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应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这是当前学校教育对“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学生成长的需要。心理健康课不论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评价都离不开生命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命教育;必要性;紧迫性
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让学生建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是当前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审视当前的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轻视学生生命发展、不重视人的生存价值、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发展个人的全部潜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一、心理健康课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学校对生命教育的缺失。事例分析: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前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案件中有8个孩子被害,另外5人受重伤;当年4月30日,山东省的潍坊又发生了一起恶劣的校园惨案。令人担忧的是在40天里,各地有5起校园血案发生,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避免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成为当务之急。2012年冬天,毕节5名儿童在街头垃圾桶内点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2015年毕节四兄妹在家服用农药自杀身亡。这些都给我们的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针对上述不幸,有家庭、社会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在所有外因影响中是最重要的。在中职德育课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开展生命教育,对完善和整合中职教育资源,为学生校园生活和社会就业提供良好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2.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校是一所职业中专学校,生源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文化课水平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日常生活习惯陋习较多。在中职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较初高中或大学等阶段显得更为重要。生命教育可以很好地针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把“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中职生有了正确的生命观念,他们表现出来的弱势心理,如自暴自弃、焦虑孤独、冷漠若闷等就会逐渐被纠正过来,诸如打架斗殴、迷恋网络等不良行为习惯也会得到改正。另外,中职学校加强生命教育,对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中职学生有了正确的生命观念,就会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将来的困境,在困难面前也会迎难而上,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关于生命教育的范畴
生命教育包含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主要是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将生命的意义发挥到极致,对自己和周围人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鉴于中职生的现状,对其实施生命教育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
1.生命意识教育。心理健康课在进行生命教育时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进而敬畏生命。生命有公平性,既要意识到自我生命的珍贵,也要热爱每一个存在的生命,每个人都是父母最好的礼物。
2.生命健康教育。由于迷恋网络,中职生很少参与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自然的体验也很少,这使他们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现象,如压力大,烦躁不安,对一切积极向上的东西不感兴趣,这也使很多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出现各种不良行为。而心理健康课恰好可以针对中职生的不良心理对症下药,使其意识到只有身体和心理同时健康才能适应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会逐步建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抛弃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积极地与自己、他人、社会和谐相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课应帮助学生认识和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及与异性交往的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网络素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用法律和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和生命成长教育,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命是不可逆的,进而促使他们欣赏生命的美丽,乐观积极地生活。
4.职业安全教育。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但在当前我国的职场环境中,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都可能存在极大的隐患。如何让即将就业的学生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有效保证自身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呢?心理健康课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将来的工作性质,能够对工作环境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自己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必要时要知道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心理健康课开展生命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育人。作为显性课程的心理健康课开展生命教育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要体现生命关怀。生与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教育学生在有限的生命里生活得有意义,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参与社会实践,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还要教育学生死亡并不可怕,但要死得有尊严,正常的生命周期谁也无法改变,自杀是懦弱的表现,对亲人和社会都是伤害,尤其是对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亲人是最不公平的,也是自私的表现。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通过情感激励和意志锻炼,使中职生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强者。
2.教学方法采用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体验让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感受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最大的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途径有很多,如使用心理情景剧,让学生扮演角色,讨论分享体验环节,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将游戏作为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心理成长;赏析视频素材,组织讨论和辩论,深入分析,形成自我认识;运用冥想,让学生假设现在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相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改变和成长;进行心理测试,通过测试让学生知晓自己在某个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发展;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案例,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让学生全面了解这种不良心理造成的后果,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如何解决这样的心理问题,全面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参观活动,如到养老院、福利院进行义务服务,还可以到殡仪馆、烈士陵园、戒毒所等处参观,让学生切身体验生命的重要,进而好好生活,尊重生命。
3.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之可贵,意识到生命之脆弱和坚韧,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内涵。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评价不能简单地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来进行评估。
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按时对其成长经历,如个人的成就和作品、个性发展、学习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将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效果纳入评估的主要项目。通过对学生档案的定期分析和研究,以及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可以了解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状况。这种心理学化的评价模式,有助于生命教育效果的量化评估。
总之,加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为生命教育服务。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必花样繁多,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整个教育活动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使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组织规范化,从而让“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夺目。
参考文献:
[1]解如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构想[J].教育探索,2011(11).
