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钢琴制作世家(上)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钢琴技师、钢琴企业家有浓厚的家族色彩,每个家族都可以写一本历史册卷。
  
  程定国世家
  
  


  程定国之父早年学木工,兼修理风琴。程定国继承父业,18岁到上海,在电影院里踩机器风琴的踏板,为无声电影配乐。1890年,程定国与同乡黄兴祥合作经营祥兴琴行,程定国1911年退出新祥兴,在闸北开设永兴琴行。公私合营后,永兴琴行并入上海钢琴公司。
  程定国的后人都在钢琴行业中服务。程定国的大外孙李大成现为专业调律师,孙子程惠国后到加拿大多伦多开永兴琴行。
  
  林炳炎世家
  
  林炳炎原名林品云,16岁被招到罗班臣琴行做装配工,是第一个制成国产击弦机的人。
  林炳炎离沪到了杭州,因搞钢琴调律结识了一些音乐界人士如李树化、顾西林。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林炳炎到了重庆,结识了我国著名钢琴家范继森、李翠贞等。1940年,林炳炎被聘为坐落在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特级钢琴技师。
  1942年,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兼任国立音乐院院长,因教学急需增补钢琴,他将林炳炎召到院长室说:“今天请你来,就是要请你造钢琴。”时年8月,设在重庆化龙桥一所老式楼房的钢琴厂正式开工。抗日战争时期,造琴所需零配件及工具无法从国外进口,林炳炎只好亲自跑材料、制图、搞设计、制作,三个月完成了制作所需的母机。用牛角做琴键,用白马的皮包琴槌。
  1943年,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钢琴问世。7月7日上午,在国立音乐院召开全国音乐乐典研讨会,其间首次用中国自己制造的钢琴开音乐会。
  1958年,林炳炎支援边区,接受内蒙古师范学院的聘约担任高级钢琴技师。“大跃进”中开办乐器厂,林炳炎主动提出要造钢琴,造出的钢琴送到北京展览受到好评,北京钢琴厂因此邀请他到北京工作。林炳炎把技术传给五个子女,他们都出色地继承父业。
  
  王来安世家
  
  王来安,13岁由邻居带到上海谋得利钢琴厂当学徒,他刻苦钻研技术,上世纪20年代成为上海同行中出名的钢琴组装快手。王来安曾为北平琴厂(中华乐社)组装钢琴,产品远销绥远、呼和浩特、张家口一带。
  全国解放后,陈艾生、何汇泉等组建北京乐器厂,聘王来安为技师。他除加紧培养青年职工外,还从上海请来一批能人,终于在1950年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钢琴。
  王来安家教极严,他的教育宗旨是:“上为艺术,下为养家,一定要学好手艺。”儿子王节才,15岁时随王来安的爱尔兰朋友麦坎琪学修钢琴技术,帮父亲为中华社组装钢琴。1950年初,中央音乐学院成立,王节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持有证书的钢琴技师。国内许多著名音乐家请王节才调过琴,其中有李凌、周广仁、朱工一等。国务院外事服务局请他为各国驻华使馆调琴,访华的外国钢琴家所用钢琴经他调音后都满意得赞不绝口。
  
