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孤独”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是一种孤独却不寂寞的心境。
  纵观世俗,有的人在孤独中迷失了自我,陷入自怨与自卑;有的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独处,进而养成了高度自律的习惯。孤独有时是我们面对世界的态度,如何与孤独相处,则会影响我们的心态、行事能力,甚至是人生的高度。
  所谓君子慎独,大抵就是孤独的最高境界吧。
  读罢《鲁滨逊漂流记》,我不禁思考:鲁滨逊的孤独是属于哪种类型呢?
  正如书中所言,“这些东西我都有,而且相当充足,即使以后弹药用尽了,不用枪我也能活下去。但我感到自己前景暗淡。由于我被凶猛的风暴刮到这荒岛上,远离原定的航线,远离人类正常的贸易航线有数百海里之遥。”
  尽管海难后生活逐渐稳定,物质上逐渐充实,但鲁滨逊很快遇到了精神上的折磨——孤独。整整二十八年的独处时间,他被迫沉浸孤独中,但是他最终也没有放弃能够走出荒岛的希望。我们常常把现代生活中的孤独状态称作“空岛”,而鲁滨逊不仅精神上如此,灵魂上也处于隔阂状态,就算能妥善处理岛上遇见的和潜在的问题,但都不能阻止孤独的侵蚀,就像海浪侵蚀一样,不断侵蚀他的内心。总而言之,鲁滨逊的孤独是一种物质上的满足,而精神上常受摧残而积累起来的孤独。
  每个人的孤独都是不同的,且每个人不同的孤独反映了其生活状况。但鲁滨逊这种从精神和物质上同时孤独的个例,是值得我们去分析的。
  那么,鲁滨逊是怎样面对孤独的呢?
  神经刺激、自我意识拯救,在迷茫、思索、求理、振奋、坚实、重蹈、沉沦中辗转反复,鲁滨逊在与自己、与自然的“对话”中,悟出了一件事:消极的孤独只会磨耗自己的岁月与意志。于是,鲁滨逊便在孤独的状态下,与自然为伴,与山水林木相守,孤独的生活迫使他和自我、自然对话,不仅承受了孤独,还学会了怎么和孤独共处。
  这样来看,孤独其实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一个人总是要学会孤独的,生命是一个人的,死亡也是一个人的。我们来这世界上,有家人、朋友、爱人等,热热闹闹地过着,因为没有体会到孤独,所以我们忍受不了孤独,更不必说像鲁滨逊一样孤独二十余年。但是,孤独不曾离开我们,它如影子,而鲁滨逊因为他的选择,只是将影子放大。
  于是乎,怎样面对,如何学会面对孤独,便是我们一项必要的成长。
  我将孤独分为两种:“积极的孤独”与“消极的孤独”。其中,“积极的孤独”如贾平凹所言:“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弱者都是群居着,所以有芸芸众生。弱者奋斗的目的是转化为强者,像蛹向蛾的转化,但一旦转化成功了,就失去了原本满足和享受欲望的要求。”这是一种主动选择并享受的状态。
  根本上看来,真正的孤独者是享受孤独带来的清静、深思、自由,不必刻意假装合群,去做违心的随声附和,去强融一个圈子;不必违背自己的真心,放弃尊严,低声下气;不必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与生命,带有目的性的去交朋友,去攀富贵,去做内心极其不情愿的事情。孤独的人是从来不需要别人任何同情的,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可怜,而是拥有真正财富的人。从这方面看,真正孤独者其处理孤独方式与其他人截然不同,同样,其人生高度也与消极孤独者截然不同了。
  在與众生产生距离时,积极孤独者感受到了自我的存在。况且唯一能帮助自己的只有自己,自己需为自己负责,因而我们必须学会孤独。
  因而,消极孤独与积极孤独最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在多高的地方看待人生,又看向了多远,三层之下,满目疮痍;三十层之下,尽是风景。积极孤独者眼中的世界,或许是祥和而又可爱的吧。
  鲁滨逊给我带来的思考远不止这些。但读罢全书,无论何人都能明显感受其落难后的孤寂。而他在一步步地沉沦与思索的反复中迸出个黑色幽默,他更加了解与享受了此次冒险,这正如他原本想冒险的目的。
  这正如林语堂先生所道:“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蝶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因为孤独本身并不全是消极的,只是当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去理解和面对时,我们的境界却低了下来。但孤独并非是令人沉沦与弃世的,而是令人宛如古代小说中世外高人那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于浮尘躁世中窥见自身存在意义。
  作者简介:龙雪峰,男,笔名蜀石、月胭脂。系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小小说学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攀枝花文学》《中国诗》《参花》《小小说月刊》等,偶有获奖。著有《龙雪峰小小说选》。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枫红  行走在荒野。  已是深秋。草木枯竭,落叶纷飞,一片肃杀的氛围,让人陡生苍凉。  风起,寒意袭人,不由裹紧身子。一抬眼,就与他猝然相遇。  如一团火,把秋天点燃;如一面旗,呼啦啦在风中舒卷。  就一棵,孤独地站在山腰,却是一位勇者,为秋天做最后的坚守,更把一份温暖与希望,燃烧在旅人的心中。  荻白  瘦削的身影,站在水边。  默默仰首,望大雁南飞。那离群孤雁的一声鸣叫,让风中的思念突然白头。
