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观形势和地域优势的“十四五”东北振兴战略思考

来源 :地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rabit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启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际,面对近20 a东北振兴的成就和仍存在的问题,在世界经济格局重构、产业发展多元化背景下,处于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生产力变革的环境中,有必要基于东北地区的基础条件、形势变化和存量优势,对东北振兴从更符合自身实际的视角进行再思考,既要延续已有成功的政策方针,更要审时度势,调整思路:发展布局上,形成东北三省+蒙东地区四大板块分工协作与城市+农业+生态三大主体功能网络化联动的格局;制度上,稳妥并适度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产业上,立足农业,扶持轻工业,优化重化工业进而重
其他文献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8-04~2020-09滇西北密集台阵记录到的15 816个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到14 110个重定位事件,获得滇西北地区精确的地震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震活动分布不均匀,多数地震沿着深大断裂呈条带状分布,充分展示了断裂在地表的展布形态;2)研究区内地震的震源优势深度范围为7~11 km,说明本区地震多发生在中上地壳内;3)地震在各个剖面深度的分布特征显示出断裂在深
期刊
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和ESA全球土地利用数据,构建2000—2015年中国省域人口空间结构数据库,刻画省域人口空间结构的时空格局,进而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差分GMM法探索空间结构对省域经济绩效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不同规模省域的差异,最后从省会城市集聚(不)经济的角度分析其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 2000—2015年,中国所有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都得到了显著增加,省域人口空
期刊
城市溢出和景区辐射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有研究对城市周边和景区附近区位下"城市-景区"双驱动乡村的发展路径探索较少。以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村、北沟村、田仙峪村和辛营村4个行政村共同组成的"长城国际文化村"为案例地,探索城市和景区双重优势驱动下的乡村发展路径选择及其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城市、景区和乡村自身等多元力量共同驱动乡村发展,继而导致其发展路径呈现出非线性、多元化的演变特征;(2)"
期刊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首次在珊溪水库地区开展三维地震深部构造特征探测,获得该地区70 km~2面积的三维电性结构,建立该区域深部三维地质构造模型,探讨水库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结果表明:1)珊溪水库地下存在以双溪-焦溪垟断裂为主的3条断裂组成的向西南侧伏的三角形断块,2.5级以上地震基本发生在该特殊构造内。2)水库深部存在3个主要的"低阻通道",地震活动集中在中部f_(11-3)"低阻通道"沿线,随
期刊
通过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旅游出行大数据,应用基于O-D联系的ArcGIS空间分析和Gephi网络分析,深入挖掘旅游数字足迹所蕴涵的"位空间"与"流空间"信息,全景式解析中国旅游出行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结构特征。研究显示,全国旅游出行的总体空间分布呈现出"菱形"空间架构。全国旅游出行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显著,国家主要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在旅游出行方面拥有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据旅游出行强度指标,并
期刊
以通辽地区为研究区,统计3 943个聚落并作矢量点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聚落1635年以来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通辽地区聚落从1795年开始增长速度不断加快,莫兰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分布模式在整体上从1723年开始从随机分布越来越趋于显著的集聚分布。从不同年份的Ripley’s K函数看出,局部上1635—1723年一直处于集聚与离
期刊
基于中国1997—2017年2 725个县域单元的碳排放数据,采用标准差椭圆、Theil指数三阶段嵌套分解和Kernel密度估计等方法,全面考察中国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1)中国碳排放由1997年的30.97亿t增长到2012年的93.08亿t,年均增长达到7.86%,而后围绕93亿t上下波动,未出现下降的拐点。(2)在空间分布上,中国碳排放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东北
期刊
基于西方学界中移民产业的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移民产业概念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研究发现:首先,移民产业概念在分析尺度上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并引入多主体分析的视角,因此其在解释跨国人口迁移在不同阶段的特征与机制方面显现出相对的灵活性;其次,移民产业概念主要被应用于解释流动性机制、跨国移民治理、跨国移民的在地化3个方面。通过对移民产业概念的渊源、发展和相关实证研究的梳理,以期为中国的移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供给安全阈值与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研究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结果表明,2005—2018年:(1)贵州省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7 875.38亿元增加到18 072.89亿元,年均增长6.60%,集聚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等。(2)贵阳市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低于供给安全阈值,生态系统提供服务无法满足人们最低生存保障需求;其余地区生态
期刊
基于长三角地区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该地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时空变化特征,耦合生态斑块空间格局变化、生境面积增减和生态破碎化过程,提出生态干扰格局指数和生态干扰过程指数,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生态干扰。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建设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农用地及生态用地,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2)生态干扰格局指数和生态干扰过程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