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作为子女,为了父母少担心,报喜不报忧;作为父母,为了孩子少分心,藏事瞒事。我们总喜欢“报喜不报忧”,以为是关心,也让别人不断猜测话里的含义,最终累人累己。
为什么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
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我们为了在城市里努力站稳脚跟,被老板骂完后私下抹抹眼泪继续加班加到深夜,为了谈成一个项目跟各种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为了节省支出晚上挤在合租房里,早晨像三明治一样挤在公交地铁上。
然而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永远都是轻松的语气:“我挺好的,工作很顺利,一切都不错,你们尽管放心。你们怎样啊?”电话那头的父母似乎也被这种轻松的情绪感染,乐呵呵地说:“你别担心我们,照顾好自己。”
“报喜不报忧”是大多数亲子之间最常见的交流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看上去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多数父母永远不会告诉孩子:昨天体检检查出血糖有点高;因为上了年纪最近腿脚有些不利索了;因为担心孩子独自一人在外地还没结婚晚上总是翻来覆去很晚才能入睡……
为什么大多数父母和孩子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呢?因为在表达之前就形成了一种预设:我告诉对方我很好,对方才能够放心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做了,才算得上“懂事”。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但“报喜不报忧”真的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表达方式吗?未必见得。
在“报喜不报忧”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人们的焦虑和担心,却忽视了有些责任和义务必须自己承担。在这份焦虑和担心背后,其实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彼此想象得过于脆弱了。
有时是不习惯批评与反思
有媒体评论认为,“报喜不报忧”,有时也可以说不习惯批评和反思,是文化弊端之一。
谁都喜欢胜利、欢庆,而不喜欢失败与落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心理更加强烈。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作为老百姓,喜欢听“吉利话”,就连数字,也喜欢“八”;大家也习惯往好处想,如“事事如意”之类。
老百姓是这样,那么,官方又是如何?假如我们阅读一些各级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会发现成绩一定都是辉煌的、巨大的,而问题与不足则轻描淡写、微不足道,甚至于我们还发明了一些新词以弱化它们对人感官的刺激。
有些说法细细品味,还是有它们的价值的,譬如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例如一届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让GDP提高了多少多少个百分点,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政府工作报告即便不说,老百姓恐怕也该有所感知;反之,对于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失误,假如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弥补、纠正,那么,天长日久是有可能产生累积效应,积重难返的。比如,眼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这样。
假如二十年前,我们各级地方政府的报告中,就能够在谈成绩的时候,适度提一提此类问题,并对它们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解决,那么,今天我们的生存环境大概不太会如此严峻吧?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类属于“忧患意识”的意识的。
只不过“报喜不报忧”今天这样的情况特别严重。
如何做到实话实说
现实中,实话实说,有话直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信对方所说的即是事实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例子:曾经有人向朋友抱怨:“虽然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是我就是不想找男朋友,我觉得一个人过我的日子挺好的。可是我父母总会说我心里明明着急的很,出于面子嘴上不承认。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我说的就是心里话。”
虽然父母出于真心和好意,可是对于子女而言,这种真心和好意却违背了她的主观意愿。
有时,“报喜不报忧”,不光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而对本体的“报喜不报忧”,可能会演变为“自欺欺人”。
作为父母,你想子女了就告诉他(她),如果他(她)愿意,自然会找时间来看你;作为儿女,你不喜欢父母唠叨就告诉他一些新鲜好玩的话题;作为伴侣,你不开心就告诉对方不开心的原因。你们关心的对方尚且没有脆弱到必須温声细语小心呵护的地步,他(她)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苦难的信心。
让对方知道你真实所想,用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分享,寻找平衡点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南方日报》等)
为什么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
你一定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我们为了在城市里努力站稳脚跟,被老板骂完后私下抹抹眼泪继续加班加到深夜,为了谈成一个项目跟各种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人打交道,为了节省支出晚上挤在合租房里,早晨像三明治一样挤在公交地铁上。
然而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永远都是轻松的语气:“我挺好的,工作很顺利,一切都不错,你们尽管放心。你们怎样啊?”电话那头的父母似乎也被这种轻松的情绪感染,乐呵呵地说:“你别担心我们,照顾好自己。”
“报喜不报忧”是大多数亲子之间最常见的交流特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看上去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大多数父母永远不会告诉孩子:昨天体检检查出血糖有点高;因为上了年纪最近腿脚有些不利索了;因为担心孩子独自一人在外地还没结婚晚上总是翻来覆去很晚才能入睡……
为什么大多数父母和孩子都倾向于“报喜不报忧”呢?因为在表达之前就形成了一种预设:我告诉对方我很好,对方才能够放心地去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做了,才算得上“懂事”。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但“报喜不报忧”真的是一种值得鼓励的表达方式吗?未必见得。
在“报喜不报忧”的背后,我们能看到人们的焦虑和担心,却忽视了有些责任和义务必须自己承担。在这份焦虑和担心背后,其实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彼此想象得过于脆弱了。
有时是不习惯批评与反思
有媒体评论认为,“报喜不报忧”,有时也可以说不习惯批评和反思,是文化弊端之一。
谁都喜欢胜利、欢庆,而不喜欢失败与落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样的心理更加强烈。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作为老百姓,喜欢听“吉利话”,就连数字,也喜欢“八”;大家也习惯往好处想,如“事事如意”之类。
老百姓是这样,那么,官方又是如何?假如我们阅读一些各级地方政府的年度工作报告,会发现成绩一定都是辉煌的、巨大的,而问题与不足则轻描淡写、微不足道,甚至于我们还发明了一些新词以弱化它们对人感官的刺激。
有些说法细细品味,还是有它们的价值的,譬如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例如一届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让GDP提高了多少多少个百分点,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多少,政府工作报告即便不说,老百姓恐怕也该有所感知;反之,对于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失误,假如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弥补、纠正,那么,天长日久是有可能产生累积效应,积重难返的。比如,眼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这样。
假如二十年前,我们各级地方政府的报告中,就能够在谈成绩的时候,适度提一提此类问题,并对它们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解决,那么,今天我们的生存环境大概不太会如此严峻吧?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类属于“忧患意识”的意识的。
只不过“报喜不报忧”今天这样的情况特别严重。
如何做到实话实说
现实中,实话实说,有话直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信对方所说的即是事实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
有这样一个例子:曾经有人向朋友抱怨:“虽然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是我就是不想找男朋友,我觉得一个人过我的日子挺好的。可是我父母总会说我心里明明着急的很,出于面子嘴上不承认。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肯相信我说的就是心里话。”
虽然父母出于真心和好意,可是对于子女而言,这种真心和好意却违背了她的主观意愿。
有时,“报喜不报忧”,不光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而对本体的“报喜不报忧”,可能会演变为“自欺欺人”。
作为父母,你想子女了就告诉他(她),如果他(她)愿意,自然会找时间来看你;作为儿女,你不喜欢父母唠叨就告诉他一些新鲜好玩的话题;作为伴侣,你不开心就告诉对方不开心的原因。你们关心的对方尚且没有脆弱到必須温声细语小心呵护的地步,他(她)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承受苦难的信心。
让对方知道你真实所想,用更多的时间去交流分享,寻找平衡点何尝不是一种爱呢?
(《南方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