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在暂时没办法改变生源质量的情况下,技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对如何进行《电工基础》教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多困惑。
【关键词】 浅谈 电工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2-01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探索,在此浅谈一些对此现象的见解和应对策略。
1 教学难之因
1.1 课本难懂,学生不易掌握
《电工基础》教材概念多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读技校,只要学好专业操作技能就行了”是很多上技校学生的观点,因此学生对理论学生不够重视,学习的热情不高。
1.2 技校扩招不断,生源质量差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现象仍在持续,技校亦不例外,学校都在最大限度地吸纳生源,秩序混乱。技校生源主要是那些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习漫不经心,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或是浑身沾染不良习气,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自控能力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是中考都不参加的群体,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成绩差,甚至厌恶数学、物理学习,因此不喜欢以数理为基础的《电工基础》。
1.3 相关教材不配套,教学进度不合理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且相应的基础科目教学进度滞后于《电工基础》。如多数学校在教学中删掉了技校为选学内容的《数学》“复数”教学,而《电工基础》中正弦交流电的复数法的掌握,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复数”知识基础。又如我省96年开始,已不专门开设与《电工基础》紧密相关的《物理》课了,而《电工基础》中大多教学内容是建立在这些数学、物理知识基础上的。这些都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应对之策
2.1 引导学生兴趣,精心准备课堂
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上好第一堂课,引导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介绍一些电工基础理论在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使他们认识到电工基础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加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一些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情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用合理有效的方法精心准备课堂。主要有:(1)生活经验引入法。充分利用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的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2)设问引疑法。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的:“大家知道录音机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了。
2.2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教师应把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或生产生活等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浅出。例如,学习“电流”、“电位”、“电压”前,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水流”、“水位”、“水压”、“水泵”等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讲解这些物理量之前,可以先简要说说“水流”是指水分子在“水压”的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的移动,而低水位的水又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位置,从而保证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始终存在“水压”,致使“水流”能不断循环。进而说明:“电流”是指电荷在“电压(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有规则流向低电位,而低电位的电荷又通过“电动势”的作用,不断由低电位移到高电位,从而维持电路两端“电压”及“电流”。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联系记忆。
2.3 利用实物与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灵活性
在讲解基础内容前,先让同学看看实物,提高他们探索元件及设备内部原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单相或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时,首先应找一台单相或三相发电机,拆开让同学观看其结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讲解原理时,学生依据原有印象主动思考,从而使授课效果大大提高
实验教学中可以随时设置疑难,观察现象,从而促使同学思考,是最灵活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深刻的印象,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授第三章第六节电磁感应现象时,本人比较重视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的演示,由于演示现象明显,使抽象的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同时有助于复习所学的知识。
2.4 将理论具体形象化,加强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比喻和类比阐释某些抽象概念和理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如讲授第四章第三节电容器的充放电时,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充放电过程的理解。A、B是两个相同的圆柱形水桶,且B可看成一个水位恒定不变的水源(相当于直流电源)。打开开关D,给空水桶A注水(相当于给电容器充电)。显然水管G中水流量(相当于电流)会由大到小,A水位(相当于电压)却由小到大。当A与B水位相同时注水结束(相当于充电结束)。关掉D打开E,A放水(相当于电容器放电),水管F中水流量(相当于电流)由大到小,A水位(相当于电压)也由大到小。这样就把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充放电过程形象化了,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课时作出适当调整。比如对中级工学生的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上,像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非正弦交流电等可以不讲。而对高级工班则适当加深难度,因材施教。二是各相关任课教师之间协调好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如《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复数运算”可作为电类专业班的教学重点,并务必将其教学安排在《电工基础》教学进度之前,这样就可以降低《电工基础》中数学含量较大的第二、五、六章的教学难度。
总之,我们要在充分认识《电工基础》授课难之因的前提下, 大胆探索并总结教学经验,尊需一定的方法进行授课,我相信《电工基础》授课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技能素质。
