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笤帚到千万富翁创业路

来源 :生财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51775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贫困万分时,他卖掉全家的救命口粮,筹本钱扎笤帚做小买卖;为村办工厂干活时,别人一天挣3块,他却主动要求降薪,一天挣9毛;村里给村民分地,他一分地都没要。
  
  他叫李宪章,目前是禹城一家毛纺厂老板。就是凭着这种看似疯狂的“折腾”,他拥有了千万家财。而如今已68岁的他,依然雄心勃勃,要再“折腾”10年。李宪章创业简历
  李宪章,男,68岁,小学文化。1940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二十里堡乡李庄村,上世纪50年代辍学,回家种地:1960年至1962年,做生意,倒卖布鞋、指南针等物品,1963年,因担心在政治运动中被查处,将家中贵重物品全部以极低价格变卖;1963年至1965年,学习扎笤帚,将家中部分口粮卖掉,购买原料扎笤帚,在禹城集市销售;1965年至1970年,运笤帚到济南销售:1970年至1984年,在李庄笤帚厂做销售员,1984年至1990年,承包李庄笤帚厂,并在济南做土产生意,1990年至2003年,在广东做建材及物流生意,2006年,在禹城创立李氏羊绒纺织有限公司。
  眼前的李宪章,穿着干净平整的深蓝色羊毛衬衫,笔挺的黑色西裤,锃亮的皮鞋,头发虽已稀疏花白,却整整齐齐地梳向脑后,走起路来又快又稳,丝毫不亚于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他说话简洁有力,还不时眯着眼,露出略带狡黠的微笑。
  这是日前记者在禹城见到的李宪章。这位年近七旬、清瘦干练的老人,带着这种略带狡黠的微笑,向记者讲述了他40多年来曲折、艰辛而又有趣的创业故事。
  
  “投机倒把”,两年“混”成富裕户
  
  1940年,李宪章出生于德州禹城市二十里堡李庄村。幼年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充满了辛酸苦涩,当时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妹妹,四口人种着三亩地,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十多岁时,因为交不起一年10斤麦子的学费,李宪章离开呆了5年的小学校园,辍学回家种地。
  上世纪50年代末,农村生活困难,不少人背井离乡去逃荒,火车站里天天黑压压地挤着要外出谋生的人。政府无奈之下规定乘车不用买票。“我当时想,与其在家挨饿,还不如出去见见世面。”李宪章摇摇头,有些无奈地说起了他开始闯荡的初衷。于是南至南京,北至哈尔滨,国内不少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这一闯还真闯出些名堂。细心的李宪章发现,一双布鞋在南京卖1块2,在泰安可以换10斤粮食,每斤粮食在德州又能卖两块钱。一只玩具指南针在济南卖1毛7,在泰安却可以换3斤粮票(当时泰安有煤矿,煤矿工人比较富裕,各种票证都挺多),而每斤粮票在济南能卖近3块钱。只要一倒腾,一双布鞋能挣十几块钱,一只不起眼的小指南针竟也能赚8块多。而对当时的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十来块钱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发现了这一奥妙,李宪章兴奋不已,于是他凑起钱,从1960年开始做起了小买卖。
  没过多长时间,李宪章就挣了不少钱,家里也富裕了,惹人羡慕的大胶皮车有了,农村想都不敢想的缝纫机也有了。
  
