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磨墨墨磨人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1567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语堂先生曾潇洒地将“真正的读书艺术”视为“随手拿起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一个人尽可以一手拿《离骚》,一手挽着爱人,同到河边去读”。
  读书的“浪漫”倘真至于如此,则据我猜想,盖属于情侣同读冲淡平和、温情脉脉的“性灵小品”,而非独自颂读疾痛惨怛、忧愤难谴的《离骚》!
  倘若我们手持的是一卷“粼粼的微波下潜伏着汹涌暗浪”的忧患之作,则恐怕难得“潇洒”而要为之击节共鸣、扼腕长叹了。而此刻笔者案头所置的便是这样一册由著名剧作家、散文家柯灵先生所著的《墨磨人》!
  “非人磨墨磨墨人”,典出苏轼先生的《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墨”者,笔墨也;“磨”者,磨难、磨砺也。“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國语》……,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墨磨人”者,便是作者历经磨难(柯灵先生曾两次被日本宪兵逮捕),九死而不悔的人生旅途中磨砺出的风骨、气质、见识、乃至文采也。
  “五四”以来,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最为杰出的知识分子命中注定要选择一条“走抵抗力最强的路”(朱光潜语),执着于以“社会的良心”为百姓呐喊,于指点江山的同时,达于自我灵魂的升腾、人格的完关。
  薄薄一册《墨磨人》盖不过三十余篇,十余万字,却跨越世纪,涵盖时空,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忧国忧民忧天下的热辣辣的气息。字里行间贯透的是深沉的民族责任感、览古及今的历史感。笔之所向,或评点社会顽疾,或指陈文坛痼弊。
  “非人磨墨墨磨人”,知人才能识其文。《钱锺书创作浅尝》可谓是高山流水识知音,揭示钱氏创作之最经磨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杨绛语)。而《遥寄张爱玲》则情系故人,洗去历史尘封,还一代名媛以本来面目。一卷《墨磨人》堪称篇篇振聋发聩,回味无穷。
  知堂老人十分推崇现代“雅致的俗语文”:“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统制,才可以造出雅致的俗语文来。”
  “雅致的俗语文”经柯灵先生的锤炼、融化与创造,已达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凭借着“墨磨”的人生阅历,深厚的艺术涵养,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对世事的敏锐洞察力,《墨磨人》在语言上的造诣亦独树一帜。无论是叙事记人,还是议论说理,皆文情并茂,凝练典雅,熔书面口语于一炉,铸文言白话于一体,具有显著的柯氏语言风格。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柯灵先生说:“我从来不敢冒渎笔墨的尊严,阿世媚俗,自欺欺人。”是的,无论是磨难的人生,还是墨磨的文字,大凡舞文弄墨者,都要经得起历史与读者的双重检验。
  而在凡俗如方某者,自不敢奢望“三不朽”,那是“圣贤”们的伟业。写写弄弄三十年,在我只许愿:曾经的笔墨并未因轻浮与应景,若干年后复读时而令自己心惭脸红,则在笔者也算是经“墨磨”过的卖稿人了!
