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正本清源任务取得重大成效,现在进入守正创新的重要阶段。这一重大判断,深化了我们对大局大势的认识,明确了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所处阶段,强化了我们服务新时代成都新发展的责任担当,是我们更好推动工作的基准点。守正创新,“要在守正、贵在创新、重在实践”,关键是要深入抓好落实。
坚定自觉“举旗帜”,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深入贯彻“系统学习新思想、分类研究新思想、对表贯彻新思想”工作范式,深入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线上线下宣传,促进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懂弄通、落地落实。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实施理论传播品牌工程,建强一批报刊台网理论传播阵地,打造一批基层集中大宣讲、常态微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润物无声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直达基层、直抵民心。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坚持对表落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贯彻于实际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提高融会贯通、推进工作的水平。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一批智库,紧密结合成都全方位深层次发展进步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大力发挥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作风,自觉把新思想作为指导实践的有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转化为工作创新的实际成效。
用心用情“聚民心”,汇聚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强大合力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宣传报道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部署,紧扣成都坚定践行新思想,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发展进步的战略谋划和创新实践,营造主流舆论强势。一是提高舆论引导力。要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以及市委重大战略与重大布局,持续讲好成都发展故事。要全面提高影响力感染力,做到战略谋划与生动实践、重大部署与具体落实、工作举措与市民感受、文明引领与移风易俗、发展故事与城市营销“五个融会贯通”,推动每项工作都成为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提升形象的过程。二是狠抓内容质量。要围绕市委重大部署和城市实践,深度挖掘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好题材,善于用小事情、小题材,讲出大格局、大温暖,讲出安居、乐业、圆梦的好故事,全面展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显著成效。三是建强宣传主阵地。要深入推进市级媒体改革、文化机构改革,构建起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策采编发机制、作品创作机制、人才成长机制。深化“内容+技术+产业”三轮驱动,打造一批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机构和新媒体品牌。加速实施市级媒体与各区(市)县的垂直化、纵向型融合传播步伐,建强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坚决防范错误思想言论扰乱民心。深刻把握成都作为超大城市,高密度汇聚实践议题、风险议题和舆论议题的特殊形势,坚决防止“蝴蝶效应”。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二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要把信息发布作为关键环节,提高发布水平,有效沟通社会。要建立舆情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与社会沟通互动的质量。要及时回应热点舆情,强化社会责任和公共关怀意识。三是深化网络舆论治理。要落实好网络舆论引导和治理的主体责任,旗帜鲜明地倡导文明与正义,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想观点,坚决惩戒低俗庸俗媚俗现象。
薪火相传“育新人”,努力培育担当时代重任、支撑城市崛起的时代新人
大力实施核心价值引领行动。要巩固全市精神风貌和道德素质积极、健康、向上的好态势,建设更加崇德向善、昂扬向上的文明城市。进一步夯实信念之基。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着眼于转化为市民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走近市民。要突出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养成,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校外实践场所。进一步突出实践养成。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教育、社会生活、法治建设、城乡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要建强和拓展示范区县、乡镇和示范点,深入打造纸鸢书院、书香成都等一批品牌阵地,持续策划“新时代、新形象、新作为”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浸润市民生活。
大力实施先进典型示范行动。要进一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将榜样作为最鮮活教材和最直观导向。大力打造“成都榜样”品牌。精心组织榜样评选,层层开展并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精心宣传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最美人物。精心组织教育实践活动,激励全市广大市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深化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蓉城先锋”党员示范等活动,带领全社会向上向好、奋发进取。大力提升“五大创建”水平,加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实施天府文化人文环境行动,营造城市文化场景,在全市进一步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友善和睦的文明新风尚。
大力实施市民友善优雅行动。全力加强教育引导。策划组织体验和实践活动,营造友善优雅氛围,促进市民友善优雅的行为养成,使友善优雅成为时尚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礼让他人、文明出行等文明养成活动,鞭笞和整治不文明现象,促使友善优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文明长效机制,细化文明行为规范,发布年度文明指数,引导市民日常行为。全力打造“友善公益之城”。全面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社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全面加强志愿服务的能力评价和服务认证,指导和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升级。全面加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和支持型机构的培育,高标准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高水平策划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让友善公益成为现代生活新时尚和城市显著标识。 激发活力“兴文化”,加快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要坚守文化自信,着力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推学术研究与传承转化。建强一批研究性、传播性平台,推出一批文献、研究丛书和大众读物。大力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发展古蜀、三国、大熊猫等特有文化,用好用活遗迹遗物、蜀工蜀绣、名人名篇、川剧川曲、民风民俗、美景美食等资源,彰显成都魅力。力推精品创作,集中力量实施天府文艺“攀原登峰”计划、文化人才培育计划,组织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更多反映成都发展进步、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文艺精品。力推实践养成,深入做好天府文化“九进”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等活动。深化天府文化进校园工作,建立传统文化培训与传承基地,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深化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建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创造高品质文化生活。