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鸟大战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city_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每当冬季来临,各种鸟类就会从北欧飞抵这里。多年来,这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椋鸟到来,首都罗马更是椋鸟成灾,鸟粪臭气熏天,市民不胜其扰。
   2008年,到罗马过冬的椋鸟达到500万只,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禽类灾难。如何赶走百万小鸟、治理鸟灾成了罗马政府的当务之急。如今,一晃6年过去了,罗马找到解决妙方了吗?

爱鸟酿鸟灾


   2008年冬季,意大利首都罗马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自然灾难——整整两个月,黑云压城、暗无天日,如世界末日;15起飞机迫降事故发生,其中最严重的一起,飞机迫降到海里,机毁人亡,150多人遇难;城里每一处都污染严重,臭气熏天,很多市民和游客都被迫戴上了防毒面具……这一切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椋鸟!
   从10月份开始,陆陆续续有500万只椋鸟从四面八方飞到罗马,它们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经常会黑压压地一片一起飞行,铺天盖地,远看就像蝗虫。罗马城秀丽的景色被包裹在密不透风的黑云中,完全透不过气来。罗马的游客数量因之骤减了三分之二:平均每只鸟儿每天产生2公斤粪便,500万只椋鸟就会有上千万公斤的粪便,这些污垢无时无处不会从天而降,这使得人们无论步行或是开车,都变得相当困难。
   除此之外,因为资源有限,觅食困难的椋鸟会变得凶残,它们偶尔会攻击人类,有一个10岁的孩子因此失去了一只眼睛,一些行动不灵敏的老人也被袭倒在地,受了轻伤。整个罗马城人心惶惶,无处发泄的市民开始上街游行,他们愤怒地喊着:“赶走可恶的鸟类!还罗马一个明净湛蓝的天空!”
   其实,在2000年以前,罗马人和鸟类都是和谐相处,更早的时候还曾结下过深厚的情谊。在罗马流传已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佳话——
   公元前四世纪末,罗马遭遇了西北部高卢人的进攻。那时的罗马已经是一个繁华文明的帝国,可是在军事上并不强大,他们在野蛮的高卢人面前节节败退。
   高卢人全部光着头,生性好斗,非死不离开战场。他们残忍地挥舞着长矛、板斧,砍下罗马士兵的胳膊,当场便津津有味地喝血啃肉。打完仗之后,还把抓到的俘虏当动物一般虐待。罗马军队从未遭遇过如此凶猛的作战,他们很快就被压到河里,一部分士兵狼狈地逃回城中,慌乱间,连城门也忘了关。罗马军队是个骄傲之师,在城里定下神来的残兵觉得羞愧难当,决定把这天定为罗马的国耻日。
   罗马被高卢人围困几个月,已经到了快弹尽粮绝的地步。高卢人决定发动突袭,彻底消灭罗马。一天晚上,高卢人悄悄登上半山腰。山岗上静极了,不仅士兵,连山上的狗都没有发现高卢人的阴谋。高卢人眼看就要上山顶了。突然,“嘎、嘎……”的白鸟叫声刺破万籁俱寂的夜空。
   熟睡的罗马士兵纷纷醒来查看究竟,发现敌人后,他们一鼓作气,用石块、长矛、投枪,把高卢人打下悬崖。这为罗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山岗得救了,罗马人得救了。
   山岗上的鸟是哪来的?原来,是罗马人奉献给山上女神庙的。后来,“白鸟拯救了罗马”成为了罗马的谚语。为了歌颂白鸟的功勋,每年年初,罗马人都会给一只白色的鸟儿戴上华丽的项圈,披上彩带,抬着它游行。街上的人见到白鸟,都必须欢呼表示敬意。
   罗马人对白鸟的感激之情扩展到其它鸟类身上,几个世纪以来,文明而感恩的罗马人和各种鸟类一直相处得和谐愉快。可是到了20世纪末,情况发生了变化。温室效应让罗马的冬天变得越来越湿润温暖,城里又没有鸟类的天敌,于是北欧各地的鸟儿都聚集到这里。特别是椋鸟,简直把罗马的天空变成了自己的天堂,即便到了炎热的夏季,也不肯离去。
   罗马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不能再任由鸟类肆无忌惮地在城里胡吃乱拉,于是下决心治理鸟害。

重拳治鸟害


   飞机迫降坠毁事件是罗马人民游行的导火索。为了确保航线的正常运行,航空部门采取了紧急措施:雇禽鸟捕食者公司试用“苍鹰”机器人赶鸟。这种苍鹰造型的遥控飞行赶鸟机器人能精确地发现各种鸟类,然后收集它们飞行的数据和声音等,然后发出最适合的刺激的噪音驱赶鸟类。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结果显示,“苍鹰”机器人升空8秒钟后,方圆1公里内的各种鸟类都惊慌地飞离,有时甚至在更远处的鸟也会被吓跑。禽鸟净空时间持续长达90分钟。因为“苍鹰”机器人的投入,罗马的各条航线终于能够正常运转了。
   罗马是一个旅游城市,很多知名建筑物受到了鸟类的破坏:古罗马最著名的“斗兽场”成了大批鸟儿们的巢穴,鸽子、麻雀等鸟类来到石头的空隙筑巢,鸟类排泄的粪便也对石块产生了腐蚀作用。“斗兽场”即将面目全非!
