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们的“最后一课”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用立意】作秀/改进/行动
  【素材现背】停留于口头的鞠躬道歉,显然不是真情的自然流露,而是一场作秀——反正毕业生要走了,做一下姿态而已。所以,对于校长们上的“最后一课”,我们先不要急着感动,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学校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责任人的无动于衷。
  在安庆师范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闵永新将大学里同学曾经吐槽的问题一一道出:“图书馆的座位少,一座难求;菱湖校区的住宿差,过于拥挤;双龙湖畔的小道泥泞,雨天难行;食堂的饭菜凉,不那么可口……”说完后,他走到台前,面向在场的毕业生,弯下腰,深深鞠了一躬。其真诚之举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随后这件事在社交网络上引发热议。
  2016年,在毕业典礼上,向毕业生鞠躬道歉的,除了安庆师范大学校长,还有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我也深知,学校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让同学们年年酷暑‘无处可乘凉’,‘进寝室、桑拿房,汗湿裳、床板烫’,毕业前还在呼吁‘装空调,贾校长’……我代表学校真诚地向你们说声抱歉。”也有山东大学校长张荣:“作为校长,我感到亏欠你们很多……”并就食堂、宿舍条件等问题,郑重地向学生鞠躬道歉。一时间,校长鞠躬道歉似乎成了毕业典礼上理所当然的“最后一课”。
  这样的“最后一课”,体现出校长难能可贵的亲民风格,比起那些满口“假大空”的校长,这些校长无疑更接地气,更受毕业生们的由衷欢迎。事实上,几乎每一所高校,其基础设施建设都会存在一定的滞后,其后勤保障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其教育、教学风气也会存在某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在广大毕业生面前,校长承认自身的滞后、不足与问题,是勇于正视自己的表现,比掩盖问题、讳疾忌医无疑要高明得多。
  不过,在鞠躬道歉、正视问题之后,校长更要致力于改进问题。道歉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彻底解决大学里存在的这些“不美好”。拿高校食堂饭菜来说,“味同嚼蜡”“食之难以下咽”之类的吐槽,想必不少学生说过,甚至常有高校食堂吃出蟑螂、死老鼠等恶心物的新闻曝光。加强食材质量把关,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禁止把食堂承包给私人或公司等,显然是高校必做的功课。
  若不能很好地改进问题,校长当着广大毕业生的面鞠躬道歉,说再多朴实的话語,又有何用?
  把书“翻译”成动画版,在网络平台和手机客户端同步推送……最近,《习近平用典》政论微视频第一季正式上线播出,吸引了众多网友点击观看与分享评论。
  微视频每集不到4分钟,以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叙事来介绍典故出处和解读现实意义,这让很多观众感慨,“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用微视频传递治理理念,弘扬传统文化,这样的形式可谓“既有意义,也有意思”。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座精神富矿。其中的治理思想,也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养分,被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就非常擅长“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形成了自身独具魅力的风格。这也给了我们启示,可以用更鲜活的形态、更贴近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传递价值。
  “观众叫好,才是真的好!”正如一位动画设计专业人士所言,优质的文化内容从不缺乏市场。相声演员讲究寓教于乐,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文化产品:想影响人,先得吸引人。像《习近平用典》这样的政论微视频,正是希望以轻松的形式,让总书记引用过的典故、阐释过的道理“入脑入心”。
  目前,我们仍有不少文化产品,重说教灌输,轻互动沟通,让人不想看、不爱听,自然也难以取得效果。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主流价值找到传播载体和沟通符号,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我们要让收藏在故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那些能滋养心灵、充实精神的主流价值传出去,在与时代、与社会的对接中,实现与人心的对话。
  女主人留下阳台的灯光,给楼下两个吃夜宵的清洁工“借亮”。这个不到1分钟的电视公益广告《一盏灯》,曾感动无数人。再简单不过的剧情,为何如此温暖人心?最关键的还是这则广告找到了文化产品、社会价值和观众感受的契合点。我们只有发现更多这样的契合点,找到合适的表达出口,才有可能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才能走近个人、走进生活、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事件)素材化用①  罹患重病,又孑然一身,这就是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的真实处境,但是,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有一群古道热肠的大院邻居。这个和谐的老院落叫陇海大院,陇海大院里都是善良的人,他们拥有温暖的手和真诚的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不离不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38年从未间断;不是冷漠无情,而是你的冷暖、安危、悲欢都与我有关。  (语录)素材化用②  每当想起屈原,一
