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哲学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说两个问题:其一,音乐的本质问题;其二,音乐美的规律问题。如果你能真正地了解音乐的本质,那么,你对音乐也就不会迷茫。世人之所以不能真正地超越于音乐,那就是因为其对音乐的本质不了解。可以说,这一认识就是寻觅音乐美真谛的最关键,它就是一盏明灯,循着它的光芒所指引的道路就是我们走向音乐真谛最近的路。在本质问题面前,你就会发现音乐美规律其实已不再重要,只要我们对本质有了一个透彻的了解,我们就终究会走到我们要到的终点。
  关键词:音乐的本质;音乐美规律
  一、题解
  首先来说,之所以会有这样一个题解,那是因为我的想法常常会与众不同处,有不同之处就需要有一个说明,然后也就有了这一题解。
  这篇文章是我在研究汉语诗歌时所得到的一个附带产品,同时也是对我诗歌认识的一个佐证。虽然说它只是一个附带产品,且能否成立还有待验证,但它在我的心中依然拥有着特殊的地位,为之我付出的无数的热情。标题中的“音乐”二字不需要解释,在音乐后面加上“哲学”两个字,它的意义也很简单。在我心中,哲学代表了探索,所以说我把哲学也叫着探索之学。我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探索,探索才能哲学的真谛。所以,音乐哲学也便是我于音乐上的探索。另外,哲学是追寻本原与规律的学问,而本篇文章也是要追根溯源,追溯音乐的根,寻求音乐美的规律。所以,我将这篇文章命名为音乐哲学。
  二、本文的由来
  年少时,我书读的不好,成绩一直不佳,却偏偏在十九岁时迷上了诗歌。当时虽不说是雄心万丈,却也满腔热情,总想着赶超杜甫李白。不过,几年下来我什么成绩也没有,再看看李杜依然那么遥远,那么飘渺,永远也无法企及。我的作品也和我的语文成绩一样,每每总能不及格。今天回想起来我才发现原来我根本就不是那块料,朽木不可雕也。不过,当时的我并不服气,我在想为什么别人写的东西能发表,能传诵千古,而我却不能,为什么?带着这个想法我一狠心扔掉了手中的笔,一门心思地去研究我国的诗歌。以前只是写,当我真正走进诗歌世界时,才发现原来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是如此的微妙,要想真正解读诗歌,就必须首先解读音乐,解读音乐美。正是鉴于此,从一九九六下半年开始,我开始了为期不到一年的音乐研究历程。次年的夏秋之交,站在南京的玄武湖畔,面对着荡漾的碧波,我的脑海中闪过了一个念头—音乐中的变化是由音高的变化与音长的变化共同组成的。捕捉到了这个念头之后,我认为音乐中最难解的音乐美规律问题应该是被我大体解开了。当然,到底有没有真的被解开那就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了,它需要社会共同的验证。
  自从这个念头闪现之后,我便不再研究音乐,这已是我所能做的极限。我已没有能力再向下走,它所需要的天赋与专业素养已不是我所能拥有的。正好当时我又开始了《人样化与共产主义》原始文稿的写作,所以就一直拖到了今天,再也怎么去理会它,更没有写过相关的文章。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之所以会拿起笔,写下这篇文章,主要还是因为金莎博客中的话震撼了我。我现在才觉得,如果说我的结论是错的那也就罢了,即便是说出来,也顶多是给这个世界增添一个小小的自以为是的笑料罢了。但是,如果我的结论是正确的,这数年来我要错过无数的好歌,这也是一种罪过。所以,我认为我有必要拿起我手中的笔,写下我心中的话。
  三、音乐的本质及其作用
  世间的事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音乐的本质问题,世上之人中我还没有发现有人认为它重要的,但我认为它是研究中最最重要的问题,它决定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研究音乐,也决定了我们音乐研究的方向。世界上最遥远的路永远是背对着目标方向的那条。我们研究音乐本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在寻觅方向的过程。方向找对了,你就会发现我们的目标离我们并不遥远,有时也就一层窗户纸的距离。即便是这一点点的距离,无数的人依然走不过去,要问为什么,那就是因为我们的方向不明确,我们的思想不能稍微变一变。闲话少说,还是让我们进入正题。
