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风情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别山脚下的新洲区旧街,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有一场延续了800年的花朝庙会。
  花朝节于我的最初印象,来自中学时代的一名漂亮女同学。记得每年春季开学不久,她便每日倚在教室窗前,看着满畈开得一塌糊涂的油菜花,满腹心事地偷笑。有时也会拉着我,看似漫不经心却又语气急迫地说:“你知道吗?还有两个星期就是花朝节呢?”“哦,那有什么特别吗?反正学校也不会放假。花朝节一到,我表哥家就会接我们去逛花朝呢!”“哦,花朝节不就是早饭会吃一顿带馅的大汤圆吗?有什么好逛的呢?”———鄂东地区民间有花朝节吃汤圆的习俗,说是以此期望当年的棉花能结得和汤圆一样又大又白。旧街的花朝节可不一样哦,热闹得很咧!然后,她会非常神秘地伏在我的耳边说:“到时候,我就可以看到表哥了。”我还是不懂,表哥有什么好看的呢?我只记得,她说花朝节比河对面高高飘着红旗子唱大戏的村子还要热闹一百倍,那对于一个十三岁的乡下小姑娘来说,真是无法想象的画面。当听着村里人黄昏时端着饭碗热烈讨论着花朝节上各种闻所未闻的商品和趣谈时,我记得当时最懊恼的事便是,我怎么就没有一个旧街的表哥呢?
  在旧街当地,花朝节是比过年还要隆重的节日。花朝节期间,家家户户买肉打酒,广邀亲朋好友前来逛花朝。学校里面,为防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索性放三天大假。这在当年既没有黄金周,而且全国人民还只每周休一天的时候,真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也足见其在当地隆重的程度。据旧街地方志记载,旧街花朝节庙会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八百多年来,哪怕是战乱之年也从未间断。当年日寇占领新洲时期,不准老百姓聚众集会,村民们便将庙会地点改到深山密林当中,照样一年不落地如期举行。这就是一个规矩,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下来的。
  在我的身边,很多年轻人第一次逛花朝节,是被恋人邀约着一起来的。当二月的春风携着菜花香味柔柔拂过,在人贴人、人挤人的长长河道或窄窄古桥上,牵手和相爱,就显得那样自然而然。旧街因为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地,自古就是鄂东地区的商贸重镇和物流、人流中心,最初的旧街花朝节,是农耕时代的物资交流会,是一年一次的大型赶集会,而如今,它却更像是一次引爆赏春高潮的民间狂欢节。再回头想想,旧街当地人一直都管逛花朝叫“闹”花朝,就觉得像是洞明世事的先知之见。
  花朝究竟是个怎样的“闹”法呢?花朝是纪念百花的生日,花朝节的最早记载是春秋时的《陶朱公书》一书,民间开始盛行大约是在唐宋时期,彼时的花朝节,是与元宵节、中秋节视为同等重要的节日。花朝节的具体时间,因南北地域或花讯之不同,会略有几天的浮动,但都在农历二月上中旬。这个时候,风和日暖,百花盛开,田家耕种也还未开始,正是踏青赏春的好时节。在新洲,真正的花朝节庙会,前后大约会延续十五天左右。先从东北部的徐古街、潘塘街开始预热,每地三天,至农历二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易地至旧街,花朝节才真正进入高潮,之后移师至中部的李集张店,才在人们恋恋不舍的回味中接近尾声。今年,见惯了大汉口繁华的西部重镇阳逻街,终于没能忍住凑这份热闹的心,举办了首届花朝节,算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一年到头,乡村里这样热闹的时候真不多,耍尽兴了的乡亲们,自此便开始一心一意地投入一年的辛苦劳作当中。
  新洲花朝节的起源,据传是始于旧街三庙河上游的庆福寺庙会。因此,花朝节的正日子都是在旧街,这三天的规模和热闹更胜其他几处。除了新洲本地的客商和游人前来赶集逛庙会外,周边红安、麻城、黄石、鄂州,乃至河南、安徽、湖南、江西、新疆等地区的客商,也都会如期而至。据官方数据统计,近几年,每年旧街花朝节期间,游人都在十万人以上,今年更是创历史新高,三天迎来游客近三十万!
