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在校园内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既是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建设“宣传中国”这一重要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实践,同时也是高校依法治学、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迎接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教育工作是2017年的鲜明主线。
关键词:高校;宣传教育;安全宣传;法制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制中国”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与讲话,社会各界正逐渐形成学法、尚法、用法、守法的新风尚。同时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大力加强宣传宣传教育,促进自身依法治学、依法治校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在高校宣传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宣传教育的策略性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开拓。
一、高校开展宣传宣传教育的现实意义与迫切需要
(一)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助建宣传中国“依法治国”是我国宣传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人民权益不受侵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均具有深远意义。高校深入开展宣传宣传教育有助于培养出一批适应发展需要、知法明理、才德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知识精通、素养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我国宣传化进程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育人才、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基地,其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于用精良的教学品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近年来诸如“马加爵连杀四室友”“复旦大学投毒案”“中傳媒女大学生惨遭强奸谋杀案”等高校内犯罪事件的发生备受关注,由于此类案件的涉案嫌疑人均是接受高等教育且在校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警示高校不能片面发展专业知识教育,还应当重视运用宣传教育途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独立人格,帮助学生构建分辨是非、克服愚昧的行为标尺。
(三)高校要加大普法力度和深度,积极为学生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高校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高校长远发展。
二、对比中西方法律教育,寻找问题并借鉴学习国外的宣传教育。在普法教育方面,西方高校开展相对较早,非常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即使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部分高校也会特地安排法律伦理、法律道德等课程强化学生对法律的学习效果。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就特地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提供许多与法律相关的选修课,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提升其法律素养。同时西方教学也很重视法律在实践中的使用,诸如“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辩论形式的比赛,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生硬晦涩的法律条文运用于生活实践,加强学生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及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在普法过程中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完善、人财物投入力度不足、学生参与度较低等问题,西方高校宣传教学的可取之处对我国仍具备深远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高校自身情况从多角度加强校园宣传建设
(一)加大普法力度,树立法律信仰
1. 要灵活开展普法活动,营造校园学法氛围,创建新时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我国高校在开展宣传教育过程中存在内容空泛和形式单一的弊端,特别是在某些不含法律专业的理工类高校普法工作未能有效展开。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及实际需要,从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从而调动广大学生的学法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学校面向在校学生组织开展围绕法律条例的知识竞赛活动,既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又在竞技性的比赛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除此以外,学院还组织观看大型系列纪录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广宣传教育,营造出依法治学、依法管理,学生懂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整体法律素养。
2. 广泛运用网络媒介,有效扩大宣传范围。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媒介成为简洁有效的宣传手段。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QQ 群文件分享等形式,通过图文结合、声色并茂的方法有效推广普法教育,对于改变现存的“普法难、效率低”的状况具有深远意义,能够事半功倍地加大宣传教育的开展力度。
(二)落实普法责任,形成宣传风尚。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19% ~ 56% 的学生表明自己使用或学习过在大学生活中常涉及的法律法规,在引用他人的文章、资料、数据时仅有 21% 的学生每次都会注明出处,对于赌博有 13% 的学生认同它是一种娱乐方式,并没有较大危害性。尽管这份调查只是众多高校中的一个样本,但它却从局部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主动学习意识,他们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认识较为模糊,因此应尽快落实普法责任,搭建师生宣传交流平台。在校园内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形成高层引领基层、基层民主自治的有序管理模式。可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学校高层统筹规划,各学院分层管理。在学院设立下属机构负责大学生法律教育、咨询和权益维护,并成立宣传宣传小组,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法律知识交流会,解读校园法规、交流学法心得、分析典型案例。如我校保卫处向刚步入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讲解“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相关法律知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安排学校法律教学的教师指导与法学有关的学生社团活动,支持并鼓励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等辩论活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第三,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重点对学生工作管理干部、专职辅导员、班导师及主要学生干部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培训,进而提升相关人员法律素养,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可靠有效的法律服务,推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
