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专业课程调整策略研究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图分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结合艺术设计专业自身发展规律,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调整进行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调整 校企结合
  课 题:本文系2013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策略研究》课题的阶段成果,课题编号SQ137017。
  近几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很多院校正面临着严重的招生荒而就业率则越来越低,甚至有的专业被亮了黄牌。反观当代,传统平面媒体领域和多媒体领域,对高素质的技工人才需求却越来越大。这迫切需要高职院校能够对艺术设计系的专业课程进行顶层调整。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面临的现状分析
  1.招生缺乏吸引力,就业缺乏竞争力
  大多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同质化严重,导致艺术设计系在招生上缺乏吸引力,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自从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考的扩招,很多高职院校纷纷设立艺术设计系,这使得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很多专业的设置往往大而不专,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体现不出区域特色。例如很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只是把专业笼统地设置为装潢、广告、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方向,而没有结合本地区实际对专业进行细化,导致人才培养方向不明确,从而在招生、就业等方面呈现出恶性循环的状态。
  2.专业课程知识结构滞后于市场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学生所面对信息量呈几何级的增长,各种专业软件的不断更新,使得很多艺术传媒公司开始摆脱以往的小作坊式的制作,进入了真正的全球化资源共享,这急需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更高适应能力的艺术应用人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专业课程体系趋于老化,使用的教材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教材的老化现象严重。
  3.课程设置往往只强调专业的基础性、通用性,忽略专业能力
  这往往是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的通病,为了提高就业率过多地强调所学专业的基础能力,忽略了专业能力的提高。这使很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而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导致很多艺术设计系毕业生无法直接就业,大大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很多用人单位必须提供额外的入职培训而增加了单位负担。
  4.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受传统条框限制,课程设置重复率高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大多沿袭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分配比例、衔接关系以及培养目标上,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工人才的目标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这使得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的课程设置重复率高,过分强调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教授,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不高。
  5.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相较于其他理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对于相关专业的软件操作不熟练,导致培养出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耐劳的学生。例如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最普遍的Photoshop中的人像抠图,由于学生懒于动手导致在结课不久就将操作方法忘得一干二净。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的措施
  1.根据本区域特色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应结合当前本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充分调研,在宏观上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进行合理设置,避免专业设置的频繁调整。深入调研本地区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是对高职院校能否准确自我定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研究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并将其作为专业设置的风向标是引导高职艺术设计系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结合本地区实际,可以使课程教学内容在合理性、实效性、趣味性上都有所提高。只有构建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才可以真正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实现良性的循环发展。
  2.课程设置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体现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很多软件几年就是一个更新周期,这就需要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闭门造车。针对教材和课程开发的严重滞后问题,职业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邀请业界有影响力的企业公司、教育主管部门的专家,参与到教材编写、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设置研究中来.并对人才培养目标方向性、专业设置合理性等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多方征求意见,使课程设置更具前瞻性、针对性。
  3.课程设置既要注重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专业能力的细化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只注重基础能力,不重视专业能力的提高。这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大多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就业后纷纷跳槽。针对上述情况,艺术设计系课程设置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人才,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将设计、创意、构想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实际应用形态的实用操作型人才。具体来说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要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专业方向的细化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出方向的细化,很多专业不是大致分动画、装潢、平面等方向而是细化到工作流程中的某个工种,比如美工师、剪辑师等。二是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的设置上,要注意从围绕培养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高级实用性技能人才上来进行课程设置。
  4.课程建设要打破专业条框限制,注重专业群建设
  为了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和课程讲授的低效率,必须根据专业设置的方向,通过引导地方有实力公司的参与,设立具有专业群特征的工作室。高职工作室课程的优势具体可以体现为两点:一是突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践性、创造性以及服务社会的特征,二是解决课程“文化含量薄弱”和“技术纯粹化”的问题。
  根据艺术设计自身的特点,不适合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的实训,这使工作室的优势更加能体现出来。工作室模式要有明确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具有稳定体系的、可操作性强的专业群,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以自己的专业为基础的工作经验,而不是被动地由教师将他所理解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观,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符合当代高职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要求。
  5.课程调整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师生能够零距离地贴近实际。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比重。笔者建议艺术设计系的很多专业尽量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向融合。具体来说,就是企业文化进课堂,实训基地进公司。这样师生既能学习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又能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实践环节,从而大大提高师生的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系的专业课程调整是一个动态、可持续、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它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整体素质的培养、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否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需要艺术设计系的决策者们把这个课题放到一个宏观的、动态的时空体系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骆萌.探析二十一世纪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改革[J].理论观察,2008(6).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湛红艳.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 [J].教育与职业,2006(11).
  (作者单位: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你不是动漫专业的毕业生,也没有丝毫绘画基础,却可以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的视频和动画来,这是不是很有吸引力?90后男孩魏博创立的“来画”,就是这样一个平台.用户运用“来画”
水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多吃水果,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山楂 山楂红果有维生素之称,含有维生素C、D、B<sub>2</sub>、K、E和胡萝卜素;还含有相当数量
针对截断伪随机扩频序列相关特性不能由数学解析表达式给出的问题,采用计算截断伪随机序列相关最大旁瓣值的方法,确定了北斗与GPS操作者间频率协调的伪随机扩频码码簇,给出了
本文借助《离骚》的英语译文作为例证,旨在说明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心理原型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句法结构。
格温妮斯&#183;帕尔特洛不仅拥有曾获第71届奥斯卡影后的出色演技,而且在歌世方面也有一手,日前,她在由老爸执导的最新电影《重唱》(Duets)中初试啼声。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教学资源库含义出发,探讨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及目前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必要性 存在问题  计算机技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呈几何级状态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相当突出的体现在教育方面。教育是科技的前沿阵地,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对更新教学观念、变革学习方式、实现培养目标、提
“年轻人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永远在你们身上。”
张国立和张子恩、邓捷三度携手,拍摄了30集电视单元剧《康熙微服私访记》,再次成为1997年娱乐圈的热点。有趣的是,这部由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投拍的电视剧,不但剧本为张国立
当下,实体经济不景气,生意难做,加上生意场上缺乏诚信,一些不法分子常常设置陷阱,五花八门的骗钱骗财案件时有发生。这不,浙江金华一苗木商人在一次"鸿门宴"中被下药,结果玩赌
从影院观众的反映最能看出一部影片的成败。学校影院连续放了美国片《异形复活》和国产片《喜莲》,前者虽为进口大片,却全无期待中的惊险、刺激,索然无味的对话,冗长缓慢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