  说到音乐的本质,也许无数的音乐人会说,我就是玩音乐的,对此,我会不如你清楚?不过,我所能感受到的是世人在用他们的行动向我诉说他们并不了解音乐的本质,至少可以说他们不知道音乐的本质在音乐研究以及创作中真正的作用。如果他们知道那么我们今天的音乐世间就不会是如今这个样子。那么音乐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人世之间之所以会有音乐,音乐之所以能成之为音乐,那是因为有人的喜好。在人的世界中,音乐是人的音乐,只因为它能愉悦人,所以人便称之为音乐,音之乐人。人就是音乐的根,音乐的本,音乐存在的基础。乍一看,这一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说你认为它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你也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身边就有一个鲜明的例子,我国的戏曲是历史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粹,不过,它就是由于没能把人,把当代的人作为其服务与发展的根本对象,所以它被当代人遗弃了。戏曲也是一种音乐,它是用音乐美来辅助思想信息传播的艺术,它有它曾经的辉煌,也有今日的没落。它的出路何在,那就是以人为本,向人看齐,对于老一代的戏迷,我们完全可以沿用原有的曲调唱旧曲,或是翻唱新曲。对于年轻的一代,由于当代人生活节奏以及人本身音乐节奏的加快,原有的曲调已与当代人本身的音乐节奏不再合拍,对于当代人而言这种曲调已成为了一种噪音,为了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我们需要改用新调,用新调唱新词。音乐节奏的变化不是简单的节拍快慢的变化,而是音乐内部结构的一种变化,这我们下面再说。总的一句话,戏曲想到发展,改调是其唯一的出路。如果有人能再找出第二路来,我愿意叫他一声师傅。
  人是音乐的根,音乐的本。我们寻根溯本的意义并不止于上面所说的。为什么我们的音乐家们总也不能超越于音乐,最重要的原因也在于他们没能抓住音乐的根,音乐的本。当我们的音乐家们更专注于声音之音乐时,其实他们是在渐渐地远离音乐的根,音乐的本。相比而言,世上的声音之音乐,它只是音乐之末,再美也不是纯正的音乐本体,而只是音乐本体的一个外在的折射。且它是飘忽的,一段乐曲可以取悦一些人,对于这些人来说此音乐便是真正的音乐,但对其他人而言未必就是音乐,说不定就是噪音。正如我上面所提到的我国的戏曲,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音乐而今已成为当代人的噪音。人在变,音乐也在变。所以我们在研究音乐,在探索音乐美规律的时候,如果我们只研究音乐曲调本身,那么,它几乎是无解的。历代的音乐人已成功地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它也不是绝对无解的,音乐中的规律最终还是要在这个有声的音乐海洋中去寻觅。末是本的折射,它的存在也同时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神奇的人的内在的音乐世界,展现了人内在的音乐需求。所谓的内在的音乐世界,其实也就是人内在的情感波动。什么是音乐,音乐就是人内在的情感波动形式,当它用声音形式表现出来时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那种音乐,不过音乐本身依然是人内在的情感波动。我们研究音乐美规律可以通过有声的音乐,但是若要研究人的音乐特色则必须走进人群。我相信我们的音乐世界总有一天也可以象我们的建筑业一样来设计我们的音乐,而不是通过灵感来捕捉音乐。当然,这需要我们的音乐家走进人群去精确地把握各类人各种情感所对应的音乐特色是什么。这些特色就是音乐世界中的。对人的研究是音乐世界中的空白,所以,音乐世界也十分的贫穷,几乎没有一砖一瓦。   当然了,寻找音乐本质最重要的作用还是为了帮助我们去寻找音乐美的规律。面对浩瀚的音乐海洋,你又如何去寻觅音乐美的规律呢?就是这样一道题你又如何去解呢?对于这道题,我曾经是解过的,至于解得是否正确这就要看历史的验证了。如果要问我是怎样解的,今天我总结了一下,其实也就两步,第一步是在茫茫的音乐海洋中挑选我们所需要研究的对象,然后就是对其进行分析。就今天看来这两步同样的重要。
  先来说一说挑选的过程。挑选自然是有讲究的,挑得好你可以走得顺顺当当,挑的不好,在音乐的迷宫中你永远也找不到出路。挑选的原则自然是以人为本,只因为人就是音乐的根,有了人才有了人的音乐。挑选也可以分为两步,一是大方向的选择,二是精选。
