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沉香治疗腹痛的作用机制

来源 :巴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沉香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分析沉香治疗腹痛相关疾病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检索沉香所有化学成分并筛选作用靶点,分别检索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筛选腹痛相关基因。利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合并,筛选核心网络。进一步采用蛋白互作网络(PPI)、基因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等探索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结果:共计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沉香有效成份8个,疾病相关靶点214个,药物相关靶点87个。最终共筛查到69个基因,分别富集于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流量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STA-MCA bypass)联合脑-硬脑膜-动脉融合术(EDAS)对烟雾病及烟雾综合征患者脑血流状态改变的影响。方法:对109例烟雾病及烟雾病综合征患者行STA-MCA bypass+EDAS手术,术前及术后6月通过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CA)评定认知功能,并对比患者手术前后CT脑血流灌注参数。结果:术后6个月MoCA评分上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增加,感兴趣区域达峰时间(TTP)及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目的:调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131I治疗前患者焦虑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搜集2018年7月~2019年10月我科收治的192例DTC术后患者资料,接受131I治疗患者为观察组,DTC术后不需131I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TAI评分分别为40.67±10.18和37.26±10.6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卵巢癌顺铂耐药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其进行相关生物学分析以获得卵巢癌耐药相关分子标志物.方法:从GEO数据库中寻找出3个卵巢癌顺铂耐药相关芯片数
替吉奥为替加氟、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的复方制剂,用于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紫杉醇为抗微管药物,可联合替吉奥用于晚期胃癌的辅助治疗[1,2],特别是对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具有较好的耐受性[3]。紫杉醇和替吉奥的常见不良反应均有骨髓抑制,而其联合用药致重度骨髓抑制的报道较为罕见。本文拟通过报道1例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替吉奥后引起重度骨髓抑制的病例,以期为该联合用药所致骨髓抑制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
目的:系统评价音乐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 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关于音乐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影响的随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恢复缺血心脏组织血流供应后,导致心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的现象。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介导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细胞外囊泡,可携带miRNAs参与调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外泌体源性miRNAs的来源、结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煤工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原因,为预防尘肺病患者病情恶化和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收治的212例煤工尘肺病男性患者,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尘肺病病死率为33.49%(71/212)。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年龄更大、体重更轻、接尘时间和烟龄更长,合并症发生率更高,肺功能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1例煤工尘肺病死亡患者中,心跳骤停12例、呼吸衰竭29例、肺部继发感染30例。死亡患者年龄在70~90岁,接尘时间和烟龄多在30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10余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近10年活动后反复发作胸闷,休息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期间未规范治疗。2019年2月患者胸闷症状较前发作频繁,走平路10余米即可出现胸闷、气喘症状,持续约数十分钟方可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以“不稳定型心绞痛”收入科。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无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无吸烟及饮酒史。
《黄帝内经》最早提出“香入脾”理论,认为芳香之气偏入脾,故芳香药对脾也具有特殊的调节作用。通过梳理古代本草书籍记载的常用芳香药种类,并统计其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进而探讨芳香药的药物特性及其与脾的特殊作用。芳香药大多为性温,味辛、苦之品,主要归脾经,次归肝经,在现代中药学的药效分类上,则以理气、活血化瘀、发散风寒之功效居多。可见芳香药确实偏于入脾,且其功效并不局限在化湿与开窍,再加上辛能行散、苦能燥湿、温则升阳,辛开苦降尤利于脾胃恢复升清降浊之生理功能,进而维持五脏六腑的气机循环。因此认为,临床应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