  “装疯卖傻”,疯狂“败”家躲一劫
  
  但好景不长,1963年,禹城地区开始了四清运动(1963年一1966年,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实际上为“文革”的发动作了准备),李宪章做小买卖在当时属于“投机倒把”,是重点清除对象。一天夜里,一位在乡里工作的朋友偷偷跑来告诉他:“乡里已经列出了清理名单,你在里面,马上就要整你了,你快想想办法吧。”李宪章吓出一身冷汗,“在那个年代,如果在政治上被扣上帽子,就没法活了。”李宪章说。
  情急之下,他决定“装疯卖傻”,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廉价卖掉。100多元买回来的缝纫机,2元就处理了,引来不少人抢购。村里人纷纷笑他傻,但也就是因为这样“装疯卖傻”,他幸运地躲过了一劫。偷扎笤帚挣“大”钱。
  殷实的家底瞬间化为乌有,李宪章一家心如刀割。不过李宪章本人并未气馁,而是想找机会再大干一场。不久,他盯上了卖笤帚的生意。笤帚家家户户都需要,制作简单成本低,并且当地政府对卖笤帚这样的小买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干就干,李宪章花了一周时间向邻居学习扎笤帚,紧接着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个地窖,准备夜里偷偷躲进地窖扎笤帚。问题又来了……他没钱买扎笤帚的笤帚苗。李宪章狠了狠心,想把家里的口粮卖掉。父母一听死活都不同意。那时一家四口人一年只有400斤口粮,根本不够吃。母亲甚至跪在地上求他:“粮食是命根子,千万不能卖啊,卖了咱一家人就没法活了!你不过日子了?”“娘,你放心,我卖一斤粗粮准给你买回两斤细粮来。”李宪章铁了心,没过两天,他一次卖了100斤粮食,买回400斤笤帚苗。
  从此,李宪章白天给生产队干活,晚上抽空偷偷扎笤帚,接着隔三五天向队里请一天假,悄悄地担着一担笤帚,走十来里路到禹城集上叫卖。他还记得第一次卖笤帚,50把笤帚一天都卖完了,拿着挣下的钱,他兴冲冲地买了10斤小麦回家。母亲看到粮食,气消了一半,不过还是担心地说:“千万别再让人查了。”
  好的时候,李宪章一次卖近100把笤帚,少的时候也能卖一二十把,一把笤帚卖一毛五,除去成本能挣7分钱。一个月下来,他竟能挣个七八块钱。“那时候一月挣七八块钱,在农村可不得了啊。”李宪章说。
  
  济南卖货,两天三夜不睡觉
  
  时间一长,李宪章不再满足禹城的小市场,而是盯上了济南的大市场。1965年春的一天,他担了一担共100把笤帚,乘火车到了济南。中午开始在大观园附近叫卖,晚上9点就卖光了。李宪章尝到了甜头,第二次去济南担了两担共300把。每担笤帚有70多公斤,他下火车后根本没法一次担走,就先担一担走二三十步,放到地上,再回头去担另一担。
  笤帚多了,乘火车不方便,他就向生产队借了个独轮车,推上400来把笤帚,晚上10点从家里出发,走60多公里,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来到济南。因为他往往只请一天假,所以卖一天笤帚后,他又连夜花7个多小时赶回家里。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就花1毛钱买斤地瓜吃。“有时晚上卖完货,我就连夜赶100公里到乐陵收笤帚苗,第二天下午再赶回家。一趟下来两天三夜不睡觉,我和别人说别人都不信,队长听了还说我在瞎编。”想起40多年前热火朝天的干劲儿,李宪章唏嘘不已,“多亏那时候年轻,身体好,要不可扛不住。”
  
  主动降薪,换回“无形资产”
  
  就在李宪章凭着超人的毅力开始二次创业时,国内政策又开始收紧。从1970年开始,李庄成立了笤帚厂,李宪章不得不停止单干,为笤帚厂跑起了业务,这一干就是14年。   当时厂里的工人每天挣3块钱,李宪章却主动要求降薪,每天挣9毛钱。别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他却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如果我和别人挣一样的钱,那我的活他们也可以做,但我挣9毛钱,就没人敢和我争这份工作。虽然挣的钱少了,但我可以通过在外跑业务,认识更多的人,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无形资产’是很难用钱买到的。”
  获得“无形资产”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济南,李宪章费尽心机找到一份驻济各单位的名录,接着一户户上门去联系业务。有一次,他来到济南四建公司。没等他把话说完,公司的财务科长就把他推出门外,“我们向土产公司买,用不着你的笤帚。”被拒绝后,李宪章又去了几次,仍被拒之门外。于是,他偷偷蹲在公司大门边,等公司一下班,他就悄悄地跟踪这位姓刘的财物科长,到人家家里推销业务。禁不住他的软磨硬泡,这位科长终于同意进他的货。靠着不懈的努力,李宪章将济南的单位一个个拿下,最鼎盛时期,济南年笤帚需求量60万把,李庄笤帚厂一家就提供了40万把,占整个济南市场的三分之二。
  
