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选举伴着暴力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ari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撰写此文时,印控克什米尔的选举正在展开,而与选举有关的暴力恐怖事件也已发生多起。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关系中的死结,也是当前世界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为防止印巴纠纷与冲突打乱美反恐部署、破坏其反恐既得成果,布什政府自去年底印巴关系骤然紧张以来,一直竭力居中斡旋。仅今年头九个月,国务卿鲍威尔即三顾南亚,副国务卿阿米蒂奇二度走访印巴。另外,美国防部长、太平洋军区司令等高官也接连访问次大陆。美方调解核心是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且为此提出不少解决方案。尤其在年初印表示欲于9月中旬如期举行印控克什米尔地方选举以来,美更是积极推动,视此次选举为打破印巴对话僵局、缓和印巴关系紧张之契机。然而,美国的克什米尔政策并不成功。
  
  瓦杰帕伊称克什米尔选举是内政
  
  尽管鲍威尔、阿米蒂奇访印期间反复强调,印控克什米尔选举应成为解决克什米尔争端之开端,并要求印方公开宣布,视此次选举为印巴对话的第一步,但却遭印方婉拒。瓦杰帕伊政府认为,印控克什米尔选举本质上是印内政问题,不应涉及外交层面。即便涉及印巴双边关系,也应与“跨境恐怖主义”一并讨论。印方提出美若欲推动对话、缓和时局,理应先行劝说巴方作出承诺,停止越境恐怖渗透,关闭境内恐怖训练营地,不要破坏此次选举。
  
  穆沙拉夫称克什米尔选举是闹剧
  
  随着印方如期举行克什米尔选举的态度逐渐明朗,布什政府不断加强对穆沙拉夫政府的劝说工作,并要求巴切实作出不妨碍印控克什米尔选举的承诺。美一度认为其劝解工作取得了实效。如阿米蒂奇8月底访巴后宣称,他已获穆沙拉夫保证,不干预印控克什米尔选举进程。
  然而,穆沙拉夫为做稳总统宝座,平息国内部分民众对其“投美弃塔(塔利班)”政策的强烈不满,同时也为确保所支持的政治势力在10月大选中获胜,不愿意也不可能在克什米尔选举进程中置身度外。况且,若巴政府默认印在“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举行选举,就等于承认印对这一地区拥有合法主权。因此今年以来,穆沙拉夫多次公开表示了其对印控克什米尔选举公正性的怀疑。
  穆沙拉夫认为,印控克什米尔的穆斯林之所以走上“克什米尔自由运动”之路,其直接原因就是1987年的那场选举(指印控克什米尔的第一次地方选举)缺乏公正性并充满了欺骗。而1996年的印控克什米尔地方选举,由于诸多穆斯林组织的抵制,更是没有公正性和代表性可言。今年8月14日,穆沙拉夫在巴独立日的演讲中称这次的选举将是场“闹剧”,并重申克什米尔斗争是巴基斯坦的“神圣职责,(巴)永不妥协”。9月12日,穆沙拉夫在联大年会上的发言中再称,印控克什米尔选举“将会是又一次弄虚作假的表演”。他在讲话中还对克什米尔武装暴力活动表示理解,“当一个民族的自决权与自由权被外部占领者粗暴镇压时,他们可能会被迫采取各种抵抗方式”。巴官方电视台也参与到“反选”大战中,甚至打出煽动性告示称,“这些都是骗人的选举。克什米尔人民真正需要的是公投,而不是弄虚作假的选举”。
  在巴基斯坦国内,伊斯兰促进会、联合圣战委员会等穆斯林党派、团体不断在各大城市聚会,指责印企图以选举“转移视线”,并公开呼吁印控克什米尔人民放弃投票;一些以巴为大本营的穆斯林武装组织更是不断向印控克什米尔发出恐吓信息,既吓阻候选人参选,也遏阻选民投票。
  
  穆斯林分裂组织“反选”
  
