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渗透德育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ai83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党中央组成部分。“音乐是不加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他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血管中流通的血液。”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作为中学艺术欣赏课,我始终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促学,以学养艺。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一、情感陶冶
  我们知道:“教育是互相感化的,是教人化人的”。没有感化就谈不上教育。对于欣赏课来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音乐教师不仅是一个美的传播者,而且还是一个集口才、博学、演唱、演奏于一身的艺术大师。要将课堂做为舞台。讲课做到四到位(即情绪、声音、表演、角色等)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以唤起他们心灵的共鸣,从而达到音乐形象的塑造。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仿佛见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惨淡的灯光下,站在厚厚的大雪中,穿着破旧的衣衫,阿炳用右手夹着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鸣鸣地拉着,在淅淅飒飒的风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描绘出这位盲艺人艰难困苦的生活历程。深刻地揭示出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我生活意志:倾吐了对世间不平的控诉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论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真是了不起的音乐,假如你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那你就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列宁在听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后说:“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
  他把革命歌曲,看成是,人们满怀信心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力量源泉。对列宁你不用给他面包吃,只要给他唱《同志们勇敢的前进》就行了,这是与他一起战斗过的同志们夸张的说法。
  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人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毕业歌》等革命歌曲,奔向抗日的战场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表达了人民大众为了保卫祖国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无穷无尽的潜在力量。起着鼓舞人民斗志的巨大作用,从而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在向学生介绍波兰音乐家肖邦20岁时,祖国正遭到俄国沙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补追流亡国外。临行时,他跪在祖国的土地上,捧起家乡的泥土,一次又一次地亲吻着,最后取出一个银杯,严严实实地装满祖国的泥土,一直伴随他在国外流亡十九年。在异国,他乡,他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以爱国思想为精神支柱,创作了大量的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而享誉全球。39岁的他在临终时,用故乡的泥土将他埋葬,以表达自己怀念故土,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这颗心脏至今还留在波兰国家博物馆,供人们瞻仰并教育后人。这些事例对学生产生了极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作用。加深了同学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及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极大的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共产主义和人生观的教育。
  二、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德育在学生心中发芽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数字,字母,音符。”这句话道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那么通过何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音乐熏陶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呢?
  1、形体表现,在兴趣中学习。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古语有云:“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在音乐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听听,唱唱,跳跳,奏奏”中使学生理解各类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思想内涵,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充分体现了音乐特有的德育渗透功能。如歌曲《跳吧跳吧》,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根据歌词,拉拉手,跳跳舞,表现了礼貌待人的优良品德。又如歌曲《卖报歌》学生通过表情、动作表现当年卖报小朋友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情绪,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责任感。
  2、音乐欣赏课,深入体会歌曲德育内涵。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教学目标更深刻的渗透了德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背景的了解让学生在理解美、鉴赏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如在七年级上册的欣赏课《七子之歌—澳门》中,教师从背景着手,告诉学生:这首歌选自我国爱国诗人闻一多在1925年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七子”是指历史上曾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主权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原诗共7首,每首诗最后都有“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一句,以抒作者的祖国的眷恋之情。也培养了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操。在欣赏歌曲《救国军歌》时,我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到网上查阅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大致了解作品背景,让学生了解大家齐心合力就能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当时抗日救国的慷慨情绪,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三、音乐实践活动,让德育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
  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平台。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因此实践是必要的,让学生实践的舞台上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炼毅力,使其能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真善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例如:去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七年级一班的学生,通过在班级表演《五个福娃迎奥运》的节目,让同学们都来感受到奥运会在北京开办的骄傲和通过自己的行动也可以为奥运的成功举办献礼。而今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同学们都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行动来歌颂祖国。例如:有的学生通过《儿童歌配画》用画笔和原创的词曲歌颂祖国,有的学生在班级音乐会中,用自己的舞蹈、歌声为祖国献礼。我们班级以《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为主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团结互助的精神。
  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拥有优秀品格的优秀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育才会产生效果。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教育,更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陶冶情操。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携起手来吧,让德育之花鲜艳的绽放!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上好高中《生物》课呢?我的教学原则是:“既不能脱离课本抛开考点,又不能拘泥课本照本宣科。”我努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人体语言、幽默语言、实物、教具、实验等进行组织教学,做到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具体采用的教法有:  一、用比喻突破难点  细胞膜的结构象花生糕:花生米象蛋白质分子,爆米花象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
期刊
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下面是笔者在新教材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探索。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常言道,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难,或是学生原有的认识与新授知识的冲突,或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产生的障碍,从而去
期刊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四周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激趣引题自学探究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面、辐射全课的作用。一堂课的开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检测“阅读理解能力”是指检测学生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意理解的速度和准确 性。如何在高中课文教学中培养这种阅读能力,一直是高中教师研究探索的问题。我们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大 纲针对课文教学有明确规定:“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在整体教学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段教学也 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课文。”广大教师遵照这一要求, 对整体教学已
期刊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否有效开展依赖师生之间是如何开展“问”与“答”的。特别是师生之间“问”的好,对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积极的意义。审视我们课堂教学中“问”的环节,我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一、提升教师的“提问”质量  教师加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是通过具体的“问”体现出来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启发性原则: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要一味地向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怎样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励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是创新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中,就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有的放矢,组织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一个宽松的、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能力层
期刊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室内的一种自发的、愉快而带有孩子气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者就是教师。要创设愉快的氛围,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具有一颗童心,在教学中注重从以下方面去营造。  一、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师都熟悉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故事、表演,包括实践体验等活动,将知识同游戏、
期刊
小学美术教学,要通过对学生加以系统的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影响,使他们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真正从维持性学习走向创新性学习,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美术教学创新做如下尝试与探索:  一、实行开放式教学,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象春风,吹来了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巨大的创新发展潜能,坚信每个
期刊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学阶段主要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正如花儿开放需要温暖的阳光一样,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的开发需要教师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和情景  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
期刊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情感过程是指人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和爱憎好恶的情感流露,如激情、热情、心境等;意志过程则是把想象、理想设法变成现实的心理过程。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能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心理过程,即要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引发他们丰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