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感知教育

来源 :新课程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e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知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感知教育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研究结合感知教育教学《认识公顷》一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重感官体验,在校内安排多层次实践活动,并创设了生活中真实可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公顷”有多大,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主动学习的大门.
  【关键字】感知教育体验
  感知是儿童通过感官与外界环境建立联系并进入内心世界、在体验中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人类和环境进行交流的渠道.感知教育是感官结合的教育,教师在教育现场调节学习者多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动觉和平衡觉等),参与课程学习.
  感知教育注重丰富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结合众多资源,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进而获得认知和能力.这种感知体验对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作用尤为显著,
  下面以执教《认识公顷》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对于学生面积单位的学习要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段的学习要求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是:“知道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看似简单的要求,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却很难做到.如何从具体实例中知道1公顷有多大?从哪些方面来辨认1公顷?哪些是可以用公顷作单位的土地?几次试教下来,发现有以下两种现象:其一,对于“1公顷=10000平方米”这个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有些学生甚至不用学就已经知道;其二,很多学生在上完课之后,头脑中还是没有1公顷到底有多大的表象,表现为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1公顷或几公顷的大小,对周边熟悉的环境不能准确地估计其大小.可见,学生的能力只停留在识记的层次上,没有真正形成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由此可见,传统的课堂现场、单一的教学方式、脱离现实的资源已经无法承载让学生感知大面积单位的使命.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于这一时期的小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概念时,总是要结合自身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是依赖于课堂上的一系列操作、体验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概括和提炼.这与笔者所在学校的感知教育课题不谋而合.但是如何才能把儿童多种感知整合起来以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呢?在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中,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知1公顷呢?以下是笔者在感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思考.
  一、立足课堂,多媒体辅助建立表象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体验、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是教学大面积单位的有效策略.但由于像公顷这样的面积单位不仅“大”而且离学生“远”,所以在教学时应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体验活动,逐步拉“近”大面积单位与学生的距离,使感知1公顷在学生头脑中有“物”可依.
  首先回顾已经学习过的最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学习“公顷”是建立在学生对“平方米”的认知基础上的.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验“1平方米”有多大,为认识“公顷”作铺垫.教学《认识公顷》时,安排了以下多层次感知体验.
  (1)展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展板,引导学生在头脑中铺一铺10000个1平方米,初步感受1公顷有多大.
  (2)通过学生身上的尺“庹”测量教室地面的长与宽来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如果用教室的地面来铺,需要多少个,再次感受.
  (3)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微视频,展示“28个同学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7个同学,张开双臂连起来大约是10米,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00平方米”,追问:“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其次寻找体验1公顷土地的载体.用足球场的面积引出学习“公顷”单位的需要.借助计算器,学生很快发現足球场的占地面积非常接近1公顷.在网站上打开学校的卫星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看到学校足球场的大小,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1公顷土地大小的直观模型.根据1公顷的模型,带领学生在卫星地图上观察学校周边面积大约1公顷的土地,从地图上感受面积的大小.
  然后体会1公顷的力量.从1公顷土地上可以站多少人,到1公顷土地上可以铺多少钱,用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希望小学,从不同层次感受1公顷有多大.
  最后从地图上了解所在小学的面积约2公顷,点击缩小按钮让学生看到无锡市的样子,在学生眼里很大的校园在无锡市中小得很难找到;继续缩小,看到江苏省的样子,从整个江苏省来看无锡市只占了一小块地方;再继续缩小,看到了全中国,原来江苏省只是中国很小的一个省.通过地图的变化,学生亲眼看着很大的1公顷逐渐变小,变小……产生一种有没有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的想法,激发了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着眼校内,多层次活动中巩固模型
  《认识公顷》只安排了一个课时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短短40分钟的课堂上无法深刻地感知.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面积单位中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都是学生可以直接感知的,一个单位的面积可以通过画一画、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模型直接感知.但是“公顷”不是学生可以直接观察的,可以说是坐在教室中看不到、摸不着、画不出的,需要借助“平方米”的大小间接感知.课上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充分安排实践活动,因此把教材中的实践体验活动安排到新课前的体育活动中,主要组织了三项活动,并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微视频.
  (1)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测量土地面积.把学生带到学校空教室,让他们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教室的面积.
  (2)围成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带领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28人,每边7人张开双臂围成一个正方形;另一组学生站在正方形中间,感受100平方米的大小.然后交换感受.   (3)感知1平方米的土地上可以站多少人.在地上先画好1平方米的框,让学生分成两组,分别站进框里,比比两组中哪组站得多.
  学生有了课前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认识1公顷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亲身经历,直观、形象地描述1公顷的大小了.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1公顷的大小,在课后又安排三个层次的实践活动.
  一是向学校借阅校园建设图纸(如图1),从图纸上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找到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观察图上1公顷的土地上规划了哪些事物.
  二是从卫星地图上找出校园中的那1公顷.利用信息技术课的机会,带领学生一起利用卫星地图找到已经找出的1公顷,从卫星地图上观察在1公顷的土地上有哪些物体.
  三是带领学生逛一逛我们找到的1公顷.和学生一起从图纸上的起点出发,利用智能手机中的计步器测算走过的路程,亲自沿着1公顷土地的边长走一走、看一看.