Until recently, China-based carmakers had little economic incentive to push into overseas markets as surging domestic sales buoyed them up, tripling in eight years between 2008 and 2016. Some Chinese
那用塑料碗装着,淋上红糖浆,点上芝麻星子的,是凉糕。  那白璧如玉、圆润完整,活像八月十五晚上月亮的,是家乡。  我的家乡是四川南隅的一座小县城,位置不算好找,小时候回家,都要先在成都落脚,再坐上每天仅发三趟的中巴车,经过六个小时的路上颠簸,才可到达。我的家乡并不怎么有名,没有好山好水,也没有名胜古迹,有的只是在平原的一角里,铺开了生活,经营着一股子烟火气。我的家乡深居内陆,时代的浪潮跨越群山抵达
桐乡乌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这里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茅盾在《大地山河》中如此描写这里的水阁。  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行,镇内河网密布、纵横交叉,行走在古镇中,满眼都是水的影子,亭台楼阁,一半浸入水中,一半悬浮于水上,成片的天空映入水中,让你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推开历史之门,心境豁然开朗。  诗意西栅  轻
没料及会下雨,一阵沁人心脾的凉意,一幅仲秋锦薄的雨帘,就这样将南国桃园带进了周末的夜晚。  我隐身在乡村俱乐部的某处,目光轻轻地掀起这一窗夜雨,轻轻地,抚摸南国桃园。  这些年,我到过南国桃园很多次,多来去匆促,且多是在风和日丽的时节,便极少得见雨中桃园的丰润和姿采,而这个晚上,不经意间,一场秋雨,将一个诗意的南国桃园推到了我的面前。  南国桃园景点众多,鹭鸟天堂、碧波湖、观音寺、影视城、回音壁、
栗香缕缕在心田  一勺白糖,一把板栗,半碗清水,还有几滴油,加以少许桂花和蜂蜜,就能烹制出,满溢甜香的糖炒栗子来。  那栗子,个儿大、皮儿薄、肉厚,通身金黄金黄的,表面浸着层透明而又澄亮的结晶,呈焦糖色,凝而不化、稠而不黏,好似打了蜡一般的晶莹剔透,卖相极佳。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它那香而甜润的味道,细腻着、柔和着,从远处缓缓地迎面飘来,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那香,萦绕在鼻间,进而又传进心脾,是舒畅而
七月,似火的骄阳炙烤着长沙这座古城的每一寸土地,使得古老的长沙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火城”,不过,大街上南来北往的人,仍然是川流不息。这些人中,除了向往波涌的湘江、著名的橘子洲头、层林尽染的岳麓山的人以外,还有耳闻“北有协和,南有湘雅”这一说法的求医者。当然,本市居民也不在少数,那些着一身薄薄纱裙的美女们,撑着遮阳伞,踩着高跟凉鞋,一个个像仙女一样从你身旁飘然而去。一些街头小贩也漂游在人海之中,然而
早就听闻云台山的景色独特。它是一处以太行山岳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景区。近日,获悉朋友熟悉的旅游团有此游览线路,为期四天,机遇难得,于是,嘱托朋友帮忙报名,相约七月十九日六点十分在刘家窑桥西集合,一同乘大巴车前往云台山。  我所乘坐的大巴车是两层格局,一层是司机单独工作和休息的地方,二层可载客五十二人。领队海燕六十三岁,东北人,退
一位善良的学者,一个善良的车夫,在时光无涯的长河里相遇。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情味酝酿出的芬芳,清香四溢。一辆车、一家人、一瓶香油、一包鸡蛋产生出一段“愧怍”的情愫。他们以温暖的态度抵抗世俗的冰冷;他们彼此照亮,用温暖传递温暖,善良守护善良。  由于经历和阅历的增长,面对这样朴素且直击心灵的文章时,我不免会生出许多感悟。最终,我以文学的姿态让学生阅读、感受,和他们一样都做读者,回归读者的身份,以读者的
人总是喜欢回忆一些事情,特别是小时候的事情,回忆着回忆着,脸上会不自觉地一笑,即便在独处的时候,有时候也会发出声来。如果回忆的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或者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在发出声音的同时,还会不由得叹息一声“唉!”,以表对剧中人物的同情。  烂脚伯克筹是我的邻居,我喊他伯伯,他与我父亲同辈。他离世已经快二十年了,最近一段时间,我总在想一些往事,克筹伯伯是我想得最多的一个邻居,原因是他太苦了,太不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