  丢弃耕地,创下庞大基业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大潮的到来,李宪章承包了李庄笤帚厂,并于1984年在济南白马山附近买了片厂房,做起了其他五金土产生意。生产队分责任田时,他能分三亩地,但他却放弃了这个权利。村支书非常不解:“现在不要地,以后想要也没你的了,没了地你将来靠什么活?”李宪章淡然一笑,已过不惑之年的他早打定主意,这辈子只做生意,三亩地,他早已不放在眼里。
  到了1990年,李宪章已经积蓄颇丰,但此时他的事业又遇到了瓶颈:五金土产生意利润有限,且济南市场已经基本饱和,生意不好做。就在这一年,他去南方旅游,在广东佛山参观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陶瓷展厅,各式各样的陶瓷地板产品让他大开眼界。这使李宪章眼前一亮,他意识到自己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他跑出展厅,以每去一地5元钱的价格雇了一辆摩托车,满大街找当地的陶瓷厂,要名片和产品价目表。就这样,他在佛山呆了3天,走访了90家陶瓷工厂,各种材料收集了一大包。
  回到济南,李宪章马上拿厂房做抵押,向信用社贷款150万元,接着赶往佛山采购瓷砖,运到济南,由四个子女负责销售。随后,他在佛山成立“鲁粤”物流公司,自己坐镇佛山进货,儿女们在济南搞销售。这一干就是14年。到2003年,他的三儿一女都已家产千万,成为济南建材界响当当的人物,有的还涉足房产、餐饮等行业。
  
