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文的三种论证方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mo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明文是以证明为主的议论文体,它不仅要告诉读者“是什么”,而且要论证“为什么”,甚至要阐述“怎么办”,其中“为什么”是写作的重点。 一般来说,“是什么”就是要亮出观点,竖起论证的靶标;“为什么”则要阐述观点之所以成立的理由,进而证明观点的正确;“怎么办”通常直陈对策,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典范的证明文主要通过对“为什么”的深入分析,达到以理服人的写作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想要说服大众相信自己的观点,接受自己的观点,支持自己的观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写作者高超的写作智慧,机智的说理技巧和恰当的论证方式。“论证方式,就是论据和论题(这里指论点)之间的联系方式,也就是证明者在用论据支持论题时使用的推理形式。论证方式回答的是‘以什么形式来证明’的问题。”[1]证明文的典型论证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摆事实讲道理;二是引理论巧阐述;三是寻相似作类比。这三种论证方式看似简单,实则未必,一些细节问题和模糊认识有必要阐述清楚。
  一、摆事实讲道理
  “摆事实讲道理”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效论证方式之一,但是目前一些语文教学工作者对其内涵和具体操作方式尚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认识甚至存在错误,需要进一步探讨。
  有人将“摆事实讲道理”割裂开来,认为它是两种论证方式:“摆事实”是事实论证,“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也有人把“摆事实讲道理”看作一种论证方式,认为它是指围绕论点列举典型事例,然后通过对事例的具体分析证明论点。显然,第一种认识是错误的,在此必须澄清。
  “‘摆事实’是事实论证”,这种认识的错误之处在于把事实论证简单化,将“摆事实”等同于事实论证,将事实论证简单地理解为“观点加例子”。“摆事实”其实就是叙述事实,怎么能说是论证呢,其错误显而易见,无需反驳。
  关于“‘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之说,也不科学,其错误之处同样在于把“讲道理”等同于理论论证,将它们的内涵混淆。固然,理论论证和“讲道理”都要进行议论,都要进行说理,但它们本身不是一回事。“讲道理”可以通过叙述事实揭示其本质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引述理论推论分析的方式来进行。因此,“‘讲道理’是理论论证”之说也有瑕疵。
  我们认为,“摆事实讲道理”是叙述和议论的紧密结合,是材料和观点的有机统一,其实质是通过概述典型事实和分析其中蕴含的有关道理来证明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的关键在于摆什么样的事实,怎样摆事实;讲什么样的道理,怎样讲道理。
  关于摆什么样的事实,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看论点是什么。一般来说,要摆能够证明论点的事实,且事实本身应该具备以下特点:与论点有较高的契合度,真实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鲜新颖新奇,内涵单一明确,简明扼要概括。具有上述特点的事实,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怎样摆事实,关键要看具体的语境。如果在文章开头需要引出论点,摆事实就应开门见山,径直叙述,从事例中推出观点;如果文章开宗明义直接亮出了论点,就应紧跟论点对其进行阐释,然后借助过渡句或过渡段来引出(摆出)相关事实。譬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开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接着阐释论点含义:发现真理,必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然后设置了下面的过渡段: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上述文字自然巧妙地引出了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具体事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谢皮罗教授观察洗澡后浴缸里被放的废水的旋转情况,发现洗澡水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有关;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分析美欧大陆蚯蚓分布的有关资料,推断出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最早可能连在一起;一位奥地利医生偶然发现熟睡的儿子眼珠子转动,由此追根究底,多次观察实验,进而得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明他正在做梦”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摆事实时所摆的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两件或三件,且叙述应该简明扼要,紧扣论点。
  如果要问摆事实后讲什么样的道理,回答自然离不开论点。证明文所讲的道理就是论点所蕴含的思想或者就是论点本身,同时也是所摆事例本身所蕴含的道理,两者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论证才算严密。