   还有罗马艺术中心的尖塔建筑。尖塔上铺有光学纤维发光管,管网结点处装饰着数万盏小灯。结果仅仅在2008年,椋鸟们就啄碎了价值约5万欧元(约50万人民币)的灯泡。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驱赶小鸟,但均以失败告终。最后,罗马政府想到一个好办法,他们请来“鸟中之王”——楔尾鹰和猎鹰,它们组成喋血双雄,来一个,啄一个,来一双,赶一双。最后,那些调皮的椋鸟、鸽子、麻雀都只能乖乖散去,不敢再来。
   有了罗马艺术中心的成功经验后,“斗兽场”也学习借鉴,他们每天都会放飞几十只受过专业培训的猎鹰驱赶鸟类。据保守估计,这些活跃在“斗兽场”上空的猎鹰,每年可消灭5000多只鸟儿。因为业绩不凡,它们被罗马政府授予“终身卫兵”的称号。
   虽然找到了一些缓解鸟灾的办法,但是反对的声音也随之响起:一方面很多有宗教信仰的罗马人不支持杀生,另一方国际动物保护协会大声疾呼杀鸟。罗马政府处在两难境地,一时也找不出既不杀鸟又能赶走鸟的方法。
   眼看刚取得的一点成果要付诸东流了,按捺不住的罗马市民行动起来了。    当地人自发组成了捕鸟队和赶鸟队。家家户户都竖起稻草人或用塑料布制成的小旗,有的人家还开始用猎枪或火炮发出的声音恐吓和驱赶鸟类。再有甚者,喇叭也用上了。欧美国家专门把一些发声装置卖给罗马人,这些装置能模仿猛禽的声音,也能对鸟儿们起到震慑作用。林林总总,似乎每种方式在最开始效果都不错,可时间一久,聪明的鸟儿们识破了这些伎俩,几乎所有的方式都失去了作用。
   人们只好开始寻找更有效的办法。

妙招显成效


   2010年春季,罗马城里有人提倡:破坏鸟巢、吃掉鸟蛋。在此之前,罗马人对弱不禁风的鸟巢和鸟蛋总是爱护有加,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保护鸟妈妈生蛋、孵蛋,实在是后患无穷。
   可是,人们显然低估了鸟类的智商。那些失去了幼崽的椋鸟妈妈变得暴躁异常,它们疯狂地攻击人类,想办法复仇。
   捣毁了几个鸟巢的初中生斯蒂芬说,很多鸟儿在集体跟踪他,他每次在空地上走过,鸟儿们都对他实行“鸟粪”攻击,这可不是简单的恶作剧,因为有的鸟儿甚至还啄他。小鸟并不强大,但似乎鸟儿们也懂得心理攻略,它们天天往斯蒂芬头上拉屎,斯蒂芬简直烦躁得要疯掉了。
   还有开粉红色保时捷的缇娜,她的爱车也成了椋鸟的目标,车窗边总是覆满鸟粪,还有一些鸟儿故意撞她的后视镜,让她看不清路。虽然那些鸟儿自己也撞得头晕眼花,可是它们用这种同归于尽的方式,表达它们的不满。
   一些随父母到公园游玩的小朋友也受到了攻击。原因是他们的父母捣毁了公园树上所有的鸟巢,有些鸟巢往往都有刚刚孵出来的小椋鸟。椋鸟妈妈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专门攻击小朋友……