  这些人,无论平时是在家中开有固定的小店,还是上北京下广州走南闯北的行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像河滩上那些守着春讯而开的花,风雨兼程从未误了花期。你在花朝节的庙会上,随便拉住一位摊贩问一问,也许就是赶了十多年花朝的“老江湖”。有些身怀编簸箕、箍木桶、拘椅子、打摇篮等手艺的匠人,因為现时市场需求不大,平时已无甚生意可做,但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不舍得丢,趁着平时农闲鼓捣出的一屋子器物,全都攒到花朝节上面来卖。也不担心销路,自有城里的乡下的各路买家,或是慕名寻来或是为了淘点奇货赶来捧场。活计做得漂亮的师傅,每年的货物总会供不应求。这个时候,精神的富足一定是大于财富的积累吧?学了一辈子的手艺,也算没有枉费。一年一度的花朝节,成了各路江湖高人集体献艺的舞台。
  三庙河滩就是这天然的舞台。此时春汛未至,河水瘦成了一道窄窄的沟,野芹春韭夹岸而生。细细寻寻,也许还可寻得见蚌壳的河滩,摊贩们分成两边一溜摆开,然后摆到桥上,摆到街面上,一直摆到城乡结合之处。一座摊位挨着一座摊位,每座摊位又不过三五米宽。摊主们使出浑身解数叫卖,也许只不过是卖一件几元钱的小物件,可是他们依然尽情兜售不肯懈怠,那些顺口编来让人忍俊不禁极具诱惑的广告词,使你即便没有购买的需要也会停下来观望一番。孩子们爱的自然是美食和游乐区,老人们都聚到戏台子下面去看楚剧,年轻的姑娘小伙子去了哪里?哈!正在油菜地里扭扭捏捏地相亲呢!最神秘的,要数那远远地躲在小树林里进行的耕牛交易。牛儿们在一边低着头啃着刚萌出新芽的草,全然不知,它们的身价正在牛贩们看不见的袖子里,靠着手指无声的变幻讨还着涨跌的价码。
  “树发芽,草返青,花朝赶集去相亲。看大戏,瞧杂耍,烧香许愿求仙卦。吃面馍,切蒸糕,米粑油馃尝个够。买副犁,卖把镰,逛过庙会好下田。”这首流传于鄂东地区的小调,正是旧街花朝节风情的写照。
其他文献
没有预兆,我变得惶恐紧张,一言一行都会小心谨慎,像是被老师请家长的孩子不知所措,祈祷能安然度过今天。  没有预兆,我变得脆弱敏感,冷若冰霜,一草一木都會绑紧神经,故作镇定,极力的掩饰内心的不安。  口是心非,作祟的是那可悲的自尊。
期刊
阳光下的湖面,若不是这些三三两两的游舫荡过,是否永远如此安逸?  游舫靠岸,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竹榭残荷,展示着收获后的悠闲。那安安静静的长条凳和原色八仙桌显得古朴可亲。  早有东家在桌上沏上了待客的熏豆茶,容器不是茶盏,而是青白相间的小碗。玲珑剔透,碗内浸泡着十几粒熏制过,却还保持着原色的碧绿的豆子和黄绿的橘皮,飘着几片茶叶,撒着几粒白色的芝麻,静静地诱人品茗。  本就有点口渴的我,被色诱后
期刊
去一处,不经历她的淸晨,你看不到她真正的微笑的。  在黄龙溪古镇上漫游,偶见卖香花野草的阿婆盘腿而坐,额上皱纹满布,双手有些粗糙,面容平静,似乎与身边一花篮的鲜花全然不搭配。阿婆不温不躁,自顾编织着每朵花、每颗草、不叫卖、不游说,这种静美,让人心底融融,好不羡慕。  走累了,看夠了,找上一家饭店。点上古镇上最出名的酥皮肘子、黄辣丁,来两盘香酥麻辣猫猫鱼,再要一份川西的野菜,二两小酒,在靠河边的榕树
期刊
那个年代,土地是在人民公社的生产队集体耕作,人们长年劳作,除春节外若不是下雨是没有休息日的,疲惫的人们多么盼望雨天停工休息啊!若下一天雨会觉得解乏舒爽,而下两天雨就会感到无聊,下三天雨便滋生出烦闷来,因除去种田,人们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  恰恰那场雨真的下了三天,天沉沉,路泥泞,泥抹的屋顶已被雨水长时间浸泡得漏了雨,减根的墙也凄凄地被雨泡倒。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更没有任何书可看,一本破旧缺页的《