  首先我们从总的方面来说。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对举的词,它们分别代表了音乐的两个方面,它们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面对着这两个词,问题也就出来了: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才能算是真正的音乐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选择了一个特别的原则,特别的观点,那就是大众化的原则与观点。大众为人,是人人,这是也从音乐的本质中衍生出来的。一样东西它之所以会人人都喜欢,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在这其中拥有能够让全体大众普遍愉悦的东西存在,这种东西应该就是音乐美的规律。对于音乐来说,这个内在的东西也就是音乐美。其实,我们研究音乐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能够人人爱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只有能够经得起大众考验的东西才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在如今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年代,不能大众都喜爱的它永远没有市场。“下里巴人”怎样?那才是真正好的东西,如今赚翻了。“阳春白雪”怎样?省省力,一边呆着去吧!我们研究音乐美如果抛弃了大众化,那又为谁而研究呢?我们要的难道不就是能人人喜爱吗。在当今的世界中,也只有真正拥有人气的东西,才会有真正的市场。“人气”与“市场”是当今音乐存在的根。一种音乐,它没有人气,找不到市场,那么它也就难以生存了。
  依据上面的推理,纯音乐基本可以全部排除。它只有小众的市场,与人并不真正贴近。与人真正贴近的还是人的声音,也只有人的声音才能真正地唱响全国,唱响全世界。当人的声音与音乐伴奏放在一起时,人优先接受与破译的还是人的声音。这说明人的声音与人有更高的亲和度,能引起更为强烈的共鸣。如果在某个音乐演出中乐器声盖过了人的声音,你会觉得很不舒服,甚至认为它是噪音。所以,音乐研究最终的挑选范围也就只能是在当世的流行歌曲之中。而这些流行歌曲则又必须是能唱响全国的那种。这就是大众化的原则。总的一句话,喜欢的人越多越好。
  当然了,即便如此,以上依然是初选,通过了初选之后的乐章依然还是质量参差不齐,我们还需要经过精选。一般而言,一首歌中不可能句句都能打动人,都能唱进你心中。我们要把那最打动人的,唱进世人心中的句子挑出来。那怕一首歌中只有一句,我们便只选这一句。要记住,在这首歌中你切不可选第二句,选了第二句以后你也就再也找不到方向,那一句就能把你引入歧途。为什么呢?那个唱响全国的拥有的是能唱响全国的规律,而另外的一句所拥有的是音乐不美的规律。弄到了一起你也就会无所适从了。
  在这里我要提醒世人的是,我们只要有可能就不要去碰那些不上档次的东西,那些不是好东西。我们要有精品的意识,人与垃圾接触久了,会把自己也变成垃圾。在音乐的世界中也是一样,你天天研究垃圾,你谱出来的也必定是垃圾。
  在经过了以上严格的挑选之后,当你再把那些顶级的东西放入一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们极其的相似。当然了,这些东西在未被点破之前你一时也未必就能完全看得出来了。就五线谱而论,它就象是一堆音符在跳舞,而简谱则更象是一堆待解的密码,即便是面对着这样一堆精心挑选的东西,你也未必就能从中发现些什么。至少我未能一下子从中发现什么,当时我也不知道这其中就能发现规律,其时,我也只是有意无意地把这一堆放到一起,希望能发现些什么。但结果令我很失望,我总也一筹莫展。不过,幸运的是在南京玄武湖北麓我终于捕捉到了一个念头,它将一切串了起来。也可以说这就是灵感。那么,我到底是不是真的幸运呢,真的找到了灵感呢?我期待社会的验证,历史的评说。
  四、音乐美的规律
  最终的结论也许会让你很泄气。如此复杂的题,它的解其实很简单,令你想象不到。总的一句话,音乐世界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越是有序的波动变化往往越能愉悦人。音乐美的规律就是这些波动。