  至于怎样讲事例中的道理,我们认为主要的方法有归纳推论、对照比较和因果分析。究竟选用哪种方法,要视选用的具体事例来定。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两则以上性质相似的事实材料,写作者则可以运用归纳推论法。具体说来就是寻找相似材料的共性,说明其中蕴含的道理,通过揭示事实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证明论点。譬如前面提到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在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之后,水到渠成地进行归纳推论:“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作者在这里揭示了三则事例的共性: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和“见微知著”,就能发现真理,恰到好处地论证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两则性质相反的事实材料,写作者就可以采用对照比较法,通过正例与反例所蕴含的道理的映衬、对照和比较,论证论点的正确。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运用事实对比法非常成功,作者引述庄宗得天下时的谨慎不易和豪迈气势以及失天下时的仓皇迅速和哀伤不已等相互映衬和正反对比的史实,强有力地论证了“国家盛衰兴亡主要取决于人为因素”的重要观点,说服力极强。
  如果选用了与论点相关的事实材料,且事实材料与论点具有某种因果关系,写作者就可以运用因果分析法。使用此法,必须在叙例之后,找准事例中某个角度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所引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说理。具体说来,就是要选准事例中的某个切入点(如某种结果),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写作者所分析的原因,其内涵与论点含义一致,或者说,原因就是论点。这样,事例跟论点便挂起钩来,事例客观上也证明了论点。譬如论证“主观武断会招致失败”,可引用三国时期马谡“失街亭”的历史事实,从事件的结局切入进行分析:“马谡之所以失守街亭,大败而归,主要是因为他盲目自信,不听劝阻。因此,我们在做出重大决定时,必须兼听各方意见,不能主观武断,否则,就会重蹈马谡的覆辙。”   二、引理论巧分析
  “引理论巧分析”是运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也称理论论证或引用论证,其核心是围绕论点引出相关理论论据之后,要对所引理论进行阐述分析,巧妙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论证方式的着眼点在于“引什么”、“如何引”、“析什么”和“怎样析”。
  “引什么”是引用论证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引哪些理论,其依据自然是论点。一般来说,要引能够证明论点的相关理论,且必须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理论,说服力强的理论,新颖前沿的理论,简明通俗的理论,表义完整的理论。理论的具体形态可以是公理,也可以是定律;可以是经典著作中的论述,也可以是权威人士的言论;可以是名言警句,也可以是格言谚语。典型的理论论据一般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且被大量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认识,因而对于证明论点来说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如何引”相关理论,需要看具体的论证环境。可以紧跟论点直接引用,也可以在论点之后通过说明出处引用。前者只能“引用原文,不作语言形式上的加工”[2],且引文要加引号;后者可以引用原文,也可引用原文之意,不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表意都要准确完整。
  “析什么”,自然关乎论点。应析理论论据中能够证明论点的道理,应析理论论据中涵盖论点的句子,其实质是选择好分析的角度。只有选对了角度,正确的结论才有可能合乎逻辑地推理出。
  “怎样析”,其实质是用什么方法使论点坐实,令人信服。写作者可以采用演绎推论法,也可以采用阐述分析法。前者以理论论据为大前提,推论出与论点内涵相一致的结论,进而证明论点;后者通过对理论论据的阐述分析,析出与论点相一致的道理,进而证明论点。请看下面的论述:
  做实验不可有成见。一个人做学问不可能没有一些看法,但是当你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把你的那些看法暂时忘掉。有位科学家说过:“要把一切成见留在实验室的门外。”这句话十分正确。因为只有把成见留在门外,才能客观地进行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反之,你只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对其他东西视而不见,自然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要想实验,就必须把脑子擦干净,让它像一面一尘不染的镜子。[3]
  上面这段文字,第一句提出了论点,第二句阐述论点,第三句紧接着引用名言,第四、五、六句先对名言做出断定,进而进行因果分析和对比推论,第七句得出结论。纵观全段,其观点正确明晰,论据典型有力,分析恰切到位,论证合乎逻辑,结论令人信服。
  三、寻相似作类比
  “寻相似作类比”是一种借助已知的事物(或事理)和被证明的事物(或事理)之间具有的某些相似点来推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具有某些相似点,进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式,也称类比论证,“是类比推理在论证中的实际运用,类比推理是类比论证的理论基础”[4]。类比论证和类比推理具有共同的特征,即从某事物具有某属性推知他事物也具有该属性。这种论证方式的前提是要寻找和发现已知事物(或事理)与被证明的事物(或事理)之间具有某种相似点,重点在于比较类推,关键是如何寻找相似点,怎样进行比较类推。
