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问题解决 提升课堂效率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数学课程理念精髓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如何优化各种数学活动策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发展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问题解决 建构 模型 数学思维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4.135
  教师要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挖掘教材的内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注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会学数学,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从而建构高效的数学活动课堂。
  一、立足生活实际,运用有效情境
  教师要善于从数学知识中挖掘蕴含生活气息的问题,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运用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数学新知,充分地经历和体验如何从生活经验中提炼数学知识,又应用于现实生活,架起了数学与生活的桥梁,引发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经历从生活原型到数学模型建构的过程,并能实现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屏幕,具体地呈现课本中的情景图:同班小华同学手里拿着10元钱,在县城一家熟悉的商店柜台前准备买东西,商柜上分别标有15元、6元、40元、20元、8元和45元的玩具或体育用品。屏幕出示问题:“小华面对价格不同的玩具和体育用品,会想些什么?”生1:“小华可能会想自己只有10元,只能买8元的乒乓球拍或者6元的皮球了。”生2:“小华也可能会想足球15元,手里的钱还差一点,是否要与商家讲价,不行的话,也只好回家再要钱了。”生3:“买了乒乓球拍或皮球后,剩下的钱还能买什么呢?”面对学生的思考以及有创意的、有个性的想法,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大家的想法就是数学中的‘比大小’‘估计’和‘加减法’知识,应该采用什么样方法帮助小华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实际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乐于参与探究、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有利于建构数学知识模型。
  二、发展数学思维,促进问题解决
  教师立足于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立足于学生原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并进行有效激活,通过引导对数学知识点加以思考,加工和转换各种数学信息,分析、综合、提炼和概括数学问题,掌握验证各种假设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化地思考,并能掌握这一能力。同时,教师善于为学生创设进行数学思维训练的广阔的时空,锤炼学生创造性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运用各种知识能力解决数学问题,提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建构和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教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例2时,多媒体屏幕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理解了图意,教师提出:“如何理解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生1:“从中看出美术小组的人数较多。”生2:“航模小组是单位‘1’,美术小组的人数多出的人数,是航模小组4等份中的一份。”教师要求学生画线段图表示人数,讨论已知条件“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小组多1/4”,根据线段图阐述数理和数量关系,生3:“航模小组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的人数。”生4:“航模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1/4=美术小组的人数。”学生立足于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式并做出解答,交流多样化的解法。通过分析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学生理清和掌握了问题的脉络,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进而有效地建构和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又如,教学“9+几”时,多媒体屏幕呈现课本中的情景图,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什么?屏幕出示问题:“学校给运动员准备的饮料,还有多少盒?”生1:“采用数数方法,从1、2、3、4……11、12、13,数出一共有13盒。”生2:“我用了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我再接着数箱外的10、11、12、13,一共有13盒。”生3:“我用了凑十法,我先把箱子外的一盒饮料放到箱子里,与箱子里9盒凑成了10盒,这10盒再加上箱外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运用有效的活动策略,让学生对数学新知产生兴趣,激起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内驱力,以旧知联系新知,找到学习数学新知的线索,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发展问题解决能力。
  三、经历建构过程,提升活动效率
  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已有的数学经验,引发学生深入数学问题之中,通过思考、分析数量关系,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过程,从中发现有关数学结论,概括和提炼数学概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强烈欲望,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和认知的规律中,创设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操作到抽象数学模型建构的数学化过程,促使学生在操作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锤炼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活动效率。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三角形屋顶的房子和斜拉桥的练习纸,提出:“你能测量出三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吗?”学生在练习纸上动手操作着,测出三角形房顶和斜拉桥的高度,教师又继续追问:“怎么测量的?”在学生反馈之后,教师点明了三角形的高,即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紧接着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上的三角形,提出:“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通过积极地操作,互动评议交流,使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体验与感悟数学知识的建构。又如,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在挖掘教材的内涵的基础上,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动画,动画演示希腊国王怀疑铸金匠私吞黄金,把白银掺杂在王冠中,派调查王冠的成分,阿基米德通过浴缸溢出水的多少,等于放进浴缸的物体大小,这一现象证明了金匠私吞黄金,在王冠中掺入部分白银。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找哪个物体大?哪个物体小?给每个小组分发两个大小接近、重量相同的苹果和梨,以及大小相同、里面装入一样多的水的两个量杯。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操作实验:分别将苹果和梨分别放进两个量杯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经过实验和观察后,学生发现放进苹果的杯子里的水,比放进梨的杯子里的水高出一部分,体验了出梨比苹果小。懂得了相同重量的梨和苹果,在相同的量杯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只是占有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大小,从而推出“体积”这一概念。这种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和建构体积这一概念的内涵,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课堂效率。
  (责编 赵建荣)
其他文献
【正】 不同系統之間的类比研究是科学史中早已运用的方法之一。这种研究方法首先被应用在物理-技术科学領域。由于物理技术接触的問題愈来愈复杂,研究逐步向宏观和微观方向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确确实实的民生工程,它关乎到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工作机会的获得和基本生活的保障,本文就目前我国劳动保障就业目前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推出了
2011年11月20日上午10时50分,由水电四局有限公司承担施工的贵州北盘江善泥坡水电站成功截流。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一系列经济体制变革,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而经济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入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却并未跟得上其脚步,所带来的
本文介绍了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水破坏现象及其特征,分析了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作用,提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措施。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轻型钢结构建筑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其经济性与便捷性得到了充分认可[1],如何提高轻型钢结构房屋设计与施工的科学性与经济性,成为了重要课题,设
【正】 在前两篇文章中,我們报告了以联合不同联系系統的方法对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大脑皮层綜合活动进行的实驗研究結果。研究表明,正常儿童和脑神經衰弱儿童都极易按
3G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商业化运用,为油田信息化中一些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途径。本文介绍3G技术的技术特点,并详细给出了3G技术在油田信息化系统中采集数据、数据分析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提供学习的时间空间,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方法指导;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8-003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8.024  学习
2010年3月9日,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呼和浩特市主持召开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验收会,对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北方典型草原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课题(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