[2]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3]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2).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命教育;必要性;紧迫性
加强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让学生建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是当前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审视当前的学校教育,仍然存在轻视学生生命发展、不重视人的生存价值、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让学生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发展个人的全部潜能,让学生体会到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一、心理健康课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学校对生命教育的缺失。事例分析: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前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案件中有8个孩子被害,另外5人受重伤;当年4月30日,山东省的潍坊又发生了一起恶劣的校园惨案。令人担忧的是在40天里,各地有5起校园血案发生,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避免校园暴力案件的发生成为当务之急。2012年冬天,毕节5名儿童在街头垃圾桶内点火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死亡;2015年毕节四兄妹在家服用农药自杀身亡。这些都给我们的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敲响了警钟。针对上述不幸,有家庭、社会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学校教育对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在所有外因影响中是最重要的。在中职德育课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开展生命教育,对完善和整合中职教育资源,为学生校园生活和社会就业提供良好心理素质至关重要。
2.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校是一所职业中专学校,生源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文化课水平较差,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日常生活习惯陋习较多。在中职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较初高中或大学等阶段显得更为重要。生命教育可以很好地针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把“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中职生有了正确的生命观念,他们表现出来的弱势心理,如自暴自弃、焦虑孤独、冷漠若闷等就会逐渐被纠正过来,诸如打架斗殴、迷恋网络等不良行为习惯也会得到改正。另外,中职学校加强生命教育,对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也起到积极的作用。中职学生有了正确的生命观念,就会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将来的困境,在困难面前也会迎难而上,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
二、心理健康课关于生命教育的范畴
生命教育包含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其主要是教育学生尊重生命,明白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可贵,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将生命的意义发挥到极致,对自己和周围人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鉴于中职生的现状,对其实施生命教育应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
1.生命意识教育。心理健康课在进行生命教育时要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进而敬畏生命。生命有公平性,既要意识到自我生命的珍贵,也要热爱每一个存在的生命,每个人都是父母最好的礼物。
2.生命健康教育。由于迷恋网络,中职生很少参与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自然的体验也很少,这使他们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现象,如压力大,烦躁不安,对一切积极向上的东西不感兴趣,这也使很多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出现各种不良行为。而心理健康课恰好可以针对中职生的不良心理对症下药,使其意识到只有身体和心理同时健康才能适应社会,不被社会所淘汰。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会逐步建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抛弃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积极地与自己、他人、社会和谐相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课应帮助学生认识和遵守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及与异性交往的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网络素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会用法律和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和生命成长教育,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生命是不可逆的,进而促使他们欣赏生命的美丽,乐观积极地生活。
4.职业安全教育。中职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已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但在当前我国的职场环境中,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都可能存在极大的隐患。如何让即将就业的学生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有效保证自身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呢?心理健康课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将来的工作性质,能够对工作环境有基本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自己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则,必要时要知道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心理健康课开展生命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育人。作为显性课程的心理健康课开展生命教育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要体现生命关怀。生与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教育学生在有限的生命里生活得有意义,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参与社会实践,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外还要教育学生死亡并不可怕,但要死得有尊严,正常的生命周期谁也无法改变,自杀是懦弱的表现,对亲人和社会都是伤害,尤其是对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亲人是最不公平的,也是自私的表现。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通过情感激励和意志锻炼,使中职生逐渐养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建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强者。
2.教学方法采用以活动为载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情境体验让学生感知生命存在的意义,感受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最大的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教学中创设活动情境的途径有很多,如使用心理情景剧,让学生扮演角色,讨论分享体验环节,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将游戏作为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理解,从而达到心理成长;赏析视频素材,组织讨论和辩论,深入分析,形成自我认识;运用冥想,让学生假设现在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相处,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改变和成长;进行心理测试,通过测试让学生知晓自己在某个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发展;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案例,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让学生全面了解这种不良心理造成的后果,让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如何解决这样的心理问题,全面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参观活动,如到养老院、福利院进行义务服务,还可以到殡仪馆、烈士陵园、戒毒所等处参观,让学生切身体验生命的重要,进而好好生活,尊重生命。
3.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生命之可贵,意识到生命之脆弱和坚韧,体会到生命的意义和内涵。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评价不能简单地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和突发事件的发生率来进行评估。
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按时对其成长经历,如个人的成就和作品、个性发展、学习情况、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将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效果纳入评估的主要项目。通过对学生档案的定期分析和研究,以及学生平时的表现记录,可以了解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状况。这种心理学化的评价模式,有助于生命教育效果的量化评估。
总之,加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为生命教育服务。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不必花样繁多,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整个教育活动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使内容序列化、形式多样化、组织规范化,从而让“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夺目。
参考文献:
[1]解如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强生命教育的构想[J].教育探索,2011(11).
[2]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3]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