  至少有两起事件对印、美的努力打击尤大:一是拥有23个分裂组织、且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势力最大的“所有党派自由大会”9月初公开表示,不参加竞选,使本次选举的代表性大打折扣,同时也为这些组织在体制外进行破坏活动埋下伏笔;二是5月21日“人民会议”(“所有党派自由大会”一重要成员)前领导人阿布杜拉·加尼·隆尼由于其主张温和、且有意参选而遭到穆斯林极端势力的枪杀。这其实是印控克什米尔穆斯林武装组织对参选者——尤其是来自分裂主义组织的成员——所发出的最早也最为严厉的警告。此后,类似恐怖事件接连不断。印控克什米尔最具危险性、势力最强的穆斯林极端组织——希斯布尔圣战者甚至在9月初发出悬赏令,每杀一位候选人即可获得10万卢比的奖赏。从印政府8月22日正式宣布选举以来,已有两名候选人遇害,一名候选人险遭不测,共150多人死于与选举有关的暴力恐怖事件。随着印控克什米尔选举的逐步展开(9月16日~10月10日,共分四个阶段),这种“反选”的暴力恐怖事件还会继续发生。
  
  美解决方案频频出台连连受挫
  
  美国认为,印巴冲突的症结在于克什米尔争端。此问题一日不解决,南亚次大陆就一日不得安宁。为此,今年6月,美国会众院成立了一个专门了解、研究克什米尔问题的专家工作组(由三名专家组成)。仅今年,美就为此提出不少解决方案,但均遭到印巴的拒绝。
  其一,穆沙拉夫明确拒绝美有关变克什米尔控制线为国际边界的提议。这一提议先由美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拜登正式提出,他要求“印度改变克什米尔政策(与分裂组织谈判、改善边防军的行为方式等),巴基斯坦则停止边境渗透,并承认控制线为两国国际边界”,时称“拜登方案”。后来,布什政府在今年9月联大年会召开前夕再次通过外交渠道向巴代表提出。但此建议遭巴坚决反对。巴政府一直主张拥有整个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或至少拥有穆斯林占当地人口98%的克什米尔谷地。
  其二,印国内强力反对美方“分治”方案。9月12日,美向印巴建言将印控克什米尔一分为三:克什米尔谷地与巴控克什米尔联合组成一自治实体;查谟(穆斯林占35%,印度教徒占32%,锡克教徒占3%)和拉达克(佛教徒占55%,穆斯林占45%)两地脱离印控克什米尔行政管辖,单立行政区。然而,此种方案旋即遭到印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及印控克什米尔执政党国民大会党的强烈反对。就在9月14日,印度人民党主席恰曼·拉尔·古卜塔公开表示,坚决反对基于宗教因素将印控克什米尔一分为三。他警告说,“基于宗教原因而给予克什米尔地区以特殊地位将引发独立浪潮”。前总理、现人民党领袖戴维·高达也于9月17日公开反对将克什米尔一分为三(但他主张给予印控克什米尔更多自治)。
  其三,印拒绝美英向克什米尔派遣国际观察部队。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6月初建议成立一个500人的美英克什米尔监察部队,以监察、遏阻越界恐怖事件,维护印巴和平,避免两国战争。但此举遭到印方拒绝。此前,印方曾拒绝过穆沙拉夫在“亚信”会议上的相似提议:吁请国际力量联合巡逻印巴克什米尔控制线。印方主要理由仍是,“不容第三方势力插足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涉及到印巴间的历史、宗教、民族、主权问题,甚至涉及印巴间的战略资源争夺问题,尽管美能利用其目前在南亚的强大影响作些积极的调解工作,但克什米尔争端的真正解决归根到底还需要印巴两国领导层的巨大智慧、政治意愿及执政能力。▲
  
