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c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证据排除规则是各国民事诉讼立法所无法回避又难以抉择的棘手问题,还是民事证据规则的一个重要方面。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定的关键是证据能力问题,它通过对证据的采纳或排除作出规定,来解决证据能否进入司法程序。
  关键词:证据;证据规则;证据能力;证据排除规则
  一、民事证据与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一)民事证据概述
  (1)何为证据,对证据如何定义?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现在大概存在的观点和分歧分为四派。材料说:一些学者给证据下的定义,将证据的内涵表述为材料或者资料。手段说:有些人认为,证据是认定特定事实的手段或者方法。事实说:一些学者主张证据就是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事实。双重说:事实说之外也有学者主张证据具有双重含义,以此只有双重含义说。在我国,比较普遍支持的是事实说。因此,证据的概念是:依照法律的规定表现出来的能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2)所谓证据的属性既是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可采性,以及证据的主观性和客观性。[1]
  (二)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是民事活动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对某种证据本应该采用的,但基于种种考虑而不予采用,并加以排除的规则的总称。[2]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主要体现在司法解释中,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很少,不如司法解释规定的具体系统。
  民事诉讼排除规则之证据能力,集中体现了遵守正当程序以保障人权和还原案件真实情况来惩罚犯罪两大目的的对立和矛盾。[3]
  二、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8条确立了我国现行的民事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原则,即所有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以及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的方法取得的证据,都必须被排除,因而不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我国现行的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手段违法与目的合法的冲突中更倾向于对手段违法的打击,在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的冲突中更倾向于程序正义的保护,在保护合法权益与维护法律秩序的冲突中更倾向于对法律秩序的维护,清晰的体现出了我国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选择。[4]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和问题
  我国的民事证据排除规则主要体现在司法解释中,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很少,不如司法解释规定得具体、系统。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据排除规则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的规定太过于抽象而宽泛,没有具体规定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究竟有哪些,造成在司法实践中对具体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方法的认定有很大的困难。[5]
  (2)缺乏救济机制。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缺乏救济措施。这无论对个人还是法院来说,都不利于其更好的实施其权利。
  三、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一)建立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必要性
  (1)建立和完善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体系,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之国方略,修正后的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意味着国家机关的全部活动应受预先确定并予以宣布的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能够使人们明确地预见到在特定情况下当局将如何行使强制力,以便根据这种认知规划个人的事务。[6]
  (2)建立和完善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体系,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当进行的审判方式改革,基本上是在原有职权主義模式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当事人主义的合理因素,以改善诉讼结构,加强诉讼民主,实现控、辩双方或诉讼两者之间的平等对抗。
  (二)建立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体系的基本构想
  (1)在制度建设上,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应当由粗放型转向密集型。[7]我国现行证据规则具有明显的粗放型,主要表现在:①已建立的证据规则过于简单,笼统,其内容亦不甚完整;②一些基本证据规则的缺失。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民事证据排除规则应当及时地有粗放型向密集型转变。[8]也应当充分考虑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脱离世界,闭门造车,或者过于理想,过于超前。
  (2)在内容上,应当由指导型转向规范型。所谓规范型,是指证据排除规则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强制性实现的法律效力。现行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往往比较原则,笼统,虽指明了方向,但操作性较差,且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容一般不包括违背规则的后果或处罚,只是证据排除规则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而沦为一般指导性的规定。[9]
  (3)制约法官的自由裁量权。[10]法官通过考虑到利益的衡量,可以通过自由裁量权来弥补法律的漏洞,这是我国民事诉讼证据排除规则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也会存在法官因行使自由裁量权过大而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对其自由裁量权要做出更加明确的限制。对于法官基于证据排除规则排除的证据,被排除方应享有上诉权。如果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当事人可以以此为理由申请再审。还有就是法官在制作证据排除的裁定时应详尽写明理由,所依法律法规等。
  参考文献:
  [1]宋英辉,汤维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6.
  [2]刘善春,毕玉谦,郑旭.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77.
  [3]周叔厚.证据法论[M].北京:三民书局,1995.156.
  [4]何家弘.新编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10.
  [5]李浩.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法学评论,2002.(06).6.
  [6]聂建刚.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的理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1).3.
  [7]汤维建.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J].法学,2004.(02).2.
  [8]程春华.民事证据法专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30.
  [9]樊崇义.证据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50.
  [10]张永泉.民事诉讼证据原理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202.
其他文献
摘 要:从当前的法律分析来看,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将沉默权作为公民的一种宪法权利写入了法律条款。我国在2012年做刑事诉讼法新修订的时候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条款进行了加入,这标志着沉默权第一次被写入成文法。文章对新刑诉法中的沉默权确立和实现做具体的分析,旨在更加清楚的认识沉默权。  关键词:新刑诉法;沉默权;确立  沉默权作为公民的一种基本权利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认可,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美
为了研究立式螺旋开沟器在不同前进速度、转速、开沟深度以及开沟角度组合工况下进行作业的功率消耗情况,设计了一套试验装置.该装置以上位机和数据采集卡为控制系统核心,利
非法拘禁罪被列为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立的14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之一,表明国家开始意识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于国家关于物质层面
天气转热,各种各样的虫子开始活动了。随着户外活动增加,衣着逐渐减少,人们稍有不慎就会被虫子咬伤。以下就常见虫咬伤后的处理措施做一简介。蜂螫伤 黄蜂是非常厉害的角色,
<正>~~
加强案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构建既能强化对检察权运行监督制约又能提升案件质量、提高管理效能的案件管理模式的必由之路。案件管理是由案件进出口、流程监控、质量监管、案后
大型代工企业的入驻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但大量务工人员的激增,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考验,本文从大型代工企业内部及周边高发的刑事犯罪的原因进行实证分
输卵管十分纤细,很容易受伤。流产、盆腔炎症、滴虫性阴道炎、输卵管痉挛、子宫上部的肌瘤、子宫内膜炎、情绪紧张等,均会引起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继而出现不通,影响精子与
40多岁的黄先生应酬酒局后不久即出现上腹痛伴有恶心、呕吐,被家人送到医院急诊。值班医生要病人先做检查,家属不理解,火气很大,强烈要求先止痛,但值班医生仍坚持病人最起码
基于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应用三维无结构四面体网格及SIMPLEC算法建立自吸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设计工况及多个非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