  从图纸上抽象的线条方框中的1公顷,到卫星地图上较为真实的1公顷,再到亲眼所见的1公顷,学生能够真实地感知到1公顷之大.这几个活动既有依據概念画一画,也有利用卫星找一找,还有在检测步数下实地走走看看……由于各种感官都被调动起来,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1公顷的形象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经历多感官参与、多角度呈现、多层次设置的体验活动后,当学生再“闭上眼睛想一想1公顷有多大”时,浮现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一定是丰富多彩、呼之欲出的.
  三、拓展校外,多方面沟通中发展观念
  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课堂上多角度的比较体验,校园里多层次的感知体会,使学生感受到了1公顷的大,获得了知识.知识是生活实践、社会活动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学习知识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进一步改善生活.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是学生接触生活的一个开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创造,热爱学习.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也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因此联想到可以让学生使用学习过的方法,通过测量、估计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物的面积,真实地感受公顷这个面积单位.调查了学校周边的建筑物,考虑到交通与学生熟悉程度,最终选择了江苏省无锡市宝龙城市广场的地下停车场作为这次的活动地点.
  具体的活动过程如下.
  (1)网上了解宝龙广场地下停车场的占地面积.现有占地面积约5公顷的地下一层停车场,可提供951个车位.
  (2)实地考察,用卷尺测量一个车位的长、宽,计算一个车位的面积.一般一个车位本身占地要求为:净宽不小于24米、净深不小于53米,面积不小于1272平方米,可以算作15平方米.
  (3)利用计算器计算5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上大约可以停3333辆汽车.此时学生会发现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网上调查的951个车位.从而产生问题:少了这么多车位,面积都在哪里呢?引导学生从监控室中观察停车场,不难发现停车场上还预留了行车道,还要扣除柱子、电梯位、洗车场等面积.重新上网调查可以发现,算上行车道、坡道还有柱子等,一般平均下来1个车位要占到35~50平方米,也就是说如果有951个车位的话,地下室的建筑面积需要33285~47550平方米.
  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放在生活中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但正是因为有了实地考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在学生的眼中就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个概念,公顷与平方米之间也不再只是进率的关系,一切变得立体起来,真正地做到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开展感知教育发展研究,真正做到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堂到校园,从校园到社会,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的现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师从领导者变为引导者,使学生从接受者变为探索者;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社会资源,真正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与成长.
  (责任编辑:李佳)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小学数学对话课堂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做法.课前预习是实现对话课堂的前提,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积极参与交流,生生、师生对话才能有深度.对话课堂要遵循先试后教的原则,才能使课堂方法多样、旁逸斜出.同时,教师的刨根问底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差情况,从而确定导学点.  【关键词】课前预习 对话课堂 先试后教  以往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
期刊
【教学背景】  课文是由一篇古文改写而成的寓言故事,原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事围绕“急”字展开——起事突然,而且紧急.齐景公面对突然发生的事情,内心越发焦急,以致乱了阵脚,干出“欲速则不达”的事情.这则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冷静,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故事篇幅短小,学生很容易了解大概意思,初读后,基本能用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课前预习,同学们比较集中的问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班级中出现了一个小群体,这个群体由父母一方去世或父母离异的单亲孩子所组成,并且有逐渐壮大的趋势.他们是班级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群体,也是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本文主要针对这个群体,谈谈具体的班级管理措施和教育方法.  【关键词】单亲孩子班级管理教育方法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不知不觉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已经度过了许多个春秋.但是近几年来,笔者惊讶地发现,由于父母一方去世或父母
期刊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环境的构成部分之一,也是影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提出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五点支撑”策略.  【关键词】案例课程改革师生关系  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具体教育行为,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活动应照顾学生的差异、重视学生的需求.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在交
期刊
【摘要】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本文将支架式教学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教师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引导到更高的水平,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本文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指导
期刊
【摘要】随着MOOC的兴起,微课逐步走进了中小学学科教学,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制作实效的学科微课,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学习能力;合理利用微课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延伸课堂有限的空间,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微课教学学习高效课堂  数学微课能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开展精彩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因此,借鉴他人或结合实际情况设
期刊
【摘要】数学史,简单地说就是研究数学的历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引入到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还能让他们领会数学家们对待问题的态度与精神,学习数学家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從而让他们更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史引入教学教学效果
期刊
深度学习理论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众多学者,包括Ference Marton,Roger Saljo,Ramsden P,Entwistle N 和Biggs J等通过多年的研究逐渐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理论;同时,包括Mellanby Jane,Draper Stephetl W,Wegner Mary在内的多位学者对深度学习展开了更多的实践研究[1].深度学习,是基于理解的学习,是学习者围
期刊
【摘要】历史的理解是将历史现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理性分析、客观评价和价值判断.本文从2016年全国文综I卷历史第29题入手,将洋务运动置于中日甲午战争这个具体的历史时段,从“何谓”“为何”和“如何”三个方面阐释“换一个方位看历史”,凸显在历史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时间、空间等)去理解、分析和评价历史现象,以构建历史知识关系,提升历史学科素养,彰显历史多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有一句话我们耳熟能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那么,如何用教材教呢?这就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要具备读懂教材的基本能力.读懂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读懂教材需要教师明确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和生活经验,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编者的设计意图,最终实现教师对教材深入的理解、把握和创造性的运用,使得“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