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悬索桥复合式隧道锚碇施工技术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3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悬索桥工程而言,锚碇施工技术相当于“生命线”。锚定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使用期限、安全性以及耐久性。本文结合工程案例,探讨了复合式隧道锚碇施工技术在悬索桥中的应用。
  关键词:悬索桥;复合式隧道锚碇;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锚碇属于悬索桥特有的结构,锚块、主缆锚碇钢架、遮栅以及相关的基础和固定装置被统称为悬索桥锚碇,锚碇是承载悬索桥的重要结构,主要作用是把主缆张力转移至地基,根据不同的构造形式,可将悬索桥锚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重力式锚碇,适用于桥头两岸为水域或者松散土的环境。借助混凝土锚碇的自身重力来维持锚碇的稳定,并传递主缆张力,但重力式锚碇的施工成本较高,工程量较大。另一种是隧道式锚碇,适用于桥头两岸存在坚固基岩的情况,将隧道开凿在基岩内,设置锚碇板,或者填塞一段混凝土,能够减少工程量,节约工程造价。
  1 悬索桥的设计特点
  1.1 有利于施工控制
  评估桥梁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便是受力状态、设计方案、桥梁下部是否容易检查维护和便于控制。由于施工工序较多,对于结构内力的要求也就更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设计难度。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后续各阶段的施工都会受到影响。准確巧妙的斜拉力设计会增强桥梁的稳定性,保证施工质量,随着施工的推进更便于施工控制。总而言之,悬索桥的设计为之后的施工提供了诸多方便。
  1.2 巧妙的融入了力学优点
  悬索桥的几何形状是参考力的平衡条件所设计的,通常采用抛物线形,用丝扣或者焊接的方式来处理上、下吊杆。横梁之间用螺栓连接,充分保证了连接的牢固性。悬索桥对地形地质没有提高要求,普通的地段几乎都可以建设悬索桥工程,而且施工难度较低。
  1.3 加入了计算机技术
  在悬索桥的设计中,计算机技术与锚碇施工技术的相互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模拟施工方案,施工前计算出各项目的拉力内力与位置转移等参数,施工结束后,将最终的计算值和之前模拟、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调整误差,让工程的施工达到最佳效果。
  2 隧道锚碇施工技术在悬索桥中的应用
  本项目为横跨川黔两省的赤水河大桥,其主桥设计为1 200 m的双塔单跨吊钢桁梁悬索桥。四川岸锚碇采用隧道式锚碇,是关键受力结构,也是本桥控制工期的关键施工项目之一。
  隧道式锚碇体施工是在隧道锚洞口基坑及洞身开挖完成后进行的,分左右两锚洞,锚洞洞室整体为一喇叭形,由洞口、前锚室、锚塞体及后锚室等部分组成。里程桩号为K95+991.656~K96+071.919,锚碇范围的中线地面高程为701.950 m~795.319 m。
  隧道锚总轴线长度为78.35 m,其中前锚室轴线长度43.35 m,锚塞体轴线长度32 m,后锚室轴线长度3.0 m。隧洞口单洞断面尺寸为10 m×9.5 m,拱顶半径5 m;洞底单洞断面尺寸为17×27 m,拱顶半径8.5 m。
  3 锚塞体的施工
  3.1 锚塞体
  锚塞体纵断面设计为前小后大的楔形,锚塞体长为32 m,锚塞体上半部分嵌入微风化灰岩层,下半部分嵌入微风化泥岩层中,轴线与水平线的倾角为36°。横断面顶部采用圆弧形,侧壁和底部采用直线形,前锚面尺寸为13.2×16.2 m,拱顶半径6.60 m;后锚面尺寸为17×27 m,拱顶半径8.50 m。锚塞体采用C40聚丙烯纤维微膨胀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12,左右锚洞共约18 213 m?,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水平分层进行浇筑,每层施工时布置冷却水管降低水化热,外层保护层内设置一层Φ6@10 cm 的冷轧带肋防裂钢筋网,以防止锚体混凝土产生裂缝。
  3.2 锚固系统
  散索鞍IP点桩号K96+008。
  锚固系统预应力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形式,为保证密封性,锚头采用无粘结钢绞线斜拉索式的成品锚固组件。索体由镀锌钢绞线外包PE护套组成,钢绞线公称抗拉强度1 860 MPa,公称直径为15.2 mm。在锚具位置填充防腐油脂,索体管道通干燥空气,以便具有更好的防腐性能。
  (1)锚固系统由索股锚固连接构造和预应力拉索锚固构造组成。索股锚固连接构造由拉杆及其组件、连接器组成,拉杆上端与索股锚头相连接,另一端与被预应力拉索锚固于前锚面的连接器相连接。预应力拉索锚固构造由预埋管道、钢绞线拉索、锚头及防护帽等组成。
  (2)索股锚固连接构造包括单索股锚固单元和双索股锚固单元两种类型。单索股锚固单元由2根拉杆和单索股连接器构成,双索股锚固单元由4根拉杆和双索股连接器构成。每根主缆在四川岸锚碇各有37个单索股锚固单元和66个双索股锚固单元。
  (3)对应于单索股锚固单元采用15-13规格锚固钢绞线拉索,对应于双索股锚固单元采用15-27规格锚固钢绞线拉索。前锚面附近(约6.4 m范围内)采用半径为30 m的圆曲线过渡,圆曲线所在平面随大缆索股散开角度的不同而变化。
  (4)拉杆方向均与其对应的索股方向一致,预应力锚固拉索沿索股发散方向布置。对应于单索股锚固的预应力拉索与索股方向一致,对应于双索股锚固的预应力拉索取两根索股方向的平均值。拉杆方向误差用球面螺母予以调整。
  3.3 预埋件的安装
