集体脱水贮存起来,当较长的恒纪元到来时,再集体浸泡复活,开始生产和建设。”这是小说《三体》中的一个片段。谁也不清楚,三体世界明日的天空中会有几颗太阳,迎来的是酷暑、严寒,还是期盼已久的暖风。3颗太阳让三体人活在无尽的恐惧当中。  然而,浩瀚宇宙中,如这般由3颗恒星组成的系统并不少见,人们还发现过恒星数量更多的系统。日前,据外媒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