四、结语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出台,在社会主义上和校园里的宣传得到了不断完善,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然而,要实现国家的法治化建设,依旧任重道远,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从教育抓起。随着宣传教育的开展,宣传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对于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高校宣传教育是公民宣传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宣传教育是高校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一直是高校坚定不移的教学目标。法律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在推动高校文化内涵上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宣传教育;安全宣传;法制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制中国”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与讲话,社会各界正逐渐形成学法、尚法、用法、守法的新风尚。同时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大力加强宣传宣传教育,促进自身依法治学、依法治校的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然而在高校宣传教育工作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大学生宣传教育的策略性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开拓。
一、高校开展宣传宣传教育的现实意义与迫切需要
(一)为了响应中央号召,助建宣传中国“依法治国”是我国宣传化建设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对于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人民权益不受侵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均具有深远意义。高校深入开展宣传宣传教育有助于培养出一批适应发展需要、知法明理、才德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输送知识精通、素养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我国宣传化进程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育人才、输送新鲜血液的重要基地,其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于用精良的教学品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近年来诸如“马加爵连杀四室友”“复旦大学投毒案”“中傳媒女大学生惨遭强奸谋杀案”等高校内犯罪事件的发生备受关注,由于此类案件的涉案嫌疑人均是接受高等教育且在校成绩优异的大学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警示高校不能片面发展专业知识教育,还应当重视运用宣传教育途徑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独立人格,帮助学生构建分辨是非、克服愚昧的行为标尺。
(三)高校要加大普法力度和深度,积极为学生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建立科学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高校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高校长远发展。
二、对比中西方法律教育,寻找问题并借鉴学习国外的宣传教育。在普法教育方面,西方高校开展相对较早,非常重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即使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部分高校也会特地安排法律伦理、法律道德等课程强化学生对法律的学习效果。例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就特地为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提供许多与法律相关的选修课,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提升其法律素养。同时西方教学也很重视法律在实践中的使用,诸如“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等辩论形式的比赛,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生硬晦涩的法律条文运用于生活实践,加强学生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及其重要性的深刻认识。比较而言,我国高校在普法过程中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完善、人财物投入力度不足、学生参与度较低等问题,西方高校宣传教学的可取之处对我国仍具备深远的借鉴意义。
三、基于高校自身情况从多角度加强校园宣传建设
(一)加大普法力度,树立法律信仰
1. 要灵活开展普法活动,营造校园学法氛围,创建新时代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我国高校在开展宣传教育过程中存在内容空泛和形式单一的弊端,特别是在某些不含法律专业的理工类高校普法工作未能有效展开。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及实际需要,从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从而调动广大学生的学法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学校面向在校学生组织开展围绕法律条例的知识竞赛活动,既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又在竞技性的比赛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除此以外,学院还组织观看大型系列纪录片,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推广宣传教育,营造出依法治学、依法管理,学生懂法、知法、用法、守法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整体法律素养。
2. 广泛运用网络媒介,有效扩大宣传范围。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媒介成为简洁有效的宣传手段。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QQ 群文件分享等形式,通过图文结合、声色并茂的方法有效推广普法教育,对于改变现存的“普法难、效率低”的状况具有深远意义,能够事半功倍地加大宣传教育的开展力度。
(二)落实普法责任,形成宣传风尚。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19% ~ 56% 的学生表明自己使用或学习过在大学生活中常涉及的法律法规,在引用他人的文章、资料、数据时仅有 21% 的学生每次都会注明出处,对于赌博有 13% 的学生认同它是一种娱乐方式,并没有较大危害性。尽管这份调查只是众多高校中的一个样本,但它却从局部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缺乏对法律的主动学习意识,他们对于一些违法行为的认识较为模糊,因此应尽快落实普法责任,搭建师生宣传交流平台。在校园内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形成高层引领基层、基层民主自治的有序管理模式。可从如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学校高层统筹规划,各学院分层管理。在学院设立下属机构负责大学生法律教育、咨询和权益维护,并成立宣传宣传小组,定期在校园内开展法律知识交流会,解读校园法规、交流学法心得、分析典型案例。如我校保卫处向刚步入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讲解“防火”“防盗”“防诈骗”等相关法律知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安排学校法律教学的教师指导与法学有关的学生社团活动,支持并鼓励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等辩论活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第三,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重点对学生工作管理干部、专职辅导员、班导师及主要学生干部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培训,进而提升相关人员法律素养,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提供可靠有效的法律服务,推动高校依法治校的进程。
四、结语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基本国策的出台,在社会主义上和校园里的宣传得到了不断完善,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然而,要实现国家的法治化建设,依旧任重道远,要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从教育抓起。随着宣传教育的开展,宣传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对于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高。高校宣传教育是公民宣传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宣传教育是高校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一直是高校坚定不移的教学目标。法律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在推动高校文化内涵上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