  锚垫板、连接管、预埋管、螺旋筋共同组成了预埋件,预埋件以零件的形式由工厂分开发货,安装之前首先要组装好各种预埋件。先参考设计图纸把预埋件在定位支架的指定位置安装好,然后根据设计、监控测量放样的结果调整安装细节。将预埋件安装到控制位置,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预埋件和定位支架。预埋件的安装步骤比较复杂,首先用起重设备把预埋件转移到定位支架上,然后用尼龙带捆绑预埋件的两端,并与手拉葫芦相互连接。参考设计与监控放样的数据,用手拉葫芦调节预埋件,直到预埋件的控制点处于设计位置。要求定位准确,尤其是曲线预埋管,更要调整到精确的位置。预埋件的固定方式采用焊接、捆绑方式均可。   注意以下几点:①区分好前、后锚面垫板,不要将二者混淆。②安装之前,把黄油充分涂抹在锚垫板端面的螺栓孔内,用来保护螺牙,以免砼浇筑时因漏浆而把螺孔堵住,无法顺利安装连接器与支撑板。③通过焊接的方式把預埋钢管接长,保证焊缝密实、均匀且连续,防止漏浆。再把密封胶涂抹在焊缝表面,涂抹的厚度至少要1 mm。④根据设计图纸来控制前锚面锚垫板、后锚面锚垫板的预埋倾角,锚垫板上、下两条边应保持水平,以免安装拉杆时出现较大的偏差。⑤安装后锚垫板时,应该注意让大端面上的排水口处于最低点。
  3.4 施工脚手架的搭设
  首先要在前、后锚面处搭设脚手架,然后再开始安装锚固系统,搭建前锚面脚手架时,需要预留出合适的运输空间,为锚固系统的施工提供方便。后锚面脚手架可以通过模板脚手架改造而成,也可以重新搭建。
  3.5 材料的运输方式
  将缆索吊安装在锚室顶部,用来运输施工设备和材料。将有轨运输小车、牵引卷扬机设置在人洞底面,用来完成锚塞体内部的运输;将脚手架上安装电动葫芦和手拉葫芦用来完成后锚室的运输。
  3.6 预应力结构的安装
  3.6.1 螺母组件与后锚面支撑板
  按照施工图纸、产品说明书按顺序安装支撑板、螺母组件、连接器。后锚面支撑板需要安装到后锚面锚垫板的相应位置,需要和出口保持一定的距离,支撑板中心和锚垫板的管道中心应相互对中,然后使用脚手架进行临时性固定。
  3.6.2 前锚面螺母组件和连接器
  用起重设备把螺母组件、连接器一起吊装到前锚面相应的锚垫板,做好固定处理。安装时,同样要保持螺母组件、连接器、锚垫板对中,以免位置偏移影响之后的安装。
  3.6.3 成品索的安装
  (1)前锚室成品索牵引系统。前锚室的成品索采用的是循环牵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承重索:2根,承重索的一端锚固在洞口锚垫板;另一端锚固在前锚面的锚垫板。两根承重索之间放置尼龙托辊用来承载成品索。②循环牵引索:将滑车安装在前锚面的槽口中间,将2台2T快速卷扬机安装在洞口。卷扬机与滑车之间形成循环送索。③牵引索:主要功能是把成品索锚头牵引到前锚面。
  (2)成品索装束。1)在隧道锚洞口位置设置成品索放索盘,每间隔三米设置一条尼龙托辊,然后在地面垫上木板或者彩条布,保护索体的PE层不受破坏。2)利用前锚室的牵引系统把成品索锚头牵引到前锚面的位置。3)穿束之前,将预应力孔道中的杂物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锚垫板表面的杂物人工清理即可。为了更好的保护PE层,可以把麻袋、油毛毡垫在孔道的入口,检查编号和孔道是否一一对应。4)在孔道内穿入入孔牵引索,牵入孔引索的下端需要露出后锚面支撑板的穿索孔;入孔牵引索的上端需要露出连接器对应的索孔。前锚面上,连接成品索和入孔牵连接头。5)在后锚面上牵引入孔牵引索的同时,在前锚面上慢慢的放下成品索,直到成品索的下端从后锚面的支撑板端面露出,再把牵引索拆除。6)从后锚面后方穿出成品索的锚头,然后把锚头穿过和前锚面连接器相互对应的锚孔。先拧上成品索在前锚面上的螺母,再在螺母上拧上后锚面的锚头。7)重复以上步骤,完成6根成品索的锚固。8)后锚面的支撑板用尼龙吊带捆好,通过人洞内的运输小车把支撑板运送到后锚面;再用手拉葫芦连接尼龙吊带,调整手拉葫芦的调节支撑板,使其处于锚垫板口的位置,然后安装支撑板。9)参考设计图纸,调节锚头的螺母,让成品索的锚头穿出后锚面,穿出的量要与设计值相符,调整好后把两端的螺母给拧紧。
  4 结束语
  总之,与重力式锚碇相比,隧道式锚碇最显著的优势便是造价低,但容易受到地形、地质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本文结合赤水河大桥工程案例,分析了隧道式锚碇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沈冲,杨腾.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成品索锚固系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8(01):102.
  [2]江南,黄林,冯君,等.铁路悬索桥隧道式锚碇设计计算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20,41(03):999-1009+1047.
其他文献
摘 要:绿色环保已然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尤其是在公路建设领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到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本文就基于实践经验,针对公路方案设计如何实现绿色环保要求展开全面论述,以基本理念、实际应用、方案构建以及绿色环保等角度入手,将绿色节能观念同交通运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位,达到预期的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公路设计;低碳理念;技术应用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分别从乡村改建项目以及钢纤维应用两个角度分析此类混凝土的应用情况,前者从公路主体、节段预制、跨径及实例展开,后者以实验的长度、厚度入手。  关键词:UHPC;公路;梁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公路桥梁项目中,板桥以T型、箱型为主,应用比率在九成左右。以项目设计的层面来看,因为常规混凝土在功能上的制约,使得公路的规格偏大,重量至
期刊