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和特色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多元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支持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共建共享。完善绩效评估指标,提升市民参与度和满意度。构建“15 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实施文化地标工程,打造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加快建设多种类型的演艺场地。做大做强文物与博物馆体系,发展各类专业博物馆、特色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之都。加大力度建设书香成都。以书店建设为抓手,推进全民阅读。以阅读为根本,发展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新型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引领生活方式。发展“大阅读”,支持建设“社区+阅读”“博物馆+阅读”“电影院+阅读” “商业体+阅读”“咖啡餐饮店+阅读”等多元阅读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加快文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天府文化的经济价值,赋能社会经济,增强城市动能。加快“三城三都”建设,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成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加快文化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面促进城市与文化传承、美学设计、配套建设、市民参与、美好生活、国际交流、产业升级等深度融合。加快国际性专业活动的引进与组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自主品牌。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围绕文化创意、作品、人才、资金、交流、市场、空间等要素,健全文创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全面建设文创产业生态圈。全面启动“全市艺术与设计空间计划”,打造一批高质量文创载体,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文创园区、文创街区,聚集和培育一批全国和世界级的文创产业与杰出人才,引进一批文创专业中介组织。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发展“文化+”项目,以文化融入产业、融入城乡建设、融入社会生活。
讲好故事“展形象”,为生动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成都力量
讲好成都学习新思想贯彻新思想的精彩故事。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要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厚爱成都改革发展,支持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故事;讲好成都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千万市民奋发努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精彩故事,让新思想在成都落地生根的故事廣为传播。
加快推动天府文化走出去。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省委、市委开放战略,通过古蜀文明遗迹、美食文化、民俗文化、川剧艺术等,让世界感受天府文化之美。加快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互鉴,打造中华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高地。大力实施“三城三都”“四大品牌”工程,高水平办好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国际非遗节、国际时尚周、国际创意设计周、国际诗歌周等活动,推动天府文化享誉世界。
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传播能级。要全面突出抓好天府文化传播行动和城市国际营销行动,在全球范围吸引和汇聚发展要素。精准实施对外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推广,提升成都在全球的识别度、美誉度。要创新宣传理念和运行机制,善用国际理念和国际对外话语体系讲述成都故事。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生产更多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作品。要建设国际传播阵地,支持市级媒体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并强化与海外媒体、智库和国际机构的合作。
坚定自觉“举旗帜”,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深入贯彻“系统学习新思想、分类研究新思想、对表贯彻新思想”工作范式,深入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干部集中教育培训、线上线下宣传,促进党员干部进一步学懂弄通、落地落实。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群众。实施理论传播品牌工程,建强一批报刊台网理论传播阵地,打造一批基层集中大宣讲、常态微宣讲品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润物无声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直达基层、直抵民心。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坚持对表落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贯彻于实际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提高融会贯通、推进工作的水平。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一批智库,紧密结合成都全方位深层次发展进步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大力发挥理论联系实际优良作风,自觉把新思想作为指导实践的有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转化为工作创新的实际成效。
用心用情“聚民心”,汇聚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强大合力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宣传报道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部署,紧扣成都坚定践行新思想,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发展进步的战略谋划和创新实践,营造主流舆论强势。一是提高舆论引导力。要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以及市委重大战略与重大布局,持续讲好成都发展故事。要全面提高影响力感染力,做到战略谋划与生动实践、重大部署与具体落实、工作举措与市民感受、文明引领与移风易俗、发展故事与城市营销“五个融会贯通”,推动每项工作都成为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提升形象的过程。二是狠抓内容质量。要围绕市委重大部署和城市实践,深度挖掘有态度、有温度、有力度的好题材,善于用小事情、小题材,讲出大格局、大温暖,讲出安居、乐业、圆梦的好故事,全面展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显著成效。三是建强宣传主阵地。要深入推进市级媒体改革、文化机构改革,构建起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策采编发机制、作品创作机制、人才成长机制。深化“内容+技术+产业”三轮驱动,打造一批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一流机构和新媒体品牌。加速实施市级媒体与各区(市)县的垂直化、纵向型融合传播步伐,建强县级融媒体中心,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坚决防范错误思想言论扰乱民心。深刻把握成都作为超大城市,高密度汇聚实践议题、风险议题和舆论议题的特殊形势,坚决防止“蝴蝶效应”。一是落实主体责任和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二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要把信息发布作为关键环节,提高发布水平,有效沟通社会。要建立舆情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与社会沟通互动的质量。要及时回应热点舆情,强化社会责任和公共关怀意识。三是深化网络舆论治理。要落实好网络舆论引导和治理的主体责任,旗帜鲜明地倡导文明与正义,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想观点,坚决惩戒低俗庸俗媚俗现象。
薪火相传“育新人”,努力培育担当时代重任、支撑城市崛起的时代新人