期刊
新麦子下来以后,家乡人以吃新麦面的方式来庆祝粮食的丰收。  夏至那天,也是母亲最忙的。母亲会早早起床,从家里那个三斗柜里取出白花花的新麦面来和面。和面最关键的就是要揉,一遍又一遍,和面盆在锅台上“咣当咣当”,那悠远的韵味,连同那绵亘的母爱也揉进了这面团中,沉稳而富有节奏的声音一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不一会儿,面团就揉好了。母亲把面团放在面板上准备擀面。母亲从小就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尤其擀面的技术在
期刊
山塘街素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始建于唐宝历年间。白居易时任苏州刺史,为兴建水利、灌溉良田,组织百姓开凿水道与运河贯通,河里挖出来的泥土,堆成了堤岸,水道是山塘河,百姓管这一条长长的堤岸为“白公堤”,白堤,便是最初的山塘街。杭州西湖也有白堤,亦是白居易所主持修筑,这位伟大的诗人,在苏杭两地为官,除了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更有流芳百世造福百姓的政绩,为后人深深铭记。我想,白居易后半生所梦牵魂萦的江南,
期刊
春季风大,天气干燥,小孩子易上火闹病。奶奶变着法地给我和弟弟们熬祛火的水喝。  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喝的祛火水,就是现在人们代茶喝的菊花甘草水,甜丝丝的。按照奶奶的说法,喝了菊花甘草水,明目祛火不感冒,清脑稳心不烦躁,老师讲课记得牢。我们深信不疑,每到奶奶熬菊花甘草水,我们都抢着喝。  清明节前夕,卖竹叶的人拉着一车鲜嫩绿的竹条和叶子,来到山东宁阳老家叫卖。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要花几分、几毛钱买点,熬水给
期刊
初春,我们应邀赴郁南南江第一湾参加“印象南江”采风联谊活动。  我们的车开进南江第一湾景区停车场时,这里已有一批熟悉的书画摄影界朋友在等候。我们集合好,就一齐向江边景点走去。历史悠久的南江流域,在长年的历史、文化演变中积累了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生态、农耕、民间民俗文化传统,其优秀的民间艺术创造世代承传,独具魅力,形成了南江文化,与六祖禅文化、云石文化构成了云浮的三大特色文化支柱。  一边
期刊
当我们在羡慕别人把自己打扮得精致美丽的时候,总有这样一个疑问:她怎么有那么多时间化妆?  “你6点就起来啦,难怪了,我7点都起不来!”“你的眼线画得真好!我不会画……”“把时间浪费在化妆打扮上,我还不如多睡一会儿呢!”———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别人的时间比你多,而是别人比你勤快。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句很实在的话。说到底,是因为懒。勤快的女人,会克服自己的懒惰,修饰
期刊
蝉在地下,但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模样,它一身土黄,像庄稼人的皮肤,俗称“爬蚱”。  我观察过爬蚱蜕皮的过程:它紧紧抓住树皮,从后背中间缓缓地裂开一条缝,缝越裂越大,蝉的头部先从裂口处拱出,然后再一点点向外努力蠕动———那是一个缓慢而痛苦的过程,极像人类母亲十月怀胎后,艰难的分娩。蝉继续用力,真怕它一不小心失去平衡,从高高的树上栽落下来。蝉终于从壳里爬了出来,头部变得硕大,突出的眼睛分列两侧,皮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