【关键词】 浅谈 电工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032-01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不断探索,在此浅谈一些对此现象的见解和应对策略。
1 教学难之因
1.1 课本难懂,学生不易掌握
《电工基础》教材概念多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读技校,只要学好专业操作技能就行了”是很多上技校学生的观点,因此学生对理论学生不够重视,学习的热情不高。
1.2 技校扩招不断,生源质量差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的现象仍在持续,技校亦不例外,学校都在最大限度地吸纳生源,秩序混乱。技校生源主要是那些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学习漫不经心,没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或是浑身沾染不良习气,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自控能力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甚至是中考都不参加的群体,而且这些学生大多成绩差,甚至厌恶数学、物理学习,因此不喜欢以数理为基础的《电工基础》。
1.3 相关教材不配套,教学进度不合理
在《电工基础》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数学知识没有相应的配套教材,且相应的基础科目教学进度滞后于《电工基础》。如多数学校在教学中删掉了技校为选学内容的《数学》“复数”教学,而《电工基础》中正弦交流电的复数法的掌握,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复数”知识基础。又如我省96年开始,已不专门开设与《电工基础》紧密相关的《物理》课了,而《电工基础》中大多教学内容是建立在这些数学、物理知识基础上的。这些都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 应对之策
2.1 引导学生兴趣,精心准备课堂
首先,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上好第一堂课,引导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介绍一些电工基础理论在生活中、生产中、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使他们认识到电工基础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加学生对电工基础学科的兴趣。同时,教师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一些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情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用合理有效的方法精心准备课堂。主要有:(1)生活经验引入法。充分利用身边所发生的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照明电路为什么忽明忽暗?电力系统中的雷击现象是怎么一回事?(2)设问引疑法。设置疑问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串联谐振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的:“大家知道录音机调台时到底调的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收音机杂音较大,而有的却很小呢?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了。
2.2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
教师应把枯燥的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或生产生活等实际联系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深人浅出。例如,学习“电流”、“电位”、“电压”前,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水流”、“水位”、“水压”、“水泵”等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讲解这些物理量之前,可以先简要说说“水流”是指水分子在“水压”的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的移动,而低水位的水又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位置,从而保证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始终存在“水压”,致使“水流”能不断循环。进而说明:“电流”是指电荷在“电压(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有规则流向低电位,而低电位的电荷又通过“电动势”的作用,不断由低电位移到高电位,从而维持电路两端“电压”及“电流”。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联系记忆。
2.3 利用实物与实验教学,提高教学灵活性
在讲解基础内容前,先让同学看看实物,提高他们探索元件及设备内部原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单相或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时,首先应找一台单相或三相发电机,拆开让同学观看其结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讲解原理时,学生依据原有印象主动思考,从而使授课效果大大提高
实验教学中可以随时设置疑难,观察现象,从而促使同学思考,是最灵活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深刻的印象,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授第三章第六节电磁感应现象时,本人比较重视教材中的两个演示实验的演示,由于演示现象明显,使抽象的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同时有助于复习所学的知识。
2.4 将理论具体形象化,加强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过程中,多用比喻和类比阐释某些抽象概念和理论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如讲授第四章第三节电容器的充放电时,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充放电过程的理解。A、B是两个相同的圆柱形水桶,且B可看成一个水位恒定不变的水源(相当于直流电源)。打开开关D,给空水桶A注水(相当于给电容器充电)。显然水管G中水流量(相当于电流)会由大到小,A水位(相当于电压)却由小到大。当A与B水位相同时注水结束(相当于充电结束)。关掉D打开E,A放水(相当于电容器放电),水管F中水流量(相当于电流)由大到小,A水位(相当于电压)也由大到小。这样就把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充放电过程形象化了,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3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课时作出适当调整。比如对中级工学生的电工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上,像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非正弦交流电等可以不讲。而对高级工班则适当加深难度,因材施教。二是各相关任课教师之间协调好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如《数学》中的‘三角函数”、“复数运算”可作为电类专业班的教学重点,并务必将其教学安排在《电工基础》教学进度之前,这样就可以降低《电工基础》中数学含量较大的第二、五、六章的教学难度。
总之,我们要在充分认识《电工基础》授课难之因的前提下, 大胆探索并总结教学经验,尊需一定的方法进行授课,我相信《电工基础》授课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技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