   “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做法显然行不通。2011年,在媒体以及民众的压力下,政府终于决定采取有杀伤力的行动:几十种化学药剂相继被投入到治理鸟害中来。
   每年受鸟害最重的当属罗马郊区的农民,他们新播的稻种总是被鸟儿吃去大半,导致收成受损。可这一年,药剂有效地防止了椋鸟取食新播的稻种,稻田附近到处都是椋鸟的尸体。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方法看似杀伤力强、威力大,可是隐患也随之而来:罗马城里患禽流感的人数激增。而且,那些椋鸟的抗体明显在增强,到了2012年,同样的药剂便失去了效用。
   意大利农业部绞尽脑汁后努力推广一些抗鸟品种的植物,比如说抗鸟向日葵。向日葵原本是最受椋鸟青睐的食物,但新品种却正好相反。有效的不是向日葵的气味,而是它凹陷的果盘、向内突起的苞片及厚纤维状的果皮,这让鸟儿们想吃却吃不到,也吃不动。
   这种方法看似不错,既环保又人性,可惜见效太慢,想饿死椋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事情。这一年的冬天,椋鸟的数量不减反增。
   几年以来,意大利电视上、报纸上、互联网上,如何治理鸟灾一直是最被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最后在公众投票下,所有人达成了共识:除了请鸟类的天敌来别无他法,这也是最致命的招数。罗马政府决定从世界各地买回大批的鹰。
   2013年冬季,数百只巨鹰被运来,放飞到罗马的上空。放飞的当天,媒体的摄像头便捕捉到,原本黑压压的“鸟云”在鹰的追逐下不停翻转变化着,甚至很多“黑云”被打散成“黑烟”,“黑烟”又变成“黑雾”,直至变成黑点,消失不见。
   但是,虽然椋鸟的身影暗淡了,它们的声音并没消失,凄厉的惨叫声,不绝于耳、撕心裂肺,久久回荡在罗马的上空。椋鸟们被抓烂的、血肉模糊的残缺尸体从天空中掉下来,惨不忍睹,鸟尸如山……有些人欢呼,有些人慨叹。
   仅仅到2013年底,数百万到罗马过冬的小鸟,便被凶猛的猎鹰赶走了一半。所有人都公认,这年的赶鸟工作相当成功,很多人期盼着,再用两年时间,争取赶走全部椋鸟。
   2014年的隆冬又来临了,猎鹰们不负众望,拍打着巨大的翅膀,露出尖利的爪牙,发出惊悚的狞笑,让那些成群结伙的椋鸟刚一入罗马城,便纷纷折翅丧命。即便有些有幸进了城的椋鸟也不敢出来捕食,最后只能想办法逃离。
  照此形势发展,也许明年,罗马就与鸟灾无缘了。可未来果真如此吗?罗马的鸟类专家们说:别高兴得太早,自然界有自己的平衡法则,当椋鸟绝迹的时候,罗马用什么去喂饱这些嗜血的猎鹰,也许到时的鹰患更甚于鸟灾!