  朱彬章世家
  
  朱彬章原在英商谋得利琴厂工作,生产风琴。看到产品销路畅,20岁时自己开设鸣凤琴行,生产风琴20多年。
  1944年后,日本败局已定,上海市面日趋稳定,鸣凤琴行逐步恢复生产,仍从风琴着手,同时筹备钢琴原材料。但最困难的是击弦机,于1953年开始自己生产,老工人王品林从日本卡瓦依琴行回国,手艺高超,他提出生产击弦机应按顺序排列,不得混乱,每套必须一气完成。这一改进使国内生产的钢琴质量大大前进一步。王来安当时用鸣凤琴行生产的击弦机,还怀疑是进口的。后来他亲自来沪考察,才知道是国内鸣凤琴行生产的。
  朱彬章之子朱象文看到解放后的文娱活动兴盛,于是策划生产大型三角琴(暂以七尺开始)。经两个月时间的研制,成功地造出了国内第一架全部用国产材料生产的七尺大型三角琴。《解放日报》报道了这条消息,朱象文也成了热门人物。■
  链接
  本文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宁波钢琴百年》,本书收集了自1890年起宁波籍人士有关钢琴修制的艰辛历程,包含大量人物介绍及珍贵图片。这不仅是中国钢琴事业发展的简史,也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精神的一个真实写照。
其他文献
每周选载    李良才世家  李良才12岁因家境贫困弃学,拜师学习木工,14岁经亲戚介绍进上海谋得利钢琴厂学习。李良才的钢琴装配、调整技术是向美国技师学的。17岁时他东渡日本,进入横滨钢琴公司,学习钢琴制造、装配、调律技术。日本人的好学精神和高水平的仿造技术,对李良才日后的事业影响很大。    1932年李良才回国,继续为上海谋得利琴行工作,不久因不满英商对华人的歧视而离开,改投永兴琴行、鸣凤琴行
期刊
在我国云南境内生活的布朗族,是古代云南的最早居民——“朴人”的后裔,长期与傣族毗邻而居,无文字传统的布朗人兼通傣语并使用傣文,其文学艺术也深受傣族的影响。一些布朗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受到周边民族(如汉族)的影响,具有多元混融性。    传统的布朗族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音乐和器乐三类,此外也有属于宗教音乐范畴的原始祭祀仪式音乐,以及与傣族宗教音乐相同的小乘佛教音乐。民歌是最能体现本族文化传统的音乐
期刊
前不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聆听了六小龄童的演讲,很是精彩,所受启迪也是深刻的。真没有想到一个“美猴王”身上的举手投足之中竟然融入了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传统;也更没想到六小龄童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竟是如此透彻。他的演讲主要讲了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相互借鉴。在越来越浮躁的当今社会,真是太需要六小龄童这样的艺术家。  他从小学习韶剧,后来又学习昆曲,他之所以能将“孙悟空”表现得如此活灵活现,就像从书中走
期刊
编者按:声乐的钢琴伴奏者、艺术指导应该是一个什么职业概念?他们具有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职责应该是什么?在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中,许多正在从事这门专业学习和教学的师生都难以回答。由于长期对这门专业缺乏系统、完整的定义、规范和要求,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指导”少之又少。      带着一系列问题,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马金泉(以下简称马)走访了钢琴演奏家、艺术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张佳林(
期刊
不久前,总政歌剧团女中音歌唱家阎俊茹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回忆起当天高朋满座的情景,阎俊茹难掩激动。“走上舞台,台下满场的观众,我的家人、师长、朋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让我目不暇接。我平复了许久才唱出第一嗓”。    放歌生产队    出生于沈阳的阎俊茹和许多歌唱家一样,自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虽然父母都不是搞艺术的,但家里却歌声不断。“父亲喜欢京剧,我总跟在他后面学。我的模仿能力强,一会儿老
期刊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录音档案每年25个限额收藏,流行曲歌王迈克尔·杰克逊专辑《颤栗》(Thrillerz)上月有幸成为今年被收藏的声音档案之一。  享有收录美国的“声音历史”美誉的国家录音档案(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corded Sound Reference Center),是美国最大的声音纪录数据中心。该中心成立于1920年,早期主要是以收集各个唱片公司提供的录音样
期刊
(续上期 第四级 第四项乐曲)  (二)《回旋曲》(OP.151 NO.1)狄亚贝里曲G大调,2/4拍,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小快板;回旋曲式。  这首回旋曲旋律都是弱起拍。注意:旋律都在右手,左手均为伴奏。周广仁教授曾有精妙评述:“旋律和伴奏,二者决不可平起、平坐。记住!所有的旋律都要‘高人一头’,只高半个头都不够”。学习这首回旋曲,不仅要学会技术上的流畅、音质的干净、音乐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学
期刊
学习声乐演唱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修正和进步的过程,也是由浅入深的学习声乐作品的过程,特别是学习不断“放松”歌唱状态的过程。那么,怎样的“放松”状态才更加有利于声乐演唱呢?    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放松”的内涵    学习声乐演唱的声乐爱好者和学生,经常会听到“放松”这个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称为“放松”呢?“放松”主要是指身体协调统一的“放松”状态,以及气息的“放松”的状态。演唱
期刊
民族乐器一般分为吹、打、弹、拉四大类。中国民族乐器在原始社会时期,已有陶埙、陶哨等。目前,我国已先后有多种民族乐器被印在了邮票上。  1954年8月25日,国家邮电部发行了特9《伟大的祖国(第五组)古代文物》特种邮票,其中第2枚成为我国发行的第一枚乐器邮票。图案是殷商时代乐器中最精美的石罄,雕刻有老虎形状,故又称“虎纹石罄”。1950年该件乐器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  1983年1月20日,国家邮
期刊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第四届副主席,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作曲家时乐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16日15点1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时乐濛同志1952年曾被总政治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称号。时乐濛同志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如:组歌《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合唱《祖国万岁》《长征》《雷锋》《缚住苍龙》,合唱曲《英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