期刊
政府往往通过两个方面与公民打交道,一个是“输入”即获取公共权力;另一个是“输出”,即行使公共权力。而政府质量则主要体现在政治输出层面,它是以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通过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互动,实现社会公正的一种综合能力。随着政府合法性危机的出现,以及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下政府要素的关注,政府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质量一开始只涉及经济绩效,后来将合法性、公正性以及社会信任等因素纳入其中,政府质量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提升政府质量,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又是实现公民根本利益、提升其生活质量的关键所
(人物)素材化用①  年逾百岁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仍在绽放着他睿智的思想火花,正如他自己所说:“年纪老了,思想不老。”是的,人的生理年纪会走向衰老,但人的思想却不受年龄的制约。诸子百家的思想流传至今,并且在新时代里被人们赋予了更多鲜活的意义。我们经常赞颂某人永垂不朽,其真正永垂不朽的是他的思想。试想,一个人的著作哪怕再多,但如果都是空话,又有什么意义呢?  (语录)素材化用②  孟子曰:“行之而不
期刊
【名师简介】张宝国,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高中高级教师;天津市中语会会员,天津市“265”骨干教师成员,区级学科带头人;发表了近十万字的论文、散文,编写过多部教辅用书;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工作,教学经验丰富。  请以“与我有关”为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60分)  【押题理由】  1.新
期刊
①很多人都说,草的存在是为了衬托花的美丽。固然,花是明艳而张扬的,是少数的幸运者。而草是平凡而宁静的,它们不与千娇百媚的花朵争夺人们的目光,只愿享受自己平静的生活,保持纯净的心灵。  ②也许有人喜欢做高傲的花朵,沉醉于世人羡慕的目光中。而我却喜欢做一株草,一株不卑不亢的草,一株拥有平和内心的草。不去羡慕明艳的花朵,不去追求虚荣的表象,我只愿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③平凡如草,我愿回归生活的本真。终有
期刊
①褪去浮华,宁静也是一种美;洗尽铅华,素颜也别有一番风情;散去伪装,以友善待人,必能收获真心。  ②扶起摔倒的老人,却惨遭讹诈,这是社会给予我们的伤;路遇摔倒的老人,却无人去扶,这是我们给予社会的冷漠。荀子说:人性本恶。大概是的吧。钢筋水泥铸就了21世纪的繁华,也铸就了我们心底的荒凉。我们呼唤真善美却不敢付出。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震撼,“碰瓷”事件给我们留下的伤口,这都需要时间来治愈。  ③我冷眼看
期刊
(事件)素材化用①  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里,一个小伙子正端坐在流水线旁,专心致志地观看油桶如何被一滴滴落下的胶封住。经过长年累月的观察,他注意到每封一桶油就要39滴胶,他就想,可不可以少用2滴呢?经过反复思索、实验,他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运用中还是常漏油。面对挫折,他没有放弃,终于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而且效果甚佳。一年时间,他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美元。他,就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工作平凡?
期刊
【名师简介】赵慧,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多次获得市级教育成绩奖和市级教学新秀的荣誉称号,高中语文暑期远程教育培训优秀学员的称号;曾参与市编学案的撰写和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次,金纳利长老吩咐我缝制僧服,我不停地工作,急着赶完它,这样我就可以专心修行,不必再挂念这件事。有一天,我在太阳底下赶工,金纳利长老刚好经过。当时我很投入
期刊
(人物)素材化用①  台湾国学大师李国修曾抱怨自己的父亲:“看你做了几十年的鞋,也没做出什么成就!”父亲严厉地责问他:“我靠着一双手,做了几十年的鞋,你们兄弟哪一个少吃过一顿饭,少穿过一件衣服?人这一辈子,不要太在意结果,过程有时会让你收获更多。哪怕只做一件事,也算功德圆满。”这就是匠人的人生,他们看似无为,却把每一个过程做到极致,在每一个过程中坚持修行。  (语录)素材化用②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
期刊
【名师简介】李锡琴,中学高级语文教师,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十佳读书明星”,儿童文学作家,文化公司签约作家,畅销图书作家,教辅图书知名主编。  一位记者在采访法国《世界报》创始人梅里时,问:“您一生写了多少篇文章?”梅里说:“我写文章不计算篇数,只计算思想。”  请根据自己对梅里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主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60分)  【押题理由】  如今,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