  老骥伏枥,六十六岁再创业
  
  忙碌多年,儿女们认为李宪章该放下工作,颐养天年了。2003年,李宪章终于经不住劝说,将企业留给儿女,自己过起了退休生活。
  但没过多久,早已习惯忙碌的他坐不住了。2006年,66岁的李宪章不顾家人反对,投资2000多万元在禹城成立了李氏羊绒纺织有限公司。如今,公司拥有占地十余亩的厂房,近200名员工,羊绒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我对公司的前景很乐观,我至少还能干10年,再过几年我就会让别人刮目相看。”如今已68岁的李宪章仍是雄心不减。
其他文献
千锤百炼修成正果    “我开设中药烧烤店,不仅是看准了这个赚钱的商机,而且也被中药烧烤的创始人高建晓百折不挠地创立品牌的意志和精神所折服。”  1993年,家境贫困的高建晓带着80元路费,只身一人来到一建筑工地当起了搬运工。一天傍晚收工后,高建晓晕倒在地。当他醒过来时,一股烧烤的香味扑鼻而来。他睁眼一看,一位大爷一手端着水,手拿着几串烤肉给他吃。  当老大爷知道高建晓家贫辍学,在工地打工、体力不
期刊
对于张润勤来说,1998年的除夕夜已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他说:“那是我这辈子里最为辛酸的日子。”  那一天,就在张润勤一个月来几乎没有赚到一分钱而气馁的时候,他接到了第一宗较大的生意——一家饭店一下子就要了4箱餐巾纸,而且是最高档、价格最高、利润最大的那种。而在这之前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张润勤只出了一次货。  要货的那家饭店离张润勤所住的北蔡镇有50多公里的距离,中间还要渡过黄浦江。为了能快点把
期刊
从老家重庆的一个小山村来到广州打工一年后,24岁的陈明亮再次失业了,身上仅剩下不到200元钱,时值2000年初。眼看房租还差5天就到期了,拥有一定厨技的陈明亮仍然没找到工作,他茫然地行走在珠江边。  已是傍晚时分,路边到处都有人在吆喝卖玉米棒棒,走着走着,前边飘来一股熟悉的香味!他嗅了一下,知道那是炒田螺的味道!这时,一道灵光在他的脑子里一闪别人可以这样卖玉米棒棒,我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卖田螺?
期刊
33岁做到了汽车用品老板    33岁,有的人还在寻觅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却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王汉荣就是后者。  28岁,他完成了从0到10000000的跨越,吃了深圳汽车用品超市的螃蟹,在宝安开设了当时全市最大的汽车用品中心,大到汽车轮胎、汽车音响,小到防滑垫、汽车香水等上万种汽车用品像普通超市一样敞开摆设、明码标价、自选销售,令消费者耳目一新。  23岁,他利用一次机遇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
期刊
一家刚刚创立的小公司用一些“不合常理”的做法将小镜子在一年之内卖出了6000万  容桂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一个小镇,虽以“镇”为名,但其四车道的宽阔马路、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齐备的公共设施、繁华的商业地段却并不亚于国内任意一个二级城市。如果用“容桂镇”三个字在百度搜一下,前五页显示的几乎全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器以及上下游的厂商,在这个拥有科龙、格兰仕、万和、爱德等电器名牌企业的镇子上,要想发财自然
期刊
近来,开一家浪漫又赚钱的花草茶店已形成为一股投资风潮,从台湾涌向大陆,正在向内地蔓延。  在茶艺盛行的台湾,经销茶叶、咖啡历来是门赚钱的生意,茶叶店、咖啡店也是鳞次栉比,遍地开花,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必须有新的创意和出色的眼光。有人试探性地把流行于欧美的花草茶引入台湾,谁知道一炮打响,红遍台湾。  花草茶,英文叫Herb tea,其实并不含有“茶叶”的成分,是将植物的花、叶、果、根、茎、皮等
期刊
一说到炭,人们便会联想到在大山里烧制的供人取暖或烤肉用的木炭。其实还有另一种新型炭——竹炭,不仅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还比传统木炭环保、健康得多,既经济又实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喜爱。邵阳小伙段志军瞅准这一商机,率先在邵阳开办了全国第一家“竹炭居生活精品馆”,做起了“都市卖炭翁”。现在,他每月的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    奇特的竹炭    段志军1979年出生于邵阳市一个普通家庭,在财院读完大学
期刊
2006年,在投入了上百万资金,经历了一百多次失败之后,安徽省合肥市“祥锐”针织品厂厂长郭建东和厂里的科研人员终于找到了木质纤维的替代产品——竹质纤维。这种竹质纤维取材于纯天然、无污染的3-4年生、色泽鲜亮、健壮挺拔的青竹,经过先进的粉碎高温蒸煮技术,将其蒸煮成竹浆,再经过纤维提取,制成棉状,最后经纺织成毛巾。其质地、柔韧度均达到最优状态,不易断裂,用竹质纤维制成的竹质毛巾使用寿命成倍增长。木质毛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想用花卉来装点美化生活,但由于花卉销售方式过于单一,许多人受花卉销售点少、搬运不便等因素所限只能“望花兴叹”。  “流动花店”正顺应了这种需求,但是开“流动花店”决非轻而易举的事,周密计划、灵活经营、科学管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1、先期投资不可太大。    “流动花店”的创业成本一般在1万一1.5万元左右即可,可以买辆旧面包车,购置小灵通等收费较低的通讯工具。
期刊
陈潜曾是某市一家大型4S店的销售经理,近5年的销售经验给这位年轻有为的才子积累了除物质财富以外更多的是无形资产——人脉和工作经验。  去年的这个时候,陈潜挺郁闷的。朋友们搞不懂了,“满洒大方,年轻有为、事业有成”一直都是他的代名词,还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美满幸福的家庭,怎么会说烦就烦呢?  原来他的烦恼来自于整个汽车销售市场实力象征的3S、4S店的烦恼:一方面同城同品牌的竞争对手从一家变成两家、三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