  总结一下,音乐中的波动主要分三个层次,四大类。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不为世人所知的部分存在于第三层次之中。音乐中的第一层次是乐音层次,世人皆知,乐音是一种有序的波动,世人对各种乐器的乐音都有一定的研究,这里才就不多说了。也正因为有序乐音才让人赏心悦耳。反之,则成为噪音。乐音是音乐成为音乐的基础。也可以说乐音层是音乐的基础层。音乐中的第二个层次是节拍层,它也一种节奏性的波动。每一个音乐人都需要进行节奏感的训练,也需要进行与他人同步的训练。节拍速度的衡定也是音乐美的一个重要的来源。音乐中的第三层次是人的情感波动层,它由两个波动部分协调组成的。这两个部分一个是音高的波动部分,一个是音长的波动部分。这两个波动是同时存在,并互相交织的。打开一段乐谱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出,音乐中的变化也无非就这两种变化。许多时候是我们想得太复杂了。
  世人对音高的波动已有较深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二个结论:其一,单音不成曲。这在我国的音乐史上有很著名的例子。它说明了声音的变化对人情绪有很大的影响。其二,在音乐中音高的变化要有一定的连续性。这是音乐界普遍公认的,是最基本的音乐知识。有了音高连续性的变化也就自然有了音高的波动性变化,只因为音高不可能一味地增高或降低。音高的波动在五线谱中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来。我们只要让小蝌蚪的尾巴去掉,音高的波动图也就显现出来了。
  音高的波动是音乐情感波动中的一个部分。在音乐情感波动中,它的作用虽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那个部分,这从音乐的受众中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得出来。世人绝大部分是五音不全的,他们对音高的变化并不敏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音乐的欣赏。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音高的变化并不是音乐品质的最终决定者。   最终决定音乐品质的还是音长的波动,它对人的情感有直接的影响,它是音乐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偏偏就是这一最为重要的部分,人们却总也忽视它的存在,所以人们总也走不出音乐的迷宫。大量的音乐实例告诉我们音长波动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说到音长的波动我们需要先来认识一下这一波动。在音乐中与人最亲近的还是人的声音,所以,研究音长的波动,我们往往要跳过乐谱。在歌曲中常常有一个字同时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音高的现象,但在普通人的感觉中依然还是一个音。比如说:
  (乌兰托娅《套马杆》)
  在这句中“清”与“风”都拥有两个音高。但我们计算音长时却只计算为一个。这与人独特的发音有着特别的关系,那是因为人在发音时,初发音时音强特别高,以后有变化也没有大的波澜了。也就是说,同样的谱子我们通过不同的填词方法,完全可以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另外,以上这句就是一个十分标准的长短音波动形式。前两拍为短音,中间两拍为长音,然后又是两拍短音,最后为长音。就因为它十分的标准,所以它也十分的悦耳动听。
  总的来说长短的波动越小,它就越能给人带来柔美的感觉。比如说下面这句:
  (乌兰托娅《套马杆》)
  它的长短音基本没有变化,它的美也是不用说的。
  音乐中的长短音波动它也是声音的波动,是带有能量的,它能引起的往往不光是情感上的共鸣,更有动能上的共振。当乐曲中的短音达到1/4拍时,往往就能引起人强烈的反应。
  另外,还有要说的就是音乐中长短音切不可凌乱,它应尽量按照波动的原则去安排各音的长度。长短音一乱,你这歌也就真的没救了。
  五、音乐中的特色
  如果说波动性是音乐美的规律。那么,音乐中的特色主要就是由波动的波长与振幅决定的。可闻音乐中的波是标准的声音的波,是带有大量的能量的。它拥有波动的一切性质。这其中,高低音波动形式是横波,长短音波动形式则为纵波。音乐的特色是需要结合人群来研究的,它是音乐中的砖瓦,是人情感折射。它目前几乎是乐坛的空白,需要我们的音乐不懈地努力。
  我国的戏曲音乐与当代人最大的距离也就在于长短音纵波波长上的距离。一个是当代的高节奏,一个是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我国的戏曲要追赶上当代人,那就要竭力地缩短两者间的差距。
  例子
