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根本,在小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部分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路径。
关键词:小学校本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党和国家进行文化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青少年是建设祖国未来的后备主力军,而小学是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学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校本课程的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研究上,对其融入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路径涉猎不多,研究不够深入,全面性还有待加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厚流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文明的精粹,是涵盖了礼仪道德、思想观点、政治经济、艺术风俗等各方面在内的古今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从民族的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因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都有着其各自的传统文化,这些异彩纷呈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在一次次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中逐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中国在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中始终采用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的策略,既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中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虽经历了一次次困苦和磨难,但至今仍屹立在世界之林,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这悠悠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地积淀和传承。
二.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莘莘学子成长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代代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在新兴阶段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對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少年儿童的今后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有启蒙之效[l]。在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不但能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而且可以让小学生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几千年来,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孕育、绵延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至今,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如习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小学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
三.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
当下,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小学中广泛进行教学,但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师资力量有限。目前,很多小学都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书法课、国学课等,涵盖甚广,这些都有利于小学生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调查结果显示,此类校本课程大部分都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开发与教学,师资力量相当有限。
在课堂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所要教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导致教学容易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与失误,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误解。还有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导致该课程在开展中出现过于缓慢,讲不明等问题。
由此可见,师资力量有限这一问题,影响较大,亟待解决。
2.教学方法机械。当下,虽然大部分小学都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但教学方法机械生硬,重知识、轻内涵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对平淡的讲授和繁复的知识往往听之则忘,学习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容易提起兴趣。
例如,在书法课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师示范、生临摹,这样的课堂看似开展得井然有序,实则效果不佳。学生们学习书法不够踊跃,练字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再如,在国学课上,教师往往逐字翻译古文,学生边听讲边记录,最后朗读和背诵。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确实知道了很多古今异义字词和古文特有的句式,但同时也对晦涩难懂的古文产生了很大的反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基础知识,更有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当下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只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尊重学生主体,才能让小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3.社会环境制约。当下,我国日益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此背景下,仍然有许多社会因素制约着小学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我国基础教育尚处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资源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小学缺乏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校本课程的师资、教具和设施,无法对该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实施。第二,社会资源开放度有限。当下,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校外丰富文化资源很少能免费向学生开放,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者、没有完善的机制,这些校外文化单位也难以与学校进行合作,这使得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仍只能拘泥于校园内,师生很难走出课堂去了解和体验。第三,社会大众支持力不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们普遍重视语数英等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片面认为该类校本课程会影响文化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校本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党和国家进行文化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青少年是建设祖国未来的后备主力军,而小学是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在小学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校本课程的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研究上,对其融入小学校本课程的实践路径涉猎不多,研究不够深入,全面性还有待加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厚流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文明的精粹,是涵盖了礼仪道德、思想观点、政治经济、艺术风俗等各方面在内的古今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从民族的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因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都有着其各自的传统文化,这些异彩纷呈的各民族传统文化在一次次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中逐渐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中外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中国在与其他国家文化交流中始终采用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的策略,既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出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中国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历经上下五千年,虽经历了一次次困苦和磨难,但至今仍屹立在世界之林,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在这悠悠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地积淀和传承。
二.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莘莘学子成长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代代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在新兴阶段的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對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少年儿童的今后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有启蒙之效[l]。在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不但能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重要价值,而且可以让小学生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力量源泉。几千年来,华夏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孕育、绵延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至今,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恰如习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小学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有助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
三.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
当下,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在小学中广泛进行教学,但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师资力量有限。目前,很多小学都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书法课、国学课等,涵盖甚广,这些都有利于小学生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调查结果显示,此类校本课程大部分都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开发与教学,师资力量相当有限。
在课堂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所要教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导致教学容易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与失误,从而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误解。还有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匹配,导致该课程在开展中出现过于缓慢,讲不明等问题。
由此可见,师资力量有限这一问题,影响较大,亟待解决。
2.教学方法机械。当下,虽然大部分小学都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但教学方法机械生硬,重知识、轻内涵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对平淡的讲授和繁复的知识往往听之则忘,学习的热情不高,动力不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容易提起兴趣。
例如,在书法课上,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师示范、生临摹,这样的课堂看似开展得井然有序,实则效果不佳。学生们学习书法不够踊跃,练字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再如,在国学课上,教师往往逐字翻译古文,学生边听讲边记录,最后朗读和背诵。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确实知道了很多古今异义字词和古文特有的句式,但同时也对晦涩难懂的古文产生了很大的反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基础知识,更有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不适合当下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只有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尊重学生主体,才能让小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
3.社会环境制约。当下,我国日益推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此背景下,仍然有许多社会因素制约着小学教育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我国基础教育尚处于发展不均衡的状态,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资源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许多地方的小学缺乏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校本课程的师资、教具和设施,无法对该课程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实施。第二,社会资源开放度有限。当下,博物馆、文化遗址等校外丰富文化资源很少能免费向学生开放,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者、没有完善的机制,这些校外文化单位也难以与学校进行合作,这使得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仍只能拘泥于校园内,师生很难走出课堂去了解和体验。第三,社会大众支持力不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人们普遍重视语数英等文化课的学习,对于小学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片面认为该类校本课程会影响文化课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