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正:构筑与社会深度融合的“生态大学”

来源 :商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橡胶看中国,中国橡胶看山东,山东橡胶看青岛,青岛橡胶幸有“青科大”。
  山东是橡胶产能大省,轮胎产量占全国60%左右,橡胶助剂产量占40%以上,但山东既不是橡胶的原产地,橡胶原材料也比较缺乏,那么山东的橡胶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产能?这一切不仅源于山东有先天优势,还与一所高校息息相关。
  作为亚洲唯一一所以橡胶专业为特色的高等院校,青岛科技大学通过打通政产学研通道,打造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助力山东橡胶产业蓬勃发展。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建校70年来,青科大正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向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世界橡胶看中国,中国橡胶看山东,山东橡胶看青岛,青岛橡胶幸有“青科大”。
  日前,记者走进青岛科技大学,对话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探索青科大的橡胶情缘。
  打造“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建校之始,作为化工部直属高校,我们就是为国家的橡胶化工工业服务,我们与行业的结合非常密切。”陈克正说,青岛科技大学是靠橡胶专业“起家”的,“经过7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青科大与橡胶产业、与橡胶企业的情缘融为一体,难以割舍。早在10年前,学校就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市市北区政府、软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中国橡胶谷”;与北京化工大学、三角轮胎等成立了“绿色轮胎与橡胶协同创新中心”;学校秉承“教育先行,以橡胶为媒,服务一带一路”的理念,2015年,又与泰国宋卡王子大学共建山东省首个境外办学机构——泰中国际橡胶学院,培养东南亚当地人才,服务在当地办厂的我国橡胶轮胎企业。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如今,青科大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橡胶方向)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批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高分子物理学”“橡胶与人类”两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全国橡胶企业中的董事长、总经理、高管中有70%都是我校的毕业生,橡胶企业的行业年会就是我校校友的一次聚会。也因此,学校被社会广泛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陈克正说。
  实践“不找校长找市场”
  依托橡胶学科优势,青科大以平台思维打造“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高度融合、O2O联动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师生创新实践“不找校长找市场”,以“接地气”的方式寻求发展,加大收益激励、实施股权激励、强化绩效激励等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融合、协同创新实践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创造了社会广为赞誉的“青科大模式”。
  陈克正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通过青科大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达到7家,其中,软控股份、赛轮股份、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等3家企业与橡胶有关。在32家校友上市企业中,大部分也与橡胶轮胎有关。
  2020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显示,青科大实现专利转化244件,位居省属高校第1位,其中超过半数在青岛实现转化,有力的带动了青岛的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如此,学校近5年有3万余人留鲁就业,留鲁率接近80%,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人力资源支持。
  在采访中,陈克正向记者分享了学校跟万华化学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的故事。“万华主打产品是聚氨酸,而该技术被美国、日本、法国垄断并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在1998年,万华找到我们,与学校韩方煜团队联合攻关,成果帮助万华攻克MDI制造核心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此项技术的国家,奠定我国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陈克正说,万华与学校始终在合作。2019年,双方签署7000万元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建联合创新中心。
  “打破围墙”,构筑“生态大学”
  除了“不找校长找市场”,青科大还“打破围墙”,构筑与社会深度融合的“生态大学”。2011年,学校拆去了与软控研发中心之间的围墙,打通了物理上的空间,让大學与企业之间变得畅通无阻。
  从“打破围墙”构筑“生态大学”开始,青科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良性发展的特色之路。据陈克正介绍,自2011年以来,学校的科研经费已连续9年过亿元、累计超20亿元。
  “依托我校密炼机上辅机项目孵化的青岛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上市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轮胎装备制造业中产品链最完整的公司,成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陈克正说,青科大通过软控股份,又衍生出赛轮股份1家上市公司和橡胶轮胎产业链上的158家科技型企业。
  “围墙的拆除,不仅打通了物理上的空间,开放了环境,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心理上的空间,开放了思想。” 陈克正说。大学师生与企业真正成为了一家人,互为兼职,优势互补,使大学真正贴近了城市发展跃动的脉搏,构筑了与社会深度融合的“生态大学”。
其他文献
青岛企业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建树,小仅代表了青岛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还可能牵动着中困乃至世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方向。  工业互联网是一股百舸争流的浪潮,如何在这股浪潮中做一个合格的“弄潮者”,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种考验。“工业互联网”,究其本质,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将设备、生产线、工厂等要素紧密地融合起来,帮助制造业拉长产业链,形成跨设备、跨系统、跨厂区、跨地区的互联互通,提高效率,进而推动整
期刊
人口与产业向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聚集是必然趋势。优质资源的聚集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提升城市土地使用效率,提高资本回报率。  区域经济是一个不断更新着的概念。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区域经济是指按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  在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大背景下,中国的
期刊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尤其是武汉的医疗体系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也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了各地医疗系统的收治能力上。为更全面的对比城市之间的医疗水平,我们从全国主要城市的医院数量、全国各城市入围百强三甲医院数量、卫生机构床位数、城市每千人床位数、城市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等几个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统计发现,在医院数量规模方面,重庆、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入围前五位,其中重庆以800所医院位
期刊
数据显示,2019年青岛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14亿元,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极。  2020年,锐仕方达青岛分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在全球分公司排名第一。此时,锐仕方达全球分公司已有140余家。  2012年,锐仕方达青岛分公司成立。  2018年,青岛分公司在全球分公司中年度业绩排名第五。  2019年,青岛分公司在全球分公司中年度业绩排名第三……  8年时间,青岛分公司总经理杨婷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  2020年过去了。突发的新冠疫情,在这一年里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变化。  疫情之下,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从一个个个体,到一家家企业,到一座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无不要在变化中寻求新的生机和路径。  2021年来了。这一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既是新起点,又是起承转合的关键年份,更是后疫情时代人们期待
期刊
2020年9月1日,为期4个月的黃渤海伏季休渔结束,作为青岛本地人都知道这个时候的海鲜就要吃一个“鲜”字。码头上大大小小的鱼类、贝类、虾类,货源丰富充足,应有尽有。满载而归的渔民满脸喜悦,正将一筐筐新鲜的梭子蟹、虾虎、鱼等海鲜搬运上岸。很多市民驱车赶到码头就为吃上这第一口“本地鲜”。
期刊
2021年政策方面有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创新、安全、环保。加强自主创新、实现在核心科技领域的突破无疑是我国在今后发展的核心。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一只黑天鹅,对2020年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临近年末,可以从很多角度回顾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如果从内外循环的角度概括一下,2020年中国经济有两个“超预期”:外贸超预期,外资超预期。  2020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2.4%,而WTO数据
期刊
独角兽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创新活力和创新生态的重要标志,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多少,将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4%,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数字经济“逆势上扬”,成为各国稳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  独角兽企业是数字经济先锋,是科
期刊
21、22期為合刊
期刊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城市竞争的舞台上,制造业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很多城市在“迎回”工业,也在不断“重拾”制造业的信心。  岁末年初,随着各省市2020年经济数据的陆续公布,关于GDP排名、过万亿俱乐部城市等话题不断被热议,而近年来关于“工业第一城”的争夺也变得格外引人关注。  据悉,2020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3.7万亿元。而上海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34830.97亿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