其他文献
全求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背景  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从现象上看大致可划分为10类:①臭氧层破坏;②全球变暖;③酸雨;④热带雨林减少;⑤土地荒漠化;⑥发展中国家的公害问题;⑦生物多样性减少;⑧海洋污染;⑨有害废弃物的越境转移;⑩水资源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经济背景,从这一角度出发,可将全球环境问题划分为五种类型:  第一,越境环境污染问题。如,在北美、欧洲以及近年日本出现的酸
期刊
不再是一个人说了算    伊拉克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并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和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  殷罡:美国从开战之前的谋划、开战以至现在,它在打每一仗、确定每一个攻击目标、采取每一个行动时,首先考虑的是战后安排,而不是战争结果,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停停打打,犹豫不决。美国明白他们是在投鼠忌器。为了建立一个能被伊拉克人民支持的新政权、新的政治体制,美国不能对伊拉克的基础设施造成很大的破坏,不能造成伊拉
期刊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有数百万伊拉克难民涌向周边国家,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滞留在邻国,给当地政府造成很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虽然此次伊拉克战争尚未出现大量的难民潮,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有着前车之鉴的邻国在对待伊拉克难民的问题上无不表现出复杂的心态,它们纷纷吸取教训,未雨绸缪。  土耳其:位于伊拉克北部,在上一次海湾战争中共接纳了80万伊拉克难民,使原本就疲软的经济雪上加霜。如今若再涌进大批难
期刊
就在不久前的5月16日,在卡萨布兰卡这座城市的多个地方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把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吸引到这里,唤醒了人们记忆深处对卡萨布兰卡的美好记忆。  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记得,在北非的摩洛哥,有一座常常能引起我们美好遐想的美丽城市——卡萨布兰卡。它仅次于开罗、亚历山大和巴格达,是阿拉伯世界的第四大城市。  这是一座美丽而神秘的城市,因为它在一个遥远的异域,充满着异国的风格,洋溢着多彩的情调;也因为
期刊
对于“首相剧”演出已快闭幕、身上筹码几乎用尽的小泉来说,任何可能捞回哪怕是些微政治次本的“作秀”,都称得上是“胜利。  对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平壤一事,不少媒体和观察家在他出访之前,都视之为一项“政治赌注”。但认真分析,对于“首相剧”演出已快闭幕、身上筹码几乎用尽的小泉来说,任何可能捞回哪怕是些微政治资本的“作秀”,都称得上是“胜利”。说得极端一些,以哗众取宠起家、此刻正在等待落幕的小泉最怕寂
期刊
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上升,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严峻挑战,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和欧共体共同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规定了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最终目标,确定了公平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等一系列重要的原
期刊
恢复邦交正常化30年来,中日经济关系获得了全面、迅速发展。200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已达到891.95亿美元,迄今日本已连续九年保持了我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的地位,中国也从2001年成为日本第一大出口对象国。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也在波动中获得了迅速增长,截止2001年底累计投资额已达324亿美元,依旧保持着我国第二大直接投资来源国的地位。近年日本的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虽有所减少,但迄今日本仍是对华提
期刊
西点军校,拥有二百年辉煌历史,造就了无数精英将才,然而这辉煌的背后有激烈的竞争、严格的军纪、无情的训练、残酷的淘汰,同时也有改革的痛楚和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和迷惑。  1802年3月16日是美国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正式签署了第七届国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的议案。同年7月4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在哈得孙河畔、距纽约市约80公里的军事要塞西点
期刊
生态环境遭破坏,资源被滥用,贫困人口增多,等等。这些方面的事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一二来,而这些事例又必然会引出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世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期,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这个在人们心头越来越沉重的问题。  非常感谢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他们对本栏目给予了大力支持。  ——主持人手记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形成世界共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期刊
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峰会)2002年9月4日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落下帷幕。来自191个国家的政府代表以及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私营企业、民间社团和学术研究群体的代表共两万多人出席了此次盛会。共有8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30个国家的副总统和副首相,及74位部长代表各自的国家作大会发言,许多政府间和非政府组织、企业社团的代表也纷纷与会发言。政府代表团与非政府部门就具体议题举办了七次伙伴关系会议(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