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先民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将自然与人合而为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典诗歌景与情交融的美学原则产生的哲学基础。宋代诗人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谈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句话揭示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创作时对写景的要求和诗人对一种平淡而又含蓄的诗风的追求。但凡读中国古典诗歌的读者,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意境都不会陌生。中国人给人的感觉总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反映到诗歌之中,体现的就是一种含蓄之美。虽然中国古典诗歌中不乏《上邪》《登幽州台歌》等这样情感一泻千里的诗篇,但中国人更享受、追求更多的是意境深远的诗歌。
  中国古典诗歌贵在含蓄,而这种含蓄之美更多地是通过诗歌的内容体现出来的。这其中作为承载诗歌情感的“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正如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所说:“夫情景相融而诗。”“诗乃模写情景之具,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古典诗歌无“景”而不成诗。作者通过“景”来表现、寄寓自己的思想情感,使得诗歌表现出一种含蓄之美。那么,古典诗歌中景与情有什么关系呢?具体来说,诗歌中景与情有以下几种关系。
  一、触景生情 , 因景起情
  在这类诗歌中,景物是触发作者情感的媒介,诗人往往是触景生情,因景起情。诗人又通过对景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感。景与情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交融,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比如周邦彦的《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词的上阕写景,下阕言情。由写景到抒情过渡自然,不着痕迹,风荷这一意象恰恰是作者情感的触碰点。诗人从眼前的风荷,联想到家乡的荷花,想到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美景,触景生情,因景而生发思念家乡、思念亲朋之情,构思精巧,自然天成。
  二、缘情写景
  触景生情,情是景所引发的,而缘情写景,则与之相反。这类诗歌中,情不是由景所引发的,而是作者胸中先有了某种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选取景物来承载这份情感。如果说“触景生情、因景起情”是景在前,情在后;那么,缘情写景则是情在前,景在后。诗人先点明特定的情感内容,然后围绕特定的情感选取景物加以描写。比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诗的首联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表现诗人行旅中的思乡之悲,并以“悲”为主线,统领全诗。以下则围绕“客行悲故乡”来展开,选取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景物,渲染一种凄清的氛围,烘托作者内心的“悲凉”。颈联、尾联在此基础上,继续写早行之景和梦中之景,充分表现了“客行悲故乡”的情感主题。
  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在这类诗歌中,景中含情,情中带景,景与情水乳交融,互相渗透,景与情已经达到了不可剥离的境界。如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端正好\]这支曲子: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曲子的前四句,一句一景,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作者借景抒情,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情景交融,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句句写景,而又句句含情,景与情,水乳交融,极具艺术感染力。
  四、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中景与情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也是诗人在结构安排方面的匠心独运。在这类诗歌中,作者改变诗歌先景后情的章法构思思路,不是卒章显志,而是以景结情,从而使诗歌具有一种深长隽永的韵致。如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虽然,这是一首诗人进京参加省试时的试帖诗,但却不影响这首诗强大的艺术魅力。诗人驰骋想象,上天入地,无形的乐声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特别是最后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湘灵鼓瑟所造成的似真如幻、绚丽多彩的世界,一瞬间都烟消云散了,重新回到现实的世界,一江如带,数峰似染,给读者留下悠悠的思念。以景语作结,使全诗韵味深长隽永,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再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其一)》: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
  曲的前三句连用三个典故,叙写昔日繁华的景象,表现了统治者荒淫奢华的生活,而最后一句写春意阑珊的凄清景象,两者形成强烈的对照。同时,作品以景结情,使全曲韵味深长隽永,耐人寻味,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五、以景衬情
  这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情景关系,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讲到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以乐景写哀情,用让人心情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悲伤;以哀景写乐情,用让人心情悲伤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欢乐。景与情,形成了一种反衬关系,在哀与乐的反差对比中,让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诗句蕴含的情感。比如《诗经·采薇》中的一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主人公离家出征的时候,心里是悲伤的,却用杨柳春风这样的明媚春光来反衬;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高兴的,却用大雪纷飞这样的严寒景象来反襯,前者是乐景写哀情,后者是哀景写乐情。同时,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形成对比,让主人公产生一种不胜今昔之感,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起到了倍增其哀乐的效果。再如冯延巳的《采桑子》 :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草。
  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
  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本词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花怒放之景,反衬失却侣伴之悲,用笙歌反衬愁肠欲断,用蝶燕双双反衬孤寂。同时,以“绿树青苔半夕阳”结束全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表达了作者的孤寂、凄婉、哀伤之情,景情互衬使所表现的情感更加细腻感人。
  主观之情与客观之景被称作是诗歌创作中的“二元质”,情与景的交融则是我国古典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上乘境界,所谓“情景妙合,风格自上” 。
  诗歌是神秘的,但并不是不可理解的,只要把握了一定的规律,借助“科学之方法”,定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于诗歌,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诗的生命,决做不出生命的诗。” 只有把诗放在生命里,把生命放在诗里,把诗与生命合二为一,才能创造出好的诗歌。在陶行知先生看来,诗歌与生命是水乳交融的关系,也正如本文所谈到的古典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一样。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这一评论精练地概括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走进景物的世界,才能体悟作者蕴含的情感;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才能更贴切地观照诗歌中的景物。景使诗歌有了一种含蓄蕴藉的可能,情使诗歌具有灵气与生命力。品景,品情,才能感受、领悟中国古典诗歌的无穷魅力。
  从诗歌中汲取营养,武装自己的大脑;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诗歌,感受诗歌的生命。做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做一个懂教育的人,如陶行知先生所讲的:“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264000)
其他文献
归芪益母汤经水提醇沉制成注射液,给小鼠经腹腔注射给药,进行常压缺氧、减压缺氧、化学法缺氧和抗氧化试验,探讨了归芪益母汤对小鼠耐缺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归芪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以生物素化的荆豆素-I(UEA-I)为探针,检测其结合位点a-L岩藻糖在小鼠妊振1~8d、假孕1~6d及发情周期子宫中的表达情况,并以摘除卵巢的小鼠为模型观察雌激素、孕酮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上市来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企业上市是一项涉及面广、过程复杂的活动,而财务管理则是上市准备的重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本文选择现代新儒家中唐君毅的政治哲学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将唐君毅的政治哲学置于现代西方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争论的理论背景中加以分析,希望能对传统的儒家学说和现代新儒
科学的诞生与理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理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为人生存提供了不同的样式,而科学就是理性提供给人对世界进行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在科学诞生以前人类对这个世界
目的:提高对浅表血管黏液瘤的认识。方法:报道2例浅表血管黏液瘤并文献复习。结果:浅表血管黏液瘤临床相当少见。结论:浅表血管黏液瘤临床少见,诊断时应注意和其他黏液性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