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阶段,由于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率较为低下,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极不符合当前国家提倡的节能降耗要求。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现状,重点分析了实现电力工业节能降耗的应对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
前言: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撑性行业之一,其不仅是能源产出大户,同时也是能源损耗大户。结合电力工业现状可知,制约我国电力工业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因素就是燃煤供电公司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线损两大问题。因此,本课题对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建议。
1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现状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尚未实现转型升级,因而我国80%以上的电力工业采用的仍是传统的燃煤发电方法,煤炭消耗量占全国煤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燃煤发电厂的供电线损电量和自耗电量达324.9TWh,占总电力产出量的13.1%,而且每年度的平均燃油消耗量达1.6×107t,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工业不仅是能源产出大户,更是能源损耗大户[1]。除此之外,我国电力工业的总体能源利用率也十分低下,以2005年为例,我国电力工业平均供电煤炭消耗量为374.0g/kWh,耗电率达6.0%,线损率达7.2%,而对于比1999年的日本东京供电公司,其供电煤炭消耗量为320.0/kWh,耗电率仅为4.0%,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率与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所示:
1.1能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的火电装机率超出75%,火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80%以上。同样以2005年为例,全国煤炭总产量为2.2×109t,火电厂煤炭消耗量达1.1×109t,所占比重超出50%。火电厂所占比重过大会对电力工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这是因为在面对尖峰负荷问题时,相较于火电,气电和水电等都更具经济性和灵活性。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通常会应用燃气机组或者水电站应对尖峰负荷,而在我国,气电和水电不但所占比重小,而且只集中于局部区域,这就使得燃煤电厂不仅要应对调频和调峰任务,还要负荷备用任务,进而使得其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煤炭消耗量较高。
1.2利用方法较陈旧
目前,国电力工业所应用的大型发电机组的运作效率相较于外国而言也并不落后,而导致我国发电机组能源利用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小火电机组的大量存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共有6910台6000kW之上的小火电机组,总容量达390GW,平均每台机组的容量仅有57.0MW,其中,全国仅有330台容量在300MW之上的高效率机组,不到总容量的一半[2]。依据国际标准进行计算可得,当前我国发电机组年均多耗煤量达到1.0×108t,而这一问题就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电力工業能源利用率的提升。
1.3电网线损率较高
我国电力工业年均电流损耗量占总发电量的7%以上,线损率高出西方发达国家2-3%,换算为耗电量即为45TWh。众所周知,在输配电阶段,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而高效变压器其不仅应用量大,而且运作时间长,因而具有巨大的节能降耗潜力,根据计算可知,相较于一般的变压器,通过应用高效变压器可减少30%左右的能耗量。除此以外,由于受到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所占比重较小、变电站布局不科学、个别电网容载比相对不足以及紧凑型线路和同杆并架等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力工业面临着严重的电网线损问题。
2实现我国电力工业节能降耗的策略
2.1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造成我国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低效的小型火电机组的大量存在,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企业必须引入强制性退出机制,同时应用以大替小方式,尽快淘汰机组容量在50MW之下的燃油发电机组和小型煤电机组以及容量在100MW之下的燃煤火电机组。我国相关部门虽然早已提出了淘汰小型火电机组的要求,但实际效果不佳,这是因为:第一,尚未协调好各方利益;第二,补偿机制不到位;第三,个别时间电力需求量过大。目前缺电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由于燃料价格上涨使得小型火电厂难以为继,淘汰小型火电机组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因而当前电力工业所面对的就是前两点问题,即实现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以及落实补偿机制,以此来实现我国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升级。
2.2革新能源利用技术
针对实际存在的能源利用方法落后问题,我国电力工业必须加快原有电厂设施设备技术改造进度,不断推动能源利用技术的改革创新,积极发展和提倡高效率的燃烧技术,进一步推动新型发电技术和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以此来有效提升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现阶段,我国电力工业的年均油耗量高达1.6×107t,其中,低负荷稳燃油耗量占40%,锅炉运作油耗量占60%,节油工作势在必行。因此,电力工业可大力推动等离子点火、低负荷稳燃、小油枪点火以及少油点火等技术的革新,那么就可有效减少电力工业的油耗量。与此同时,也可对效率低下的电机、风机以及水泵等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有效降低发电厂的耗电量。除此之外,电力工业也可积极引入节能评估以及能耗分析等性能优化体系,对经济指标进行动态监控,以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运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实现发电机组运作经济性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推动电力工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从而实现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率的提升[3]。
2.3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
电网的线损率与运作电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通常情况下,电压越低,线损率越高,反之电压越高,则线损率越低,如意大利电力企业的平均线损率为3%,其中,低、中和高压线损率分别为5%、2%和1%,由此可见,若条件许可,电力工业应大力发展高压电网,特别是特高压电网,这是因为特高压电网具备了联网能力强、输电容量大、走廊效率高、送电距离长、工程成本低以及线路损耗小这六大特短,其不仅有利于建构地域较广的电网框架,而且能够充分发挥错峰调频效应,确保电源的科学分配,实现电力工业的集约化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一条总长为1000km的1000kV的交流高压输电线路的总容量等同于5-6条长度相同的500kV的交流特高压输送线路的容量总和。由此可见,通过加快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进度,不仅可大大节约土地资源,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对于实现节能降耗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
总而言之,由于受到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方法落后以及电网线损率偏高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因素,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率极为低下,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问题。因此基于我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电力工业必须尽快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应用新型的能源利用方法,以有效提升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安华.中国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06:1-4.
[2]胥传普,杨立兵,刘福斌.关于节能降耗与电力市场联合实施方案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23:99-103.
[3]陈俊.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19:40-41.