摘 要:以某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对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实践要点总结分析,先是分析了SMA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其次从SMA混合料的拌和施工、SMA沥青混凝土运输及卸料施工与摊铺碾压施工等方面。详细的解析该技术的操作要点,希望分析能给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某高速
期刊
摘 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数量也出现了上涨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预应力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施工单位需要深入研究相关技术的应用方法,进一步提高公路桥梁的建设质量,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首先分析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中的主要应用方向,随后深入研究其应用流程与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5.6 文献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事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伴随公路项目规模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项目修建于不良地基之上,尤其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物理力学性能较差,对路基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影响很大。为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提出了两种加固方案,经试验分析可知,预制管桩在软基加固中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软基加固;预制管桩;工程概况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1 软土地基的概述  
期刊
摘 要:结合实际,对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进行分析。先是论述了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常用施工方法,其次从支架浇筑施工、悬臂浇筑施工、预制装配施工以及顶推施工等方面,分析了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操作要点。希望可以给此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8.213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为了能够使得桥梁实现结构轻型化的标准,
期刊
摘 要:关于车联网技术方面的无人驾驶汽车设计问题主要包含了道路数据的搜集、转向和动力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车联网技术的应用。无人驾驶汽车不但可以达到自动驾驶的目的,而且可以引进车联网技术,这样能够提升对于道路的监管效果和力度。本文就车联网技术的无人驾驶汽车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车联网技术;无人驾驶;汽车设计  中图分类号:U436.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标准化现状,研究了RFID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及其相关内容,以期能够对RFID技术应用的标准化发展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RFID技术;交通运输行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4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国家经济的发展中,交通运输行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将RFID技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扰流板设计和制造的有机结合,从材料选型,产品尺寸、涂装布局以及Bonding工艺的制造要求上提供了合理设计方案。实践表明,材料的改变引导制造工艺的改变,扰流板结构的设计也会引导制造工艺的改变,只有将合理的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与设计方案进行结合,才能设计和制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扰流板产品。  关键词:结构设计;原材料;涂装工艺;装配工艺;扰流板;车身外饰  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车企主要从设计品质、技术品质和制造品质以及服务品质等方面,综合评价和衡量,提升汽车的品质水平,进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外观品质作为客户所见、所闻、所触中最为直接的感知,各新能源车企在造型设计上更加美学,提升车辆辨识度,满足客户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尾灯;感知;定位;制造工艺  中图分类号:U463.6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