  听了若干年的歌曲,要问一首歌能不能流行,虽不说百分百的准确,听上一两句心中也就大体上的有谱了。当年鸟叔的《江南style》十分的火,我听来听去,可取的只有那句“我爸刚弄死他”。其中,op pan gang nam 四个音为长音,到style开始转促。它是一个前缓后急的结构,与我国七言诗的长短音结构正好相反。音乐中需要的就是这些长短音相对规则的变化,它能拨动人的心弦。没想到,就这一句它火了。再比如说筷子兄弟的《小苹果》,初听不乍的,它也是因为有了相对标准的长短音结构,火了。大家可以仔细地听一听。每一首歌火都有它火的原因,只要你仔细地看一看就会明白了。
  爆发吧,我们的音乐!
其他文献
直肠癌前切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我院肿瘤外科近年统计占25%。较大瘘口时,除骶前充分引流外,常需行结肠造口。瘘口较小时,虽可经骶前引流管充分冲洗引流达到愈合,但愈程较
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宣传报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但是长期以来,时政性新闻并不十分受观众喜爱。是何原因?主要是由于时政新闻讲究程序报道、措辞严谨、政策性强,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被淹没在抽象的、文件式的言语中,在新闻报道上忽视了受众的需求,显得语言生硬,使得观众不愿看。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换一种表现形式,用通俗的语言或形式把党的方针和政策说“清”、说“白”,在精准传达信息
摘 要:通俗歌曲也可称为流行歌曲。由于通俗歌曲的音域适中,旋律简单而倍受人们的广泛喜爱。然而受到广泛关注的通俗歌曲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我们在对待这些问题上更应该融合各种不同的音乐种类,“取百家之长,补其之短”使通俗歌曲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通俗歌曲;健康发展  一、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
摘要: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在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以及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拥有着独特显著的效应。本文通过对常见的几种色彩在治疗疾病的隐形作用,来分析病患服的设计,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尽快康复。  关键词:色彩疗法;病患服;设计  患者从健康到患病,其心理生理均会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变化。患病后,患者情绪活动上,病人对消极刺激的反应强度大于正常人,情绪波动大;在情绪稳定性上,有些患者于病中变得易激怒
目的:观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一线治疗的疗效,同时对患者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5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FOLFOX6方案/FOLFIRI
期刊
1聚乙二醇干扰素的化学特性与药效学rn聚乙二醇化是将一个蛋白质如干扰素(IFN)连接到无生物学活性的聚乙二醇聚合体上[1,2].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分子量40 kDa,派罗欣Pegasys
江泽民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情感这一较抽象的概念常是用隐喻来表达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大量的情感隐喻,这些情感隐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M
探讨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LC -PK1分泌纤维连接蛋白 (FN)的影响。采用酶连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以单味大黄注射液为实验对照组 ,检测肾康注射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