关键词: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
前言:
电力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撑性行业之一,其不仅是能源产出大户,同时也是能源损耗大户。结合电力工业现状可知,制约我国电力工业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因素就是燃煤供电公司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线损两大问题。因此,本课题对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现实意义,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建议。
1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现状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尚未实现转型升级,因而我国80%以上的电力工业采用的仍是传统的燃煤发电方法,煤炭消耗量占全国煤产量的一半以上,同时燃煤发电厂的供电线损电量和自耗电量达324.9TWh,占总电力产出量的13.1%,而且每年度的平均燃油消耗量达1.6×107t,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工业不仅是能源产出大户,更是能源损耗大户[1]。除此之外,我国电力工业的总体能源利用率也十分低下,以2005年为例,我国电力工业平均供电煤炭消耗量为374.0g/kWh,耗电率达6.0%,线损率达7.2%,而对于比1999年的日本东京供电公司,其供电煤炭消耗量为320.0/kWh,耗电率仅为4.0%,由此可见,我国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率与国外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所示:
1.1能源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电力工业的火电装机率超出75%,火电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80%以上。同样以2005年为例,全国煤炭总产量为2.2×109t,火电厂煤炭消耗量达1.1×109t,所占比重超出50%。火电厂所占比重过大会对电力工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这是因为在面对尖峰负荷问题时,相较于火电,气电和水电等都更具经济性和灵活性。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通常会应用燃气机组或者水电站应对尖峰负荷,而在我国,气电和水电不但所占比重小,而且只集中于局部区域,这就使得燃煤电厂不仅要应对调频和调峰任务,还要负荷备用任务,进而使得其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煤炭消耗量较高。
1.2利用方法较陈旧
目前,国电力工业所应用的大型发电机组的运作效率相较于外国而言也并不落后,而导致我国发电机组能源利用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乃在于小火电机组的大量存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共有6910台6000kW之上的小火电机组,总容量达390GW,平均每台机组的容量仅有57.0MW,其中,全国仅有330台容量在300MW之上的高效率机组,不到总容量的一半[2]。依据国际标准进行计算可得,当前我国发电机组年均多耗煤量达到1.0×108t,而这一问题就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电力工業能源利用率的提升。
1.3电网线损率较高
我国电力工业年均电流损耗量占总发电量的7%以上,线损率高出西方发达国家2-3%,换算为耗电量即为45TWh。众所周知,在输配电阶段,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而高效变压器其不仅应用量大,而且运作时间长,因而具有巨大的节能降耗潜力,根据计算可知,相较于一般的变压器,通过应用高效变压器可减少30%左右的能耗量。除此以外,由于受到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所占比重较小、变电站布局不科学、个别电网容载比相对不足以及紧凑型线路和同杆并架等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力工业面临着严重的电网线损问题。
2实现我国电力工业节能降耗的策略
2.1优化能源利用结构
造成我国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低效的小型火电机组的大量存在,针对这一问题,电力企业必须引入强制性退出机制,同时应用以大替小方式,尽快淘汰机组容量在50MW之下的燃油发电机组和小型煤电机组以及容量在100MW之下的燃煤火电机组。我国相关部门虽然早已提出了淘汰小型火电机组的要求,但实际效果不佳,这是因为:第一,尚未协调好各方利益;第二,补偿机制不到位;第三,个别时间电力需求量过大。目前缺电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而且由于燃料价格上涨使得小型火电厂难以为继,淘汰小型火电机组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因而当前电力工业所面对的就是前两点问题,即实现各方利益的有效协调以及落实补偿机制,以此来实现我国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结构的优化升级。
2.2革新能源利用技术
针对实际存在的能源利用方法落后问题,我国电力工业必须加快原有电厂设施设备技术改造进度,不断推动能源利用技术的改革创新,积极发展和提倡高效率的燃烧技术,进一步推动新型发电技术和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以此来有效提升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效率。现阶段,我国电力工业的年均油耗量高达1.6×107t,其中,低负荷稳燃油耗量占40%,锅炉运作油耗量占60%,节油工作势在必行。因此,电力工业可大力推动等离子点火、低负荷稳燃、小油枪点火以及少油点火等技术的革新,那么就可有效减少电力工业的油耗量。与此同时,也可对效率低下的电机、风机以及水泵等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有效降低发电厂的耗电量。除此之外,电力工业也可积极引入节能评估以及能耗分析等性能优化体系,对经济指标进行动态监控,以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运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以实现发电机组运作经济性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推动电力工业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发展方式,从而实现电力工业能源利用率的提升[3]。
2.3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
电网的线损率与运作电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通常情况下,电压越低,线损率越高,反之电压越高,则线损率越低,如意大利电力企业的平均线损率为3%,其中,低、中和高压线损率分别为5%、2%和1%,由此可见,若条件许可,电力工业应大力发展高压电网,特别是特高压电网,这是因为特高压电网具备了联网能力强、输电容量大、走廊效率高、送电距离长、工程成本低以及线路损耗小这六大特短,其不仅有利于建构地域较广的电网框架,而且能够充分发挥错峰调频效应,确保电源的科学分配,实现电力工业的集约化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一条总长为1000km的1000kV的交流高压输电线路的总容量等同于5-6条长度相同的500kV的交流特高压输送线路的容量总和。由此可见,通过加快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进度,不仅可大大节约土地资源,也可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消耗。对于实现节能降耗具有积极意义。
结论:
总而言之,由于受到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方法落后以及电网线损率偏高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因素,我国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率极为低下,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问题。因此基于我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电力工业必须尽快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应用新型的能源利用方法,以有效提升电力工业的能源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张安华.中国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06:1-4.
[2]胥传普,杨立兵,刘福斌.关于节能降耗与电力市场联合实施方案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23:99-103.
[3]陈俊.电力工业节能降耗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19: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