其他文献
最近偶观央视播放的严顺开和林永健等演的小品《装病》:  某位年老的父亲因三个儿女多日未来探望,决定在自己生日这天坐上轮椅装病,打电话“吓唬吓唬”他們。大女儿来了一看老爸“瘫了”!慌了神,遂放声大哭;儿子来了一看,老父坐在轮椅上左腿半截“没了”!大惊失色;小女儿来了一看,父亲不但坐上轮椅,而且说话颠三倒四,遂失声痛哭。然而三人后来才发现,老父以上一系列“症状”都是装出来的,齐声问:“老爸你到底哪儿不
期刊
十年之前,适逢2008。  那时,我已三十有余。在发了一番感慨之后,我问自己: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样子?  我不能回答我自己。  记得1998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第二年。那一年,我二十出头。也曾有意无意地问自己:下一个十年,会是什么样子?  之所以作如是问,其实是骨子里还年轻,怀揣着种种希望与热情。  1998年,我在写诗,并因此结识了几个写诗的朋友。那时候,互联网还是个新东西。两年之后,我所在的
期刊
当我们在朋友圈看着朋友们晒幸福,也许我们心里都有点酸酸的,看别人过得多幸福,而自己每天为着五斗米而奔波。  前几天,我和几个同学聚会,十多年未见面了,大家都异常兴奋,在茶香氤氲的包间里,彼此亲切地询问着对方的近况。多年不见,昔日青涩懵懂的学友,如今都已成熟睿智,我们谈起了各自的生活,都想从别人那里寻找一些幸福感。  小娟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不但人长得天生丽质,而且有儿有女,老公开了一家公司,别人眼
期刊
最近沾小弟的光,自驾游去了一趟西北。三个星期昼与夜,八千公里尘和土。蒙、青、陕、甘、宁,大体转了转。汽车是主打,又加火车、飞机、摆渡船、滑翔机,甚至骆驼、羊皮筏子,杂七杂八,交通工具用了近十种。虽是浮光掠影,但收获很大。先前只知道这几年国内自驾游很红火,却未曾料到竟然那么红火。虽在西北边区,却是车轮滚滚,人欢马叫,一派热闹景象。回来细想,将自驾游做了一个“条件分析”,不知有无道理,还请方家见教。 
期刊
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于2018年8月仙逝,享年100岁。方成是中国漫画界成就卓越的大师,与华君武、丁聪一起,并称为中国漫画界的“三老”。阅读、学习方成生平业绩的有关文字,颇有感触,摘要如下。  一  方成的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出版有《方成漫画选》《方成连环漫画集》《幽默漫画》,以及文集《漫画入门》《笑的艺术》《幽默·讽刺·漫画》等著作。人们公认,鲜明的思想性,是他作品的重要特点。  方成
期刊
学了《铁杵磨针》课文后,一个小学生问老师:“铁杵真的可以磨成针吗?”老师回答:“是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小学生又问:“那需要多长时间?”老师拍了拍脑门,说:“可能需要几个月,也可能需要几年。”小学生不解:“如果把那铁杵卖了,不是可以买好多根针吗?何必自己天天在那里磨。又费工,又费力,还浪费资源。”老师无语。  如果今天看到一个老婆婆,坐在河边用铁杵磨针,无论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乡下人还是城里
期刊
郑君之死,是我从有关他的讣告上得知的。本来,死亡的原因是讣告的一个要件,然那个讣告没有他死亡的原因。后来,我得知他是死于其逆子的刀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郑君任政府部门的处长,我在上海财经大学工作,由课题研究我们相识了,他是课题委托方,我是课题承接方。在相处的十多年里我们合作完成了多项重大课题。  郑君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政府部门。他聪明、能干、能说会道,也很直爽。总的说来,我
期刊
某君身居官场,人称“不倒翁”。其位不大,权不重。然其变脸术,颇似“川剧”中的“变脸”演出,转瞬之间,其脸部表情,能完成多种动作。一会“灵官脸”变成“钟馗脸”,随即又变成“鸳鸯脸”,各种不同图案的脸型,让接触他的人眼花缭乱,留下诸多“美感和艺术享受”。  见到上级的脸——奴才脸。这是该君得以在官场游刃有余的关键。每当这个时候,他的面部表情,除了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其谦和的脸,写满了尊重,写满了惶恐
期刊
一晃,我写杂文也有40年了。  因为写得比较“杂”,诗歌、散文、杂文、随笔、文学评论等多种体裁并进,说到哪一项,都差不多能够追溯到我的写作起步阶段。然而,说到最初的写作,无论哪一项,都是无意识的开步,只有一个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发表,写杂文亦然。  我曾经说过,我发表的能够称得上杂文的第一篇短文,是在1977年8月,那时,中央粉碎“四人帮”不到一年,很多思维还有局限。短文写好后,本来能够以个人名义发
期刊
9月11日下午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去世,享年84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许多人是听着单田芳的评书长大的。单田芳推出过《三侠五义》《白眉大侠》《隋唐演义》《水浒外传》等许多优秀的评书,先后“录制和播出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  算上2015年去世的袁阔成,“四大评书表演艺术家”已失去了“半壁江山”,在世的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