  寻找相似点,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及其内涵,知道自己想要证明什么。
  其次,围绕论点广泛联想,凡是与论点内涵相关、性质相同的事物(或事理)及其属性,都在寻找之列。
  第三,鉴别斟酌,选优汰劣。选择那些与论点内涵性质相同且与论点有较高契合度的事物(或事理)及其属性,也就是“选择恰当的类比对象”[5],以此作为比较类推的前提。
  进行比较类推和分析说理,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用简明准确的语言陈述选定的用来类比的事物(或事理)及其相同属性,尤其要注意选用同样的词语或者意思相近的词语来表述相同属性,以确保推论的可靠性。
  第二,要尽可能多罗列相关事物及其相同属性,因为“相同属性越多,则结论越可靠”[6]。同时应合理排列参与类比的事物(或事理)及其相同属性,以确保推论过程的严密。
  第三,要确保进行类比的事物(或事理)之间的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为相关性越强,推出的结论就越可靠。譬如要论证“教学工作者应该对教学敏感”这个观点,写作者就可以采用下面的论证方式:“品茶师、品酒师、烹调师和教师都是专业工作者,品茶师对茶叶敏感,品酒师对白酒敏感,烹调师对菜肴敏感,所以,教师也应该对教学敏感。”这个类比推论所借助的前提的相同属性(各类专业工作者对自己的业务敏感)与推出属性(教师对教学敏感)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因而结论是正确的。
  以上从“摆事实讲道理”、“引理论巧分析”和“寻相似作类比”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证明文如何进行论证的一些细节问题,错误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6]刘江.逻辑学:推理和论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2;192.
  [2]王胜忠.议论文写作训练[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69.
  [3]陈祥书.追求论证的有效与高效[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1,(4).
  [4]卢芸蓉.类比推理的论证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8.
  [5]胡毅敏,徐慈华.类比论证的形式表征与语用维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8):51.
  马有,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写作研究。
其他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能使中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与丰富。它打破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的新型模式,逐渐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然而,正如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所说:“技术能够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
一、评点与经典化中国古代,经典概念的形成和“经”息息相关。有关“经”,最早的提法在《庄子·天运》:“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老子曰……夫六经。
“核心素养”被置于国家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要位置.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六大方面总体构架,其中“学会学习”是小学生的最关键学习能力和必
班上有一位女生,早晨到校经常迟到,每次老师批评、教育她.她都承认迟到是不对的,并保证下次绝不再迟到.似乎“心悦诚服”了。但我知道,她对自己迟到这一不良行为早已习以为
在学前教育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其核心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可以实现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并在课堂教
农村幼儿园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园教育,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乡土资源,因地制宜创设幼儿体育游戏,丰富了体育元素、充实了体育
看图讲述活动是利用图片来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的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然而,长期以来,这一传统的教学活动却陷入了模式化的误区.为了使看图讲述活动能更好地发展小班幼儿的语
随着陕西省中考的不断改革,初中历史学科被纳入到中考的科目中来,占据了40的分值,由此开始,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一个小学科的学科地位有了显著地提高,但是,历史学科在近些年的考
幼儿区域活动主体性的培养案例rn——一起制作壮观的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rn本周幼儿对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特别感兴趣,从周一下午幼儿就开始制作,幼儿在和同伴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期刊
近来,这样一种情况引起我持续地思考。为什么被我们认为脑袋瓜聪明的学生,学业成绩不是最好的?而被我们认为脑袋瓜不够灵活的学生,学业成绩却较为优良?按现在流行的解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