大力实施核心价值引领行动。要巩固全市精神风貌和道德素质积极、健康、向上的好态势,建设更加崇德向善、昂扬向上的文明城市。进一步夯实信念之基。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着眼于转化为市民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走近市民。要突出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养成,大力推进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校外实践场所。进一步突出实践养成。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教育、社会生活、法治建设、城乡建设管理等各个领域。要建强和拓展示范区县、乡镇和示范点,深入打造纸鸢书院、书香成都等一批品牌阵地,持续策划“新时代、新形象、新作为”等主题实践活动,让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浸润市民生活。
大力实施先进典型示范行动。要进一步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将榜样作为最鮮活教材和最直观导向。大力打造“成都榜样”品牌。精心组织榜样评选,层层开展并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精心宣传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最美人物。精心组织教育实践活动,激励全市广大市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深化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蓉城先锋”党员示范等活动,带领全社会向上向好、奋发进取。大力提升“五大创建”水平,加快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实施天府文化人文环境行动,营造城市文化场景,在全市进一步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友善和睦的文明新风尚。
大力实施市民友善优雅行动。全力加强教育引导。策划组织体验和实践活动,营造友善优雅氛围,促进市民友善优雅的行为养成,使友善优雅成为时尚生活方式。持续开展礼让他人、文明出行等文明养成活动,鞭笞和整治不文明现象,促使友善优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文明长效机制,细化文明行为规范,发布年度文明指数,引导市民日常行为。全力打造“友善公益之城”。全面加强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建设,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社区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全面加强志愿服务的能力评价和服务认证,指导和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升级。全面加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和支持型机构的培育,高标准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高水平策划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让友善公益成为现代生活新时尚和城市显著标识。 激发活力“兴文化”,加快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要坚守文化自信,着力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推学术研究与传承转化。建强一批研究性、传播性平台,推出一批文献、研究丛书和大众读物。大力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发展古蜀、三国、大熊猫等特有文化,用好用活遗迹遗物、蜀工蜀绣、名人名篇、川剧川曲、民风民俗、美景美食等资源,彰显成都魅力。力推精品创作,集中力量实施天府文艺“攀原登峰”计划、文化人才培育计划,组织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更多反映成都发展进步、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文艺精品。力推实践养成,深入做好天府文化“九进”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等活动。深化天府文化进校园工作,建立传统文化培训与传承基地,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深化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城市建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创造高品质文化生活。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和特色资源,满足群众多样多元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支持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共建共享。完善绩效评估指标,提升市民参与度和满意度。构建“15 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实施文化地标工程,打造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加快建设多种类型的演艺场地。做大做强文物与博物馆体系,发展各类专业博物馆、特色博物馆,建设博物馆之都。加大力度建设书香成都。以书店建设为抓手,推进全民阅读。以阅读为根本,发展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新型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引领生活方式。发展“大阅读”,支持建设“社区+阅读”“博物馆+阅读”“电影院+阅读” “商业体+阅读”“咖啡餐饮店+阅读”等多元阅读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加快文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天府文化的经济价值,赋能社会经济,增强城市动能。加快“三城三都”建设,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加快建成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加快文化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全面促进城市与文化传承、美学设计、配套建设、市民参与、美好生活、国际交流、产业升级等深度融合。加快国际性专业活动的引进与组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自主品牌。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围绕文化创意、作品、人才、资金、交流、市场、空间等要素,健全文创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全面建设文创产业生态圈。全面启动“全市艺术与设计空间计划”,打造一批高质量文创载体,培育和发展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文创园区、文创街区,聚集和培育一批全国和世界级的文创产业与杰出人才,引进一批文创专业中介组织。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发展“文化+”项目,以文化融入产业、融入城乡建设、融入社会生活。
讲好故事“展形象”,为生动传播中国声音贡献成都力量
讲好成都学习新思想贯彻新思想的精彩故事。要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要讲好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厚爱成都改革发展,支持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故事;讲好成都坚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千万市民奋发努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精彩故事,让新思想在成都落地生根的故事廣为传播。
加快推动天府文化走出去。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和省委、市委开放战略,通过古蜀文明遗迹、美食文化、民俗文化、川剧艺术等,让世界感受天府文化之美。加快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互鉴,打造中华文化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高地。大力实施“三城三都”“四大品牌”工程,高水平办好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国际非遗节、国际时尚周、国际创意设计周、国际诗歌周等活动,推动天府文化享誉世界。
全面提升城市的国际传播能级。要全面突出抓好天府文化传播行动和城市国际营销行动,在全球范围吸引和汇聚发展要素。精准实施对外文化交流和城市形象推广,提升成都在全球的识别度、美誉度。要创新宣传理念和运行机制,善用国际理念和国际对外话语体系讲述成都故事。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生产更多的有国际影响力的传播作品。要建设国际传播阵地,支持市级媒体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并强化与海外媒体、智库和国际机构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