其他文献
既然俗话说,你不理财,财就不理你。婚姻不是你最大的财,就是你最大的债。那你就不得不像“理财”那样“理婚”。上海女孩林兰正是因此受到启发,同时开始理财和理婚。几经挑选,她最终把自己的婚姻下注在心中的“绩优男”身上,而她却忽略了自己对婚姻本质认识的考量!谈婚论嫁,若一味论“价”,则会导致悲剧的发生……财源广进上海白领成“新财女”   今年28岁的林兰是上海人,她长得清秀伶俐,可爱又漂亮。2009年,林
期刊
一个患有胃癌和白血病双重绝症的妈妈,面对正读高中的女儿,她不忍把自己日渐凋零和枯萎的生命展露在孩子面前。为了给女儿留下美丽记忆,她决绝地告别。这是绝望的转身,也是一次悲壮的生命出征!   在美国,白林为了把母亲的职责坚持到最后,毅然充当试药员,完成胃癌手术,用尚不成熟的自体骨髓移植技术控制了白血病病情。让人惊喜的是,她的顽强和坚韧赢得了校方的尊敬,成为医学部技术推广经理;而她“处心积虑”地离开也
期刊
2014年12月20日,涉嫌谋杀多个情人的旅澳富豪梁道强,在法院公开接受审判。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梁道强涉嫌杀害了两名女性,同时,还有多名女性被他列入追杀名单。梁道强曾是广东医药界赫赫有名的官员,离职后移居澳洲并回国经商,这些女性,都是梁道强昔日的情人。既然他们之间有着情缘,为何梁道强要回国将这些女性置于死地呢?  随着案情的披露,一个令人感慨万千的故事,浮出了水面。春风得意,广交情妇  梁
期刊
人们在当下职场谈“忠诚”,似乎都是有条件的,常常视薪水和职位而定。很多人走马灯似的换着工作,从一家公司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为的就是让职位、薪资都随着每次的跳动上升。然而,本文主人公白晓刚在德国的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却颠覆了以前的认知,因为德国人在职场的高忠诚度给他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德国人进入了一家他们认为很棒的公司后,服役20年以上很常见,甚至有些终身不换东家。是什么原因让德国人心甘情愿地为他
期刊
太多人缺少的不是坚持,而是坚持的方向和坚持的理由。  ——亢焜   近几年,电子行业催生了很多新职业,比如网店装修师、网购砍价师等等,提起“首席惊喜官”相信很多人还有些陌生,这也是近年在电商企业中出现的一个新奇的职位。首席惊喜官简称CXO,即Chief X Officer,其中的X代表了未知,就是惊喜的意思。通俗地讲这是把“玩”当成一种工作的职业,在玩中体验和开发不同的产品,然后想“歪招”带给顾客
期刊
珍妮在华菲大街的街头开了个比萨店。由于新开张,许多顾客都来尝鲜,因此生意很不错,珍妮忙得不亦乐乎。然而,珍妮没高兴几天,生意一下子就一落千丈。她发现,许多从她店前经过的人,手里都拿着比萨饼,他们这是在街尾买了。难道街尾又开了比萨店?要知道,珍妮选了许多地点,最后才选在了华菲大街的街头,因为这条街还没有比萨店。   于是珍妮往街尾走去,一去就发现街尾新开了一家比萨店,而且这家比萨店的比萨比她的大一
期刊
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到你,而是遇到你后时光都变成了最好的。   外表美丽的丽莎是探戈舞圈内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她眼中,鲜花、掌声和赞美是那么令她迷恋。   丽莎喜欢别人用羡慕的眼光注视她,喜欢被所有人包围的感觉,只是除了钱德勒。丽莎本来对他就没有好感,自从母亲让他当她的舞伴那天起,丽莎对他更加讨厌。她讨厌他总是跟不上拍子,讨厌他穿燕尾服的样子……她总是用指责的语气跟他说话,可钱德勒总是微笑着,努力
期刊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女子因不想再跟男人约会,遂花费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万元)在胸口植入第三个乳房,结果一举成名。  据悉,该女子名叫Jasmine,她曾找过50多位医生为她做该手术,但都被拒绝了。她也承认很难找到医生愿意为她做这个手术。她的父母也反对她的做法,因为这违反了道德准则。不过她最终还是实现了这个愿望。  贾丝明透露了手术过程:医生从她的腹部取下皮肤组织,加入硅胶假体,然后再把
期刊
自从杰布·布什成为2016年美国总统的大热人选以来,这位老布什的次子、小布什的兄弟就被无孔不入的媒体盯上了,就连他是“妻管严”也被毫不留情地挖了出来。从按照太太的要求在家中说西班牙语,到顺从太太改信天主教,每条料都相当劲爆。其实“惧内”是布什家族的传统,据说老布什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上来,只有太太芭芭拉的凌利眼神才能将其降服;而每当小布什又犯了口无遮拦的老毛病,只要看到太太劳拉的脸色难看,便会适可而
期刊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9月23日报道,近日,瑞典一名男子在首都斯德哥尔摩与一辆公交车“赛跑”,5分钟内的短跑速度快过公交车。  据悉,该男子名叫迈克尔·约恩逊(Michael Jonsson),他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放了一段6分钟的视频,视频记录了他下车后狂跑5分钟赶到下一个车站,然后又再次上同一辆公交车的场景。  迈克尔称自己这么做是受到此前一名英国男子以类似方式挑战地铁之壮举的启发。
期刊